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梆子井

乐读窝 > 古典文学 > 梆子井

第三十四章

书籍名:《梆子井》    作者:步涛


        第三十四章

        舅舅在家呆了半个月干的活却不少。料理完后院,他又在前院砌了一道墙,把我们和前院那些人分离开了。这样,奶奶的家就基本成了一个独院,虽不是真正意义的独院,可也清静了许多。按说,我们院子这些人基本还是好的,只是厦房那个司机家,因为前年殴打龙龙的事,和我们有了一些成见。对此我一直不理解:你打了人,我们又没有把你怎样,你为什么还耿耿于怀呢?尤其是他那个女儿,见了我们总没有好脸子,想来这还是我们的境况所致。不过最近,他们的情况似乎也不妙,司机回来总是唉声叹气的,像梁老师一样低着头在巷子走过。说来可笑,这二年我也积累了一些相人的经验,一个人如果露出这般模样,就是将要倒霉的迹象。

        果然有一天,他的家来了好多人。也象当年红卫兵抄我家一样,命令他站在院子里,他们则在屋里翻箱倒柜。这个阶段正在清理阶级队伍,各个单位都揪出了一些阶级异己分子。司机据说旧社会在南京给某个国民党的大官开过车,还在国民党的政府机关里任过杂役之类的职,所以从今后,他就不再是工人阶级的一员了。

        此刻,他站在院子里,如霜打了一般,额上的汗珠似滚豆般滴落。想当年红卫兵抄奶奶家时,他受张风莲唆使,还跑前跑后地反映情况。如今,时隔仅仅四年,他就遭到了同样的噩运。他的那个女儿更是如丧考妣,哭丧着脸,再也没有了那种目空一切的骄横神态。看着那些人抄他们的家竟不发一语,最后抱着孩子悻悻离去。她刚一走,一个青年就在里屋喊:“组长,你快来看,这是什么!”一个中年人立即从外屋奔进了里屋。我们也都扒着窗户望里看,只见一根电线顺着墙根儿一直缠绕到屋外。组长象个狗似的屈着身子也来到屋外,电线沿着山墙的一角上了屋顶,组长的身子直了,头也慢慢仰起,那根电线缠绕着一根竹竿竖立在屋顶。“这是什么?”他指着上面问司机。“天线。”“我知道是天线,干什么用的?”“听半导体用的。”“半导体用什么天线呢?”“半导体声音小……”这个天线实际也不是司机架的,而是他的女婿为了孝敬老丈人……“你女婿是干什么的?”司机说了女婿的职业和单位。“现在不说他,先说说你。你唆使他架这个天线干什么呢?我也经常听半导体,哪用得着什么天线,你怕是听敌台吧?”“嗳,不是不是。”“你惊慌什么?把你的半导体拿出来看看。”司机被带进屋拿出了半导体,一个熊猫牌的收音机。“你看看,”组长指着半导体说:“你用的东西全是南京的,吃的也是南京的盐水鸭,你是不是还怀念南京的那些日子,还梦想恢复你失去的天堂?”司机用他那双小眼睛斜视了一下组长。“你看我干什么,难道我说的不对?张明奇,你今天不把这个天线的用途交代清楚,你就……”“有什么交代的,就是听半导体用的。”司机一反常态,声音突然高了起来。“态度还这么恶劣,听半导体用什么天线呢?不是听敌台才怪了!还有一种可能,就是你在给台湾发报!”司机又回过头来,不过这次,他的小眼睛睁大了。但是组长却没有理他,回过身来问我:“这位同学,你和他在一个院子住着吧?”我惶惑地点点头。“你见过他发报没有?就是经常坐在一个铁盒子面前,头上戴一副耳机,嘀嘀嘀,嘀嘀嘀……”组长做了一个发报的姿式,非常可笑。“你笑什么,到底见过没有?”我惶恐地跑出了屋。“搜搜搜,肯定有电台!”组长在我身后恼怒地喊道。最后,自然是没有搜着电台。司机被带走了,从此再也没有见他。过了两天,他的那个女婿带着当年打龙龙的那帮人,搬走了他们所有的家当。又过了两天,东厦房搬来了新的一户。

        新的这一户姓赵,是一个正宗的工人家庭。丈夫在皮鞋厂工作,妻子在家闲着。他们有一儿两女,儿子今年十岁,二女儿和我一般大,在曹老师的那个班,大女儿和小舅在一起插队。因而他们和我们的关系很好,经常互通有无。剩下的,就是西厦房那个早出晚归的建筑工人和门房那个长年在外的养蜂人,他们的老婆虽然也在家闲着,但和奶奶的关系都不错。而后院那个*,经过舅舅的一番“安抚”,也改变了对奶奶的态度。总之,我们的处境得以改观,院子里呈现出一派祥和的气象。于是奶奶对我说:“现在就看你在学校的了,你要能当上红卫兵,三娃子他妈——”“也就不敢欺负咱了。”我接过奶奶的话说:“我当不当红卫兵,和三娃子他妈有啥关系呢?”“咋没有关系呢?三娃子他妈见人就说,你爱打架,你坏得很,你是你大舅……”“说让她说去。她三娃子不也没当上红卫兵吗?”“你咋不看好娃的样子呢?你看人家苗世慧,他爷还是清朝的官呢。你要向人家学,给奶争口气。”

        想来奶奶含辛茹苦的,还不是为了我,既然入红卫兵是她的心愿,我就再次向红卫兵组织提出了申请。这次我摒弃了那些感情色彩的语言而代之于豪言壮语,果然效果不同:林老师马上宣布,对我的考验期再次启动!但是考验期是漫长的,要让其缩短,必须得有一场活动——我在这次活动中表现突出。那么学校,又在进行什么活动呢?

        最近,和苏联的关系日趋紧张,毛主席发出了:“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的指示。古城上下,再度掀起了挖洞的高潮。学校的防空洞已经竣工,于是防空演习便频繁起来。几乎每天,都会响起刺耳的警报声。有一天,我们班的王长顺正上厕所,警报声突然响起。由于这两天他正拉肚子,况且这种情形已司空见惯,于是他就心平气和地办他的事,尽管警报声一声比一声急促。谁知老陈来到了厕所:“你这个同学,警报拉得这么响你没有听见吗?拉肚子?拉肚子也不行,敌机来了怎么办?”于是王长顺提着裤子进了防空洞,里面立即充满了臭味!演习结束后他又写了一个检查,检查他为什么对防空演习是这种态度。每次演习还伴随着一个丑恶的场面:两名学生押着捆绑的梁老师仓皇奔向防空洞,老陈还在后面跟着。有一次,梁老师的鞋子在中途掉了,但是谁也不敢笑——这种场面虽然丑恶却极其严肃,这是一个必须履行的程序!

        除了演习就是军训。每天早晨,学校附近的街上就会响起我们跑步的脚步声和“提高警惕,保卫祖国。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口号声。课上得越来越少,节奏却越来越紧张!真想不到,竟然有那么多的军事项目需要我们去学:拼刺、投弹、翻越障碍、捆扎背包……几乎每天,操场上都回荡着“扑刺刺”的喊杀声。学校的一切活动都军事化了,各年级均采用部队的编制称为“连”——学校,完全变成了一座军营!

        与此同时,忆苦思甜也轰轰烈烈地展开。我一直搞不懂,和苏联打仗与忆苦思甜有什么关系呢?我咨询了张文庆,张文庆对解答这类问题向来游刃有余,因而也乐于解答。“毛主席说,‘民族斗争,说到底是一个阶级斗争问题。’咱们和苏联的战争看起来是两个国家、两个民族的斗争,实际上是两个阶级之间的斗争。这是论点,你注意听论据。”我一直在洗耳恭听,我倒要听听,他怎么把和苏联的战争说成是两个阶级之间的斗争。

        他清了清嗓子说道:“苏联一旦发动战争,必是苏联的统治集团驱使其军队和人民与我们作战。而就其军队和人民来说,并不愿意进行这场非正义的战争,这场战争是统治集团强加给人民的。并不代表广大人民的利益,只是符合了一小撮上层贵族的意愿。因而,这场战争就他们来说,具有资产阶级的性质!而我们的战争完全是自卫性质的,是反侵略的正义战争。就和当年他们的卫国战争一样,具有无产阶级的性质!怎么样,听懂了没有?”尽管他踌躇满志地搓了搓手,可我还是似懂非懂地摇了摇头。

        “还没有听懂?看来我是犯了桂老师的错误,用结果来说明结果。”他一提桂老师我马上说道:“你讲得很好,只是对象错了,我的理论水平太差,理解不了。”于是我们心照不宣地笑笑,他说道:“看来我得给你举几个例子。‘抗美援朝’是阶级斗争,这点你不否认吧?”我摇摇头。美帝国主义代表的是资产阶级,而中朝人民代表的无疑是无产阶级。“对!再说抗日战争吧,也是阶级斗争。抗日战争是日本的大资产阶级发动的侵华战争。日本的资产阶级,在这场战争中获得了很大的利益,而广大的日本和中国人民都是这场战争的受害者。日本的军国主义分子侵占我国东北长达十四年,而日本和东北人民仍然是被奴役者!******之所以采取不抵抗的政策,就是因为他和日本军国主义一样,代表了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即就是全面抗战爆发后,他仍然采取‘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只是在日军到达长江中下游地区时,他才被迫采取了一些抗日行动,因为英美资产阶级的利益在此受到了损害。而中国**之所以领导全民抗战,就是因为他代表了无产阶级的利益。这难道还不能说明民族斗争是阶级斗争吗?”想不到张文庆的理论水平竟然这么高,怪不得是团支部书记呢?于是在对这个问题有了一定明确之后我也感到,红卫兵组织还是和我存在着一定距离的。看来,学校在文化课的传授上虽然欠缺些,但在政治理论的灌输上却做出了可观的努力。我,必须迎头赶上!

        由于开展了“忆苦思甜”,老陈忙得屁颠屁颠。此项活动本是他的专长,他今天联系地主的庄园让我们参观,明天又请来一些苦大仇深的老大爷老大娘做报告。这一点也使我深感意外:本想着老陈一个工人,到学校来能干什么呢?谁知老陈自有老陈的用场!由此我也醒悟到,当年胡慧英的事之所以草草收场:学校离不开老陈,老陈也离不了学校。有什么样的种籽就会发什么样的芽,施什么样的肥就会开什么样的花!老陈在学校找到了适合他发展的土壤,而学校也为老陈搭造了这个平台。总之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实际上,学校忙的人也不止老陈一个。校领导忙,班主任忙,学生中的先进分子也忙。由此我又感到,红卫兵组织的大门之所以对我长期关闭,原因就是我不忙,我一天悠哉游哉的,和这种紧张的气氛完全不相协调。于是,我也试着投身到这场忙碌的洪流中去,结果发现,我和奶奶的距离在不断拉大:我似乎成了某个集团的一分子,被这个集团驱使,走上了一条不知要通向何处的路?而奶奶,总是在家门口向我挥手,看着我一步步离她远去!于是有一天,我对她说:“奶,我不想加入红卫兵了!”“你咋又不想加入红卫兵了,是不是老师说你了?”“老师没有说我,我就是不想加入了。”“你这娃,你看,”奶奶抱着小孩儿说:“我一天忙来忙去的,还不都是为了你吗,你咋就不能给我争口气呢?”“俺舅走的时候对我说过,让我帮你多干点活。”“你能帮我干啥呢,娃你又看不了,你还是在学校表现好点,屋里我一个人能行。”于是奶奶还是一个人看小孩儿、做饭,什么也不让我干。

        小舅回来对我说:“你奶又要看娃又要给你做饭,你回来也帮你奶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他帮我干不了啥,让他还是把学校的事情搞好,比给我干活强。”小舅无奈地对我说:“你奶为你付出的太多,而你能回报你奶的却太少。”“他只要在学校好了,也就算把我回报了。”而学校的事却令人心烦,虽说对我的考验再次启动,却遥遥无期。我甚至认为,红卫兵组织就是一个傲慢的姑娘,我屡次暗送秋波,她却连我理也不理,偶尔乜斜一眼,也是一副鄙夷的神情。你到底要我怎么样呢,我只差把心掏出来让你看了!而林老师对我也是一副不屑的态度,高仰着头从我身边走过,仿佛压根儿没有看到我似的——你说一句鼓励的话也行呀!

        但是张文庆却向我面授机宜:“你自己必须做出一些事情来让组织注意,不只是写一份申请。你说,你现在做了什么呢?”仔细想想,也就是什么没做。挖防空洞,给校办工厂拉羊肠子,这些都是应该做的,并没有什么突出的地方,那么,我又该做些什么呢?“我是了解你的,”张文庆说:“要让你始终如一也是很难的,但你只要做一件事情,一件事情!”他竖起一个手指说:“红卫兵组织就可以瞩目。究竟做什么事情,还要你自己来权衡,机会只能靠你自己把握,我也只能说到这里。”而我苦思冥想了一夜也没有想出,究竟什么事情能使我一举成名?看来红卫兵组织都是象张文庆这样智力超常的人,我愚不可及,只能在门外俳徊!

        学校的生活还是那样枯燥。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到操场上集合跑步;然后,象征性地上两节课,又是没完没了的防空演习和军事训练。张文庆再一次启迪我:“平凡的事情不适合你,你必须做一件具有轰动性的事情。到时候,我也许会暗示你的。”于是,我就默默地等待着。

        快到年底的时候,连里决定组织一次大规模的军训,也就是拉练,把我们拉到野外去,到广阔天地进行实战训练。临走的前一天晚上,奶奶为我准备了半夜,给我带了钱和粮票又煮了一些鸡蛋,早晨,又把一个刚烙的锅盔塞进了我的书包。临走,又再三叮咛:“出了门可不象在家,要学会自己照顾自己呢。晚上和同学一块睡,小心谁把你的被子拉跑了……”“奶,谁拉我的被子干啥呢?”“当然,他也不是有意拉,但是你要注意呢。有了病可没人管你!”“奶,我现在学会自己照顾自己了,你放心,不会有啥事的。”“到个地方你就给我写封信。”“奶,拉练期间不准写信。”“还不准写信,谁规定的?”“连里规定的。”连里在走以前约法三章:一,不准给家里写信,每到一个地方必须保密。二,不许带与拉练无关的东西。三,不得自由行动。

        走的时候,薛校长又在会台上讲了话:“同学们,这一次拉练,一定要拉出你们的精神风貌来。一定要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坚决根除自由散漫的作风。一定要用革命军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做到一切行动听指挥。这次拉练有很高的政治意义,它不仅是对我们意志的锤炼,同时也是未来战争对我们的要求。大家想一下,你们总象少爷小姐似地呆在这个校园里,吃不了一点苦,受不了一点罪,怎能经受现代战争那严酷的考验呢?所以,必须把这一堂课补上!这是一堂政治教育课,也是一堂实战训练课,以前没有学到的军事项目,这次都会学到。我希望你们一定要认真对待,要象在学校一样,专心地学习这些项目。这次,我因为事务忙,就不能和大家同行了。希望你们服从林指导员的领导,顺利地进行这次拉练,圆满地完成这项艰巨而光荣的任务。”


        早晨八点整,我们唱着歌出发了:“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前进。脚踏着祖国的大地,背负着人民的期望……”红卫兵的大旗在晨曦中飘扬,嘹亮的歌声在晴空下回荡。都市被我们抛在了身后,广袤的原野呈现在眼前。

        隆冬的乡村没有一丝活气。正如《故乡》中所说,“苍黄的天地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待这些荒村渐渐冒出炊烟的时候,我们到了一个叫“小新村”的村子。听说这个村是一个学大寨的典型,可我们看到的仍然是枯黄的玉米秆衬着枯黄的村落,枯黄的土地映着枯黄的面容。队长说,我们来的不是时候,如果秋天来,可就不一样了。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当然不一样了。

        午饭是玉米糁红薯,但是大家吃得还是很香甜。一上午走了四十里路,我们几乎都感到这一顿饭胜过了有生以来所有的饭。林老师扒拉着碗问我们:“以前吃饭可没有这么香吧?”他身边的同学不好意思地笑了。“这就叫锻炼。一锻炼你吃饭也香了,一些不必要的烦恼也都没有了。要在平常,吃这样的饭你可能还吃不下去,可是现在呢?”我平常吃的也就是这些,怎么能说吃不下去呢?昨天我还去粮站排队买了红薯,还被那个拉红薯的马车的马踢了一脚。所以林老师也觉得言过其实,话题一转说道:“不过今天,行军的速度还是有点慢。像这样的速度完全不符合战时的要求,必须达到每天一百里!大家有没有信心,下午再走六十里?”“有信心!”张文庆把碗一放说道。

        “你一个人说不行,看大家有什么反应。”大家都埋头吃饭,谁也没有回答。我想大家的心思也都一样,上午四十里已经走得筋疲力尽,下午还要走六十里?只怕到不了目的地大家都得趴下。“主要看女同学怎么样?”林老师向我身边一个女生问道:“彭敏敏,你表个态吧?”彭敏敏是班上的学习委员,也入了团,让她表态,结果只能是一种:“我没问题,看别的同学怎么样。”“只要你们班干部带头,别的同学我想也可以。”就这样,张文庆和彭敏敏代表了全体同学的意愿!

        张文庆个子不高头却挺大,走起路来还摇头晃脑的。王长顺问他道:“再走六十里你不怕把头晃掉了?”“你放心,不要说走六十里,就是再走一百里,我的头也在脖子上长着,不会掉下来的。倒是你这长颈鹿,当心把腰闪了。”王长顺瘦高个子,脖子也挺长,还真有点象长颈鹿。“不过长颈鹿应该跑得快才对。”李大军在旁也说了一句/。“你们不要说同学的缺陷吗!”这次林老师倒向着王长顺了,谁知王长顺并不买账:“我身材高大,堂堂一表,有什么缺陷呢?”“这么说,你还成美男子了?”张文庆反唇相讥。

        三班有一个同学爱看《水浒》,把《水浒》倒背如流。他说:“俺们又不是神行太保,一个下午就能走六十里?”“神行太保算什么?”张文庆站起来说道:“我们是*时代的革命青年,别说走六十里,走一百里也完全可以!”“据我所知,”林老师插言:“神行太保日行八百里呢!”他们三个全是爱看书的。林老师是语文教员,张文庆虽然政治上要求上进,但杂七杂八的书他也看,而那个郭震安呢,只是喜欢武侠小说。临近毕业时,他突然打死了人,究竟是怎么回事,以后再说。

        下午,我们的速度完全成了急行军。同学们都跑步前进,林老师站在路边不断地向后面挥手。脸盆和钢子咣铛乱响,其情其景,就好像要捕捉什么战机似的。这下可苦坏了那些女老师们,尤其是桂老师,人长得胖,又刚生了孩子,冬季又穿得厚,平常她站在那里,两条腿像粘住了似的,无论如何也看不出中间的那道缝来。现在,她埋着头,像鸭子似地在后面狂奔。校办工厂的孙老师刚死了老婆,对女老师格外亲切,他有意放慢脚步问桂老师说:“要不要我把你背上?”“去,谁让你背了,我能行!”倒是李大军对桂老师感情深厚,走过去把她搀上,但也无济于事,最后,林老师不得不宣布:“速度放缓”,于是,天黑的时候,还是行进了四十里。

        “没有达到预定计划。”宿营的时候林老师说:“当然,同学们还是尽了努力的,只是我们的队伍不精干。”他笑着看着桂老师说:“是我们作老师的拖了同学们的后腿。看来是只有落后的领导,没有落后的群众。明天,我建议,男女分开,男同学由男老师领导,女同学由女老师带队,咱们来一场竟赛,看哪一组最先到达目的地。”这还用说吗,肯定是男组了!显然,林老师这个提议是不妥当的。于是一个男教师上前道:“不能这样子分,可以把老师和同学们分开。”“那不成了没王的蜂了?”“可以让班干部发挥作用。”“不行,我还得跟着同学们……”就这个问题老师们讨论了半天,最后还是决定:不能分开。

        拉练的第一个晚上,过得别有生趣。全体师生聚集在村外的打谷场上,一堆堆篝火点燃了,我们就像野营似的欢声歌唱,星星点点的火花伴着歌声在夜空中飘荡:“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晚风吹来一阵阵忧伤的歌声,我们坐在高高的谷堆上面,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不过,这种情形并没有持续多久,同学们在篝火旁陆续睡着了,以致林老师吹着哨子穿行在我们中间:“不能再这里睡,大家快起来。”实际上,不睡在这里也不行,派去和村里联系的老师还没有回来,听说村子并不愿意接待我们,原因是,他们太穷,接待不起。最后林老师一再表示:“让同学们先歇上,吃饭的事以后再说。”于是这天晚上就没有吃饭,但是谁也没有喊饿,大家都睡着了。

        第二天,又走了八十里路。第三天仍然如此,第四天甚至走了一百里。于是对这次拉练,我们有了一致的看法,就是走路,没完没了地走路!可是第五天,突然不走了,说是要休整一下。休整,顾名思义是休息整顿。休息,我们是需要的,但不知整顿又是什么内容呢?

        第二天,在村子外开阔的野地里,我们开始了实战演习。演习的项目是投弹和炸坦克。投弹在学校已经演练过多次,因而是轻车熟路,炸坦克可就不同了。由于没有坦克可炸,就让施老师模拟坦克发出的声音。施老师是体育老师,现在却成了文艺老师,我们都趴在地下,静静地观看他的表演。施老师身材瘦小,说话带有浓重的四川口音。在学校,上一级的学生挺爱捉弄他。由于他人到中年尚未结婚,他们就在这方面搞出许多恶作剧来。有一天,一个叫懑牛的学生,抱了一只狮子狗来到他的窗前:“施老师,你看谁来了!”他刚趴到窗前,那只狗就狂吠不已。“施老师,这是只母狗,留下给你当老婆吧,也省得你……”可是今天,懑牛不在这里,又是这样严肃的场合,施老师无所顾忌,摆正他那张高山峻岭的脸,向着趴在地下的我们用浑浊的四川腔喊道:“同学们,苏修的坦克已经开过来了!轰轰轰,哞哞哞……”我们的头不由得埋了下去,究竟坦克是什么声音,谁也没有听过,可是施老师模拟得既像火车鸣又像牛叫,甚至两样都不是,也不知是什么?“哐哐哐,呜呜呜……坦克离我们越来越近了,十米,八米,六米,投弹!”无数颗手榴弹飞了出去,象蝗虫似的。“坦克并没有被炸伤,仍然向我们开过来了!只有四米了,怎么办?哐哐哐,呜呜呜,轰轰轰……”

        这时后面有人拽我的衣服,原来是张文庆。他努者嘴,指着前面低声说:“快上去,赶快上去!”上去干什么,我不为所动。“真是个榆木脑袋,连这机会都看不出来。”他还在后面抱怨,可我仍然不知就里。“哐哐哐,呜呜呜,同学们,坦克离我们只有两米了,怎么办?”“你入不了红卫兵也怨不得别人!”张文庆说罢竟站了起来,而那边,李大军也站了起来,他们几乎同时喊道:“我就是董存瑞,我就是黄继光,我冲上去了!”张文庆一步跨过我的头顶,他的腋下还夹着一个包袱,但是却没有听到那轰隆的一响。我霎时明白了张文庆让我冲上去的原因,可是一切都晚了,只听施老师喊道:“坦克爆炸了,我们的英雄和坦克同归于尽了,让我们向英雄致以崇高的敬礼!”我向前望去,什么也没有,张文庆和李大军象蒸发了似的,我大惑不解!

        “全体起立,向英雄致意!”林老师站了起来,于是全体起立。这时我才发现,张文庆和李大军就在林老师的身后,他们谦恭地低着头。林老师把他们向前推了推,于是他们就像检阅似地向我们走来。施老师走向前,脚后根顿了一下,身子笔挺,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我再次向英雄致以崇高的敬意!”他如此煞有介事,在场的人全笑了。王长顺走上前问道:“你俩不是和坦克同归于尽了,怎么又回来了?”“谁和坦克同归于尽了?”张文庆说道:“毛主席说,‘只有有效地保存自己,才能大量的歼灭敌人。’我们不会做那些无谓的牺牲!”李大军的脸上也现出莫测高深地笑。王长顺转身问林老师:“那他们还算英雄不?”“当然算了。”“这样的英雄我也能当。”“那你怎么想不到呢?”一句话问得王长顺不说了,反倒引来大家的一阵笑声。

        休息时,张文庆找到我:“你怎么就这么迟钝呢,难道就看不出这是个机会?”我摇摇头。“可我在暗示你呀,你也看不出?平时你也不是这样的呀,说起话来头头是道的,今天怎么就这么迟钝呢?失去了这样的机会你说你遗憾不?我早就对你说过,只要一件事情你就可以……你怎么就……唉,我都替你惋惜!”实际上,我一点也不遗憾:我压根儿就没有想到,遗憾什么呢?况且在那样的场合,出那样的风头,也不适合我的性格。“我可是把机会让给你了,这你可要清楚。最后李大军站起来了,我也得站起来冲上去,我是团支部书记,不得不这样做。”“你不用解释,我明白。”“唉,我看你也不适合做这类事情,你还是让红卫兵组织慢慢地了解你吧。”张文庆手一挥走了,我却象一块破抹布似的被扔在了那里。我虽然有点迷惘却并不彷徨,我想,从此我和红卫兵组织的距离将越拉越大,但是紧接着发生的一件事,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