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江山艳史

乐读窝 > 古典文学 > 江山艳史

第3章

书籍名:《江山艳史》    作者:灵庆


                                    如果这样的话大周估计就算是敞开国门也能够打赢这一仗。

        段文正被周诚忠这么一反驳,哑口无言,他是兵部侍郎,对于大周的军队状况自然十分的清楚,大周军事力量的巅峰是在开国那二、三十年间,那时候相继在位的太祖、文宗、武宗都是雄心勃勃的马上天子,他们渴望做将军甚至于能够做皇帝。在他们的影响下大周在立国初期四处征战,现今大周的疆土基本上就是那时候奠定的。

        因为连年的征战和穷兵黩武导致大周国力贫困,百姓生活艰难,武宗皇帝后期国家运转已经日益艰难,孝宗皇帝继位时国库库银几乎为零,不得已,英明的孝宗皇帝修改国策,改拓边为守土,大周从此不再主动对外发动战争。

        除却北疆因为后秦和北汉的关系连年征战保持战力外,几十年来晋朝和西蜀各自偏安,南线多年未发生战争,大周南线的这四十万军队究竟还有多少战斗力,就连段文正这个兵部侍郎心中都没谱,更不用说其他的。因此周诚忠的质疑是相当有力的。

        段文正虽然知道周诚忠说的都是实话,但是身为兵部侍郎,他不得不为南线的军队辩解,段文正朗声道:“丞相大人此言差矣,南线军区四十万将士日夜操劳,为我大周守护南疆,或许近年远离战场战斗力有所下降,但是他们拳拳的爱国之心却比任何一支军队都要强,调集南线大军前往北疆,正好可以缓解北疆压力,只是不知道丞相大人说南线将士上不得战场却是何意?莫非周大人怀疑南线四十万将士忠君爱国不成?”

        陈孝祥暗暗对段文正竖起拇指,这个当年的武状元就是比一般的武将牛叉,一番话说的周诚忠满脸苍白,周诚忠气恼道:“刚才算是老夫失言,老夫绝对没有藐视南线将士的意思,即便如此,抽调南线将士前往北疆,南线怎么办?这其中又需要多少粮银?户部现在可没有多少银子了。”

        天昌皇帝问道:“胡爱卿,户部现在还有多少银子?”

        户部尚书胡延年心中默算了一番,出声道:“启奏皇上,户部眼下只有白银五千万两。”

        天昌皇帝惊道:“怎么会这么少?朕记得去岁国库尚有白银上亿,怎么这才过了没多久就只剩下这么一点了?”

        胡延年苦涩的道:“先帝国丧花费二千万,皇上登基和大婚总计花费三千万,过年之时各国使节来往回赠,百官朝臣的薪俸开销之类的其它的花销一千余万,国库,真的没什么钱了。”

        皇极殿一下子沉寂下来,私下的探讨声也在这一刻全部结束,所有的人都被眼下的危险局面给镇住了,秦、汉犯周乃是惯例,每当大周国君新丧,新君继位的时候秦、汉两国都要乘此良机侵犯大周,借此打压大周,谋取好处,元宗继位之时如此,二十年前明宗继位时如此,现在天昌皇帝继位亦如此。

        只不过元宗皇帝登基之时南犯的只有后秦军队三十万,明宗皇帝登基的时候来犯的秦、汉军队也不过持平的三十万,可是眼下,天昌皇帝登基,南犯的联军竟然高达恐怖的五十万!!!

        而观大周,非但没有足够的兵马,就连钱粮,这个时候竟然也是如此稀缺,五千万两,在这样一场大型的战争中撑不了个把月,几十万将士的消耗那将是一个多么恐怖的数字?!估计要是打上这么一仗大周的国力非倒退几十年不可。

        西北,危矣!北疆,危矣!江山,危矣!时局,危矣!

        [推倒重新来过,期待新的惊喜,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哦,要修就干脆推倒重修,免的大家说混乱,写了十万字我可是好不容易才下定决心重新推到来过的哦,要是大家再不支持的话估计我也没有什么爆发的动力了,嘿嘿,八月份,什么事情都不做,就是更新,疯狂的码字更新,当我七月份白写,奥运八月,疯狂码字,为北京奥运加油]

        第二章【良策】

          皇极殿中死一般的沉寂,没有人说话,有的,只有沉重浓密的呼吸声,所有人都被眼下的艰难时局给震住了,大周国运艰难若斯,谁还敢放声言笑?所有人都忍不住心中打鼓,难道这一次大周真的到了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

        赵景虽然刚刚融合了这具身体,但是他却感觉自己和这具身体有着难以明言的契合。不知道什么原因,就如同他莫名奇妙的来到这个世界一般,赵景感觉自己本来就是应该这具身体的主人。

        融合了原先主人残留的记忆,赵景知道了很多无法告人的辛密,这些秘密无论哪一件说出来都足够惊世骇俗,甚至于让赵景死无葬身之地。

        默契的契合以及对自己占用了人家的身体表示愧疚,赵景决定扮好如今的这个角色,帮助这具身体原先的主人完成他所没有完成的遗憾和愿望。

        赵景清楚的知道这个时候要是没有站出来扛起顶梁柱的话只怕大家的情绪会更加的消极,这样对于大周而言没有丝毫的好处。他轻咳两声,吸引大家的注意力,朗声道:“咳,咳,皇上,诸位大人,眼下大周虽然国运艰难了一些,然而却也不是丝毫没有破解的办法。”

        赵景这话一出,所有的人都面露喜色,赵景乃是大周宗室少有的人才,才思敏捷,文采飞扬,思维缜密。当今天昌皇帝能够如此顺利的登基他功不可没,要不是他立挺皇太子赵康,只怕这皇位的最终归属还真的不好下结论。

        不过现在一切都已经成为定局,赵康已经登基,而当初最大的皇位竞争者福王赵鑫也被天昌皇帝贬到荥阳,赵景也凭借着定鼎之功被天昌皇帝册封为贤王,又因为他宗室排行第八,奇书-整理-提供下载故又称八贤王。

        他既然这么说想来是有了解决困局的良策,丞相周诚忠微笑道:“不知道八贤王可有良策?”

        赵景笑道:“良策与否我不敢说,我只是把心中所想拿出来与大家分享罢了,至于可行与否还要看皇上和诸位大人的意思。”

        天昌皇帝笑骂道:“行了,八弟,你有什么想法就说出来吧,别藏着掖着了,朕和列为大人可都等急了。”

        赵康与赵景关系极为友好,又有定鼎之功,两人私交愈发的密切,乃至于赵康在朝堂之上也公然亲密的称呼赵景为八弟而不是贤王。

        当年先帝明宗宠爱郑贵妃,正宫冷落,天昌皇帝早在被封为太子之时便地位不稳,几经波澜。郑贵妃骄横拔扈,野心勃勃,妄图后宫正主,但皇帝乳娘的身份让这一切成为空梦,所以她就另谋出路。

        根据大周礼制,母以子贵,皇帝生母可晋位太后之尊。所以郑贵妃及其子福王赵鑫几度向储君之位发起强烈进攻,妄图让赵鑫登基之后加封郑氏为皇太后。

        所幸朝中犹有正直忠良之士,赵景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更是力保赵康的储位,以“礼法不可轻废,太子无大过,储君不可轻移,否则社稷必然动荡,民心思动,徒让他国笑话。”为由,保住了储君之位。

        先帝驾崩之后犹不死心的福王母子再次向皇位发起凶猛的进攻,只不过赵康有赵景这个同胞兄弟的鼎力支持再加上储君这个正统的名号顺利的击败福王赵鑫登基为帝。

        然而因为一个女人,赵景竟然为情所困,殉情自杀,也正是因为这样才给了现在的赵景一个机会灵魂附身,开始了一段从来没有想象过的新的人生。

        赵景微笑道:“皇上,诸位大人,眼下我朝的危机主要是两个,来自外部的军事威胁和来自内部的财政危机,而这两个危机集合在一起便成了眼下的危局,只要我们将他们拆开,依次寻求解决之道,问题不久迎刃而解了吗?”

        胡延年眯起自己的小眼睛道;“八贤王说得不错,只是眼下户部亏空,财政危机严重,不知道八贤王有什么好的提议没有?”

        赵景微微笑道:“如何增加财政收入这是胡大人你的责任,你才是户部尚书,本王看重的是来自秦、汉两国的军事威胁,至于户部,胡大人你要是不能在短时间内解决问题的话,我想还是有很多大人愿意帮助胡大人分忧的。”

        赵景这一番话说的有理有据,其他大臣是听得含笑点头,而胡延年却是吓得冷汗淋漓,这个八贤王实在是太狠了,短时间内就要解决财政问题,这不是赶鸭子上加吗,可是这确实是自己的职责,他也怨不得别人。

        胡延年伸手擦擦额头的冷汗,道:“八贤王说的不错,再过一段时间便是开春,可以上缴春税,相信到三月份应该可以充实国库。”

        “嗯,那便好,相信有一次春税的收入虽不至于应景,但是至少也可以使我们缓上一口气了。”赵景笑道。

        陈孝祥摸摸自己那已经发白的胡须,道:“八贤王英明,这财政的问题暂时解决了,只是不知道八贤王对于秦、汉两国的入侵怎么看?要知道两国联军可就是五十万啊。”

        天昌皇帝忧心的道:“是啊,八弟,陈大人说的没错,秦、汉联军五十万可不是小数目,眼下犯边,西北三道已失一道,西北乃是我朝门户,西北若是丢失,则秦、汉联军便可长驱直下,我朝如何抵挡?”

        秦、汉五十万联军就像是一柄利剑悬在天昌皇帝的心头,这威胁不可谓不大,如噩梦一般挥之不去,赵康迫切的想要知道解决它的良策。

        赵景哈哈大笑道:“臣弟以为此战我朝必胜。”

        赵景竟然这么有信心,面对着秦、汉五十万大军的强势入侵而面不改色,侃侃直言我朝必胜,这样的胸襟让在场的大臣不禁汗颜,同时他们也不禁疑惑赵景从哪里来的信心我朝必定会战胜秦、汉联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