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弃儿汤姆琼斯史

乐读窝 > 玄幻小说 > 弃儿汤姆琼斯史

第29章

书籍名:《弃儿汤姆琼斯史》    作者:亨利·菲尔丁


                                    

        有一天,他和奥维资先生长篇大论地谈起仁爱问题:在这番谈论中,上

        ①

        尉引经据典,对奥维资先生证明,在  《圣经》里仁爱一词,哪儿也没有作

        慈善或者周济的意义解释的。

        “基督教这种宗教,”他说,“当初之所以创立,本是为了更高尚得多

        的目的;而不是为了力图使人接受许多异教哲学家好久以前就给过我们的教

        训,这种教训,虽然也许可以称作是一种道德,但是很少意味着基督徒所应

        有的那种超逸卓绝的胸怀;这种胸怀是高超博大的思想表现,在精纯一方

        ②

        面,接近天使一般的完美,只能凭上帝的恩惠  才能够得着,感觉得到,表

        达得出来。”他又说,“有些人把这个词儿了解为心性友爱,或者了解为对

        我们的同胞怀有善意好心,持赞美的态度判断他们的行为。这种受之诸能

        力。解释和  《圣经》里的意思更接近;这是一种道德,在性质方面,比为可

        ①  仁爱,英译本  《圣经》里的charity,其字因时代、译者不同(如修订本即改作love),所据亦异,简

        而言之,它是根据圣捷露姆之拉丁文《圣经》中之  caritas而来,而caritas,又根据希腊文《新约》中

        之áгaп而来。此字之意有多种,(1)与基督教有关者,主要为“对同类人像基督之爱”。即圣保罗在

        《哥林多一书》第13章所详论者。亦即”如基督之友爱德性,表现与基督一样的行为者。”  (2)与基督

        教无关者,即普通之爱,特别是慷慨仁爱、宽容慈善、好施济贫等。此处卜利福只取这一字的前一意,而

        否认其他意

        ②  恩惠:在《圣经》里及神学上有三意。(1)上帝出于自由、而非出于功过,所赐的仁爱与恩惠。如恩

        惠主义,即一切事物,包括灵魂得救,都出于上帝自由所赐,而非由人们求得而来之主义。(2)对上帝

        恩惠之享受。  (3)上帝通过耶稣基督,对人类所赐之恩惠,特别是内心灵魂上之恩惠,加对上帝法则之

        服从、对基督道德之实行、对困难与苦痛坚忍不拔、听天由命忍

        -----------------------  页面  68-----------------------

        怜穷人而施舍周济,更高尚得多,更广泛得多,因为施舍周济,即使你损己

        益人,甚至于毁家纾难,也不能遍及多人,而仁慈在另一种意义上讲,并且

        在更真实的意义上讲,则可以遍及于全人类。”

        ①

        他说,“只要看一看门徒都是些什么样的人,就可以知道,设想耶稣

        曾对他们宣讲过施舍之道、或者周济之意,是荒谬而不可信的。并且,我们

        既然不能设想,这种道义的神圣发明者会对不能实行这种道义的人宣讲过这

        种道义,我们更不能认为那般有力实行而却不实行的人,真正了解这种道

        义。“不过虽然我恐怕这种慈善,”他接着说,“并不能算作多大功德,但

        是,我可得承认,心好的人,却可于其中得到很大的快乐,要是没有一种考

        虑,使快乐减少的话。我的意思是说,我们往往容易受骗上当,把我们最精

        美优渥的恩惠,加到不应受惠的人身上,就像你得承认,你对那个一无可取

        的家伙派崔济所接济的那样。因为有两三件这样的事例,就会大大地减少了

        一个好人,在没有刚才说的那种情况下,由慷慨施舍得到的内心喜悦。不但

        这样,这种情况,还可以使得他连对施舍,都心怀惴惴,因为他害怕他犯了

        支持坏人、或者鼓励恶事的罪过;这种罪过是恶劣非常,污浊不堪的,同时

        我们不能拿我们并没成心打算作这样的鼓励作借口;除非我们在选择我们受

        施对象的时候,谨慎到万分。这种考虑,我认为,毫无疑问,曾使许多品德

        高尚、用心虔诚的人,在博施广赠方面,大受限制。”

        ①

        奥维资先生回答说:“他在希腊文一方面,不能和上尉辩论,因此不

        能说,译成英语仁爱那一个词的原意究竟怎么讲;但是他却永远认为,一般

        都把仁爱看作是见之行事的,施舍财物至少是这种美德的一个部分。

        “至于说到功德,”他说,“他毫不犹豫就同意上尉的说法儿;因为仅

        ②

        仅执行职务,有什么功德可言  ?这种意思,”他说,“不管你把仁爱这个

        词怎么解释,好像可以说,从《新约》全书的意之所趋上,就足以看得出

        ③

        来。  既然他认为,这是一种义不容辞的职份,不但为基督教的法则所督促

        ④,并且为自然的法则本身所督促,因此它使人感到的快乐,也就是尽职本

        身;如果有任何尽职,酬报即在其自身,⑤或者说有任何尽职,酬报就随着

        我们尽

        神圣的词语,职责是神圣的法则”。

        ⑤西洋有一句常用的话,“道德之酬报,

        即在其自身。”言有道德之人,心身泰然,自然多福;其或得名言之荣,或

        得为善之乐者,亦皆道德之酬报。其意于希腊哲人柏拉图、芝诺之言论中已

        ①  耶稣门人都是贫苦出身,他们没有财物可供施舍,所以对他们讲施舍没有用处。

        ①  《新约》是用一种叫作亥伦尼斯提克的希腊文写的。这儿指”仁慈”一词的希腊文而言,已见前注。

        ②  像圣奥格斯丁在  《忏悔录》第10卷里所说:“我们作我们所应作的,并不值得称赞,因为那是我们的职

        份。”

        ③  《新约》直言“职责”者,只一两处,且与此处所说无关。但是“爱”却贯于全书,特别是《哥林多前

        书》第13章,而《新约》整个一部书,都是教人以爱,其为人之职份毫无疑问。英国1658年,出版了一本

        《人之全部职份》(The  Whole  Duty  of  Man),详叙人对上帝及其同胞应尽之职。其书盛行一个多世纪

        之久,直至  《汤姆·琼斯》出版以后;且于1764年,有一个文恩  (H  Venn),另作一书(名与前书几同,

        叫The  Complete  Duty  of  Man),为补充。凡此类著作,皆本《新约》,以阐明人之职份。

        ④  比较苏格兰神学家麦钦陶什(D.c.Macintosh)的《牛顿》中说的,“真实是

        -----------------------  页面  69-----------------------

        见之,而首见于著作者则似为西塞罗。他在他的《善恶概念异同论》第3卷

        第73节说,“道德之酬报,即在其自身。”亦见于森尼卡、奥维得等罗马文

        人之著作。英国则乡见于17—18世纪之诗文。此处“尽职之酬报,即在其自

        身”,即本“道德之酬报,即在其自身”而来。所以说。“如果任何尽职之

        酬报即在其自身”,如“道德之酬报即在其自身”者然。

        职的时候而同来,那就是我所说的这个尽职。

        “要坦白实情,”他说,“就得说,有一种施舍(或者我也可以说有一

        种仁爱),看起来好像可以算作功德:那就是,我们出于博施之心和基督之

        爱,把我们真正必不可缺的东西,自己不要而拿来送给别人;为的要减少别

        人的痛苦,我们不吝把自己很难省出来的必需之物,拿出一部分来,和别人

        共同享用。我认为,这就是功德;但是,把我们多余而无用的东西,拿来救

        济我们的同胞;舍出我们的钱柜,而不是舍出我们的自身,来施舍周济  (我

        一定得用这类字眼儿);在我们家里不要挂出格外特别的画儿,或者不要满

        足我们任何空虚无聊、滑稽可笑的虚荣,而救济几家人,使他们免于饥寒;

        ①

        这都不过说你还有点儿人味儿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