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屠夫看世界

乐读窝 > 玄幻小说 > 屠夫看世界

二 新闻冲击波(2)

书籍名:《屠夫看世界》    作者:陆步轩


                                    果然是爆炸性新闻!

        第二天是周六,天还未亮,我正在剔骨,书报亭老头喜眯眯地送过来一份《华商报》,神秘兮兮地说:

        “好好看看,有重大新闻,好消息!”

        我正在忙碌着,来不及招呼老头,鼻子里“哼”了一声,并未十分在意。老头讨了个没趣,丢下报纸,悻悻地走了。

        自从肉店搬迁至此,与书报老头为邻接近两年,从未照顾过老头的生意,恐怕在老头的印象中,我可能斗大的字识不了几升。今天老头很诧异,兴冲冲地送报过来,热面孔碰着冷屁股,很没有颜面。回头想起此事,怪难为情的,几次寻思前去解释,又担心越解释越说不清,好在老头似乎并不介意,每次见我,依然笑容可掬。

        天刚放亮,报贩子的叫卖声便悠忽传来,不绝于耳。我很奇怪,心中暗骂:“你们这帮蠢材,难道不知道我不识字吗?还喊叫个鸟!”

        早晨八点,店前渐渐热闹起来,许多人用异样的目光打量我,神情怪怪的。还有不少人买过肉,并不急于离去,而是三五成群,聚在一起,站在肉店不远处,指指点点,小声议论着。害得我以为自己仪容仪表出了纰漏,偷偷跑进去照过好几次镜子。

        听人讲,那天的《华商报》卖得特别火,不到上午十点,便被抢购一空。第二天,即7月20日,《华商报》又推出“状元卖肉引出的人才话题”的专题报道,由此揭开了关于中国人才环境、用人机制等问题大讨论的序幕。

        一石击起千重浪,《华商报》连篇累牍的报道,打碎了我宁静的生活,一时之间,街头巷尾,议论纷纷,舆论哗然。小店门前,更是车水马龙,宾客络绎。昔日名不见经传的眼镜肉店,顷刻之间,成为焦点地带。

        《华商报》推出首篇报道的当天晚上,长安区政府办公室的一位科长便摆下饭局,差人约我。几年未见,此人从乡村教师一跃而为政府办科长,可谓官运亨通,仕途正旺。正在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之际,我曾经想调入而最终未能如愿的某学校派人又至,两桌饭局顷刻挤在了一起,比见了亲人还热情,使我心里直犯嘀咕:“瞧那德行,若放在往日,街上碰到,恐怕也要绕道行走,装作未曾看见,这时却都来凑热闹。”

        然而都是故人,颜面还须留住。好在我对烟、酒都很有感情,平日收摊,无论有无下酒菜,总要抿上两口,解解乏气。久而久之,居然上了瘾,一日不喝,便喉咙发痒,四肢乏力,浑身都不自在;几杯酒下肚,脸泛红光,印堂发亮,精神为之一振,全然是另一番景象。老白鸡一伙叫我“BEERCAR”,意即啤酒桶,我知道比酒囊饭袋好听不到哪儿去。人称“千杯不醉”,喝白酒以公斤计,啤酒则以吨位论。即使摆下鸿门大宴,我怕他个甚!于是,李玉和似的,雄赳赳、气昂昂地前去赴宴。

        此后几十天里,新华通讯社,中央电视台,上海电视台,《解放日报》,《外滩画报》,《南方周末》,《南方都市报》等几十家新闻单位都加入了追踪报道的行列,全国各地几百乃至上千家媒体予以转载、评论。于是,一夜之间,我名动天下,成为轰动一时的新闻人物。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对于境外媒体,诸如路透社、美联社、法新社、《大公报》、凤凰卫视等媒体,我一概敬而远之,避而不见。

        对于国内新闻单位,则是有选择地予以接待。这便引起了不少新闻记者的不满。譬如《某某都市报》的某记者,来过几次,我因为太忙,接待不周,最后干脆不来了,呆在家里,但凭一些道听途说,闭门造车,瞎编乱猜一气,杜撰起新闻来。像《三滴血》中他王妈,既想说媒,又怕跑路,给人家亲亲的姊妹俩说起媒来。真该掌嘴!

        中央电视台是最早来西安采访我的国家级媒体,其二套《对话》栏目有两位导演,他们软磨硬缠,反复做我的思想工作,让我消除疑虑,走进央视。他们在西安一呆就是十多天。我当时担心,自己倘到北京,身不由己,被他们请一帮专家、教授,拿起手术刀,大庭广众之下,三下五除二,解剖得体无完肤,最后只剩下槽头。被迫无奈,只能以肉店生意繁忙,走不开为由推托。他们在多次努力无果的情况下,抛出撒手锏,承诺只要我去北京一星期,做了他们的节目,则给我一万元的经济补偿。

        一万元,那是我卖五百头猪的利润,五百头猪,并非狗,一头就有一百多斤肉,三个月也不一定能卖完,短短的一星期便能轻易获得,可谓日进千金,一万元对于相对贫困的我来说,是个不小的诱惑。看在人民币的情分上,我一时心有所动。但最终还是基于方方面面的考虑,未能成行,他们无功而返。

        两位导演回京后,被领导狠剋了一顿,据说甚至以下岗相威胁。二位均是央视聘用人员,为保住饭碗,二次飞抵西安。这次,他们吸取了经验教训,一颗红心,两手准备:一方面,发誓即使生拉硬拽也要将我拽到北京;另一方面,直接带来了主持人陈伟宏与摄像,万一没辙,先斩后奏,就地处置。于是,在我不予配合的情形下,强行拍摄。资料传回北京,在主人公未到场的情况下展开“对话”。这在“对话”史上,恐怕是空前绝后,绝无仅有的。

        后来,博士猪倌陈声贵想去央视露脸,托我联系。我想,为与我“对话”,他们费了多大的周折,现在有人主动送上门来,而且是留洋博士,文化文凭比我高出许多,还不是求之不得?没想到联系了S××,他竟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