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重生之大赢家

乐读窝 > 现代小说 > 重生之大赢家

第376章

书籍名:《重生之大赢家》    作者:左司




“改革开放!”

苏信直截了当吐出了这四个字,这四个字却让在场的教授们都皱起了眉头。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成就无需赘婿,这名学生这么说,如果不能自圆其说,就会打上哗众取宠的标签。

吴兴国教授却是面容动容,看着苏信的目光满是欣赏和赞叹,追问道:“你为什么说是改革开放?难道你认为邓小平同志的政策是错误的?还是你只不过为了哗众取宠,才说出这个答案?”

吴兴国不依不饶,苏信却风轻云淡,这个极其刁钻的问题他已经知道如何回答,平静道:“我这么说,并不是说改革开放是错误的。改革开放取得的成绩不可否认,基础设施的改善,经济总量的腾飞,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都是世界瞩目的。但是……”

苏信话锋一转,道:“改革开放带来的问题也不可忽视。首先,初次的资源分配严重缺乏公平,被利益集团垄断;其次,民生建设与经济发展严重脱离,经济建设根本不能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追求,现在很多人读不起书、买不起房、看不起病、养不起老,但是gdp、人均住房面积却在疯狂的攀升。为什么会这样?”

苏信顿了一顿,朗声道:“原因很简单,改革开放所导致的,现在通货膨胀严重,人民币对外升值,对内升值,十年前一块钱可以买一斤肉,现在一块钱只能买块肉末。这一点体现在房价尤为明显。”

苏信目光一扫上面的众位面试官,道:“这就是我对吴教授的问题的全部看法,如果要让我用一句话来总结吴教授的问题,我想说的是:现在的人民币对不起中国人!”

“好!好一个人民币对不起中国人,说得好!”

吴兴国教授面有动容,情不自禁地鼓掌,在他看来,一个学生成绩好倒是其次,他要的可不是死读书的学生,眼前的学生极善辩论,口才雄浑,思维敏捷,常有连珠妙语,而且眼光独到,针砭时弊,对国内的政治时事了解很深。这样的学生,实在是太难得,用‘万中无一’这四个字来形容完全不过分!

他一想起苏信有意见报考的大学是中华大学,不禁心里满是遗憾,问道:“苏信,我很欣赏你,你有没有兴趣报考清华大学?”

中华大学的教授林庚元本来心情很好,因为苏信这名学生而心情好,可吴兴国的话让他的心情变得有点糟糕,当着他的面挖中大的墙角,实在是太过分了,他咳嗽了一声道:“吴教授,你什么时候干起了招生办的活呀,而且苏信想去什么大学读书,那是他个人的事情,我们就不要横加干涉了。”

“林教授,你这话说的就不对了,虽说苏信有些见解,但毕竟年纪太小,选学校全凭他个人一时的喜好,我们当然有必要让他知道什么大学跟适合他。”说话的是浙江大学的邓宽教授,他笑眯眯地看着苏信,道:“苏信,我觉得你是一个思想独特的人,而我们浙大一向学风自由,崇尚思想**,我认为你去浙大念书,很有前途。”

林庚元不阴不阳地讽刺道:“邓教授,你前一句说苏信只不过是有一些见解而已;后一句又说苏信是一个思想独特的人,这不是自相矛盾吗?自个儿打自个儿的脸吗?”

旁听的众带队老师们看着全国数一数二的大学教授为了一名学生,争论的脸红脖子粗。他们一个个表情愕然,真的是被这副场面说震撼到了。这绝对是‘国内交流生计划’实施以来,从来没有出现过的场景。而江川中学的带队老师罗雅萍眼睛都笑弯了,心里涌出自豪:拿出王牌、秒杀一切!

邓宽这名教授的性格极好,完全不理会林庚元的哼哼唧唧,对着苏信笑道:“苏信,我的话还没说完,如果你有报考浙大的想法,我可以保证,直接给你保送浙大的名额!”

此话一出,震撼全场!

这个综合测评,最多不过是给交流生加三十分。浙大竟然为了移民学生,打破传统惯例,要破格给予苏信保送名额。众人岂能不惊!

“咳咳,各位不要吵了,我来说两句吧。”

这时,一直没开口的北大教授黄楚宇开口了:“一名学生选择什么学校,最重要的是看什么专业适合这名学生,至于什么保送、加分的优惠,那都是一些没用的东西,如果一名学生做到让各大名校争抢,那么他自然有实力靠真本事考上理想的大学。”

黄楚宇的话说的有理有据,令人信服,只是他下一句话,让众人吐血:“苏信,我看了你的资料,你似乎对金融工管方面的专业很感兴趣,其实北大的经管专业相比于中大并不差,而且名气更大,从你的自身考量,我认为北大更适合你。”

林庚元气得脸都绿了,这群家伙越说越过分,竟然为了挖中大的墙脚,堂而皇之鄙视中大的实力,他起身反驳道:“我中大实力再不济,去年福布斯排行榜上,中大国际mba也是第一名!”

台上的教授争论不休,苏信看得目瞪口呆,他连开口的机会都没有。

第412章我一定会回来的

一群教授们都是文明人,可这些文明人钻起牛角尖来,比谁都厉害,嘴巴又能说,面试厅里争论不休,谁也没有个定论,直到旁边的记录员委婉的提醒时间过去很久了,再讨论下去,今天的这个面试,只怕是一天也搞不完。

众考官才停了下来,把目光落在苏信身上,毕竟选择什么学校是人家学生自己的事情,就算给的条件再怎么优渥,人家不想来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主考官吴兴国咳嗽了一声道:“苏信,在场的每一名教授作为中国交流生计划的考官,都有推举学生的权力,我想,这些考官已经把他们各个学校的优势说了出来,什么学校更适合你,相信你心里已经有了明确的想法,你可以说说看。”

苏信回答道:“谢谢各位老师的厚爱,我受之有愧,也非常的感激,不过,我还是要选择中华大学,原因无他,既然我之前在个人资料上填报了中大,我要从一而终。”

听到这个答案,众教授们一阵惋惜,林庚元舒了一口气,很是满意苏信的回答,喝了口茶,润润嗓子,随即笑眯眯地道:“苏信,今年的九月份,我希望在中大的校园里,看到你的身影。”

苏信点头,旁听的带队老师罗雅萍却是皱了皱眉头,她对于苏信如此坚定的选择中华大学,有点不满意,虽说中华大学也是国内数一数二的名校,但论名气,是远远不及清华北大、复旦浙大的。她站在江川中学领导的立场,学校需要苏信在星沙市打出名气,当然希望苏信选择清华北大。不过无论学校领导的想法如何,这毕竟是苏信的个人事情,他要读中大,没人能够多说什么。

苏信走出面试厅,等在门外的朱晨周洋洋等人立马围了上来,追问道:“苏信,怎么样了,面试还行么?”

“呃,勉勉强强还过得去吧。”苏信回答了一句。不是他想装逼,明明面试很成功却说一般,实在是周洋洋和朱晨的面试似乎不够理想,虽说几人之间关系不错,但人多多少少都有点攀比心的,他不想伤口上撒盐。

江川中学四名交流生,苏信朱晨周洋洋三人都一句面试完了,只剩下一个田小军,这家伙最紧张,走进面试厅的时候,两股都在打颤。不过他心里素质虽然不好,但胜在努力,而且平时这田小军对时事政治很感兴趣,一上网就往军事政治论坛钻,说不定能够取得好成绩。

苏信经历了一次面试,感觉到面试官出的问题确实有点难,四书五经、天文地理均有涉及,有的问题简直像是在玩脑筋急转弯似的,整的你哑口无言,而且每一个问题里面都有深意,套中有套。当然,面试官出这些问题不是为了难住交流生,而是希望交流生对生活、对社会、对政治时事有自己的看法、有自己的理解。

这些名校要的不是只会死读书的高材生,而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质学生。所以,只要学生热爱生活,善于发现,口才了得,心理素质过硬、真正的有了解国家政治动向、民生时事,那么这些看起来极难的问题就变得很简单了。而这些东西,恰恰是苏信所擅长的,他应对起来自然是得心应手。

大概过了二十多分钟,田小军走了出来,出乎朱晨的意料的是,田小军脸上没有进去时的紧张,亦无沮丧,反倒是一脸沉思的模样,朱晨不禁问道:“田小军,你考的怎么样啊?”

“我也不知道,答是全部答了,只是感觉,好像也不怎么好。”田小军说不出一个之所以然来。

朱晨见此,也不多说什么,他们四人都面试完毕,面试成绩要明天才能出来,留在这里无事可干,苏信四人离开办公大楼。

第二日,朱晨和田小军一大早出去了,苏信在宿舍里收拾行李。参加完综合测评,他已经没事可做了,也不用去944班上课,他后天就要离开这里,回转星沙市。

这些天来,在北大附中的学习,认识不少的同学,临了离别,心里倒是多多少少有些不舍。

“晃荡”一声!宿舍门被人从外面拉开。

苏信抬眼看去,进来的是他的室友朱晨,只是朱晨面色萎靡,手里拿着一张成绩单,无精打采的道:“苏信,我们的成绩出来了。”

苏信好奇的问道:“哦,你们考了多少分?”

“我和周洋洋只得到十分的加分。”朱晨的脸色像是霜打的茄子一样,一屁股坐在床头上,嘟囔道:“田小军拿到二十分的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