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美国人读红楼:大话红楼

乐读窝 > 玄幻小说 > 美国人读红楼:大话红楼

第12章

书籍名:《美国人读红楼:大话红楼》    作者:阿特


                                    

            贾五悄悄地在竹林后坐下,大气也不敢出,他习惯了那个聪明伶俐、才华横溢、好哭、好使小性儿的林妹妹,从来没有见过这个质朴自然的林妹妹。觉得林妹妹身上发出一种圣洁的灵气,他不由自主地发起呆来。黛玉站了起来,把头一甩,长长的秀发飘了起来,转了半个圆圈,抛出去的水珠在朝阳的照耀下划出了一道彩虹,树上的小鸟叽叽喳喳叫成一片。黛玉把头发松松地挽了个髻,笑着向贾五的方向喊道:“快出来吧,我早看见你了!”

            贾五有几分不好意思地从竹林里走出来,问道:“妹妹,你唱得真好听,跟谁学的?”

            “唉,”黛玉眼圈一红,“是跟我的启蒙老师吕秀才学的。”她在石凳上坐下,拾起草地上的红玛瑙镯子,轻轻套在手腕上。她的手指修长细腻,白得像透明的一样。

            “那吕老师对我像亲女儿似的,”黛玉接着说,“你知道,我父亲是个冷冷的人,一年和我也难得见上几次,见了面又没有什么话说。就像舅舅对你一模一样。”

            贾五心想,那也不能怪林如海,他一看见你就想起自己被掉了包儿的儿子,怎么能不冷冷的?林妹妹这么悲观,爱哭,是不是就是因为童年缺少父母之爱呢?对了,那贾政对我也总是冷冷的,莫非宝玉也不是他的亲儿子?

            “吕老师才学可好了。十多年前进京赶考,在一家大官的宴会上,写文赋诗,震惊全场,大家都说今科状元一定是他的。”黛玉回忆说,“那家大官的女儿看上了他,死活非要嫁给他不可。可是吕老师已经有了妻子,那大官当然不能让自己的女儿当小老婆,再说朝廷的规矩又是满汉不通婚。于是那大官想了一条毒计,在考场上给吕老师栽赃,说他作弊,打了一顿板子,连夜赶出了京城。吕老师一气之下,发誓再也不进京参加考试了,在民间著书立说。我爸爸来苏州后,听说他学问好,就请了他来教我。”

            “那后来那个大官的女儿呢?”贾五问。

            “谁知道,听说嫁给了一个什么亲王。”黛玉说,“吕老师也好可怜,没几年夫人就死了,留下两个女儿。大女儿叫四娘,从小喜欢练武,说是给一位武林异人带走学武艺去了。小女儿叫五娘,喜欢诗文,吕老师带了她来陪我读书,我俩好得就像亲姐妹一样,”黛玉叹了口气,“可是自从我来了这里,就和她们断了音讯,也不知道她们现在怎么样了。”

            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一匹黑色的大宛马,顺着安定门大街向北疾驰。马背上骑着一个蓝衣太监,满脸焦虑,手里的皮鞭狠狠地抽着马屁股。大宛马到北京东北角的雍王府门口停了下来。那太监跳下马,向着神气活现的门房一拱手,说:“我叫秦六,有急事要见乌师爷,就是乌思道。”说着掏出一锭银子递了过去。

            门房一见银子,马上换了一副嘴脸,热情地说:“乌师爷正在和王爷谈事儿。”

            说着把秦六带进了西厢房,“您先在这儿喝杯茶,我进去看看。”

            大庭上,四阿哥雍亲王脸色阴沉,右手捻着胡子,说:“思道,你这消息可属实?”

            “千真万确。”乌思道站在一边,哈着腰回答说,“王爷您知道皇上从小就喜欢西洋玩艺儿,什么自鸣钟、千里眼、火枪、红夷大炮,还跟着传教士门学什么几何、代数。那年南怀仁算对了日食的时刻,皇上还想要改历法,把老祖宗传下来的太阴历改成洋人用的太阳历。幸亏钦天监联合了八个铁帽子王爷一起反对,又刚巧碰上了吴三桂他们三藩造反,才把这事儿压了下来。现在十四爷一说起学西洋人变法改革,把皇上当年的兴趣又勾上来了。”

            “那皇上又想要立老十四当太子了?”四阿哥不安地动了一下。

            “是。王爷,”乌思道说,“不过皇上还不准备马上给他太子的名分。说要他借着变法之机,好好考查一下朝中的文武大臣,王公贵族。给了太子身份反而不方便,拍马屁的就全上来了。”

            “老十四的变法都有什么章程?”

            “具体的还不清楚,听说主要有君主立宪,削去皇室的权力,官员直接由老百姓选;取消八旗特权,实行满汉一家;取消科举,兴办新式学校;鼓励工商,开放海禁;保护私有财产,禁止抄家;制定大清法律,任何人不得超越法律之上。还有什么别的条条。”

            “老十四好大的胆子,这不是要把祖宗之法全都改了吗?”四阿哥惊奇地问。

            “可不是。听说都是那个贾宝玉给他出的主意。那小子人儿不大,懂得还挺多,特别是西洋的一套,满脑袋的花花点子。”

            “你原来不是说要把贾宝玉干掉吗?”

            “功亏一篑,功亏一篑呀。”乌思道沮丧地说,“了因和尚的法术都快成功了,偏偏跑出来个癞头和尚跟瘸腿道士,把了因的法术破了。”

            四阿哥脸色一变,自语道:“茫茫大士,渺渺真人!”

            “怎么,您知道他们?”

            “你听说过方外三仙吧。”四阿哥皱着眉头说,“就是茫茫大士、渺渺真人和独臂师太。这三人武功深不可测,好在从来不卷入世俗之事,怎么现在也出来趟浑水了呢?莫非也要帮老十四变法改革不成?”

            “嘿嘿,王爷明鉴。历史上变法的从来都没有好下场,像商鞅、王安石。变法有利于小民,但是肯定要触动官吏的利益,谁愿意自己的特权被取消呢?”乌思道得意地一笑,“所以您看吧,大官小官,就是嘴上不说,心里也肯定反对变法改革。您私下把这些人串联起来,我再给您想几条妙计,老皇上一旦归天,大家能不拥戴您当皇上么。”

            四阿哥也笑道:“老乌啊,真有你的。”他看见了探头探脑的门房就问:“嘿,什么事儿?”

            门房赶忙跪下,说道:“回王爷,有个宫里来的太监要找乌师爷。”

            四阿哥一摆手说:“老乌,你去看看吧,我得到舅舅那里去一下。”

            乌思道来到西厢房,满脸堆笑:“哎呀,秦公公,是哪阵风把您吹来啦?”

            秦六满面凝重地说:“乌师爷,不好了,贾妃好像知道弘历的身世了。”

            乌思道的脸色马上沉了下来,问道:“她都知道什么了?”

            “具体的不清楚,她说怀疑贾府的林黛玉才是雍王爷的孩子,那弘历才是贾家的孩子。”

            “她有证据么?”乌思道开始紧张了。

            “好像还没有,她说想让十四阿哥去调查一下林黛玉的来历。”

            “谢谢公公来报信儿。”乌思道掏出一张一千两的银票塞到秦六手里,“以后雍王爷登了基,您是大大的有功啊。”

            “哪里,哪里,谢谢师爷您提携。”秦六把银票揣进怀里,嘻嘻地笑着,“我看还是派人把林黛玉那个小妞干掉,给他来个死无对证。”

            “唔,”乌思道的脑子里飞快地转着,“杀了林黛玉是最好的办法。可是福晋有话,林黛玉要是被杀了,她就要杀我。这事儿又不能告诉雍亲王。林黛玉要是活着,雍亲王风险太大。要闹出来,这亲王就难保了,那弘历冒充皇子,恐怕还得砍头。”

            “弘历,对呀,那小子心狠手辣,鬼点子也多。只要把这个消息透露给他,他自然会想办法除掉林黛玉,自己就可以不担任何风险。可是弘历心太黑,谁告诉他这个消息,怕也会被他灭口。不过,眼下不是有个现成的替死鬼么?”想到这里,乌思道对秦六说:“你这个消息直接有关弘历贝勒的前程。他就住在后院,你想不想直接告诉他?以后雍王爷当了皇帝,他就是太子。攀上他,你以后就尽等着升官发财吧。”

            秦六乐得嘴都合不上了,忙说:“好吧,我听您的。”

            乌思道把门房叫了过来,吩咐说:“带秦公公去见弘历贝勒。”又附在秦六耳边说:“这都是你的功劳,我也不好意思分你的。你在贝勒面前也就不必提我的名字了。”

        第十三章  一探荣国府      

            弘历在后花园里不安地转来转去。昨天夜里来了一场寒流,天气一下子冷了下来,可是弘历只穿了一身单衣,心里火烧火燎的:“怎么办?怎么办?”他的眉头锁得紧紧的。弘历确实和贾五长得很像,浓眉大眼高鼻梁。只不过贾五总是懒洋洋地若有所思的样子,而弘历总透着一股阴险暴戾之气。

            “难道我真是汉人的后代?怪不得福晋对我总是冷冷的,学堂里的孩子们也都说我像汉人,”弘历长叹了一口气,“可惜我的父母都不在了,要能去贾府看看姥姥他们也好。不过,不能被皇上知道,私冒皇孙,我怕就没有命了。要不,我逃跑了算了?”

            “可是眼前的荣华富贵,怎么舍得丢下?而且父王要是当了皇帝,我就是皇太子,将来的皇帝。反正现在知道的人不多,杀了他们--”  弘历忽然觉得热血沸腾,“那个秦六必须杀了灭口,贾妃也得杀,陈士官一家,林黛玉一家。最先要杀的就是林黛玉。”

            看到乌思道从远处走来,弘历叫住了他,做出一副色迷迷的样子,说:“老乌啊,听说荣国公贾府里有个叫林黛玉的小妞儿长得不错,你能不能给我找一幅她的画像来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