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梦回大明春

乐读窝 > 历史军事 > 梦回大明春

第13页

书籍名:《梦回大明春》    作者:王梓钧

        王猛还是心虚,虽然看什么都喜欢,但只挑了一对耳环,问道:“这个怎么卖?”
        老板冷冰冰道:“一百钱。”
        “我我我没那么多。”王猛吞吞吐吐,平日的糙汉子,此刻涨红了脸。
        王渊不知何时进店,笑问道:“你看我们这种穷苦山民,身上能敲出多少钱?给个诚心价,五钱怎样?”
        老板翻白眼说:“五钱还不够铜料。”
        “那你说该多少?”王渊问。
        老板想了想:“五十钱,你拿走。”
        王渊对大哥说:“你有多少?”
        王猛掏出铜钱一个个细数,那是他攒了好几年的钱,平时都以物换物根本不用铜钱的。反复数了几遍,确认没有疏漏,才说:“我只有三十八钱。”
        老板有些不耐烦,一脸嫌弃道:“三十八就三十八,当我做了亏本生意,懒得跟你们胡搅蛮缠。”
        “啊?”
        王猛愣了愣,随即大喜,掏钱付账说:“谢谢,谢谢,你真是好人!”
        兄弟二人走出店铺。
        王渊揶揄道:“大哥,你买首饰送给谁啊?”
        “别问,你还太小,不懂这些。”王猛脸上泛着幸福微笑,掏出一块碎布,把耳环小心包好,放在胸口贴身保管。
        我不懂?
        你就是馋别人身子了!
        当心哪天方寨主知道,把你三条腿全部打断!
        此后整整一个时辰,王猛都处于飘忽状态,好几次差点跟路人迎面相撞。
        他脑子里充满了幻想,想象着方阿妹收到耳环,是有多么的欣喜若狂;想象着他们手拉手漫步林间,迎着朝阳一起唱山歌;想象着方阿妹带着耳环,穿着漂亮的新衣裳嫁给他
        对了,等我跟方阿妹生了孩子,也要请沈先生帮忙起名!
        大概用去半天时间,两头毛驴驮来的山货,终于全部换成粗盐。
        天色渐暗,袁刚领着大家去找客栈,而且只打算开一间房。沈师爷住店就可以了,其他人蹲在街边上,裹着麻布就能凑合一宿,没必要再花那冤枉钱。
        就在此时,又是一阵马蹄声响,来往路人纷纷避让。
        只见那十二三岁的小姑娘,一马当先,灰头土脸。
        她身后的护卫们同样狼狈,有一个甚至没了半边脸,牙齿和颧骨都能看得清清楚楚。还有一个大腿骨折,趴在同伴马背上,只能这样横着回城。
        王渊见状暗暗发笑,看来国宝的战斗力很强啊。
        这些人如果杀熊猫倒还罢了,总能找到各种方法。估计是想活捉熊猫当宠物,结果被我大食铁兽搞得损失惨重。
        活该!
        小姑娘沿街狂奔一阵,快到贵州宣慰司府邸时,突然看到前方有个熟悉身影,吓得她连忙勒马想要转身逃跑。
        此人约末三十来岁,头戴方巾,身着儒衫,手里赫然还拿着一把折扇。他见小姑娘勒马回转,立即呵斥道:“站住!”
        小姑娘面露苦色,只得下马说:“大哥,你来找我阿爸呀?”
        那人脸色不悦道:“又去闯什么祸了?”
        小姑娘顺手把马鞭扔给护卫:“我没有闯祸,就是想去抓一只竹熊。那竹熊也太不给面子了,怎么劝都不听,还跟我们动起手来,把我好几个随从都打伤了。”
        那人听得此言,居然松了口气,似乎这个理由可以接受,只告诫道:“祖父在世之时,力行仁政,诗礼传家。你我皆为宋氏子孙,不可有残民害民之举,也不要虐待下人和奴隶。记住了吗?”
        “知道了,”小姑娘没什么耐心,“这些话,你该跟我阿爸说,他才是贵州宣慰使。”
        那人顿时气馁,黯然神伤道:“伯父听不进劝啊。我宋氏辖下百姓,一日难过一日,再如此下去,只怕又要有部族造反了。”
        小姑娘不屑道:“造反就造反,我正好带兵去平叛,让他们知道我宋灵儿的厉害!”
        “荒唐!”
        “糊涂!”
        “不知所谓!”
        那人连声斥责,复又咬牙切齿道:“汝父残暴至极,定将宋氏带入万劫不复之地!”
        小姑娘不再言语,她这位族兄是个书呆子,一天到晚说些不明不白的话,族人的耳朵早就听出茧子了。
        那人又痛心疾首道:“吾水东宋氏实为汉人,族谱可追及唐初。此数百年间,终日与蛮夷为伍,竟自甘堕落,以蛮夷自居。他日到了九泉之下,有何颜面去见先祖?”
        小姑娘还是不说话,她早就有经验了。旁人越是辩驳,这位族兄就越起劲,无人理睬反而更好打发。
        那人喋喋不休,又说了些乱七八糟的话。但终归还是消停了,愤然震袖而去,一路朗诵着不知从哪儿学来的汉家诗歌。
        ps:质疑宋灵儿温柔贤淑、善解人意的老铁,可以去看看角色栏里,主角和沈师爷的人格定位。

013【买不起书】
        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人无三分银。
        说的就是贵州。
        农历四月的贵州恰逢雨季,昨晚王渊、王猛、袁刚和袁志睡在街边,突然就他娘下起雨来。躲屋檐下都没用,风吹斜雨到处乱洒,把四人淋得浑身湿透。
        再加上昼夜温差很大,将他们冷得直哆嗦。身上裹两层麻布完全不顶用,只能蜷在墙根互相挨着取暖,气温可能已经降到5摄氏度以下。
        就连那两头毛驴,都跟他们挤在一起。而且是躺在最里面,由四人团团围住,防止毛驴淋雨受冻生病穿青人命贱,驴比人精贵。
        “滚开,滚开,别耽误我做生意!”
        大清早,客店伙计取门板开店,对着王渊等人一顿呵斥。
        王渊上半夜根本睡不着,下半夜估计冻习惯了,居然眯着眼睛呼呼大睡。这刚睡下没一会儿,就听到有人在耳边吵嚷,只得迷迷糊糊握住刀柄。
        嗯,醒来的第一反应不是睁眼,而是拿刀!
        袁刚、袁志和王猛同样如此,眼睛都没睁开,三把刀已经抽出来大半。
        店伙计见他们还赖着不走,本想过去踹几脚。结果蹭蹭蹭蹭四刀出鞘,吓得店伙计猛退几步,不待多想,便转身进店去收拾桌凳。
        穿青人家中最值钱的物事,并非别样,正是兵刃。
        袁刚身上那把钢刀,几乎花光了历年积蓄,完全可以当成传家宝。王渊和王猛兄弟俩都是铁刀,钢火比菜刀好不了几分,只能说勉强脱离了生铁范畴。
        至于弓箭,那玩意儿属于消耗品。
        自制土弓用不了一年半载就废了,打必须带把备用弓,免得关键时候掉链子。箭簇只有少数是铁制的,大部分属于骨制和石制,杀伤力能把人感动到落泪。
        当然,如果哪天举兵造反,箭簇肯定要进行淬毒处理。
        淬毒这招,是跟土人学的,他们喜欢玩吹箭。
        王渊打了个冷颤站起来,活动腿脚暖身子,复又蹲下去摆弄土弓。弓弦有些受潮,他掏出一块浸油碎布,包着弓弦来回轻柔擦拭,宛若在抚摸情人的美妙肌肤。
        擦完弓弦,又擦铁刀,手法极为熟练。
        袁刚、袁志和王猛,也在做同样的事情。对于他们而言,银子可以不要,酒肉可以不吃,随身兵器必须侍弄得宜,否则很有可能就突然没命了。
        小雨还在淅沥沥下个不停,好在雨势没夜里大,也没被风吹着往檐下灌。
        四人打理好兵器,就站在客店屋檐下等待,鬼知道沈师爷这懒货什么时候起床。
        足足苦候一个时辰,沈复璁才从店里出来。见他们身上衣服未干,顿时不好意思道:“昨晚你们受累了。”
        “没啥,早习惯了,”袁刚牵着毛驴说,“等雨停了再走,先吃点东西填肚子。”
        省城的物价太贵,他们舍不得买东西吃,身上自带了十天的干粮和清水。
        这场雨又下了足足半日,到下午时分,几人才牵着毛驴前往北城区。
        北城区的风貌又不一样了,这里的汉家平民最多,相对而言也更加繁华,终于稍微有那么点省城感觉。南城区的汉人也多,但十有八九属于军户,富的穿金戴银,穷的身着片缕,贫富差距异常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