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对号入座

乐读窝 > 文学理论 > 对号入座

第3章

书籍名:《对号入座》    作者:毛文


                                    

            一个偶然的时机让一个人的隐形战斗力完完全全爆发出来,但是这种战斗力一定不是一时所能蓄势的,战斗力是靠积累的,无论是体力,智力,精力,能力还是张力。职场就是一个时刻准备着爆发隐形战斗力的场所。唯一让人心服口服的只有与众不同的战斗力。

            纵情不纵色

            平淡的生活需要有风花雪月来调剂,枯燥的办公室也因为可以炮制一些“人来疯”而变得有了少许的情绪调配,最常见的是集体聚餐,集体卡拉又OK,或者集体泡吧,有人生性爱热闹,遇到这种时刻定是“可爱宝贝”在大集体的人群中抢眼又抢镜,可也有人木纳不善“哗众取宠”,因而在这种场合反倒显得格格不入,有种脱离公司文化的错觉。

            Charrie是个文静的女孩,可进公司做了销售部的秘书后,发现最大的挑战不是每天的文秘工作,而是如何让自己在公司中显得协调。第一次与外国同事去酒吧,大家有说有笑,而她却无法融入其中,特别听到那些平时拘谨的同事大谈有“色“笑话时,好象被羞辱了一番,同事们也以为Charrie不喜欢类似的集体生活,所以以后叫上她一起去”疯“的机会就越来越少,可Charrie  从心底里又想与人走得近些。在被集体活动冷藏几个月之后,部门正好有个销售达标的庆祝酒会,Charrie被理所当然地邀请了,她这一次变聪明了,找了一个女销售经理做伴,无论吃饭还是在迪斯科,这样不显得形影孤单,也正好满足女销售经理某种虚荣心。同事们都异常兴奋,所以互相祝酒干杯,那种情绪也感染了Charrie,  她也和大家一起起哄一起跳上椅子举着鲜花跳舞,在迪斯科舞池中当有男同事和她对舞时,她也学习着电影里的镜头来一两个”热辣“的动作,整个团队此时此刻融为一体,有人吹起了口哨,有人鼓起了掌,Charrie和女销售经理一直玩到筋疲力尽,平时关系一般的同事也在这声色场合中变得亲密无间。

            Charrie因为那个晚上也和女销售经理做了好朋友,在回家的路上,女销售经理一番真心话更让Charrie得益非浅:在公司打工,人际关系最重要,而好的人际关系又是建立在与人的同步上,大家同乐,同苦,同愁才会同心。集体活动只是一个发现和发泄心情的场合。不过在这个时候千万要注意,可以纵情不可以纵色,痛快之后别把这种情绪带回办公室,别以为与你跳过热舞的人,唱过情歌的人可以在办公室里与你延续这种交流的方式。

            午夜的冷风没有吹醒依然沉浸在狂欢快乐中的Charrie,但女销售经理的真字灼言却让Charrie变得异常清醒,人在职场行走,选择短暂时分纵容自己,而长久保持一份清醒。

            同情心的力量

            2005年元旦假期之后重新回到工作岗位的人,见面第一句话常常是:休假平安回来了,好幸运!要不是一场突如其来的海啸,或许谁都不那么在意休假后的平安归来,因为我们早已熟悉了这样的短暂分别和重新回归,我们总是习惯于这样的离开和重逢。

            Celina在公司里只是一个小人物,因而她在年底的休假也就成了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没有人特意关注。可能是她偶尔与知心的同事提过,想去普吉自助游,因而当海啸的新闻牵动人心的时候,Celina也成了同事们关心的话题,那一天她接而连三的收到短消息或者电话,无一例外是询问她身处何方和安全问题,这一刻让Celina颇为感动……因为被人牵记是一种幸福。

            后来公司里有传闻海外办事处还是有同事在海啸中失踪或蒙难时,Celina开始自愿为大家组织起捐款的活动,这个平日里默默无闻的女生,一举反常的变得非常的外向和主动,她不仅在公司建了捐款的网页,还积极与其它公司或政府部门联络,希望能真正为海啸受困的人群提供有效的帮助。公司了那些平日里显得特别  衣涞ビ的人也表现出少有的热情。还有就是那些老外完全没有了往日的清高和矜持,和大家一起尽自己的一份力。一次意外事件让公司上下变得非常团结,而Celina也成了办公室里的亮点,并使Celina改变了对很多人的偏见和看法。

            Celina第一次发现,在和平安静的年代,通常人们更注意别人的缺点,或自私或清高或冷漠或孤傲,而当人们共处的世界发生了一些变化,普通而有平凡的生活被打破时,人的善良秉性或着其他优点反而突出,人与人的凝聚力为此变得坚固。原来此时此刻的同情心也能转换成一种生产力。

            海啸是一种自然灾害,却也挽救了很多人被残酷的竞争而消磨掉的同情心,Celina和无数个普通人一样看到的是被珍惜,被爱护和被关注的心理蜕变。或许正像有首歌词里写道:这个世界没什么大不了。其实最重要的就是在你身边的人,物,和时光。

            跳槽是个绣花球

            Joy又跳槽了,不过这一次她已庄严向大家宣布:五年之内不跳槽。

            让我们先来看看Joy的跳槽历史吧。这个外语专业的大学毕业生,第一份工作是在著名的影视公司做翻译,工资待遇不错还常常能与明星见面,但工作了一年她发现翻译在这里只是个协助岗位,不是受重视的核心业务,于是她把她的职场目光转向了外企,没有太多的工作经历,因而刚入门只能委屈做个小秘书。在大公司做小秘书被人差来差去,自然让心气高傲的Joy开始无法忍受,她对自己说忍上半年,要么与老板谈谈转岗位,要么再跳槽,反正自己有外语这个工具背在身上,不愁找不到效力的地方,结果半年到了公司以没有合适的岗位而拒绝了她的要求,一气之下Joy  又跳槽了。Joy  的下一份工作是在一家私人广告公司做客户经理,虽然没有任何广告知识,但她的语言能力和聪明伶俐让她很快赢得了老板和客户的喜欢,虽然在这个刚刚起步的小公司工作,但Joy因为有如鱼得水的感觉而变得非常有工作情绪。可是一次老同学的聚会,让她本来还算平静的心又变得潮起潮落。因为昔日同窗在她的眼里个个比她混得好,于是一次失眠就让她决定离开这个工作了一年半,老板许诺会很快给她升职加薪的公司,因为她等不及。

            在以后的两年中她又在三家大公司的市场部跳来跳去,因为有了一次经理的抬头,她开始象股票般高开,而且行情看涨。现在的她已不用自己乱投简历,因为她已在多个猎头处做了登记,就等着有人把绣花球抛过来。

            Joy的这次声明并没有让身边的人有震惊,因为现在对跳槽已没有太多人关注,想跳就跳,跳了不好反正还可以跳下一次,人若不跳槽猎头公司喝西北风呢!再说了跳槽又不是跳楼,是不会死人的,谁爱折腾就折腾去吧!不过Joy在MSN上的一段话却特别的引人注意:

            我想在一段时间内不再跳槽了,是因为我发现我像是一根职场的浮草,没有过硬的专业积累,没有可靠的人脉关系。绣花球是引力也是浮力,让我变得不能忍受任何困难和挫折。快餐式生存方式,让我虽然在加薪中盘生,但更多的时候我成了众多用人单位解渴的一杯饮料。

            看来这一回Joy是觉悟了,不管是心智还是理智的原因?!

            礼物向心数

            公司里进进出出的人很多,每天每月每年不同的人都会从前台走过。前台的LINA绝对是个会察言观色的人,在这个位子只做了一年已学会判断是非和曲直。深谙公司人事的复杂性,上百号外企精英也不敢轻易得罪这个地位不高的前台小姐。

            于是礼物就成了拉近与LINA距离的试金石。久而久之,LINA已可以从礼物指数上发现一些关系内幕。欧洲总部来的老外,只要有一点头衔,一定不会空手而来,他们带着属于欧洲特产的巧克力笑呵呵靠近前台,让LINA感受到被重视被呵护的人情滋味。LINA也回把美味的巧克力留在前台上,让来来往往的同事分享,并不忘说出礼物主人的大名。亚洲各分公司来的人有时也会捎上一份当地土特产,从牛肉干到椰子糖不等,当然送礼物的时候不忘与美丽的LINA搭讪几句,不过最后也会提一些小要求,比如让她帮忙在上海给家人买书,买药,LINA知道在亚洲人的文化里最讲究天下没有免费午餐的道理,受了礼物就不得不为他们浪费点私人时间。通常LINA也会把这些礼物随便交给办公室里的阿姨处理掉。最让LINA记忆深刻的是香港同事,如果没有事情找你帮忙,是不会把前台小姐放在眼里的,有一次,LINA帮市场部的林小姐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换到了一张机票,后来林小姐再来上海的时候热情地送了一根那时上海还没有流行的大披肩。香港人把礼物当做回报。

            本地同事送礼物给LINA的也越来越多,男同事出国回来一定也是每人一快巧克力,女同事就会花点心思研究LINA的口味,有时是一个皮夹,有时是一个首饰。LINA刚开始还挺感动,不过时间长了,人对礼物就淡漠了,反而她更在乎平时同事对她的态度。当然送过她礼物的人,她的态度就会更热情些,毕竟受了别人的礼么!

            反正礼物的价值在LINA的眼里开始变得不同了,不是因为贵重,而是礼物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