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财富的归宿

乐读窝 > 文学理论 > 财富的归宿

第25章

书籍名:《财富的归宿》    作者:资中筠


                                    

            ⑩  Lester  M  Salamon,  Partners  in  Public  Service,p.152.

            “挑战性赠款”(challenging  grants),与“匹配资金”(matching  fund)相似,原是基金会发起的一种做法,在捐赠某个项目时以对方同时向政府或其他方面筹得另一半资金为条件。里根政府反过来运用,指政府对某一项目资助时以接受方必须也募得私人捐助为条件。

            Charles  T.Clotfelter  &  Thomas  Ehrlich,  eds.,Philanthropy  and  Nonprofit  Sector  in  a  Changing  America,Chapter  3,  pp.63—64。关于法勒小组,本书第三章有介绍。

            关于这个问题,美国基金会人士与作者讨论中大多认为小布什是典型的右翼思潮的表现,但对基金会的影响有多大,看法不一。中国《新闻周刊》2001年3月5日刊载《慈善选择与文化战争》(作者邓鹏)一文从另一个角度对此事有详细叙述。

            《财富的归宿》  第四部分20世纪初期三大先驱

            第二部各类基金会剪影

            第五章20世纪初期三大先驱

            本章举这一时期最有影响的三大私人基金会为代表,以见一斑,即拉塞尔·塞奇、卡耐基和洛克菲勒。

            一、    拉塞尔·塞奇基金会

            拉塞尔·塞奇基金会(Russell  Sage  Foundation,以下简称塞奇基金会)成立于1907年,是20世纪美国最早的私人基金会,在解决贫困、老年问题、改善医院和监狱条件方面都起了先驱作用;同时也对医疗改革、城市规划、消费信用、劳工立法、护士训练和社会保险计划的起步作出了贡献。其最大贡献在于发起社会调查和分析,从而推动20世纪社会科学的起步和发展。

            拉塞尔·塞奇(1816—1906)以批发杂货起家,一度从政,当选为国会议员,后在纽约推销铁路股票,并以房地产和高利贷致富。他本人不但不是慈善家,还是有名的守财奴。但是他死后的财产继承人玛格丽特·塞奇夫人却是著名慈善家,自己是教师,一向乐善好施。她继承价值约6500万美元的遗产时年已78岁。为应付纷至沓来的募款要求,依靠其亲密的顾问律师德福莱斯特兄弟(Robert  W.  &  Henry  W.  De  Forest)为之谋划。罗伯特·德福莱斯特是纽约慈善协会主席,与许多从事慈善和公益事业的人物有联系。当时美国社会正兴起对贫困、疾病和犯罪原因和对策的研究,并相信这些是可以预防的。在这一思想指导下,罗伯特·德福莱斯特向塞奇夫人提出了一份详细的建议书,大意谓:我相信您的意图是改良社会——改善我国工人阶级的艰苦条件,使他们的家园更加健康舒适,他们的生活更幸福,他们的子弟有更多机会。由于社会处在不断变化之中,一个有长远意义的公益基金会应该保持灵活性,不像有些基金会那样固定在某些专项上。他建议成立塞奇基金会,宗旨是“长远地改善社会条件”,为达此目的,主要手段是调查研究、教育、出版、倡导合作努力、建立必要的机构以及帮助已经存在的符合此宗旨的行动和机构。

            塞奇夫人基本上接受了他的意见,不过坚持以她丈夫的名字命名。1907年3月,拉塞尔·塞奇基金会正式在纽约注册成立,章程中提出的宗旨是:“改善美国的社会和生活条件。”最初注册资金1000万美元,当时的投资利息收入每年约40—50万美元。章程明文规定捐赠范围只限于美国,不是国际性的,因此它在国外不那么有名,但是在美国的影响是很大的。根据创办者的精神,只要美利坚合众国存在,就应该永远有一个以改善国内社会条件为己任的机构,应该有一批人不断地思考达到此目的的手段,并且总是有可以为促进此目的而供支配的1000万美元。①

            塞奇夫人是虔诚的基督徒,她主持第一次董事会会议以祷告开始,她为基金会选的格言是圣经上的一句话:“你为你最不幸的兄弟所做的一切都等于为我而做。”基金会在“持久地改善社会条件”的宗旨下,从一成立就专门从事社会调查。它的特点一是大部分工作自己做,所以1969年基金会分类时定性为运作型基金会;二是对社会改良比较大胆,几十年来它的工作人员多为社会学家和社会工作者,发表了许多关于社会问题的报告,广为分发,不讳言从事社会宣传,意图影响决策。那是因为塞奇夫人的威望很高,公众舆论对她的基金会疑虑较少,称之为“公益事业史上最明智最清醒和最及时的捐赠”②。认识她的人认为她最优秀的品格就是真心信仰基督教义中“慈善”一词的本义——爱你的同类。她自己担任基金会第一届董事长,第一届会长是巴尔的摩的律师兼慈善家,也是塞奇夫人和罗伯特·德福莱斯特的好友约翰·格伦(John  Glenn),他的思想对塞奇基金会有较大影响。由于从一开始就强调找出社会问题的原因,所以塞奇基金会的特点是自始至终以支持社会科学发展为重点。它在纽约的总部大楼正面的墙上所刻的会徽格言是“真理使你自由”,底行是“正义”。基金会一开始思想明确,有所为,有所不为。明确规定“不为”有三:(1)  对个人或家庭的救济;(2)  对大学和高等教育的资助,因为做这方面事的机构很多,但是中小学不在此例;(3)  为教会本身的目的给教会捐款。除此,则国家或地方政府应该关注的事如教育、宗教、科学、公共设施项目等都在捐赠计划之内。除了众所周知的大项目外,还有一些体现塞奇夫人个性的捐赠,如纽约中央公园东路的杜鹃花、恢复纽约州政府有历史意义的州长室原貌、在路易斯安那为越冬鸟类筑避寒窝、把西点军校对面原属于她家的宪法岛献给国家等等。

            基金会的工作内容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财富的归宿》  第四部分第一次世界大战前

            1.    1907—1917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前)

            基金会成立的第一年先谨慎从事,主要资助其他机构已经行之有效的与基金会宗旨相符的工作。第一批捐赠对象有:《慈善杂志》、防治结核病机构、纽约慈善组织协会、州慈善援助协会、将于1908年在美国召开的国际结核病大会(该大会首次将结核病问题的社会经济层面提上日程)、州慈善援助协会(研究和推动对婴幼儿的适当照顾)等等。调查研究方面有:关于1906年旧金山大火的善后救济工作的研究报告,慈善出版物委员会继续完成对匹兹堡情况调查工作及其6大卷报告的出版,纽约、波士顿、芝加哥、圣路易斯四地的社会工作者培训学校,还有对于各大城市女工、童工状况,无家可归的人以及失学或成绩不佳的学童情况调查等。

            基金会在创办第一年就以极少的资金促成了一项有深远意义的立法。1907年,俄克拉何马正式成为美国的一个州,应当地著名的社会工作者巴纳尔小姐的请求,基金会出面邀请一些有经验的人士与它自己指派的工作人员共同努力,促使该州在成立伊始的第一批立法中通过关于强制教育、控制童工以及有关囚犯待遇的法案。这在当时美国各州中是比较先进的。此项工作的全部经费只有700美元。

            从1909年开始,基金会的重点从资助其他的现成机构转为自己直接进行工作,为此设立了各部门,分管慈善组织、文体设施、教育、统计、儿童帮助(重点是青少年犯罪问题)、妇女工作(重点在工厂女工)、南方山区(亚拉巴马、田纳西、佐治亚州的贫困山区)以及对有急需而没有条件得到银行贷款的人提供低息贷款(帮助已经存在的此类机构完善其工作)。统计工作是基金会的强项。从一开始,有专人负责核对并分析各类报告中的统计数字。1912年起专设统计部,成为基金会很强的一个部门,不但为本会的调查研究服务,还为其他组织和政府部门服务。统计部最初的重点是两项:建立经济情况长期指数,以便

            为有关研究提供历史背景;建立一种能够及时记录社会工作机构和人员情况的制度,以便为社会工作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

            各项工作实际上以初等教育为中心,例如研究并确定什么样的评估教学成绩的标准是切合实际的(因为到那时为止美国沿用的是法国的标准,根据这一标准,许多中小学生都被归入“低能”),然后对大量的小学和初中生进行调查(问卷发到20多万份),找出成绩落后的学童的原因。与此相关的是调查学童的健康和医疗条件。对学童进行体检是19世纪末在美国兴起的一项新的运动,塞奇基金会是其先驱之一,它赞助的第一批出版物就有在当时影响很大的《对学校的医疗考察》一书。此外还有为结核病儿童设立露天学校、扩建操场、发展职业教育以及促使教育部门增加有关预算等等。③

            塞奇基金会最重要的开创性工作是发展社会科学和出版有关这方面的著作。在它成立时,美国关于社会问题的著作极少,图书馆中有关这方面的书籍主要是欧洲出版的,而且不少是德文和法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