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美国人读红楼:大话红楼

乐读窝 > 玄幻小说 > 美国人读红楼:大话红楼

第10章

书籍名:《美国人读红楼:大话红楼》    作者:阿特


                                    袭人叹了一口气,“我们都觉得娘娘好糊涂,这还不把你带成个娘娘腔的小白脸了?后来你给我看娘娘写给你的那个纸条。”

            “纸条,什么纸条?”贾五问。

            “就是你藏在柜子底下的那个。”袭人说,“那个写着--若要祸事无,贪酒好色不读书。我更觉得娘娘奇怪,人家教育子弟都要戒酒戒色,努力读书才是啊。

            她这个当姐姐的,怎么尽教你学坏呀。结果你先是得了那个怪病,像中了妖法似的,然后又来了那条大蟒蛇。唉,现在每天都提心吊胆的,不知道又会发生什么事儿。”她用力往贾五怀里钻了钻,“只有在你怀里。我才觉得安全。”她喃喃地念叨着,渐渐睡着了。

            贾五心里好像明白了一些,原来《红楼梦》里宝玉好色,意淫,成天价在女孩子堆里混,而且不爱读书,不谈论政治,都是在装样子,在避祸。可是他一个没有出过家门的公子哥儿,会跟谁结下深仇大恨呢?

            贾五刚刚吃过早饭,小丫头佳惠就匆匆跑了进来说:“宝二爷,薛大爷派人来,说宝姑娘请你去呢。”

            “好啊。”贾五兴冲冲地穿好衣服,拔脚就走。佳惠追出来喊道:“薛大爷还说,宝姑娘在梨香院呢。”

            梨香院里静悄悄的。贾五向着莺儿做了个手势叫她不要声张,自己蹑手蹑脚地走进书房。

            薛宝钗正在一本册子上写些什么,看见贾五进来,脸一红,慌忙把那册子合上,笑着说:“宝兄弟,哪阵风把你吹来啦?”

            贾五闻到宝钗身上淡淡的香气,心里一荡:“好姐姐,写什么呢?”

            “没有什么,账本子而已。”宝钗说。

            贾五探过头去,看着封面,嘴里念着:“记小香梨,钗宝薛。”

            宝钗扑哧一声笑了出来:“你胡唠叨什么呀。”

            贾五这才想起来,自己是念反了,清朝的时候,字都是从右向左读的。他解嘲地说:“钗宝薛,宝薛,这名字也蛮好听的。”

            宝钗脸上忽然闪过一丝慌乱的神色,打岔地说:“宝兄弟,你最近都看什么书啦?”

            “没有什么有意思的书。”宝玉在宝钗的书桌上翻弄着,“姐姐,你有这么多好看的书啊,伍子胥鞭尸楚平王,赵氏孤儿复仇记,荆轲刺秦王,报兄仇武松杀嫂,报父仇岳雷刺秦桧,刺李闯红娘子报夫仇,审潘仁美杨家雪恨……”

            “那都是我父亲留下来的,没什么好看的。”宝钗显得更不安了。

            “宝兄弟,宝兄弟。”薛蟠“噔噔”地跑了进来,一把拉住贾五,“快去和我们喝酒。”

            “不行啊,宝姐姐还找我有事儿呢。”贾五解释着。

            “我?没有啊?”宝钗奇怪地睁大了眼睛。

            薛蟠哈哈一笑:“那是我骗你玩的,要不是说我妹妹请你,你怎么会来得这么快?快走吧,大家都等着你呢。”说着拉着贾五往外就走,留下宝钗自己一个人生闷气。

            贾五一路走一路琢磨,怎么宝姐姐爱看凶杀的书呢?薛宝钗,钗宝薛,宝薛,报雪,报仇雪恨?宝姐姐的爸爸早早就死了,可是从来没有听人讲过是怎么死的。

            难道……他心里又泛起了一阵疑云。

            花庭里摆着一桌酒席,薛蟠笑呵呵地拉着贾五走了过去:“来来,大家认识认识,这是我表弟,贾宝玉,就是衔玉而生的那个。这位是神武将军的公子查英,武艺好得不得了,人称京城第一高手。哎,老查,你那脸上怎么青了一块,又跟谁打架啦?”

            “哪里,哪里。”大奔儿头查英向贾五拱了拱手,“我被家父教训了之后,再不敢打架了,这是围猎的时候被鹞子的翅膀扇了一下。”

            贾五也拱拱手,笑着说:“呵呵,我还以为是被蛇抽了一尾巴呢。”

            查英脸色一变,想了想,什么也没有说。

            薛蟠指着一个像女孩子似的年轻人说:“这是咱们北京的名角儿,蒋玉函。”接着转向贾五说:“是你兄弟。”

            蒋玉函急忙给贾五施礼:“薛大爷取笑了,我一个戏子,怎么高攀得上宝二爷。”

            薛蟠说:“听你的名字啊,蒋玉函,将玉含,宝兄弟生下来就含了块玉,岂不是你的兄弟?”

            贾五给蒋玉函还礼,笑着说:“四海之内皆兄弟也,我还巴不得有个这么漂亮的兄弟呢。”

            桌子对面捧着琵琶的红衣女郎袅袅婷婷地站了起来说:“薛大爷呀,也不给我引荐一下呀。”

            薛蟠拍了一下自己的头说:“该打,该打,宝兄弟,这是锦香院的云儿,色艺双全,弹得一手好曲子,武功尤其厉害。”

            “大爷尽胡诌,我哪里会什么武功呀?”云儿向着贾五抿嘴一笑。

            “你那武功不比寻常,昨天晚上--”

            云儿抢过来捂住薛蟠的嘴:“不许说,不许说!”

            五个人围着圆桌子坐好,家人斟上酒来。贾五对查英说:“查兄,我先敬你一杯。你武艺高强,走南闯北,有什么新闻说给我们听听么?”

            查英一饮而尽,然后说道:“小弟在北京忝有丑名,上个月出去一看,才知道天外有天。当今武林要推江南八侠为最。八侠之首了因和尚,一身铁布衫登峰造极,刀枪不入。接下来的甘凤池,内功精湛,一把锡壶握在手里能生生熔化成汁。

            最小的吕四娘,轻功天下独步,落凤剑法出神入化。”

            贾五心里一动忙问:“那吕四娘今年多大了?”

            “十七八岁吧,”查英说,“听说还是个如花似玉的美人儿呢,可惜有一年多没在江湖上露面了。”

            “哈哈,宝兄弟,”薛蟠喝了一口酒,“你都有那么多姐姐妹妹了还想着吕四娘?那么厉害的女人家,娶过来你肯定怕老婆。”

            “那天我听了一个怕老婆的笑话,”蒋玉函插嘴说,“一个大家公子哥儿,特别怕老婆。一天老婆要打他,他吓得钻到床底下去了。老婆骂他:男子汉大丈夫,敢做敢当,你给我出来!他回嘴说:男子汉大丈夫,说不出来,就不出来!”

            薛蟠笑得把酒喷了云儿一脸,大叫道:“天啊,这是琏二哥和凤姐的故事么。”

            他指着贾五,“就是他哥哥和他嫂子的事儿,怎么都传到你耳朵里去了。”

            蒋玉函急忙给贾五道歉,贾五笑着说:“没事儿,这我还是第一次听见呢,敢情琏二哥还有这么幽默。”

            一会儿,贾五起身上厕所,蒋玉函也跟了出来,一再赔不是,说得贾五倒有点不自在了。贾五随口问道:“听说北京有个叫琪官儿的,戏唱得特别好,你认识他么?”

            蒋玉函一笑:“那就是我的戏名儿。”

            贾五一听,哇,是大腕明星啊,就把自己的扇子拿了出来,想让蒋玉函签字。

            谁知蒋玉函毫不客气地收下了,想了一想,把自己的裤腰带解了下来,对贾五说:“我这条汗巾是我舅舅送给我的,系在身上冬暖夏凉,我送给二爷您吧。您也把腰带解下来给我。”

            贾五不由得退后了一步,看看提着裤子的蒋玉函,两个大男人互换裤腰带?这也太肉麻点儿了。难道这小子是同性恋不成?

            蒋玉函着急地说:“我的二爷,您倒是快一点儿啊?”

            贾五没有办法,只好把自己的裤腰带解下来给了他。

            二人正在系裤子,只见薛蟠满脸怪笑地走过来说道:“什么好事儿,也算我一个吧!”

            三人回到酒席上,只见小厮茗烟一溜烟儿地跑了进来对贾五说:“宝二爷,大将军王叫您马上过去。”

        第十一章  君主立宪      

            进了十四阿哥府第,心里感慨万千,贾五很喜欢这个大将军王的为人,希望他能当皇帝。可是如果他当了皇帝,那么雍亲王就要倒霉了,而雍亲王又是林妹妹的亲爸爸。爱屋及乌么,当然也就爱林妹妹及她老爹了。

            十四阿哥正在书房里练字,一见贾五进来,就笑着说:“宝玉啊,万岁爷那天跟我夸你的字不错呢。来,你来给我写个条幅,我要挂在中军大帐里。”

            贾五提起笔来,想了一下,龙飞凤舞地写道:“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十四阿哥连声赞道:“好字,好字,诗也选得好。看来是金子总是要发光的,就是叫你贪酒好色不读书也没有用。”

            贾五听了一愣,贾妃写的纸条他怎么会知道?

            十四阿哥向他眨眨眼睛,说:“你厉害呀,把芒阳老蛇的大蟒也杀掉了。”

            贾五尴尬地一笑,问:“王爷,这您也知道了?”

            “呵呵,老四有他的血滴子,我也有我的情报网啊。”十四阿哥往太师椅里一坐,“宝玉呀,我再过一个月就要出征了,你对平定青海西藏的叛乱有什么高见?”

            “危机不在青海西藏而在京城,”看着十四阿哥亲切的目光,贾五忍不住脱口而出,“皇上年高体弱,您领兵在外,一旦京城有变……”

            “唉,”十四阿哥长叹一声,“老人们总是不相信自己会死的,我也知道这事儿有点不妙,你看看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