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金正日

乐读窝 > 科普学习 > 金正日

第47章

书籍名:《金正日》    作者:


                                    但距离太远,怎么想也想不出更好的办法,不禁心里焦急。

        金正日同志注视他一会儿以后,断然宣布自己的决心:

        “黄瓜,从平壤到清津要用飞机运,从清津到稳城再用待运的汽车接送就可以了。

        “留着飞机什么时候用啊,这是为我们党爱惜的青年突击队员们的事,我看就该在这种时候让飞机起飞!”

        真是一个充满爱心的措施。

        那天,载着黄瓜的飞机从平壤起飞抵达清津,在清津机场等待的汽军立即接运从飞机上卸下来的黄瓜,一直送到王在山。

        具有巨大意义的4月15日节日的早晨,在王在山革命史迹地建设者们的食堂里爆发出了热烈的欢呼声。

        丰盛的饭桌上,头茬黄瓜最显眼。

        当然,到了时令,黄瓜并不足稀罕的东西,但在4月中旬,青草还没长出嫩叶的早春,能吃到清香扑鼻的头茬黄瓜,确实是难得的令人愉快的事。

        当青年建设者们知道了那喷着特有的香味的头茬黄瓜是怎么来的以后,都觉得喉咙梗塞,没能立刻拿起筷子来。

        青年建设者们含着热泪,用了节日盛餐。

        不是解除职务而是要授予英雄称号

        1976年11月24日,亲爱的金正日同志接到了平壤市委负责干部打来的电话。电话里报告了工作情况,并说有关单位提出要解除平壤市建设总局局长金炳植的职务问题。说是他年岁大了,在第一线领导紧张的建筑工作有困难。

        金正日同志接到电话以后,陷入沉思,回顾了金炳植同志长期担负重要项目建设任务,忠心耿耿地搞好工作的过去。

        祖国获得解放的第二年春,金日成同志视察兴南化肥厂。他和兴南的工人们坐在一起,问他们能不能依靠自己的力量恢复遭到破坏的工厂。有一青年站起来,有力地回答说:

        “金日成将军,不管有什么困难,我们一定要恢复工厂,生产更多的化肥。

        “您不要太操心了。不是有我们兴南的工人阶级吗!”

        这位反映了工人们的心情,回答如此坚定的青年,就是金炳植同志。

        他履行自己的誓言,在恢复工厂的斗争中,一直站在前面,后来又长期在建设与建筑材料工业部门任负责干部,秉承金日成同志的意旨,竭尽忠诚做好工作。

        金正日同志拿着话筒对等待回答的市委负责干部用低沉的声音说,上哪儿去找像他那样有丰富的建筑工作经验、功劳又大的人呢?应该让他继续做市建设总局局长的工作。

        市委负责干部便回答说照办。他深感负疚,觉得自己没有按照金正日同志的意图搞好工作,反而叫他操心。他深刻地做了自我反省。

        肉体衰老,不等于精神上也都衰老啊,以年老为理由,随便解除党一手培养的、又那么信任的有功干部的职务,这种做法是多么不合适呀!他越想越觉得难过。

        过了几天。

        有一天夜里,市委负责干部突然接到了金正日同志打来的电话。

        金正日同志亲切地还礼以后说:

        “这次要给平壤市建设总局局长授予英雄称号。”

        金正日同志的简短的一句话使那位干部深受感动。他想,金正日同志不但没同意解除局长的职务,还要给他授予英雄称号。……

        解除职务和授予英雄称号,在这截然不同的现实面前,市委干部们更深刻地认识到了我们的党是多么伟大。

        以年岁大为理由,局长差一点没离开豪迈而重要的岗位,由于金正日同志的爱护和信任,局长胸前却佩带了英雄金星奖章。

        后来,金炳植同志一直在建筑部门工作,竭尽了忠诚,不愧是一位英雄。

        “助学金”

        豆满江下游罗津先锋市先锋区前海有一个小岛,叫卵岛。这个小岛形如卵状,每到海鸥产卵期,就有成群的海鸥飞到这里来产卵并孵出小海鸥,所以从古以来人们就把这个小岛叫做卵岛。

        过去,这个岛上只有灯塔管理员过着孤独的生活。但如今这个岛变成了洋溢着幸福的欢笑声的岛子。在金日成同志和金正日同志的关怀下,经常有船只往岛上运送生活必需品,住在那岛上的孩子们也都能够到陆地上念书。

        1974年10月末的一个星期六的晚上,去陆地上念书的孩子们乘汽艇回到岛上来了。

        “怎么回事?还没到放假的时候,就这么往家跑,还能念好书?”母亲见到孩子们心里高兴,但只怕他们耽误学习,故意装出严肃的表情责备孩子们。

        可是孩子们喜笑颜开地偎依在母亲的怀里,拿出一个信封来。

        “这是什么?”

        “你先看看信封上写了什么。”孩子们明朗地笑着。

        孩子的父母看到这种情形,觉得有什么不寻常的事发生了,便仔细地瞧着信封上面的字。那上面写的是:

        “助学金。”

        再看信封里面,真地装了些钱。

        “这是怎么回事啊,你们还是念小学和中学的学生啊,怎么像大学生那样领助学金呢?”父母感到惊奇,看着孩子们,简直不敢相信。

        不懂事的孩子们这才静下来。念中学的大孩子郑重其事地说:

        “不久前,亲爱的金正日先生接见了来过我们卵岛的一位干部,了解了这里的情况,他突然问岛上的孩子们是怎样念书的……”

        那位干部把自己了解到的事实一五一十地做了汇报。他说,孩子们都到陆地上留宿念书,放假回家来时,岛上的人们都到码头上高兴地迎接,都说:“咱们的‘留学生’回来啦!”

        金正日同志听着,脸上现出微笑。

        “他们说让孩子们去留学去了,是吗?”他这样说着又问孩子们是不是领助学金。

        那位干部感到诧异,他们又不是大专学校的学生,从来没有过给中、小学生发助学金的事嘛。

        那位干部没有回答。金正日同志微笑着瞅着他,并说,他们和“留学生”差不多呀,不领助学金怎么行啊?他继续说:

        “给所有到陆地上念书的学生们发助学金吧。如果我们给岛上的孩子们发助学金,他们真地会成为无所羡慕的‘留学生’哩。”

        后来,在金正日同志的关怀下,国家采取措施,卵岛的孩子自不必说,决定给所有到陆地上念书的东西海大小岛子上的学生们发放助学金。

        卵岛上的孩子们领到助学金以后,为了早点把这一喜讯告诉父母,还没等放假就回到故乡卵岛上来了。

        大家知道了这件事,都钉在那里不说一句话,简直像做梦一样。

        由于党的恩德,孩子们能够到陆地上的学校去念书,就为这令人感激的事,他们才开玩笑地叫他们“留学生”  的。

        “真是,天下哪里还能有这样令人感激的事!我们做爸爸妈妈的要搞好灯塔上的工作,你们要搞好学习,一定要报答给我们带来了这一巨大幸福的金正日先生的恩德。”一个灯塔管理员揩着眼泪,激动地说。

        夜已深了,但灯塔就像他们那颗炽热而激动的心一样不停地闪射着光芒。

        人工草坪

        1977年春,牡丹峰山脚,百花盛开。

        亲爱的金正日同志来到金日成体育场(当时叫牡丹峰体育场)观看大型团体操《朝鲜之歌》的彩排。

        天空万里无云,和煦的春风载着花香吹来。

        和着不朽名曲《朝鲜之歌》的庄重旋律,团体操开始了。背景台上出现了反映庄严历史的画幅:在具有历史意义的万景台金日成同志旧居,红太阳冉冉升起。

        每更换场景,观众们都鼓掌喝彩。

        金正日同志也鼓掌,喜形于色。

        场景一个一个地变换,出现了幼儿园孩子们表演的场景。

        排成一列横队的旗队在队列中间打开了一个豁口。顿时,像决了口的洪水一般,可爱的孩子们朝着主席台边喊边跑过来。

        他们使劲儿地跑。叫观众看来,真担心他们会绊倒。

        不久,站满整个体育场的孩子们和着乐声表演起来。

        金正日同志紧张的心情似乎缓和下来,问前面的一位干部:

        “那样使劲儿地跑,是不是有绊倒的?”

        “排练的时候,偶尔有几个孩子绊倒,但因铺上了草席,不会跌伤的。”那位干部不大介意地回答。

        “草席?”他这样说着,陷入沉思。

        他为什么自言自语地说出一声“草席”后就陷入沉思呢?那位干部不知道究竟,现出慌张的神色,不知说什么才好。

        那个草席还是农业劳动者精心编织,特意送来的。他们想,给金日成同志观看的团体操怎能在土地上表演。

        染上浅绿色的松软的草席,给孩子们铺上是再好不过的了。

        金正日同志慢慢地举起望远镜,对着孩子们脚下的草席望了许久。

        这天,团体操彩排很成功。

        当天晚上,金正日同志把那位干部叫到办公室来。

        他说,白天看了团体操彩排以后,回来又看了一下录像,看完后心里有一个问题总是放不下去,才叫你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