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把时间留给最重要的事

乐读窝 > 文学理论 > 把时间留给最重要的事

第17章

书籍名:《把时间留给最重要的事》    作者:德赛韦特


                                    不过,千万不要忘记我们的目的是管理时间,如果认为"多合一"的意思只是将几项任务胡乱叠加在一起的话,那就大错特错了。

            下面,我们就根据两个具体的例子,来说明一下选择"多合一"时必须遵循的一些规则:如果你要跟某位同事或下属谈话,那就可以把这项任务跟休闲联系在一起。你可以把这种谈话安排在某个户外的花园里进行,跟对方一起边聊天边散步。这样,你不仅可以做到一举两得-既完成了谈话,又顺便做了运动-而且,自然的环境还能激发谈话双方的创造力,说不定还能得出一个意外的创意金点子。又比如,你可以在晚上看电视的时候顺便把明天要穿的衬衣和西装熨好。总而言之,"多合一"的内容一定不能相互影响或者相互羁绊,否则就会造成对时间和精力的另一种浪费。

            传统时间管理者的创意训练  谈了这么多对"弹性时间管理者"的建议,现在是时候关注一下传统一方的问题了。

                  正文  第48节:自我管理(8)

            如果你已经掌握了大部分的传统时间管理技巧,那也请不要轻易自满。因为,即使是最不起眼的小改变也往往能够为你的生活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为你的工作激发新的创意灵感。比方说,你可以把你的办公桌搬到办公室的另一个位置,或者至少把椅子挪到桌子的另一边,再把电话或者废纸篓也安置到一个新的位置。你还可以在公司的茶水间主动找一个你平时很少接触的同事聊聊天。总而言之,请你重视"改变"的神奇作用!

            关于时间管理的忠告  以习惯代替忙乱-这并非"弹性时间  管理"的专利!

            想避免工作和私人生活中的忙乱?想让日常生活变得井井有条?我有一个很有效的办法:那就是让自己养成固定的习惯。这并非"弹性时间管理者"的专利。具体来说,你可以把每天和每周的时间划分成若干个清晰的部分,并且根据这些时间段来调节自己的生活节奏。这样一来,你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为自己营造一种无形的有序氛围,让自己做到劳逸结合,有效避免由于缺乏计划而导致不知所措的混乱状况。

            "异性相吸"  人们常说,同性相斥,异性相吸。拥有不同时间观的人也同样可以相互吸引、相互学习。因此,请你经常留心观察一下你身边的人对时间的不同态度,从中找到一个或几个与你时间观念相反的朋友,与他们交流一下这方面的看法和感受。但是,千万不要用自己的标准去评判对方,也不要企图说服对方去接受自己的看法与习惯。时间观念并没有对错或好坏之分,你需要做的只是用一种好奇的心态去了解对方,通过交流来发现彼此的差异。此外,也请你不要只将眼光停留在自身的强项上,频频挑剔对方的不足。对方的观念一定隐藏着对你有利的启发,你要做的就是将这些宝贝挖掘出来,借此完善自己处事的方法。你甚至还可以偶尔尝试一下这些与自己的习惯完全相反的做法,说不定会得到意外的收获。不得不提的最后一点就是,这种做法还可以扩大我们的胸怀,使我们变得更加宽容,拥有更和谐的人际关系。

            精力管理:根据生理节律制订计划  每个独立的个体都拥有自己独特的生理节律。因此,如果把每个人都比做钟表的话,这个世界上千千万万的钟摆所发出的滴答声肯定也是各不相同的。你大概也有这种体会吧?同样是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有时你可以完成更多的工作,有时却会觉得力不从心,怎么都打不起精神。究其根本,就是我们体内的生理节律在发挥作用。出于这方面的考虑,我们在制订计划的时候就必须从自身的生理节律出发,否则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浪费了许多时间,也无谓地消耗了许多精力。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时间管理其实就等同于精力管理。

                    正文  第49节:自我管理(9)

            你是云雀还是猫头鹰?  你的生物钟偏向哪种节奏?是属于早起的云雀,还是昼伏夜出的猫头鹰?云雀每天清晨都会唱着小曲儿从巢里探出头来,微笑着跟邻居打招呼,以充沛的精力迎接即将升起的太阳。但对猫头鹰来说,清晨就没有这么美好了。它们生来就讨厌闹钟,除非万不得已,绝对不会在中午之前起床。即使听见闹钟,翅膀也一直是沉甸甸的,怎么抬都抬不起来;眼睛迷迷糊糊,怎么睁都睁不开……可一到万籁俱寂的深夜,这些瞌睡虫反而精神抖擞起来了。

            你属于云雀还是猫头鹰?如果不清楚,你可以试着通过改变惯有的作息习惯来感受一下自己的生理节律。从下个星期开始,你可以试着晚一些睡觉、早一些起床,或者在下午的时候做些运动,然后观察自己在这些不同的作息安排下会有什么变化,什么时候会觉得精力充沛,什么时候会觉得体力不支。这样,你自己的身体就自然会给出答案了!

            恰当的时机  成功需要天时、地利、人和,而"天时"就是其中的首要条件,拥有恰当的时机往往就意味着一半的成功。但是,到底什么时候才是最恰当的时机?怎样才能找到这个成功的推动器呢?秘密就在于你自身的生理节律!换句话说,你首先需要了解自己的精力曲线。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进行这个步骤吧!请你在下面这个图表中画出自己的精力曲线:中间的那条标着100%的线就代表你的平均精力水平,这条线以上的部分就代表精力尤其充沛,以下就是精力的低谷部分。你只需标出自己在每个不同的时间点的精力水平,然后将一天的点都连起来,就可以得出一条精力曲线。

            把更多的精力留给重要的事  请你按照自己的精力曲线来安排每天的工作日程,将一天中精力最充沛的时间-也就是你的精力高峰期-留给最重要的事情。具体来说,由于人的精力一般在上午9点至11点以及下午3点至5点期间处于高峰期,所以云雀就应该充分利用早上的时间,而猫头鹰应该把最复杂的任务留到下午来处理。根据内在的生物节律来进行日程安排十分重要,因为充沛的精力能够让困难的任务变得简单起来,帮助你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给自己调整的时间  你有没有乘坐国际航班跨越时区的经历?如果有,那你一定知道倒时差的痛苦,这就是我们体内的生物钟出现短暂性紊乱的直接后果。至于中年人普遍面临的失眠问题,其实也是体内任性的生物钟在作怪。虽然人体的适应能力是很强的,但这个自我调整的过程毕竟需要一定的时间,我们没有必要与自己体内的生物钟作对。因此,请你不要要求自己每天都保持高涨的热情和积极的态度,在经历某些改变之后偶尔偷偷懒也是人之常情。

                    正文  第50节:自我管理(10)

            非常规的工作时间  有时,利用"非常规"的时间段来处理工作也是提高效率和效果的可行之道。

            我的建议是:你可以偶尔尝试一下在非常规的时间工作。比方说,如果你需要完成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那就可以提前一些去办公室,趁着同事们都还没来上班,清清静静地处理自己的工作。或者,你也可以选择延迟下班或者在某个周末独自加班。相信这种"零干扰"的工作环境能够显著提高你的效率,不同的工作时间也可以带来新鲜感和额外的工作乐趣。但是,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这并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加班!在完成了这项任务之后,你一定要给自己放一天假,以此补充这段时期内被透支了的体力和精力。而且,当你坐在家里的阳台上悠闲地读着小说,而别的同事却还在办公室里努力工作的时候,你非但不需要感到内疚,反而应该为自己感到骄傲。因为,你比他们更懂得管理自己的时间。

            全年的生理节律  我们的生理节律往往会受到自然界四季变迁的影响,因此,除了找出每天的精力曲线,你还应该尝试把握自己在整年的时间里的精力变化情况,看看体内的那个生物钟是怎样随着自然界的变化来调节快慢的。

            总体来说,云雀们更喜欢春天和夏天,因为更长的日照时间能够让它们更多地享受到清晨的凉爽空气,在晚上也可以相对更精神一些。而猫头鹰们就更加偏爱秋冬时节,原因很简单:因为它们可以在这两个季节得到更长的黑夜。

            极速充电  一直以来,午睡都是人们恢复精力的一种好办法-这绝不是小朋友或是老人家的专利!研究指出,短时间的午睡能够为身体和大脑注入新的能量,使人下午和晚上的精力更加充沛。经过午睡,人的工作效率能够平均提高35%,出现失误和意外的概率也会得到显著的降低。而且,与那些整天都拼命工作的人相比,有午睡习惯的人出现心肌梗塞的概率也会小很多。

            我的建议是:如果你还没有午睡的习惯,就尽快尝试一下吧!说到这点,许多人都会抱怨自己的同事们没有这个习惯或者自己缺少合适的午睡环境。我们完全可以自行创造出一个尽可能理想的环境。我们完全可以自行创造出一个尽可能理想的环境。比方说,你可以为自己准备一个运动软垫或是野外露营用的睡袋,把办公室里的沙发布置得舒舒服服,让自己在公司也可以美美地睡上一觉。不过,享受之余你也千万不能忘记上闹钟。因为,当人进入睡眠半小时后,身体就会开始分泌嗜睡的荷尔蒙,准备进入深层睡眠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