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梦回大明春

乐读窝 > 历史军事 > 梦回大明春

第35页

书籍名:《梦回大明春》    作者:王梓钧

        一条灰麻纹质的大蛇,正在草间吐着信子。所谓打草惊蛇,它也被人类吓了一跳,迅速朝反方向逃窜而去。
        王阳明仔细观察一番,对两个仆从说:“这地方肯定不能住,先在官道上凑合一宿。待明日再去寻访附近百姓,借来镰刀、锄头清理荆棘,修缮房顶之后就能搬进来。”
        “轰隆隆!”
        一阵雷鸣,乌云翻滚,贵州的雨季来临了。
        主仆三人见势不妙,立即离开驿站,想在附近找个民居借宿。
        可四周全是山岭,根本看不到人烟。他们只能漫无目的随缘瞎找,中途又遇到两条毒蛇,幸好毒蛇也忙着避雨,暂时没空理会他们三个。
        忽地狂风大作,王阳明的帽子都被吹走。
        兜兜转转半个时辰,终于下起雨来,把他们全部淋成落汤鸡。
        冒雨苦行良久,王长乐突然欣喜喊道:“大爷,这里有个山洞,可以进去避雨。”
        王大爷连忙带着仆从,冲进山洞里躲避。
        洞中光线昏暗,又无干柴生火。他们只能把湿透的衣服脱下,又从木箱里拿出衣服换上,将湿衣拧干水份放置岩石阴晒。
        天色渐黑,主仆三人拿出干粮,接来雨水囫囵吞咽。
        夜间气温更低。
        他们的棉被没有放进木箱,早已被雨淋湿。此刻只能把衣服全找出来,裹得里三层外三层,还是冷得直打哆嗦,最后紧靠在一起互相取暖。
        翌日清晨。
        王阳明走到洞外,迎着朝阳练习引导之术,收功之后说:“长喜,日头高升,该醒来做早膳了。”
        无人回应。
        王阳明又唤了几声,终于感觉不对劲,连忙回洞查看情况。
        两位家仆脸色胀红,额头滚烫如炭,嘴唇干燥发裂,显然已经病得不轻。
        “大爷,我头好痛。”王长喜呻吟道。
        王长乐挣扎着想爬起来,浑身一软复又倒下,抱着衣服直打摆子。
        “你们稍等片刻,我去找干柴生火!”
        王阳明安抚两句,便提着罐子外出寻找水源,又沿路捡来一些相对干燥的枯枝。很快返回洞中生火取暖,结果枯枝淋雨带着水份,把整个溶洞搞得烟雾弥漫。
        “咳咳咳咳!”
        两个仆从咳嗽不止,连眼睛都睁不开了。
        王阳明连忙把柴禾抱到洞外,烤干之后再抱回来。又从箱中舀出粟米,淘洗加水烹煮,直至熬成糜糊状,才扶起二人给他们喂食。
        两日过去,仆从的病情有所好转,但依旧浑身酸软无力。
        更要命的是,他们开始抱怨了,整天长吁短叹,说什么要死在贵州,这辈子都不能再回余姚,最后干脆躺在那里嚎啕大哭。
        王阳明拿起木仗,敲打岩壁伴奏,扯开嗓子唱曲:“莺花伴侣,效卓氏弹琴,司马题桥。情深意远,争奈分浅缘薄。香笺寄恨红锦囊,声断传情碧玉箫。都为可憎他,梦断魂劳……”
        仆从不哭了,但更觉心烦。
        王长喜忍不住说:“大爷,我们又听不懂,你就先别唱了。”
        “那我换一首。”王阳明又打起节拍,用方言哼唱银绞丝调。
        这回有效果了,仆从们听着家乡小调,联想到此刻境遇,不禁悲伤痛哭,眼泪止不住的往下流。
        “呃……”
        王阳明止住歌声,把木仗一扔,坐在二人跟前,挤出笑容说:“我来给你们讲个笑话。说是有个人买肉,忽然内急,把肉挂在茅厕外。旁人来偷,没来得及走,那人就从茅厕出来。二人争执不休,偷肉之人就把肉咬在嘴边,说:‘你把肉挂在外面,怎么可能不丢?像我这样咬住,就肯定丢不了!’是不是很好笑啊?”
        这出自三国时代的《笑林》,源远流长。
        可二位仆从文化程度不高,偏偏笑点还很高,这笑话把他们听得快哭了。
        王阳明拍手道:“不好笑吗?那我再讲一个。”
        (ps:明朝中期的《三宝太监下西洋记》,已经把皇帝称为万岁爷。其他一些明朝的小说杂剧,也经常有“爷”这个称呼。王阳明排行老大,且父亲健在,家仆喊他“大爷”应该没啥毛病。)

033【兵灾】
        “子曰:‘古者民有三疾,今也或是之亡也。古之狂也肆,今之狂也荡……’”
        宋氏族学内,刘耀祖正在摇头晃脑读书。
        这里的宋氏子弟早已换了一批,宋夔等人在学完《小四书》后,便一个个宣布学成归家。他们连县试都懒得去考,反正无所谓,只要能看懂朝廷公文就不算文盲。
        穿青寨的方正等人也跑了,只剩王渊和刘耀祖。
        其中,袁志和袁达都做了宋公子的随从,宋坚答应推荐他们去考武举。不过在正德初年,武举考试没有形成规范,时办时不办,贵州这边已经好几年没有搞武举选拔。
        “王渊,出大事了!”
        宋灵儿快步冲进教室,口呼大事,脸上却是幸灾乐祸的表情。
        王渊认真练字,头也不抬,问道:“什么大事?”
        宋灵儿说:“安宁宣抚司的苗民造反,已经攻陷了清平县城!”
        “那你高兴什么?”王渊不解道。
        宋灵儿解释说:“朝廷任命了一个临时督抚来贵州,好像叫什么魏英。魏英和贵州总兵李昂,勒令安氏立即派兵平叛,这次水西安氏肯定要出点血!现在贵州城里兵荒马乱,好多彝族土司兵违制进城,把两位布政使气得直跳脚。”
        王渊笑道:“看来你爹也不是傻子嘛。”
        “我阿爸当然不傻,他脑子清醒着呢。”宋灵儿得意洋洋。
        前面咱们不是说,安、宋两家联手逼走巡抚,安家又联合文官打击宋家吗?
        宋然被安贵荣摆了一道,居然不声不响交结武官。
        李氏为贵州世袭武将,职务最低也是都指挥佥事,历代子孙经常当都指挥使或同知。到了李昂这一代,已经连续两代担任贵州总兵,跟兵强马壮的安氏一直有摩擦。
        安贵荣算是走背运了,去年刚逼走一个巡抚,让朝廷撤销巡抚一职。现在又遇到苗民叛乱,朝廷安排个临时督抚过来,还跟李昂勾结在一起,逼着他安氏调兵去平叛。
        安宁宣抚司发生叛乱,跟他水西安氏有个毛关系?
        逼反苗民的,是播州杨氏的一个分支。成化年间,安宁那边苗民造反,朝廷调杨氏从四川入贵平叛,之后就让杨氏的嫡子留在此地当土司。中间还闹出庶子谋杀嫡子的内斗把戏,庶子获罪迁往别处,另一个杨氏子弟担任同知,把当地苗民逼得揭竿造反。
        造反之事,直接牵扯到杨氏;造反之地,紧挨着宋氏地盘。
        就算要平叛,也该杨氏或宋氏出兵,怎么都没理由劳烦他水西安氏!
        安贵荣已经快被宋然、李昂、魏英给恶心死了。
        王渊被宋灵儿拉着骑马回城,果然见到城中土司兵横行。两位布政使、按察使,正带着官差跟土兵交涉,让他们立即出城滚蛋,不得留在城中胡作非为。
        很快,贵州都督魏英、贵州总兵李昂,带着卫所军士从次南门进城。
        三朝老臣魏英骑马飞驰,挥舞着马鞭大喝:“但有趁机作乱之辈,就地格杀勿论!”
        “不可,”李昂赶紧阻拦,“土司兵势大,莫把安氏也逼反了,咱们先去找安贵荣理论。”
        眼见土司纵兵劫掠,魏英气得浑身发抖,质问李昂:“朝廷在贵州城驻兵两万,你只带几百个家丁过来,其他的兵士被你吃了?”
        还有个屁的两万兵,能有两千能打的就烧高香了。
        李昂只能说:“魏制台,当务之急,是让安贵荣把土兵调出城去,卫所之事可以今后再议。”
        “哼!”
        魏英没给对方好脸色看,他是三朝老臣,布政使就当过两次。现在又临危督抚贵州,军政大权都由他暂理,所有贵州官员必须听他调遣。
        二人带兵直奔贵州宣慰左使的府邸,结果根本没见到安贵荣。
        安贵荣懂得见好就收,在表达自己的不满之后,已经亲自到街上收拢土兵。随即带着土兵出次南门,直奔都匀府平叛,都懒得跟贵州督抚和贵州总兵打招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