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习近平讲故事的读后感600范文(通用14篇)

乐读窝 > 诗歌戏曲 > 习近平讲故事的读后感600范文(通用14篇)

第5页

书籍名:《习近平讲故事的读后感600范文(通用14篇)》    作者:佚名

        
  大海潮起潮落,时代澎湃向前。我们要警钟长鸣,铭记历史教训,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做好新时代的答卷。
        
第9篇:  习近平讲故事的读后感600
          8月13日上午,由人民出版社读书会主办的温故凝思,匠心筑梦  ——《习近平讲故事》读书交流活动暨首期青年日课学习读书活动在京成功举行。此次活动也是人民出版社读书会举办的第118期读书会活动。
        

  该活动以“温故凝思?匠心筑梦”为主题,承“持之有故,言之成理;匠心打造,筑梦未来”之意,邀请书友共同阅读《习近平讲故事》一书,交流分享读书的心得、体会。
        

  《习近平讲故事》一书由人民日报评论部组织编写,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甫一面世,就获得了广泛关注。该书从习近平总书记数百篇讲话和文章中,精选出体现他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百余则故事,加以完整呈现和解读。书中故事贯穿着中国历史文化之“道”、改革发展之“道”和治国理政之“道”,承载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内政、外交、治党、治国、治军的思考,具体而生动、通俗而深刻。
        

  活动现场,来自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青年同志代表分别作了发言。大家结合自己的学习、成长、工作经历,交流了从习近平总书记讲的故事中领悟的深刻哲理,感受到了“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大家认为:《习近平讲故事》好读易懂、言约旨深,是青年同志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通俗读本和生动教材,更引导着青年读者体悟故事背后彰显的文化自信,青年同志要从中汲取有益于加强修养、做好工作的智慧,力争把中国故事讲得更加精彩,用青春书写更加精彩的中国新故事。
        

  据悉,在人民出版社读书会的感染号召和鼓励推动下,来自各行业的青年朋友自发组织成立了日课学习读书小组。经人民出版社读书会推荐,日课学习读书小组首先重点学习习近平同志著作及相关研究成果,并拟不定期开展交流活动。
        
第10篇:  习近平讲故事的读后感600
          信仰的力量
        

  革命战争年代,革命先烈在生死考验面前所以能够赴汤蹈火、视死如归,就是因为他们对崇高的理想信念坚贞不渝、矢志不移。毛主席一家为革命牺牲  6位亲人,徐海东大将家族牺牲  70  多人,贺龙元帅的贺氏宗亲中有名有姓的烈士就有  2050  人……
        

  ——《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在中央党校  2010  年秋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2010  年  9  月  1  日)
        

  6  位亲人、70  多人、2050  名烈士,这些沉重的数字,诠释着什么是崇高,展示着什么是信仰,诉说着什么才是共产党人的价值本色。
        

  “精忠报国”
        

  我看文学作品大都是在青少年时期,后来看得更多的是政治类书籍。记得我很小的时候,估计也就是五六岁,母亲带我去买书。当时,我母亲在中央党校工作。从中央党校到西苑的路上,有一家新华书店。我偷懒不想走路,母亲就背着我,到那儿买岳飞的小人书……买回来之后,她就给我讲精忠报国、岳母刺字的故事。我说,把字刺上去,多疼啊!我母亲说,是疼,但心里铭记住了。“精忠报国”四个字,我从那个时候一直记到现在,它也是我一生追求的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的文学情缘》(《人民日报》2016年10月14日第24版)
        

  习近平曾把价值观养成比作“扣扣子”,“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岳飞“精忠报国”的故事,正是少年习近平的“第一粒扣子”。
        

  学而有思
        

  我们的先人有许多勤学苦读的动人故事,如悬梁刺股、凿壁偷光、囊萤映雪等等,一直传为美谈,这种刻苦学习的精神值得记取。大家要安下心来,心无旁骛、专心致志地看书学习,深入进行研讨。“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这句话讲得好。学习与思考、勤学与善思是相互联系和相辅相成的,不可把二者割裂开来。
        

  ——《谈谈党校学员的学习——在中央党校2012年秋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2012年9月1日)
        

  习近平十分重视“思考”在学习中的作用,“思考是阅读的深化,是认知的必然,是把书读活的关键”。这就像爱因斯坦说的,“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这个方法成为科学家的”。
        
第11篇:  习近平讲故事的读后感600
          8月13日上午,由人民出版社读书会主办的温故凝思,匠心筑梦——《习近平讲故事》读书交流活动暨首期青年日课学习读书活动在京成功举行。此次活动也是人民出版社读书会举办的第118期读书会活动。
        
  该活动以“温故凝思?匠心筑梦”为主题,承“持之有故,言之成理;匠心打造,筑梦未来”之意,邀请书友共同阅读《习近平讲故事》一书,交流分享读书的心得、体会。
        
  《习近平讲故事》一书由人民日报评论部组织编写,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甫一面世,就获得了广泛关注。该书从习近平总书记数百篇讲话和文章中,精选出体现他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百余则故事,加以完整呈现和解读。书中故事贯穿着中国历史文化之“道”、改革发展之“道”和治国理政之“道”,承载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内政、外交、治党、治国、治军的思考,具体而生动、通俗而深刻。
        
  活动现场,来自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青年同志代表分别作了发言。大家结合自己的学习、成长、工作经历,交流了从习近平总书记讲的故事中领悟的深刻哲理,感受到了“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大家认为:《习近平讲故事》好读易懂、言约旨深,是青年同志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通俗读本和生动教材,更引导着青年读者体悟故事背后彰显的文化自信,青年同志要从中汲取有益于加强修养、做好工作的智慧,力争把中国故事讲得更加精彩,用青春书写更加精彩的中国新故事。
        
  据悉,在人民出版社读书会的感染号召和鼓励推动下,来自各行业的青年朋友自发组织成立了日课学习读书小组。经人民出版社读书会推荐,日课学习读书小组首先重点学习习近平同志著作及相关研究成果,并拟不定期开展交流活动。
        
第12篇:  习近平讲故事的读后感600
          近期,研读《习近平讲故事》一书,很受启发。该书汇编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旁征博引,以讲故事的方式论述了治国理政新思想新理念新战略,通俗易懂,极富感染力。无论是对内改革发展,还是对外大国外交,习近平总书记立意鲜明,论据翔实,明理服人。
        
  总书记讲故事,蕴含着深厚的哲学辩证思维,体现了高超的沟通明理艺术,对我们工作生活很有指导意义。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与人的交流日益频繁,碰撞与激荡也日益增多,善于沟通交流便尤为重要。
        
  善于沟通是一项技巧,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学问。通读《习近平讲故事》一书,我们不难发现,习总书记对话题有着全面、深入、细致的把握,站位高、寓意深,尤其是摆事实、讲道理,论证恰当。培育沟通能力,要深刻领会学习习近平讲故事的方式方法。一是全面分析沟通背景。一项沟通需求的产生必定是有规律的,要全面分析沟通事件的背景,需求产生的原因、处于的阶段、交织的矛盾等等。只有把握了这些要素,才能对沟通事件有深入的了解,也才能注意到方方面面的细节,避免出现纰漏或差错。二是准确把握沟通主题。把握沟通主题,就是要明确需要通过沟通解决的难题或症结,达到思想的统一、认识的一致,更好地凝聚共识、推进工作。把握主题,才能有的放矢、对症下药。主题弄偏了,工作方向也就歪了,就好像火车引擎很有力,但没有朝着终点站发动,所有的努力也都将付诸东流。三是深入了解沟通对象。古语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深入了解沟通对象,解决问题也就事半功倍。谈判专家也是如此,进行谈判前揣摩谈判对象的性格、特点、爱好、忌讳甚至是成长规律,等等。沟通也是如此,坚持立场、明确主题,多换位思考,想想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甚至是每一个细节会给沟通对象有什么样的影响,引导着沟通朝着事先设计的轨道上进行。四是科学采取沟通方法。方法得当,事半功倍。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不少是采取引用故事佐证或强调的,也很注重因人制宜,因受众不同而采取不同方式方法,因此更容易感染人、引起更多共鸣。我们具体进行沟通时,要在分析事件性质、分析沟通对象的基础上,科学采取沟通方式方法,或柔和、或强硬,或以理服人、或以情动人,或摆事实、或讲道理,把沟通需求科学、高效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