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弃儿汤姆琼斯史

乐读窝 > 玄幻小说 > 弃儿汤姆琼斯史

第168章

书籍名:《弃儿汤姆琼斯史》    作者:亨利·菲尔丁


                                    此意于18世纪时,常用于诗人、艺术家表现的才能。其字约在18世纪中叶,又发展而为“天生

        远大高强之智力,在艺术、思考、或实践各门类,被认为至高无上者”,或“在想象之创造力、独创性之

        思想、发明或发现,有出于本能、超平寻常之能力。”这个意思里,于18世纪后期及以后,且含有“才能

        来自超自然之灵感,因而其结果有无从解释、含有奇迹之性质。”这是这个字后来最通行的意思。但其意

        未见载于约翰孙之字典  (1755)。菲尔丁用的也是此处所说的第一种意思。且其言天才只为发现而非创

        造,是受亚里士多得的影响,因亚氏既言一切艺术皆出模仿,则自无创造可言。“发现”一词,由拉丁文

        invenire而来,in=

        ①  贺拉斯在《诗艺》第410行说:“有天才而不学,亦来见其可。”

        -----------------------  页面  400-----------------------

        要。就是因为这样,所以没有任何人,能比完全在学院里面和书本中间过日

        子的那种所谓有学问的书呆子,再不懂世事人情的了。因为,不管作家对于

        人性刻画得多么精细,真正实际的系统知识,却只能在人世中间求得。实在

        说起来,各种知识,莫不皆然。不论医药,也不论法律,实际都不是仅靠书

        本,就能学到的。不单医药、法律,就是种地植树、栽花莳草、也都得在书

        本里学到的那点初步知识之外,再加上实际经验,这一方面的技术才能完

        ①

        备。那位精巧的米勒先生,  尽管能把植物描写得非常精确,但是他还是要

        ②

        他的门徒到园子里去看一下。固然莎士比亚、章孙、威彻利、奥特维  能用

        顶细腻精致的笔触写成剧本,但是仍旧有些天然的轻颦微笑、色授魂与,决

        ③

        不是从剧本上能捉摸得到的,而得靠盖立克、息柏,或者克莱弗  细腻精工

        的表演,才能传达出来;这是我们一定都看得出来的:因此,一个人物,在

        剧院的舞台上,比在书本的描写里,显得更明显清楚。那些大师自己根据人

        生作出来的精细、生动描写,尚且如此,那么那般不是根据人生,而是只根

        据书本写书的人,更应该证明这个话正确了。他们笔下的人物,只是模糊隐

        约的摹本之摹本,既没有原本那样正确,更谈不到原本那样传神。

        我们这般历史学家,在与人物目睹身受方面,必须广泛普遍,这就是

        说,必须遍于各色人等,不论高低贵贱,全都亲身交

        会死乞白赖模仿别人的演员所永远赶不上的。”英国戏剧及其演员之演

        出,数经沧桑,但到王政复辟时代,演员之地位以渐提高。至18世纪,盖立

        克以其演出天才及文化程度,更提高演员之身份。

        往。因为一个人,懂得了所谓的上流社会生活,并不能也懂得下等社会生

        活;反过来说,他只和下等社会的人熟悉,也不能就懂得上流人的举动。尽

        管也许有人认为,一个人,如果了解了一个社会,就可以把他所熟悉的那个

        社会描写出来。而实际却不然;因为他即使了解了一个社会,他的知识,离

        完备还是相差很远,本来,每一个社会里的愚昧,只有和另一个社会里的愚

        昧互相对照,才能相得益彰。举例来说:上等社会的矫揉造作,让下等社会

        的单纯质朴一比,才更加明显,更加可笑。再说,下等社会的粗俗野蛮,让

        流行于上等社会的文雅一衬托、一对照,才显得更令人觉得荒谬。不但如

        此,说实在的,我们的历史学家对于两种社会,都得亲眼看过,亲身接触

        过,那他所写的人物形象,才能恰到好处;因为在下等社会里,他很容易就

        能我到纯朴、老实、厚道的榜样,在上等社会里,他可以看到优雅、文静、

        胸襟开朗、举止大方种种品性,而这类品性,我自己很少在出于寒门、缺乏

        ①  米勒  (Philip  Miiler,1691—  1771),英国著名植物学家,曾为医药行会在切勒西植物园之管理员,

        编有《园丁辞典》(1731—  1734)。他在辞典的序言里说,“因此我得向每一位栽种新品种水果者建议,

        在广种博播以前,先试验之,勿信人言以为根据。”

        ②  章孙  (BenJonsonl572—  1637);威彻利(WilliamWycherley,  164O—  1716);奥特维

        (ThomasOtway,1652—  1685):都是英国戏剧家。均见前。

        ③  盖立克已见前注。息柏  (SusannahOlbber,1714—  1766);克莱弗(KittyClive,1711—  1785),都是

        英国著名女演员。菲尔丁关于这三个人原注说:“我在这儿提出这位伟大的演员和这两位誉有应得的女演

        员来,是非常适宜的。因为他们都是不模仿他们的前人,而完全从自然中学成,所以他们才能超过所有他

        们以前的人;这是那般只

        -----------------------  页面  401-----------------------

        教养的人身上看到。                ①

        但是我们的历史学家,即使有了我前面说的一切资格,而缺乏普通所说

        的善良心肠,不会体物善感,那这些资格于他还是无补。贺拉斯说过,一个

        ②

        作家要让我哭,总得他自己先哭才成。  实在说起来,如果一个人形容一种

        痛苦的时候,自己并不感到那种痛苦,那他是形容不好的。我断然肯定他

        说,最引人心伤泪落的光景,都是作者含着眼泪写出来的。滑稽的光景也是

        一样。我坚定地相信,我要是不先读者而笑,读者就决不会笑:除非像有的

        时候那样,他不是同我笑人,而是径自笑我。在这一章里也许有的段落,就

        会惹他这样。我既想到这一点,就把这一章写到这儿为止。

        ①  比较英国作家约翰·托玛斯·斯米斯(John  Thomas  Smith,1766—  1833)在他的雕刻家约翰·呶勒钦

        兹  (John  Nollekens,1734—  1823)的传记《呶勒钦兹与其时代》第1卷里说的,“菲尔了喜欢用自然灿

        烂、光明的色彩情调,以渲染他的人生画图。他用的是和各种地位、各种职业的人接触交往的办法:这是

        我的一位老姑奶奶赫绥太太时常对我说的。她和菲尔丁很亲密。我曾听她说过,菲尔丁永远也不让他那生

        动活跃的谈话能力,有一分钟陈腐的时候。他的态度永远是文质彬彬的,即使对最低的阶层,也时常不惜

        移尊就教,闲谈畅叙,他很少有超越应有的适度界限。”

        ②  见贺拉斯《诗艺》第102—  103行。

        -----------------------  页面  402-----------------------

        第二章  包括琼斯和山中人一同散步时,所遇到的一件实在今人惊异的

        奇事。

        ①

        现在曙光之神  第一次启牖开窗了,用一看就懂的语言说,那也就是,

        东方发亮,天色破晓;这时候,琼斯和那位素不相识的人一同步行走来,攀

        ②

        上了玛札得山  ;他们刚一来到山巅,世界上一片最雄伟壮丽的景色之一,

        马上在他们的眼底出现。我们本来也要使这片景色出现于读者的眼底的,但

        是出于两种缘由,因而中止;这两种缘由的第一种是:我们绝对无望,能使

        见过这片景色的人欣赏我们的描写;第二种是:我们非常怀疑,没见过这片

        景色的人能了解这片景色。

        有好几分钟的工夫,琼斯用一种一动不动的姿势,站在那儿,而且眼光

        所注,一直朝着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