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金正日

乐读窝 > 科普学习 > 金正日

第3章

书籍名:《金正日》    作者:


                                    

        有一位干部在办公室一直工作到很晚,到了凌晨,不觉伏在桌子上睡着了。

        不知时间过了多久,他象在梦境里似地听到了电话铃响。

        他被惊醒,急忙拿起话筒,传来了话务员和蔼的语声。

        “金正日同志在找你。马上就给接上。”

        一听这话,他挺起精神,整一整衣襟站起来。电话接上了,耳熟的电波声传入耳鼓。

        “金正日同志!我在接电话。”

        他赶忙打了报告,可是没有回音。

        他紧张地等候,时间一秒一秒地挨过,却没有回音。从灵敏度高的话筒可以听到金正日同志平静的呼吸声。他想,莫不是金正日同志拿着话筒打起盹了吧。他心里很难过。他闭着嘴,尽量不使自己的呼吸声传入话筒,以免打搅他这难得的休息。大约过了15分钟,突然传来了金正日同志温和的声音:

        “啊—对不起你啦。打电话找你,不觉打了个盹。”

        从他的语声可以听出他很疲倦。那位干部用有些打颤的声音说:

        “金正日同志,现在几点钟啊?这样每天熬夜怎么行呢?”

        “你又是这话。”停了一会儿,他象道歉似地说:

        “本想,夜已深了,明天再讨论。可是看着同志们递上来的文件,想起了一些问题,所以给你打电话的。请原谅。”

        那位干部再也说不出什么话,只是默默地聆听他的话,但不禁双眼噙满了泪珠。

        泉水

        金正日同志为了处理有关统一祖国的问题熬了一整夜,天一亮又为解决别的问题急忙上路到远离几百里的地方去。

        在轿车里,坐在他旁边的是接到他紧急通知赶来的一位干部。

        车子轻快无声地奔驰了一阵,拐进人烟稀少的山路。因为路坎坷不平,车也颠簸起来。陪他同行的干部因于心不安不时地望望他。

        直到接近中午的时刻,车子一直行驶在山路上,驶到能望见一口泉水的地方时,金正日同志突然叫车停下来。

        要到目的地还要走很长一段路,同行的干部都有些疑惑不解,但只好跟在他后面下了车。

        “喝一口清凉的水再赶路吧。”

        他一面说着往泉水那边走去。干部们这才知道了他的意图,紧跟着他走去。

        水晶般清凉的泉水一股股地涌出来。同行的干部给他舀一杯泉水递过去,但愿这杯泉水能给他解除一点疲劳。

        金正日同志微笑着说:

        “肚子饿时,喝点清水也不错。”

        瞬间,干部们才想到他没用早餐就上路的,心里感到热乎乎的。

        开路先锋

        金正日同志为了把妙香山更好地修成人民的愉快的休息胜地,1981年5月亲自翻山越岭,开辟了妙香山的新的登山路线。

        在开辟登山路线的第一天有过这样的事。

        金正日同志和要陪他同行的干部们一样穿上登山服准备出发。他眺望着烟雾缭绕的妙香山峰峦,对妙香山历史博物馆馆长问道:

        “走哪条登山路更险些?”

        馆长不知他问这话的用意何在,踌躇一会儿,回答说,上万瀑洞的路更险。

        于是,他想了一下,环顾着登山队伍说:

        “那我们就先往万瀑洞登上去。”

        历史博物馆馆长一听这话,着了慌。到万瀑洞去要从岩石和悬崖之间走过,路非常险,曾有很多登山者中途返回。加上天又阴,不知什么时候会下雨,在这样的情况下让他走这样的险路怎么行呢。于是馆长对他说,改天再登万瀑洞去好不好。

        金正日同志微笑着答道:

        “走路要费点力,才会有意义啊。”

        登山队伍出发了。他们经过武陵瀑布来到了游仙瀑布的顶上。这时变化无常的天气终于下起雨点来了。

        先于他们出发的登山组这时返回来了,他们全身湿透。他们报告说:再往上去路更陡峻,没有一处可以放心踏脚,岩石上满是藓苔,加上雨浇,简直就象冰一样滑,再往上登是有困难的。

        做向导的历史博物馆馆长觉得这正是他该说话的时候,也凑上去说,这样的天气要登上去是危险的。

        金正日同志宽厚地笑了笑说,在这样的天气去攀登险峻山路当然会有危险,而且吃力,可是,这样在最不利的条件下检查登山路线的安全情况,要比在天气好时更有意义。

        他说:

        “路是险峻,但很有意义。快登上去吧。”

        他带头攀险峻山路和悬崖。雨点越下越大。路越往上越难走。金正日同志一直走在最前头,鼓励大家。他说,登上万瀑洞的路虽然陡险,但一路上有许多瀑布,很有登山的乐趣。

        他一面艰难地攀登长了藓苔的山崖,一面向干部们一一指示,要每年给凿一凿蹬脚处,以免长藓苔;登山设施不够牢固的要改修一下;在陡险的悬崖上要装上安全钢索。  他们终于登上了可以望见飞仙瀑布和九层瀑布的最后一个山峰,这时天空变得万里无云,一出现了一道绚丽的彩虹。

        金正日同志站在大岩石上,久久地望着壮丽无比的瀑布,豪放地说:

        “飞仙瀑布真是壮观啊!  不到这里怎能说看到了万瀑洞呢?  这么艰难地登上来,还是值得呀!”

        过了几天之后,有过这样的事。

        连日来,金正日同志视察了万爆洞和上元庵一带,这一天早晨出发时,他给指定方向说:

        “只看到上元庵和万爆洞,还不能算尽赏了妙香山之美。还要去观赏毗卢峰。

        “在妙香山登山路线中,应该再包括登到毗卢峰的路线。”

        金正日同志决心去开拓妙香山的最后一道山路。

        毗卢峰在妙香山一带是最高的一座山峰,山势非常险峻,所以至今没人到过那里。

        人们认为让金正日同志到那里去,是决不应该的。历史博物馆馆长犹豫了一阵说,登毗卢峰的路还未开辟,这回要登到那里是有困难的。

        金正日同志却说:攀登还没有开路的山,更有登山的乐趣,让我们来开辟攀登毗卢峰的路不就行了吗!

        于是分成几个登山组,带着无线电话机各自开始攀登毗卢峰了。

        当走到一个峡谷时,迷了路。迎面是一堵有如刀削的峭壁,根本没有可以登脚之处。做向导的张煌失措了。

        金正日同志却笑着说:

        “你们看,连妙香山历史博物馆馆长都迷失了方向。只好由我做向导了。既然说千态洞长沟深邃,那就该沿着较大的水流逆流而上。大家跟我来吧。”

        登山队伍跟着他照原路走下来,然后沿着一股大水流逆流而上。他们一行在草高过人的丛莽中开出一条路,走了好长一段时间,做向导的突然发现他从前见过的大岩石。就这样,金正日同志找出了登山的路径,大家高兴得欢呼起来。

        但是路仍然很险。他们走了一程,前面是一片密密层层的丛莽,根本没有路。随员们说,除非开辟路径之后再往前走,不然不能再前进。

        金正日同志却豪情满怀,决定一面开路一面走,直走到兄弟瀑布那里,他说:

        “我们是毗卢峰登山路线的开路先锋。人们知道我们到过兄弟瀑布,也会跟着到兄弟瀑布去。如果我们没有走到兄弟瀑布就中途返回,那么人们也会象我们那么做。”

        随员们虽然再没有说什么,但心里感到热乎乎的,跟着他一边开路,一边前进。

        大家艰难吃力地开路往前走,终于来到了兄弟瀑布,登上了壮丽的毗卢峰顶。

        “终于到了!”

        金正日同志神清气爽地说,随行的人们也都感到心旷神怡。

        他一边俯瞰着脚下的绝妙景色,一边指示:今后要在这里修建亭子,把路径也好好修一修。他说:

        “今后,要让人们按着我们攀登的路线攀登妙香山。”

        同行的随员回味着他的话,想:一国的领导者为了给人民修一处引人入胜的景观,竟亲自做开路先锋……

        下班

        电影试映会,深夜两点多才结束。

        干部们希望金正日同志赶快回家休息,急忙走出来送他。

        但走到外面一看,本应该等候在那里的司机不见了。不知是怎么回事,金正日同志也不找司机,登上车握住了方向盘。

        大家焦急地找司机,埋怨司机不该擅自离开岗位。这时有一位干部对他们说:

        “司机那么做也许是有缘由的。”

        曾有过这样的事:也是在夜深时分。

        准备马上举行一部电影的试映会,这时金正日同志突然把司机叫了来。

        干部们猜想,也许要改日再举行试映会,今天先回去。司机急忙来到他跟前,金正日同志向他要轿车的钥匙。一听这话,司机茫然不知所措,在场的人们都给愣住了。

        金正日同志温和地笑笑说,现在开始放电影,要很晚才能结束,所以要自己开车,让司机早回家。

        “啊?……绝对……绝对不能那么做。”司机急得向后退了一步。

        于是,金正日同志严肃地悦:你非那么着,那么只好取消今天计划举行的电影试映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