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做人做事好性格

乐读窝 > 古典文学 > 做人做事好性格

第30页

书籍名:《做人做事好性格》    作者:欣畅

□  嬉笑怒骂悠着点
人都有喜怒哀乐悲恐惊的情感,因而表现在言语上则是冷热无常,语调各异,人在情绪失控的状态下,容易口无遮拦,失去分寸,说出一些让人生气,恼怒的话来,这样,不但有损于人与人之间的友好关系,更重要的是会大大影响办事的成效,达不到交际目的。因此,在这里,我们开宗明义,首先奉劝各位:在与人办事时嬉笑怒骂悠着点。
1.伤人的话不能说
人都有不平之气,对方说话,你觉得不入耳,千万别以眼还眼,以牙还牙,那样总有一天,你会成为大众的箭靶子。所以说话尖刻,足以伤人情,最后的结果,却是伤了自己。因此,对尖刻的话,不妨充耳不闻,对方的行为,你觉得不顺眼,不妨视而不见,何必过分认真一定要报以尖刻。与你无关的固不该予以反击,即使与你有关的,也应该淡然处之。何况对方的说话行为,如能平心静气地思考一下,也未必与你有大不利,又何必斤斤计较呢?
2.嬉笑怒骂须有资格
对人说话,理论上应该用正言,而在一般人情上,却是正言难入,尤其是偏见很深的人。你规规矩矩,向他陈述对于某问题的意见,希望他采纳,相当不容易,你如与他争辩,更易弄得面红耳赤,不欢而散。然而若不说,这个问题就不能及早解决。你与他关系较深,或者为了你的地位关系,在人情上,不容坐视,那么在迫不得已的时候,或许可试用嬉笑怒骂的办法。
嬉笑怒骂,本非说人的正道,同时也要有一定的资格,第一,彼此私人交情素来很好,从无丝毫芥蒂;第二,你的为人,他很明白也很器重;第三,你的地位较高。具此三条资格,才可一试嬉笑怒骂的手段。所谓嬉笑怒骂,当然要借题发挥指桑骂槐,并且要不露痕迹,还要旁敲侧击不入正题,要多说反话,做到古人所谓"正言若反",才算合格。此外你的口才要好,智慧要好,才能随机应变。同时嬉笑怒骂的程度,也要适可而止,不要刺激得太过分;刺激得太过分,易使对方产生反感而忿恨。
3.说笑话要谑而不虐
人的生活,不能过分严肃,过分严肃,生活便减了情趣,而精神的表现便流于呆板,同时因为你的呆板,减少了人与人之间的亲和力,人家不愿与你接近,所以精神要有张有弛才好。所谓精神的弛,就是有时你要与人有说有笑,说些风趣的话,说些诙谐的话。幽默滑稽,是调节精神的好方法,一般年老的人,因为少了这一点,整天不苟言笑,所以年轻人便不太高兴与他接近。如果年轻人整天鼓着脸,显出严肃的神情,老年人也许称你是少年老成,其实这是你的错误,年轻人应该活泼、高兴,应该严肃时严肃,不应该严肃时,还是要嘻嘻哈哈,充分发挥你天真的一面。
可是说说笑笑也不是容易的事,你要说笑话,总不会自己说自己听,或自己逗自己发笑,一定要几个人在一起,即景生情,临时找出取笑的资料。但是问题就在这里,普通说笑,往往把聚在一起的某人做对象,利用他的缺失,造成一个笑话,或利用他平常的言行,来制造一个笑话。如果对方与你原是无所不谈,你向他取笑,往往会被误会成恶意,心理上难免发生不快之感;即使彼此交情很深,可是对方气量狭窄,只能讨别人的便宜,不许别人讨他的便宜,你向他取笑,他也会感到不大高兴。而且取笑也要有个分寸,在分寸以内,大家欢乐,超过了分寸,便要搞得不欢而散了。所谓分寸,原没有明确的标准,而对方心理上的反应程度,不能不注意。谑而不虐,才是善谑,谑而至虐,就是不善谑;虐是分寸的分水岭。什么叫做虐?就是说笑的刺激过分强烈,对方不能忍受,而发生不愉快的反应。
一个人最好是能说笑话,但说笑的资料最好不要取材于聚在一起的人,而要取其他方面,比方拿眼前某种事或物来做说笑话的资料,丝毫不牵涉到聚在一起的人,或拿最近发生的社会奇闻,做说笑资料,也可以无中生有,临时编造一个笑话。而笑话的内容,更要针对听笑话的人承受的程度,对有地位、有学问的人说粗俗的笑话,会显出你的鄙陋;对普通人说高雅的笑话,他们无法领会,不会觉得好笑,可见说笑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只要出自善意,讨论也就和谈话一样。相反,那种怒气冲冲的争吵,一方激烈地攻击另一方,同时拼命地维护自己,这正是良好谈吐的大忌。
4.有理不在声高
不能说凡是发怒的人,看法都是错误的,而是说他一般不懂得如何掌握表述自己见解的分寸。讨论问题的原则是:运用无可辩驳的事实及从容的声音,努力不让对方厌烦,不迫使对方沉默而达到说服对方的目的。
保持冷静、理智和幽默感。只要你能够听我说,我也愿意听你讲;如果我们能让自己专注于问题的讨论而不是引向感情用事或固执己见,那么讨论就不至于降格为争吵。
如果我们的声音渐渐提高,说出"我认为这种想法愚蠢透顶!"这样的话来,就是一种伤害他人的反驳了。这时,旁观者焦虑不安,朋友们躲到树后去,也就不足为奇了。为赢得一场争吵而失去一位朋友,实在是得不偿失的事情。
争吵使人们分离,而讨论却能使人们结合在一起。
争吵是野蛮的,讨论则是文明的。
有的时候,辩论乃至争吵是不可避免的,即使在友谊和婚姻中也难免发生口角,但裂痕却可能隐藏下来。家庭中的情感宣泄有时可能有助于解除沉闷的空气,就像一场雷雨能把一场暑气一扫而光。然而即使如此,争吵及其弥合也最好是在私下进行。
□  不要以言语伤人
虽然说"沉默是金",但是人与人相处,不能始终默不作声,就是最沉默的人,在必要时,也不能不说几句话。说话是沟通彼此感情的最好工具,你好与熟人讲话,不算本领;能与生人讲话,说得倾心如故,相见恨晚,才是你的本领。既然说话的目的在于沟通情谊,当然应力求避免说话失人和。说话实在是做人之道。古人所谓:"片言之误,可以启万口之识。"而一般初入世的后生,说话宜少不宜多,宜小心不宜大意,要说话以前,先得想一想,替听你话的人考虑一下,他愿意听的话,才出口谈之,他不愿听的话,还是不说为妙。所谓不愿听的话,也有种种:老生常谈,他是不愿意听的;一说再说,耳熟能详,他是不愿意听的;与他心境相反,他是不愿意听的;与他主张相反,他是不愿听的;与他无关,他是不愿意听的;与他利害冲突,他是不愿听的;与他程度不同,他是不愿听的;有关他的创痕,他也是不愿听的;有关他的隐私,他更是不愿听的;然而人们最不愿听的,该算是尖酸刻薄的话了。
说话所引起的反应,可能有以下几种:第一种是甜蜜之味,第二种是辛辣之味,第三种是爽脆之味,第四种是新奇之味,第五种是苦涩之味,第六种是寒酸之味,而最坏的反应,则是创痛之味。淡言微语,令人回味,对方自会发生好感;热情洋溢,句句打入心坎,对方自然会产生甜蜜的反应;激昂慷慨,言人所不敢言,对方自会发生辛辣的反应;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对方自会发生爽脆的反应;"以反人为实","好为无端涯之言",对方自会发生新奇反应;陈义晦涩,言辞拙讷,对方自会发生苦涩反应;一味诉苦,到处乞怜,对方自会发生寒酸反应;好放冷箭,伤人为快,伤人越甚,越以为快,对方自会发生创痛的反应;能得甜蜜反应者为上,能得爽脆反应者为次,能得辛辣反应者更次,得到新奇的反应,苦涩的反应,寒酸的反应的话都是不等,而得到创痛反应的话,就更是大反人情了。
但是说尖刻话的人,未尝不知其伤人,而以伤人为快,这是什么道理?这完全是心理的病态,而心理之所以有此病态,也自有根源,是后天性的,不是先天性。换句话说,这是环境逼他走入歧途。
第一,他有些小聪明,且颇以聪明自负,而一般人却不承认他是聪明,因此他有生不逢时之感;第二,他更有强烈的自尊心,希望一般人尊重他,偏偏没有这回事,因此他对于任何人都产生仇视的心理;第三,仇视的心理,累积很久,始终找不到消解的机会,他自己又不知从事自身的修养,于是这种仇视心理只有找到发泄之途,谁是他仇恨的对象?因为刺激的方面太多,早已成为极复杂的观念,复杂简单化,每个与他接触的人,都成为发泄的对象。他认为人们都是可恶的,不问有无旧恨,有无新仇,都要伺机而动、滥放冷箭。你如果已犯了这个病,你先得明白这种病的危险,不去医治,结果必是众叛亲离,不要说在社会上,只有失败不会成功,即使在家庭,亲如父兄妻子,也无法水乳交融。不过父兄妻子,关系太密切,在无可原谅之中,仍与之原谅。社会上的人,就绝不会对你这么宽厚,而必然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总有一天,你会成为大众的箭靶子。所以说话尖刻,足以伤人情,伤人情最后的结果,却是伤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