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弃儿汤姆琼斯史

乐读窝 > 玄幻小说 > 弃儿汤姆琼斯史

第232章

书籍名:《弃儿汤姆琼斯史》    作者:亨利·菲尔丁


                                    

        琼斯冷不防听到这个人索取钞票,刚一开始未免有些吃了一惊。但是,

        他马上就镇定下来,对那个马上的强盗说,他口袋儿里所有的钱,全都归他

        随便花用,他一面这样说,一面把三个还多的几尼掏了出来,想要交到路劫

        手里;但是那个路劫骂了一句,说那可不成。琼斯冷静地答道,那他可就对

        不起了,把钱又装回口袋儿里。

        马贼于是威吓说,要是他不把钞票马上就交出来,那他可要开枪了;同

        时把枪很近地对准了琼斯的胸膛。琼斯一下把那个家伙的手抓住了(只见那

        只手哆嗦得很厉害,几乎连手枪都拿不住的样子),把枪口拨到离开他那一

        面儿。于是跟着来了一场争夺战,在这场争夺战里,琼斯从敌人手里把手枪

        扭取过去,两个一齐落到马下,强盗仰卧地上,取得胜利的琼斯就俯临强盗

        身上。

        那个可怜的人现在哀告起胜利者来,叫他大发慈悲;因为,要说实在

        的,他的气力远非琼斯的对手。“我说实话,先生,我决没有拿枪打您的意

        ①  布镇,在伦敦北面稍偏西10英里。

        ②  英国18世纪时,贼盗横行,拦路马贼,尤为强横,当时著名之大盗,拦劫驿车,且逼车上女客,下车与

        之跳舞,然后洗劫客人财物。虽治盗法严,犯者处绞刑,但捕获者十不及七,故仍不能禁止。狄更斯的

        《双城记》第2章,对这种情况有所描写  (已见前注)。

        ③  比较英语俚语,“无物可失之人,还有谁比他更快活。”

        ④  莎士比亚的《亨利第四》(下)第3幕第2场第250行,“一个人只能死一回。我们都欠上帝一死。”

        ⑤  18—  19世纪初年,在伦敦西北郊,距圣保罗大教堂5英里,与伦敦中隔一沟或低地,后为伦敦北区。

        -----------------------  页面  555-----------------------

        恩;因为您可以看出来,枪里并没装子弹。我想劫人,这还是初出茅庐,我

        实在是为穷所逼,没有法子,才出此下策。”

        在这会儿,离得有一百五十码左右的地方,另一个人躺在地上,大呼饶

        命,其吼声之高远远过于那个强盗。这不是别人,正是派崔济自己;他刚才

        看到两人交起手来,尽力临阵脱逃,因而翻身落马,来了个嘴啃泥,一点儿

        也不敢抬头看,只等每一分钟都挨枪子儿。

        他就在这样的姿势里,趴在地上,一直等到向导,一心不想别的,只顾

        马有个好歹;他把打前失的马用手带起来以后,才来到派崔济跟前,告诉他

        说,他的主人已经占了强盗的上风了。

        派崔济一听这个消息,一跃而起,跑到琼斯身边,那时琼斯正拔剑在

        手,挺身看着那个可怜的战败者。派崔济一见这样,马上就大声喊道,“把

        这个浑蛋宰了,先生,把他捅个透明,马上就把他报销了!”

        但是,对于这个可怜的苦人,总得说运气好,正落到一个心地慈悲的人

        手里;因为琼斯,在派崔济还没来到他跟前的时候,早已把手枪检查了一

        下,只见枪膛里确实没装子弹,就开始相信这个人对他所说的一切来;那也

        就是说,这个干这种事的人还是个雏儿,他所以干这种事,实在是为他说的

        那种困苦所逼;而这个困苦,还真正是人所想得到的困苦中最大的困苦,因

        为他有五个嗷嗷待哺的孩子,他老婆又生了第六个,正坐月子,都是贫穷困

        苦得不能再贫穷困苦了。这个强盗指天誓日地坚决声称,说他说的都是实

        话,并且请琼斯多多受累,亲自到他家里去看一看,以证明他所说的无一虚

        假,他的家离那儿只二英里多点儿。他说,他不敢求他施恩加惠,只是要证

        实一下,他所说的一切,是否可靠。

        琼斯一开始的时候,假装着要以实为实,听这个人的话,和他一同到他

        家里去;他当众宣称,这个人的命运完全决定于他说的话真实不真实。这个

        可怜的人,一听这话,马上表示急于让他快快去看一看,这样一来,琼斯就

        完全认为,他的话确实不假,同时还对那个人生出一番恻隐之心,怜悯之

        情。他把那支空手枪还了那个人,教他想一种规规矩矩的谋生之道,以解决

        他的困苦,给了他两个几尼,以济他太太和孩子的燃眉之急;又找补了一句

        说,他倒恨不得能多给他点儿,可是刚才说的那一百镑并不是他自己的。①

        对于这个行动,我们的读者大有可能分营对垒,意见不同。有一些也许

        要把这件事看作是异常仁慈而大加赞赏,另外那些性情更较阴郁粘糊的就要

        认为,这种办法,是不顾人人对国家应尽的那种重视法律的职责。派崔济毫

        无疑问,就是用这种眼光看待这番举动的;因为他由于这件事,展现了好多

        ②

        不满的情绪,引了一句古老谚语,  并且说,如果这个坏蛋,在他们到伦敦

        以前,再打劫他们一番,他丝毫不觉得奇怪。

        这个强盗是满口感恩戴德之言,满怀感恩戴德之情。他还当真流起泪

        ①  菲尔丁于1748年,在利特勒屯的推荐之下,被当时南部事务国务卿白得弗得公爵任命为威斯敏斯特城区

        治安法官(已见献词注)。当时伦敦正盗贼横行,命案迭出。菲尔丁对惯匪、坚强顽梗不可救药者,当然

        依法判罪。但遇初犯,或为穷所逼等等,有一可原谅之处,无不从宽。只举一例以表其余。一贫妇因病且

        有幼儿数人,偷盗证据确凿,但菲尔丁不但没把她送入监狱,而反把她送到医院,和这儿琼斯对待路劫,

        正是同样慈悲心肠。

        ②  英国格言,“你要公正先于宽容,”或“要法先于恕。”1744年有人引用这句话,就已经也说它是古

        语。

        -----------------------  页面  556-----------------------

        来,或者也许是假装着流起泪来。他起咒赌誓地说,他要一直回家,从此以

        后永远也不再干这种犯法的勾当了;至于他是否言而有信,我们也许以后可

        以看到。

        我们的旅人又上了马,没再遇到任何别的不幸,就到了伦敦。一路之

        上,琼斯和派崔济之间,对于他们刚碰到的这件奇事,交谈了好些颇为可乐

        的活:在这番交谈里,琼斯只对那些强盗表示大大的怜悯,因为他们都是由

        于无法逃避的困苦,才挺而走险,以身试法,这般人一般都落到死于非命的

        ①

        可耻下场。  “我的意思,”他说,“只指着那般作的坏事最大也不超过抢

        劫的人而言,那也就是,除了抢劫,永远没犯残酷或者侮辱罪行的人而言,

        这种情况,我得说,是我们这个国家可以引为自豪的,是使英国的盗匪有异

        于所有其他各国的盗匪的;因为在其他各国里,杀人的事件几乎和抢劫是分

        不开的。”

        “毫无疑问,”派崔济答道,“只把人的钱夺去,比把人的命夺去,要

        好得多;然而忠厚老实人,因为出门办事,在路上可不免遭到这种恶人的危

        险,这对他们说,日子也太不好过了。一点儿不错,所有的坏蛋都绞死,以

        免妨害别人,总要比一个老实人遭殃受祸要好。说到我自己,我确实不愿意

        我的手沾上他们之中任何人的血,但是按法把他们个个都绞死,可是恰当不

        易的。要是我自己不是出于情愿,那什么人有权力能把我的六便士拿走?这

        样的人难道还懂得什么是羞恶之心吗?”

        “当然没有,这是不错的,”琼斯喊道;“这也限从别人的马棚里把马

        拉走,或者把他捡到的钱,明知道是谁的,而可昧起心来,留着自己用的

        人,同样地不知道什么叫羞恶之心。”

        这样的暗讽明嘲,把派崔济的嘴一下封住;他没再开口,一直等到琼斯

        用几句笑话,挖苦他胆小如鼠,才张嘴为自己解脱说,火器哪能和肉身等量

        齐观?他说,“一千个赤手空拳的人对付一支手枪,完全无济于事;因为固

        然不错,一支枪放一次只能打死一个人,但是有谁敢保,说枪子有眼,打死

        的那个不会是自己呢?”

        ①  菲尔丁写过一篇《新近抢劫增多原因之考查》,即持同一论点。

        -----------------------  页面  557-----------------------

        第十三卷

        包括十二日时间

        -----------------------  页面  558-----------------------

        第一章  呼神乞灵                    ①

        灵其来兮,汝光明灿灿之仙子,喜挹名而博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