乐读窝

争夺台湾:1949-1979国共对话秘录

乐读窝 > 古典文学 > 争夺台湾:1949-1979国共对话秘录

第14章

书籍名:《争夺台湾:1949-1979国共对话秘录》    作者:刘丕林


                                    

            无论“13国提案”的动机多么善良,但客观上是在给美国一个得以喘息的机会,它正是美国人此刻急需的东西。提案的要害是“先停后谈”,它令毛泽东不由想到当年美国人马歇尔在中国的“调停”,也是先宣布“停战”,然后背地里帮助蒋介石运送兵力,补充武器,这个亏共产党人是吃过的。

            周恩来召见印度大使,提出了四个尖锐问题:为什么13国不反对美国对朝鲜、对中国的侵略?为什么13国不宣布从朝鲜撤出一切外国军队?为什么13国中还有一个联合国军中的一员菲律宾?为什么美军打过三八线的时候13国不讲话?

            换句话说,当联合国军不顾一切地越过三八线,并向北朝鲜重兵大举推进的时候,13国怎么一句话都没有说过,而当中国军队具有了越过三八线的可能时,他们却提出一个“停火”的提案?

            中国方面的回答,仍是周恩来那强硬的三条。

            这三条显然是美国所不能接受的。

            1950年除夕——即12月31日17时,中国人民志愿军全线出击越过三八线,以凌厉的攻势于1951年1月4日占领汉城,又一次以光辉的战绩震惊全世界!

            朝鲜战争是一场死伤惨烈空前残酷的战争,交战双方在经过几番较量之后终于坐在了谈判桌边。

            最早提出停战谈判的是美国。

            据战后解密的资料透露,从战争开始到停战谈判前夕,不到一年的时间里,美国除了10万名美国青年的生命之外,耗费的金钱已达100亿美元之多。这比美国在二战第一年的耗费多一倍以上,以致使1951年美国军费开支增加到600亿美元,这个数字意味着每一个美国人平均需要负担300多美元。战争中美军每月平均消耗的物资达85万吨,这相当于美国援助北约一年半的物资总量。美国在朝鲜集中了全部陆军的1/3,空军的1/5,海军的1/2,总兵力从战争开始时的42万人已增加到70万人,尽管这样,依旧感到与中国军队作战中兵力不足,这一切,对战略重点在欧洲的美国绝对是一种战略上的本末倒置。美国的战略预备队,只剩下在日本的两个师、南朝鲜的3个师以及远在美国本土的6个师了,向朝鲜战场再派军队已不可能,而英、法等国均已明确表示,不再向朝鲜派一兵一卒。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明确认为,“朝鲜战争是个无底洞,看不到联合国军有胜利的希望”。因此,杜鲁门有理由认为,现在最重要的问题是结束战争,将美国从朝鲜战争的泥潭中解脱出来。

            谈判地点选在三八线上的开城。

            正式谈判日期:从1951年10月开始。

            在谈判开始时双方的兵力是:中朝方面,总兵力为111万,其中中国军队77万,北朝鲜军队34万,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总兵力为69万,双方兵力对比为1.6:1,中朝方面占绝对优势;技术装备上,联合国军拥有各种火炮3560余门,坦克1130余辆,飞机1670架,舰艇270艘,中朝方面只有少量的坦克和飞机,火炮数量与质量与联合国相差甚远,“联合国军”在武器装备上占绝对优势。

            朝鲜战争停战谈判整整进行了两年。

            在这两年中,交战双方在停战谈判的会场上,上演了世界战争史上最漫长,最艰难、最寓戏剧性、最明争暗斗的心理较量。停战协议每一条款的达成,甚至每一个字眼的争论,都会带来整个世界瞬时的绝望和希望。

            趁朝鲜战争绝处逢生的蒋介石可不希望朝鲜战争结束,他对美国杜鲁门政府不让他入朝参战恨之入骨。当1953年2月1日亲蒋的美国共和党人、前美国驻欧洲盟军司令艾森豪威尔当选为美国总统,他立即对美联社记者发表谈话,向艾森豪威尔建议“结束朝鲜战争的根本步骤在于反攻大陆”。他处心积虑地希望美国在台海开辟直接打击中共的第二战场,使其重回大陆。艾森豪威尔虽因向选民承诺尽快结束朝鲜战争而当选,但作为军人,他很不甘心美军在朝鲜战场的败北,在蒋介石对美联社发表谈话的第二天即宣布:解除杜鲁门制定的台湾“中立化”的限制,台湾军队可以对大陆采取“自由行动”,接着提升兰钦为“驻台大使”,美台双方“邦交”关系全面恢复。接着2月6日美国政府又宣布:停止美国军舰在台湾海峡的中立巡逻。美第7舰队司令扬言:台湾军队如果反攻大陆不必事前和美国商量,第7舰队不会妨碍反攻行动。6月2日,美国太平洋战区司令雷德福在就任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之前访问台湾与蒋介石会谈,讨论台美军事合作与联合指挥等问题。6月15日,美国援台第一批F—84型喷气式战斗机运抵台湾交付台湾空军。7月15日,台军方与美军顾问团协商大陆沿海岛屿的防卫问题,美太平洋舰队司令部认为,为了保卫大陆沿海岛屿的安全,台湾应该采取包括对大陆沿海进行海空巡视侦察在内的必要军事行动。7月17日——在《朝鲜停战协议》签字前10天,蒋介石配合美军在朝鲜战场上的军事行动,出动军队两万余人,动用伞兵和大批登陆舰只偷袭地处台湾海峡中部战略要地的东山岛。经两天激战,守岛人民解放军部队粉碎了蒋介石自逃到台湾以来规模最大的军事行动,挫败了美蒋在台海开辟第二战场的阴谋。毛泽东高度评价此役,致电福建前线部队,称赞这是“全国人民的胜利”。

        一个具有重大国际意义的教训(4)

            朝鲜战争停战协议正式签字的时间是1953年7月27日上午10时。

            事后,当年支持毛泽东力主出兵参战临危受命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的彭德怀深情地说:“在经过三年的激战之后,资本主义世界最大工业强国的第一流军队被限制在他们原来发动侵略的地方,不仅没有越雷池一步,而且陷入日益不利的困境,这是一个具有重大国际意义的教训。它雄辩地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以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尊敬的网友们,本书已选择精华部分供您阅读。简单阅读,同样精彩!

        有限的军事行动(1)

            朝鲜战争结束后,毛泽东敏锐地看出,出于意识形态的原因和国际战略的需要,大洋彼岸的美国政府仍把新中国作为围堵的重点,为了“从三条战线对付中国”,与韩国签订了《美韩共同防御条约》,拼凑《东南亚集体安全防御条约》,并加紧同蒋介石磋商《台美共同防御条约》,企图在太平洋构筑一道遏制、孤立、夹击中国的包围圈,把台湾与大陆分裂的局面以所谓“集体安全”的形式固定下来,以法或世界裁决的手段,使台湾与大陆永远隔绝。如果坐视美国的阴谋得逞,将铸成不可挽回的历史大错。台湾现已成为美国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破坏活动和进一步侵略的基地,台湾当局充当着帮凶和打手。从1950年起,在美国政府的支持下,台湾当局利用还在国民党控制下的金门、马祖、大陈等岛屿,骚扰大陆沿海地区,多次进行军事偷袭,其中较大规模的有41次,动用总兵力达13万人次,而国民党海、空军对英国、丹麦、意大利、葡萄牙、荷兰、巴拿马、希腊、联邦德国、波兰、苏联等国在公海航行的商船也不断进行攻击,严重破坏公海的航行自由,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公愤,英国政府甚至扬言要派出军舰为英国商船护航。蒋介石集团不仅是中国人民的公敌,而且也是亚洲和全世界一切爱好和平人民的公敌。毛泽东又得知台湾当局成立了以陈诚为主任的“光复大陆设计委员会”,专门设计研究反攻大陆及光复大陆后行动的方案,认为在台海再次与美蒋较量的时机已经成熟。

            为争取世界舆论的支持和理解,按毛泽东的部署,《人民日报》于1954年7月16日发表社论《不能容忍蒋匪帮的侵略罪行和海盗罪行》。此文一出,果然引起国际舆论的热烈反响。之后,毛泽东致电出席日内瓦会议的周恩来,要他立即向全世界表明中国政府的严正立场,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们一定要解放台湾。同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一定要解放台湾》。紧接着第二天7月24日,《人民日报》再发社论《人民解放军的光荣任务》,向全世界宣告中国人民决不允许有侵犯中国领土的事存在。8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发表讲话,指出不消灭蒋介石集团,不解放台湾,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就没有完成;台湾一天不解放,全国人民、全体解放军就没有洗清身上的耻辱。8月11日,中央人民政府做出决定:只有消灭蒋介石集团,把台湾从蒋介石集团的统治下解放出来,才能实现祖国的伟大统一;号召全国人民和解放军全体指战员努力工作,为消灭蒋介石集团,完成中国人民解放事业而斗争。

            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不久,美国就把反共当作最主要的国际战略之一。在国内掀起“麦卡锡主义”,迫害进步人士和共产主义运动的同情者;在国际上则在东欧、亚洲组成两大反共战场。对内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和坚持共产党领导,对外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尽力维护共产主义世界团结的新中国,当然成为美国围堵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