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做人做事好方法

乐读窝 > 古典文学 > 做人做事好方法

第43页

书籍名:《做人做事好方法》    作者:未知

  沃尔顿的谦虚是他成功的另一因素。这会令竞争者低估他,而他的雇员则觉得什么都可以对他说。"我们并不是精明过人,但我们肯改革。"沃尔顿去世前不久曾这样说。我们只需相信这句话的后半句。
  哈罗德·丁克尔在39年教书生涯中注意到一件事。他说,进入社会后取得杰出成就的学生,几乎没有一个是从前在学校里成绩最优异的学生。其中一个原因是那些聪明学生会犯愚蠢的错误而自毁前程。但更重要的原因是:那些成功的人知道,如果你只是第二名,就要加倍努力。





  □
面对挫折要沉着应付
  人不到社会做事则已,如果到社会上做事,总免不了遭受挫折,往往是做大事遇大挫折,做小事遇小挫折。本来如果做事能始终得心应手一帆风顺,那就是成功。做大事的大成功,做小事的小成功,不做事的人不成功。但是如果希望全世界无论智愚贤肖,都是成功的人,那么也是一种幻想,绝不会成为事实,而且事情无论大小,做起来都没什么不顺的话,那就分不出谁是智,谁是愚,谁是贤,谁不肖了。而一帆风顺在贤者智者看来,反而觉得波平如镜毫无刺激,生活的意味也太平淡了。
  有本领的人,多半希望生活能有曲折,多变化,才觉得够刺激而时时有所收获。所以做事的曲曲折折,是给你的一点刺激,正可提高你的注意力,考验你的能力,训练你的品性。
  从表面看,挫折是你的失败,然而再做进一步探讨的话,挫折对你是有益而无损的,在很多情况下说教是无用的,而必须经过实际的挫折才能成功。
  有些人在遭遇挫折后,总是不先自己设法应付,却先想到可以求救,朋友有力,就向朋友求救,教别人来冲锋,自己坐享其成。这样虽然遭到挫折,却和未遭到挫折一样,他的生活还是安适顺当的,不必苦其心志,不必劳其筋骨,也不必饿其体肤、横于虑、困于心。因此他的生活经验一点也不会丰富,即使成功,这成功也好像芝草短根,豆泉短源,一点也不稳固。
  有些人遭到挫折时,并没有后援可以求救,逼得他不得不自己去应付,然而一面应付,一面却感到棘手,于是就发牢骚,以为"我生不辰,逢此鞠凶",以为人为其易,我为其难,于是奋斗精神就打了很大的折扣,如此一来,小挫折还能勉强应付,大挫折就一定应付不了了。他的牢骚,绝不是对挫折而发,而是对人而发,以为一切亲戚朋友,都是见义不为,都是坐观成败,却不知道自己的奋斗程度,达不到引起亲戚朋友同情的程度呢!
  有些人在遭遇挫折时,把自己的能力估计得太低,把挫折估计太高,因此心慌意乱,不敢与之奋斗,立即竖起了白旗,自愿投降,认为前面的路既然走不通,倒不如向后退去,以保全实力,与其前进而玉碎,不如退后求瓦全。于是他的人生,只有采用"混"字诀,混到哪里算哪里,抱着混的人生态度,还有什么成功可言?只好做人的附庸,受人支配,受人指挥,做些无关紧要的工作,希望工作越简单越好,责任越轻越好。望见了困难,便往别人身上推,或急急躲到后面去,免得遭遇挫折,他自以为这是所谓的不吃眼前亏呢!
  有些人遭遇挫折,便发脾气,不想想应付的办法,只是一味顶撞、好勇斗狠,不计得失、不问成败,什么曲线战术,什么迂回战术,什么侧击包围,什么把握要紧,他概不注意,只知固执不化,只知蛮干到底,结果是小事变大事,大事变成不可收拾的局面。历史上项羽就是这种典型,到了兵临城下,四面楚歌,还要以斩将扯旗,表示他的本领,直到自刎以前,还要说:"此天亡我,非战之罪也!"谁知他的失败,却是失败于发脾气和一味顶撞呢!
  有些人遭遇挫折时,一面应付,一面忍耐,但并不是想立即解决困难,而在维持现状,认为只需控制时间,深信挫折是会随时间而有变化,等变化到有利于他的时候,挫折自会化为乌有。这种长期应付办法,在绝对劣势的局面下,的确是很好的战略,但是在均势局面上,便不需要这个旷日持久的办法了。而且一味地拖,而不把发展的趋势控制在手里,单单控制时间,会养成贻患、铸成大错呢!
  所以,在遭遇挫折时最现实的应付办法,是在事情未发生之前就注意到它的警示,预先做好准备,挫折虽大也要处之泰然,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注意事情的变化,控制事情的动向,将情势从被动转到主动,不焦急不懈怠,该做事的时候做事,该休息的时候休息,不轻敌不悲观,沉着应付,不怕打击,用冷静的头脑及高度的毅力,与对方周旋到底,那么就不愁胜利不属于你。万一真的失败了,也不必怨恨,慢慢图谋东山再起的机会,只要一息尚存,仍有做最后决战的本钱。





  □
努力克服书呆子气
  有些男人常常带一种"书呆子气",也被称为"书生气"。这是一种不成熟的表现,这种现象主要发生在读书人身上,主要有如下特征:
  (1)处世不精明,不善于适应环境,不善交际,不懂人情世故。呆板木讷,说话做事多不合时宜,令人好气又好笑。不知不觉就得罪人。
  (2)性格多半内向、孤僻,不好动,不合群。兴趣少但专注,注意力常集中于一点而不能灵活转移,对所感兴趣的事常沉醉痴迷,对兴趣以外的事漠不关心。终日晕头晕脑,稀里糊涂,丢三落四。健忘,常常忘记自己要做什么,或四处找手里拿着的东西。
  (3)看问题偏激,易走极端。有时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有时又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处理事情要么主观武断,要么优柔寡断。喜欢沉思、幻想,有时又易冲动。有时多心多疑、神经过敏,有时反应迟钝。思想行为古板,不合潮流。
  (4)缺少组织能力、管理能力、决策能力,不会见机行事、随机应变。处理事情常出漏洞,遇上麻烦多采取退避态度。常自命清高,与世无争,又自以为是,固执己见。有夸大性自卑心理。喜欢引经据典,咬文嚼字。
  (5)生活散漫拖拉随便,无条理,不善计划安排,不拘小节,不修边幅,常显得窝窝囊囊、缺少派头。但也有的恰恰相反,特别讲究生活细节,非常拘谨、严肃,不苟言笑,一本正经。
  书呆子气是怎样形成的呢?有书呆子气的人几乎都是书呆子,都与读书有关系。但是,书呆子不是先天智力低下,不是神经系统发生了毛病。相反,他们的智商通常都较高,而且对于某些方面的知识知道得比一般人要多,只是因为他们终日把自己的兴趣和活动范围局限于书本上,不与人打交道,不问世事,远离复杂的社会生活,脱离社会实际,所以认识能力、思维能力便会形成一种刻板的固定模式,一旦离开书本,面对复杂纷纭的大千世界就一筹莫展,给人留下一个迂腐的形象。
  心理学知识告诉我们,人的心理正常发展,除了需要必要的书本知识外,更重要的是需要社会生活经验,需要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长期独处,人的心理就得不到完善发展,就难以应付社会生活。
  我们常可以在书呆子身上看到这样两种现象:有的少年老成,小小年纪就一副老先生的样子。有人认为这是成熟的表现,实际上这是心理发展不完善、有缺陷的表现。有的人老大不小,说话行事却显得很幼稚,带着童稚的天真,令人发笑,这也是心理发展不完善的表现。
  不少人有书呆子气自己并不知道,只是常感到自己缺乏为人处世的经验,虽然这给自己的生活带来不少困难,但并不在意,有的人甚至把书呆子气看做是清高,是读书人的修养,因而瞧不起那些精明圆滑的人,认为他们狡猾、虚伪、势利眼。有的人一身书呆子气,又不愿意承认,便利用这种消极的自我防卫心理机制,自我辩护,自我安慰,这是不利于克服书呆子气的。有的人一旦发觉周围的人都将他看做书呆子,便感到很自卑、丧气,夸大自身书呆子气的严重性和书呆子气对心理发展和个人事业前途的危害性,这就更影响自己克服书呆子气的信心,从而加重了书呆子气。实际上,人们对书呆子的评价一般都是很宽容的,一般人都认为:书呆子往往都是老实可靠的人,他们有知识,因为一心做高深的学问,所以才不懂人情世故;书呆子多是清高雅静的道德君子,没有那种庸俗的市侩气,非市井小人可比;书呆子多半诚实、憨厚,不虚伪,不做作,不搞阴谋诡计,不背地里整人,埋头做学问,不问俗事,不争名夺利。所以如果你发觉自己是个书呆子,不要背思想包袱、把它看成"不治之症"。当然,书呆子气毕竟是一种不正常的心理现象,如果认为书呆子气是文人的一种优良气质,应加以保留或发展,则只能强化这种不正常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