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侵华日军主要将帅的最后结局

乐读窝 > 古典文学 > 侵华日军主要将帅的最后结局

第14章

书籍名:《侵华日军主要将帅的最后结局》    作者:朱晓艳


                                    广田弘毅通过了寺内寿一的要求,并于1936年5月18日公布施行,从而大大加  强了军部通过现役陆、海军大臣对内阁的控制,更加直接地贯彻军部的侵略政策。

            除此以外,为了压制国内的民主运动、加强对国民的思想控制,广田内阁还制定  实施了《不稳文书取缔法》、《总动员秘密保护法》和《思想犯保护观察法》等为法西斯专  政服务的法律法规。

            1936年8月7日,广田弘毅主持召开了“五相会议”,制定了《基本国策纲要》,  该《纲要》的目标是,“内求国之巩固,外谋国运之发展”,而达到此目标的具体方针则是  ,“外交与国防互相配合,确保帝国在东亚大陆的地位,同时也向南海扩展”。这一“国策  基准”实际上即主张“南进”又不放弃“北进”,企图二者兼顾以期消除长期以来日本陆海  军在此问题上的争议。以此为指导,日本政府开始积极进行扩军备战活动。

            陆军专门制定了扩军的五年计划,准备充实空军的装备技术和增加关东军的兵力  ,海军则制定了一个庞大的造舰计划,以加强海战能力。广田弘毅提出了“广义国防”的口  号,将扩充军需工业、发展军国主义教育甚至发展对外贸易等各方面都纳入“国防”体系—  —实际上的战争体系——进行备战工作。

            除了进行备战外,广田内阁还进行了中央机构的巨大改革。1935年9月21日,陆  相寺内寿一伙同海相永野修身向广田弘毅提出“庶政一新”的改革方案,提出“设立掌管有  关重要国务的调查,统辖预算的控制调整等事务的机关,改组、强化内阁首相管理下的情报  委员会,并将其统一合并于该机关。该机关的长官,可列为阁僚”;“设立掌管有关统制  、革新人事行政事务的机关,由内阁首相管理”;“合并外务、拓务两省,强化与统制对外  政策”;以及将议会完全变为辅助机关,削弱政党政治的能力,等等要求。其实质就是改革  中央行政机构,否定政党政治,强化无制约的首相的权力,为实现独裁奠定基础。

            在调整国内机构,加强专制独裁机制建设的同时,广田内阁也不忘为日本的对外  侵略扩张寻找“国际支持”,为此,广田弘毅努力倡导加强与法西斯德国的关系。1936年11  月25日,日本为了不刺激采取绥靖政策的英、美政府,便以“反苏反共”为掩护,与德国正  式签订了《反共产国际协定》,这是日本走向国际法西斯联盟罪恶轴心的重要一步。

            推行侵华政策是日本历届内阁的重点,广田内阁也不例外。1936年8月11日,广  田内阁通过了《日本政府第二次处理华北纲要》,规定日本对华政策的目的在于保证华北的  行政“独立”,建立反共亲日地区,取得必要的军需物资,还提出了具体实施步骤。

            绞刑文职战犯广田弘毅(5)

            由于日本对华侵略的步步加深,中日关系变得越来越紧张,从1936年9月15日以  后,日本驻华大使川越茂与国民政府外交部长张群经过多次会谈,未达成任何协议。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发生,十年内战结束,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逐步形  成。广田内阁原来对华外交政策在巨大冲击之下,变得更加积极地促进侵略。日本军部酝酿  已久的侵华战争正在紧锣密鼓地准备。1936年12月8日,陆相寺内寿一就已经开始叫嚣:“  我们的协调精神和态度是有限度的。只要南京政府不放弃现在的反日排日思想,今后两国关  系的调整是困难的。我们有坚强的决心:今后帝国正当权益濒于危急,在华日侨生命财产受  到威胁,将立即采取必要的措施。”然而就在广田内阁受军部操控,积极准备发动战争扩大对外侵略的时候,向法西  斯政权过渡的政府组织机构自己却出了问题。

            前面说过,由于军部在内阁的活动,使日本原来政党政治的活动受到极大压制,  但“政友会”成员仍是议会议员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对内阁以及军部的做法早就深感不满  。1937年1月20日,即日本第70届议会复会的前一天,就有政党议员指责:“官僚自以为是  ,军部充满优越感,排斥异己,企图干预国家机能的一切事务。”并且强调如果再这样下去  ,就会阻碍民意的畅达,使日本陷入“名为立宪政治,实为寡头专制”的状态。1月21日,第70届议会复会。会上,藏相马场瑛一在财政演说中提到将要扩大军  备军费,以这个问题为导火索,爆发了政党人士在议会中反对军部的激烈行为。年逾70的“  政友会”成员滨田国松,是时任众议院副议长的政界元老,他发表即席演讲,指责军部干预  政治会导致独裁政治,而且指出,现在“强化独裁政治的思潮,一直在军内泛滥,它时刻有  破坏文武恪守其准则的危险。这正是国民所共同忧虑之处”。滨田的演说反映了当时政党议员们胸中郁积已久的不满,他们频频报以热烈掌声  ,支持滨田。陆相寺内寿一在滨田结束演讲后,立即迫不及待地走上讲台,极为生气地说:  “刚才滨田君的演说中有些侮辱军人的言辞,很遗憾。”滨田在议员们的支持下,出语反驳:“本人忝为国民的代表,如有人寻衅说我侮  辱了国家荣誉所归的军队,我将寸步不让。”寺内寿一听完,马上冲着滨田叫道:“由于滨田君的发言有损于国民一致的精神  ,我在此提出忠告。”滨田被他的不逊所激愤,在讲台上,语调颤抖地抬高声音说:“我究竟是否说过  侮辱军部的话,请查一下速记记录。如果有,我剖腹向你谢罪;如果没有,你要剖腹!”寺内寿一被滨田的气势所压倒,气极而无言以对。这一次议会辩论之激烈,曾被  时人戏称为“剖腹辩论”。

            在正式复会后召开的临时内阁会议上,寺内寿一怒气冲冲,坚决主张解散众议院  。对于这样的要求,商工相小川乡太郎、铁道相前田米藏、农林相岛田俊雄等亲军派考虑到  ,如解散议会,就意味着对政党的惩罚,这会进一步导致政党反抗军部,国家“就会陷入危  险的境地”,所以表示反对。

            寺内寿一不屑于这种“危险的境地”,在23日召开的内阁会议上,他更加坚决地  要求解散议会。事实上,要求解散议会不光是出于对滨田演说的反弹,更重要的是,作为傀  儡的广田弘毅内阁,在执行军部的侵略计划时,并不太听话,广田弘毅并不是军部想要的能  够发动大规模战争的强硬阁魁。1937年1月23日,广田内阁在政党与军部的尖锐对立下,迫于压力不得不提出总  辞职。广田之后的林内阁只维持了四个月便再次崩溃。1937年6月,近卫文“出山”组  阁。广田弘毅在这届内阁中重操旧业,出任外务大臣。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发动蓄谋已久的全面侵华战争。此时,身  为外相的广田弘毅,配合日军的军事侵略,积极展开外交活动。1937年11月2日,广田  弘毅让德国驻日大使狄克逊作桥梁,向国民政府抛出“橄榄枝”——劝降的所谓“和平”条  件,被国民政府拒绝。随着日军在战场上的“胜利”,广田再次通过狄克逊向国民政府提出  了四项新的“和谈”条件,一副兵临城下的霸道模样,强迫国民政府接受,当然再度被拒绝  。12月13日,日军侵占南京,作为外相,广田执行近卫内阁的所谓的“不以国民政  府为对手”的政策,企图扶植傀儡汉奸政权,但收效甚微。1938年5月29日,外交工作“跟  不上形势”的广田弘毅被解除了外相职务,陆军大将宇垣一成为其继任。广田弘毅被解除外  相职务后,除1942年6月曾出任过一段时间的驻泰国大使外,未再担任过其他公职,但他经  常出席重臣会议等决策咨询场合,继续为日本的侵略战争出谋划策。

            %%%在远东国际法庭上,广田弘毅企图用“迫于军部的压力”来为自己支持和参与日本的对外侵略的活动辩解。但事实不容置疑,他最终成为被判绞首刑的唯  一一名文职官员1945年8月15日,日本战败投降。12月2日,驻日盟军总部下令逮捕了甲级战犯嫌  疑人广田弘毅,并将其关押在东京巢鸭监狱。狱中的广田弘毅态度十分顽固,想尽办法推卸  其作为主要战犯的责任。

            绞刑文职战犯广田弘毅(6)

            在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审判中,广田弘毅开始辩称自己“只不过是军部的传声筒  ,是军部用刺刀逼着”他执行他们的旨意,所以他也是军部的牺牲品,是无罪的。并且无奈  地说,如果不将内阁大权拱手让给军部,那么“第二次、第三次‘二二六’事件”都会发生  。

            面对广田弘毅的无耻狡辩,首席检察官基南立即质问他,为什么恢复“军部大臣  现役武官制”。广田弘毅当然明白这一制度极大强化了军部的力量,而自己当时推动了这一  制度在议会的通过,当然难逃其咎,只能以“被逼无奈”继续强辩。

            中国历史学家刘子健作为证人,用事实阐明了“军部大臣现役武官制”的危害性  ,并指出广田弘毅是当时负有行政责任的内阁首相,对此当然要负完全责任。“被逼无奈”  这种借口多么苍白无力,广田弘毅无法狡辩而不得不垂下了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