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吾师余秋雨

乐读窝 > 科普学习 > 吾师余秋雨

第52章

书籍名:《吾师余秋雨》    作者:哈马忻都


                                    干杯!

            三

            最后一批来访者离开余先生的住处已过凌晨一点钟。我们三个学生帮着余先生送走了最

            后一位客人。

            没经商议,也未经交流,我们三人异口同声地说:余先生您早点休息。我们都知道,明天,噢,不不,今天上午八点半钟,余先生要面对700余位听众作长篇演讲!

            余先生笑了,指了指里间的一张大书案:你们看,那一大摞纸,都是索字的,今晚都得写完。休息嘛,看情况喏,争取吧。

            书案上,厚厚的很大张的一摞宣纸,摞着景仰,摞着企盼,静静地守望着。

            ……

            早上七点四十五分,余先生打开住房的大门,精神抖擞地站在迎候他的众人的面前。

            余先生招手让我到他的身边,对我说:你熟悉情况,把题写的字幅分门别类,找到索字的人通知他们来拿。我匆匆清点了一下,二十三幅,内中有两幅是索字者自己写了纸条指明要写哪些字,其余二十一幅,或联句,或诗文,如给下榻的酒店写的“山水驿站”、给藏石馆写的“天地的秘语,山川的眼神”……都是先生临时拟定的。索字的人中,有司机、警察、普通工作人员、记者、领导……都是余先生的书迷。

            在去早餐厅的电梯里,我问余先生:您今早几点睡的觉?

            余先生扶了扶眼镜,轻声地:四点五十写完字,洗澡,五点十分上床的吧。噢,一上床我就睡着了,很快的。

            电梯咝咝咝的滑行声在我的耳朵里陡然变成了震耳轰鸣,我懵了!还有一上午的演讲啊!

            八点半到十一点五十分,余先生在郴州市人民会堂面对七百余名听众讲述《现代旅游文化》,一气呵成,精彩纷呈。台下细心的听众发现,余先生眼前无一页参照的纸片,从始至终没喝过一口水,只是滔滔不绝地讲,讲!

            十一点五十五分,我和我的儿子陪伴余先生返回深圳。下午一点过五分,在京珠高速公路坪石路段的泊车港湾里,就着矿泉水,余先生吃了几块葱油饼垫饥。帕萨特继续风驰电掣。余先生一路谈笑,全无倦意。下午六点抵达深圳,马兰老师驱车来迎。

            在欢乐谷的一间湘菜馆里,我把余先生一天的行止情况报告马兰老师,私心以为会收取些许惊愕的表情,但没有。马兰老师笑笑,一副见多不怪的神情:他就这样,别人要求他的,他从不会说NO,一路YES到底。再有,他是谁?他是累不死的余秋雨嘛!哈哈哈……

            善良、平和、坚忍……先生的心志在决无刻意的行动中自然地展露,强健的体魄为这种心志的展现构筑了坚实的平台。“余先生身体真好!”陪侍了先生三天的学生们由衷地表示了敬服之情。余先生朗声而答:遗传遗传,我妈妈八十多岁了,登楼上山,如履平地,身体很好哩!

            我把余先生送到了他的寓所,我在他的家里只呆了短短几分钟。其实,我很想细看一下他宽大的书房,再站在他家的三个“观景台”(三处阳台)看远处的新界、蛇口,看近处世界之窗、深南大道、滨海大道……但我和儿子很坚决地告辞了——从昨天到今天,余先生才只睡了两个小时啊!余先生和马兰老师送我们到电梯口,我向他们深深地鞠躬……

            我了解许多人对余先生的敬仰之情,但我明白我仍无资格代表他们讲些什么,我只能代表那些和我认真讨论、交换过看法的朋友们和我的家人,并借用余先生喜用的一个词说一句:余先生郴州之行,太棒了!

            寻找传说与现实中的场景(刘胜佳)(1)

            大学时代,非常迷恋易卜生的诗剧《培尔·金特》和艾略特的长诗《荒原》。转眼间二十多年过去了,经历了人生的多次角色转换,但在心中,我一会儿是培尔·金特,一会儿又是那个寻找圣杯的少年。

            城市使我寂寞。

            我常常选择远行,无数次出发,又无数次归来。

            我无意模仿我师余秋雨,有些东西是与生俱来的,是流淌在血液里的,这只有同道人理解。人生活在时间里,历史也是由时间形成,因此任何事物的意义又都离不开时间,对于一个人来说,他有种种经验,但在当时都无法完全理解,只是以后才能认识到意义,这就是过去的时间,现在的时间,将来的时间的复杂关系。过去(现在、将来)的时间,时间中发生的一切,怎样才能拯救呢?

            无数次行旅中,有一次经历让我刻骨铭心。这就是云南迪庆藏区著名的灯会。藏历正月十五日的夜晚,覆盖白雪的群峰在星光照耀下,现出梦幻般波动的幽蓝。忽地,在冷寂的蓝色中浮现点点嫩黄,这黄灯渐渐幻为五彩花灯,在冰雪的映照下灿然连成线、连成片,静穆而灿烂,辉映出一个超凡的境界。在朦胧的月色雪影里,灯会上人们燃灯朝拜,梵音在寂静的山谷回荡,空远寂寥,送入苍冥。《华严经》里描写的华藏世界海,正是通过无边无际的灯海与明月之境的辉映,使人进入一个参悟大化、梵我同一、超越时空和凡尘物我的净界。这是一种如禅的诗境:

            “一个人在孤峰顶上,无出身之路,一个人在十字街头,亦无向背,哪个在前,哪个在后?”(《古尊宿语录》卷四)

            “没有惊怖,没有颠倒

            一番花谢又是一番花开

            想六十年后你自孤峰顶上坐起

            看峰之下,之上之前之左右

            簇拥着一片灯海——每盏灯里有你”

            (周梦蝶诗)

            这灯海,或许正是佛性遍在的象征,佛国净土的意象。此次的游历归来,我似乎给余秋雨先生写过一信,谈及我当时的感悟。那时,余先生的《文化苦旅》正热遍华人文化圈,也陪伴我度过无数孤旅长夜。

            我与余先生的师生之缘始于八十年代初,他以自己广博的学识、高超的语言天才和丰沛的才情,使不仅仅是戏剧学院的莘莘学子们为之倾倒,也引领着我们快乐地阅读和获得知识的快乐。

            在我成长过程中,有许多的师长影响着我,但我心中以为对我影响最大者有两位,一位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的马昌仪先生,一位是余秋雨先生。马先生是我大学毕业考神话学研究生时的指导老师,由于在校时读书颇杂,对我们民族文化的口头形态——神话、传说、歌谣,民族文化的行为形态——巫术、祭典、仪式,等等,尤为感兴趣,所以一门心思想考神话学研究生。马先生是位善良的长者,她无私地引导着我探究数千年文化潜伏在我们集体意识中的文化震撼,神秘的朦胧涵盖在时间与空间之上,模糊了地域与历史、传统与现代、视像与幻像、生命与心灵、人与自然的界限,暗示着一种无始无终、无边无际的永恒。
            对我的人生态度、文化态度和价值取向,影响最深者当属余秋雨先生了,无论是在上海、北京,还是后来的深圳。这不仅仅因为我是他的学生,也不仅仅是他文章的阅读者,大多源自于感知和想象。维特根斯坦曾经说过:“想象一种语言也就是想象另一种生活。”在雪域高原,在茶马古道,在丽江大研古镇,在“斜晖脉脉水悠悠”的徽州古村落,在“三生花草梦苏州”的江南小镇,或是在山崖,在庙宇,在山风呼啸山丫,在烟火熏黑的祖屋,在古蔓荒藤遮盖的岩画前,甚至在异域的“加州旅店”,这种想象和感知是挥之不去的,是温暖的,是刻骨铭心的,如冬天雪夜里温热的老酒,如遇多年不见的知己。

            在这种想象与感知中,我尤为激赏的是余先生关于“学者要有民间情怀,文化要有民间情怀”的呼吁。这是一个纷杂多元的社会,“走出书斋,去实际看看,在文本文明之外接受时间文明”。这是文化转型期的现代学人都要面对的问题。熟读余先生文章的人,都会感知到一种跨越历史与现实的人文精神和浓浓的家园意识,同时也会感知到余先生对构建城市文明的渴望和对当下经济发展的关注。余先生从中华文明出发,到阿拉伯文明,再到欧洲文明,在人类历史上发生过整体性影响的文明,基本上都被他涉足。在我眼里,余先生既是文化的探求者,更是文化的实践者和文化的体验者。

            美术评论家王广义曾提出“清理人文热情”的观点,他指出:“我提出‘清理人文热情’这观点主要是希望理论界尽量避免对一幅作品过度放大它的意义。我现在觉得这个观点在当时更为重要的一点是——这样无休止地放大,对人文热情的过度投入,可能使画家远离生活。”现在,有人甚至将学者分为专业学者与媒体学者,前者指的是那些固守书斋、专心研究学问的学院派,后者自然指的是那些除了研究学问外,还频繁在公共领域,就国计民生发挥作用的知识分子。我不明白,为什么这两者之间要人为地二元对立。人的学养不同,研究的领域不同,治学方法和人生态度也就不尽相同。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言必称韦伯”时,人们津津乐道地“以学术为业”与“为艺术而艺术”,是韦伯对韦伯偶像崇拜者带来的误区,这样的命题可以成为一种分析角度,但命题本身是幼稚而造作的。远的不说,我们的先人司马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较之不是有更为高昂的学者主体性吗?

            寻找传说与现实中的场景(刘胜佳)(2)

            有些人将余秋雨先生,还有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顾晓鸣先生称之为“媒体学者”,将陈逸飞先生称之为“媒体艺术家”,甚至直称其为“文化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