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重生之大赢家

乐读窝 > 现代小说 > 重生之大赢家

第375章

书籍名:《重生之大赢家》    作者:左司


不过这种情况不可能出现,江川中学不会浪费宝贵的交流生名额,既然他们参加了中国十二所名校举办的交流生活动,自然是为了里面的一所大学而来。

所以,今天的这个综合考评事关重大,距离面试的时间还有个把小时,办公楼三楼的回廊上已经站满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交流生,江川中学的四名交流生,同样身在其列。

田小军和周洋洋一脸的紧张,拿着一份资料在临时抱佛脚,朱晨倒是很轻松,和苏信嘻嘻哈哈,完全没事人一个。带队老师罗雅萍在一旁嘱咐大家,面试的时候,要注意的地方,其实该说的,她早在昨天晚上就已经强调过了,现在提醒四人,主要是不希望大家急中出错,保持良好的心态应对。

苏信靠在走廊上,看着回廊里的学生,心里其实挺期待这场面试。他想要读中华大学,而中大也在十二所名校之列,他当然要全力以赴,争取拿到三十的加分!

时间在一种略带紧张的气氛中渐渐逝去,大家一个个煎熬无比,有一种提前赶赴战场的感觉,上午八点,终于到了面试的时间点,十多名由各大名校教授组成的面试官出现,他们没有停留,直接走进了面试厅,清风紧张,神色严肃。接着,各大中学的带队老师也走了进去。

“赵怡在那里?轮到你了。”

门口的记录员喊了一声,立马就有一名身子瘦小的女生走进了面试厅。

回廊上的气氛骤然更加的紧张起来,时间一点点的过去,到了八点半,那名叫做赵怡的女生走了出来,她一脸的沮丧,嘴里嘟囔道:“这些老师出得都是些什么题目呀,难死了……”

众交流生一见,心里一凉,随即纷纷围上赵怡,询问面试官问了些什么问题,吵吵嚷嚷的,苏信想听听,可惜人太多,一句也听不清。

随着一名名学生进去,时间到了九点半,轮到江川中学的学生了,第一个进去的是周洋洋,苏信和朱晨田小军三人纷纷出言鼓励,可周洋洋脸色依然很紧张,紧咬着下唇踏入了面试厅。

苏信几人在外面等待,田小军在看资料,三人都没有说话,意识到现在不是扯淡的时候。

在一种焦灼的气氛当中,时间仿佛停止了流动,其实没过多久,周洋洋就出来了,她一脸的沮丧,眼睛红彤彤的,差点就要哭出来了,苏信见此,知道她一定没考好,心下一叹,安慰道:“洋洋,没事儿没事儿,成绩还没出来,不用那么在意,而且就算考得不好,不是还有高考和自主招生嘛。”

在苏信和田小军的安慰下,周洋洋总算是平静了下来,只是脸色依然不太好看。

“朱晨!”这时,门口的记录员报出了朱晨的名字。

苏信拍了拍朱晨的肩膀,鼓励道:“加油,争取拿个三十分!”

“那果断呀。”朱晨完全不紧张,嬉笑一声,直接走进了面试厅。

大门合上,回廊上,因为太多学生的面试很糟糕,气氛除了紧张和焦灼,还多了一份凝重的味道。苏信不知道里面的情形,都说面试很难,他却并没有什么紧张,反而带着一点点期待的心情。

没过多久,大门吱呀一声,再次被人推开。

苏信抬眼看去,见朱晨走了出来,只是他的脸色没有苏信意料中的那份风轻云淡或是高声欢笑,朱晨此刻和周洋洋出来的时候一样,一脸的沮丧,嘴里嘟囔道:“这次死定了,他娘的题目太难了,全是些什么女朋友和妈妈掉进水里,先救谁的问题,这怎么回答的出来呀。”

苏信愕然,却来不及多想和安慰朱晨,因为接下来轮到他了。

朱晨和周洋洋虽然觉得自己的面试很糟糕,心情也很低落,依然开口鼓励苏信。

苏信微笑点头,心里充满了期待,深吸了一口气,随即推门进去,放眼看去,上面坐着十多名来自十二所名校的教授,桌前摆着一个金色铭牌,标有每名教授的名字和职称。而在大厅中央,摆着一张棕红色木椅。这幅画面,很有种审问犯人的即视感,交流生都是些十七八岁的孩子,面对这种情形,难免紧张。

在墙壁的左侧,也摆着一排椅子,上面坐着记录员,和各大中学派来的交流生的带队老师,江川中学交流生的带队老师罗雅萍也在那里,只是她此刻的脸色很难看,而旁边的几个带队老师,都是眉开眼笑。

苏信转念一想,就明白了,多半是前面的朱晨和周洋洋表现不好,而其他中学的交流生表现优异,这让罗雅萍很难堪,而且江川中学让她带队,如果不能让四名交流生拿到加分待遇,她不好回去向江川中学的校领导交差。

苏信不再多想,坐在椅子上,神色平静,等待面试官发问。

“先自我教介绍。”

苏信转头看向开口说话的人,这人五十来岁,稀疏的头发贴着后脑勺,身前的金色铭牌上,标有”中华大学经管院教授林庚元”几个字。

苏信立马明白,他的资料上写着他有意向报考的中华大学,所以这名中华大学的教授林庚元向他发问。不过这些问题很简单,是个人基本情况的考察。这一项是在面试环节中必不可少的一道考察题,考官一般是根据考生在申报表或个人介绍中呈现的个人信息(如家庭、兴趣、特长、潜力、获奖情况、社会实践等)来出题。

苏信回答的滴水不漏,这种场合他早已司空见惯,当着上万名学生的面都能侃侃而谈,这些基本情况的考察又很简单,他岂会阴沟里翻船?只是他不明白了,为什么大多数参加过面试的交流生,都说面试题目很难,看来,真正的考验在后面!

“苏信,“爱哭的孩子有奶吃”这违反“择善而从”的原则吗?”这时,左邻林庚元的教授开口问道。他是浙江大学的教授邓宽,他翻了翻苏信的资料,成绩全优,刚才的回答也很不错,站在如此重大的场合毫无惧色,侃侃而谈,他不免对苏信有了兴趣,唯一可惜的是,在有意向就读的大学一栏里:苏信填的是中华大学。

邓宽的问题,是关于道德判断和情感价值观。问题刁钻,确实很难回答。苏信一时难以回答,沉吟了下,才答道:“我认为很多人误解了‘爱哭的孩子有奶吃’这句话的意思。小孩不应该是爱哭,而是在饿了的情况下,有孩子会选择哭泣;有孩子则不会。选择哭泣的向外界发出讯息,传达我饿了而已。所以我觉得,这个问题的关键点在于,您是否会向周遭传达你期许什么的价值讯息。”

苏信顿了一顿,继续道:“至于‘择善而从’,这是另一个意思,出自《论语》,‘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意思是,采纳正确的建议或选择好的方法加以实行。与‘爱哭的孩子有奶吃’并没有关联性,自然谈不上违反‘向好的学习’的原则。”

“嗯,说的不错。”邓宽点头,对苏信愈加赞赏。

接下来,又有四五名教授向苏信提问,都是些考察生活常识、基础知识、思维能力的问题,诸如‘如果做饭过程中,菜太咸怎么办,太酸又怎么办?’、‘中国迟迟没有新闻立法,原因是什么?’等等问题。

这些问题并没有难倒博闻强识、极具辩才的苏信,他一一作答,心态好得不行,唇枪舌战百儒生。而台上的教授们个个不住点头,盯着苏信的目光满是赞赏。这幅场面,看的旁边的罗雅萍一扫愁容,面有振奋。

“苏信,我来问你一个问题,假如你和你的邻居都住十平米的房子,有一天他的房子换成了130平米的大房子,请问,你发生了变化没有?”这时,坐在正中间的一名教授开口问道。

这个问题是在太刁钻太犀利,套中有套,苏信举目看去,那人桌前的金色铭牌写着‘清华大学副院长吴兴国教授’几个字样。看来这个吴兴国是今天的主考官。

苏信立马回答道:“当然发生了变化。我的变化就是,我们俩的人均住房面积,从10平米上升到了70平米!”

吴兴国教授微笑点头,很是欣赏这个反应迅捷的学生,但他问这个问题并不是脑筋急转弯,这是一个时事政治问题,而且套中有套,一句没有接上,全部回答错误。他继续发问道:“还有呢?”

苏信不急不缓地答道:“吴教授的这问题很有趣,但在我看来,这个问题的本质隐藏着深深的悲哀。我的人均住房面积从10平米提高到70平米,我想国家政府看到了,应该会很高兴,但对于我个人而言,并没有改变什么,我住的依然是10平米的房子。”

苏信顿了一顿,继续道:“我记得这样的一个数据,去年全国家庭现住房完全自有率为64。7%。全国家庭的平均住房面积为76。4平方米,人均住房面积为4。0平方米。对于上面的这一连串数据,我只能用一句话来形容:悲哀现实,再遇“华丽”数据!”

吴兴国目带欣赏,心想这学生对时事把握极其精准,着实很不错,他追问:“很好,可是你为什么这么说?”

苏信应道:“居民住房面积的增长,不取决于数字多好看,而是取决于大多数人是否真正受益。住房拥有率高,并不代表住房资源分配的公平和均衡,有的家庭有好几套房,有的家庭却买不起房。所以,所谓的“平均数”,只不过是我们都“被平均”了!”

吴兴国看着口若悬河、滔滔不绝的苏信,脸上的欣赏之色更浓,追问道:“那你认为,出现这样悲哀局面的根本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