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梦回大明春

乐读窝 > 历史军事 > 梦回大明春

第111页

书籍名:《梦回大明春》    作者:王梓钧

        宋灵儿笑道:“考第一名的邹守益是个书呆子,我跟老师在江西就碰到他。这人就连坐公车的时候,都一路上捧着书看,也不怕把脑袋搞晕。”
        古代路况十分不好,便是宽阔官道,也肯定有坑有包、崎岖不平。再加上马车糟糕的减震系统,坐车赶路往往被抖得七荤八素,而邹守益居然能坐在车上看书,他的大脑可能自带减震器吧。
        黄峨自小就特别崇拜才子,听宋灵儿这么一说,她反而对邹守益更感兴趣:“千里车船苦读,必定心志坚毅,可惜不能一睹风采。”
        “这种人脑子都读傻了,便是作官亦属迂腐之辈,”黄峤在旁边说着酸话,捧杨踩邹道,“亚元杨慎才是真正的饱学之士,满腹经纶不在话下,诗词歌赋也是样样精通。”
        黄峨认为大哥言辞欠妥,提醒道:“俱为士子,兄长不应妄加贬损。”
        “那我不多说了。”黄峤一脸讥笑,其实他是在冒酸水,有些嫉妒邹守益和王渊年纪轻轻就中试。
        至于杨慎,那是黄峤的朋友,两家父辈关系非常好,黄峤与杨慎也是同乡兼国子监同学。如此种种,黄峤自然要帮着朋友杨慎说话,顺便贬低不知从哪儿冒出来的邹守益和王渊。
        宋灵儿突然感觉这位黄大哥人品不行,她说邹守益是书呆子属于戏言,其中还带着尊敬佩服的意思,毕竟坐马车坚持读书太难了。而黄峤,则是直接质疑邹守益的才能,两人言语有着本质区别。
        眼见宋灵儿脸色不悦,黄峨连忙转移话题:“大哥,宋姐姐,既已看榜完毕,我们也该归家了吧。”
        “等等!”
        宋灵儿突然看到邹木,正与其他士子一起朝这边走来。她拍马跑去喊道:“邹木头,怎么不见王渊?”
        “宋小姐,你怎么也在京城?”邹木惊讶道。
        宋灵儿说:“我随先生进京赴任。”
        邹木喜道:“先生也在北京?”
        宋灵儿笑着说:“先生不但在北京,还当了同考官。你治的也是《礼记》,先生还批阅过你的卷子呢。”
        “惭愧!”邹木感觉没脸见人,自己这次考会试,居然被授业恩师亲手刷下去了。
        宋灵儿又问道:“王渊呢?”
        邹木说:“若虚兄在城外客栈,我等正欲出城报之喜讯。”
        “那就一起去,”宋灵儿回马来到车前,“黄妹妹,我要出城找王二郎,你去吗?”
        黄峨虽然很想亲自见识《临江仙》的作者,但女儿家自有矜持,她摇头道:“不去了,怕是不太方便。”
        “那我走了啊。”宋灵儿说完便去跟邹木汇合。
        而常伦等人,则被宋灵儿搞迷糊了,他们哪见过当街纵马的少女?
        宋灵儿此刻一身汉家女子打扮,除了还带着贵阳口音,根本看不出是土司家的千金。
        常伦惊讶道:“我从小长在北方边地,除了蒙古人之外,还未见过如此豪放少女。贵州女子都是这般不拘礼仪吗?”
        金罍插话道:“我在云南倒是见过。”
        邹木笑着解释:“这位宋灵儿小姐,是贵州宋宣慰使的独生女,自小就弓马娴熟,豪气不输男儿。”
        常伦就喜欢这种豪爽性格,当即赞道:“真乃奇女子也。”
        邹木连忙提醒:“宋小姐跟若虚兄是青梅竹马。”
        “原来如此。”众皆恍然。
        等宋灵儿回来,一行人结伴出城,结果在城门口碰到王渊。
        “王二!”
        王渊还没来得及说话,宋灵儿突然大喊。
        “你怎么在京城?”王渊惊喜不已。
        “哈哈,没想到吧!”宋灵儿俏皮笑道。
        常伦抱拳道:“恭喜若虚兄,今科高中礼经魁,会试第三!”
        “我是第三名?”王渊稍微有些惊讶,他觉得自己能考前三百名就不错了。
        金罍说:“没错,就是第三名。等到会试程墨刊印,定要拜读一番若虚兄之大作。”
        王渊说:“诸位稍待,我去确认一下。”
        这就好像买彩票中了五百万,旁人说得再言之凿凿,自己都必须亲眼对比号码才能放心。
        王渊骑马奔向贡院大街,周冲和宋灵儿连忙跟上。其他士子则一路谈笑,等耍够了再一起去喝酒,庆祝的庆祝,浇愁的浇愁。
        “喂,你是王渊的跟班吗?”宋灵儿问周冲。
        周冲答道:“我是二哥的家仆。”
        宋灵儿立即把他当自己人,掏出一块碎银子扔过去:“接着,这是见面礼。”
        “多谢姐姐。”周冲的小嘴儿很甜。
        此刻士子们已经散得差不多,王渊轻轻松松来到榜下,果然见到自己的名字位列第三。
        邹守益身边连个书童都没有,此刻同样望着榜单。
        而杨慎也坐着马车前来,他早就得到名次消息,但跟王渊一样,必须亲自看榜确定真假。
        杨慎见王渊、邹守益皆士子打扮,出于礼貌抱拳作揖,随即视线便转移到会试榜上。
        有一种说法是,三年前杨慎已中状元,由于两位主考失误,将烛花落在杨慎卷上,导致杨慎意外落榜——这多半是扯淡,但也并非凭空编造。
        正德三年的会试朱卷,因为意外失火,被烧毁五十多箱。
        杨慎的卷子很可能也在其中,会试卷一烧,连参加殿试的资格都没有,哪有什么被主考列为殿试案首的奇谈。只能说他怪倒霉的,以其实力肯定中试,结果在关键时候一把火烧没了。
        “哈哈,二哥果然考第三!”周冲大笑,感觉自己的家仆前途一片光明,或许他今后能成为大明首辅的管家呢。
        杨慎闻言笑了笑,对王渊抱拳说:“原来阁下便是贵州王二郎,失敬!”
        王渊回礼道:“不知朋友尊姓大名?”
        杨慎说:“四川士子杨慎。”
        王渊瞧了瞧榜单,复问邹守益:“敢问朋友大名。”
        邹守益抱拳说:“江西儒士邹守益啊。”
        三人互相看了看,都觉有趣,随即哈哈大笑。

106【上巳踏青】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杜甫《丽人行》。
        三月三为上巳节,不惟是汉族,中国各个少数民族,都会在三月三进行庆祝。甚至,日本、韩国、越南等儒家文化圈国家,都一直保留着过“三月三”的传统。
        黄峨将精心准备的香囊挂在腰间,对着镜子左看右看,觉得满意了才去整理箱子。
        “小妹,快点,就等你了!”黄峤在外面喊道。
        “来了,来了!”黄峨快步跑出去。
        街边,宋灵儿牵着一匹马,早已等候多时:“黄妹妹,你怎么才出门啊,你看人家靳妹妹都等好久了。”
        黄家隔壁是靳家,门口停着一辆马车。
        吏部右侍郎靳贵家的二公子靳越、小女儿靳岚,这次都要出门踏青。反正必须有男子陪同,女儿家单独出游太危险,而且容易惹人非议。
        只有宋灵儿属于野丫头。
        靳岚掀开车帘朝黄峨挥手,催促道:“黄小妹,快上车!”
        黄峨爬上靳家的马车,问道:“宋姐姐,你就这样骑马出去啊?”
        宋灵儿骑马走在旁边,笑道:“不然呢?”
        黄峨一直想纠正宋灵儿,她认为宋姐姐如此逾礼,将来很难找到一位好夫君。不过嘛,宋灵儿坚持如此,黄峨也不能强迫,她决定以后都不再劝了。
        靳岚趴在车窗问:“宋姐姐,你们苗人也过上巳节吗?”
        宋灵儿纠正道:“我是仲家人,不是苗人!”
        “哦。”
        靳岚吐吐舌头,问道:“你们仲家人也过上巳?”
        宋灵儿解释道:“是啊,不过我们不叫上巳节,我们叫歌圩节。男女青年约到山上或者河边唱歌,互相看对眼了便可做恋人,只等着男方下聘结婚便成。”
        “不需要媒妁之言吗?”黄峨惊问。
        宋灵儿笑道:“随便找个媒人呗,双方父母基本不会反对。”
        靳岚憧憬道:“你们那边的三月三,肯定非常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