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梦回大明春

乐读窝 > 历史军事 > 梦回大明春

第113页

书籍名:《梦回大明春》    作者:王梓钧

        锦衣卫鸣鞭,众人过金水桥,来到奉天殿前的广场。
        内阁成员和六部、六科等大佬,继续前行至丹陛之内,即奉天殿与殿前台阶的中间位置。普通官员,只能与士子们一起,排列于台阶或广场。
        大约黎明时分,正德皇帝升殿了,文武百官磕头行礼,三百五十名士子依旧站立。
        礼毕,文武百官进入奉天殿。
        礼部官员则引着中式举人,来到之前大佬们站立的地方,按会试名次排列于丹陛之内的左右两侧。
        鸿胪寺序班官员,捧着早已密封好的试卷,由左阶降至中道赞礼,王渊等中试举人这才跟着五拜三叩。
        文武百官退朝,从士子们中间走过,分列左右下了丹陛。
        “江西福安县中式举人,邹守益!”
        邹守益立即离开队列,进门时领到卷子,昂首阔步走进奉天殿。
        “四川新都县中式举人,杨慎!”
        杨慎朝左右士子抱拳,在领卷之后,微笑着走进奉天殿。
        “贵州宣慰司中式举人,王渊!”
        王渊也对旁边士子抱拳,走到门口去领卷。此处有全身着甲的“大汉将军”,前两位走过都目不斜视,唯独王渊走来,“大汉将军”们不由看了他几眼。
        显然,白衣飞将王二郎的名头,连值守皇宫的“大汉将军”都有所耳闻。
        王渊走进奉天殿好奇观望,一眼便看到坐在金台的朱厚照。
        明朝的奉天殿,嘉靖重修之后叫皇极殿,也即清朝的太和殿。
        但是,奉天殿的面积,远远大于皇极殿和太和殿,这是因为雷劈失火重修后面积减小了。
        从殿门口到皇帝宝座,距离超过四十米,再加上此时天光微亮,王渊根本看不清朱厚照长啥样子。
        考桌是由光禄寺安排的,桌上贴有考生名签,王渊很快找到自己的桌子。
        王渊特别倒霉。
        因为考桌是随机分配的,而王渊被安排在角落里。殿宇森严,角落里光线不好,此刻完全看不清字,估计天亮之后能稍微好些。
        试卷用白宣纸裱了四层,为十五开,前六开用来写考生信息,交卷之后要全部弥封,后九开才用来写策试正文。
        王渊虽然看不清朱厚照,朱厚照却在王渊进殿的瞬间,便一直脸上带笑死盯着他。
        眼见王渊被安置在角落里,其他士子都开始写姓名籍贯了,而王渊却因光线太弱只能慢慢研墨,朱厚照幸灾乐祸笑得更开心。
        天色愈发光明,王渊提笔写自家信息:应殿试举人臣王渊,年十六岁,系贵州宣慰司贵竹长官司人,由贵州宣慰司学生应正德五年庚午科云贵乡试中试,由举人应正德六年辛未科会试中试。今应殿试,谨将三代脚色开列于后,曾祖讳忠(未仕),祖父讳恩(未仕),父讳全(未仕),世代皆务农。”
        等到时间差不多了,终于公布策试内容。
        题目内容有五百多字,大致意思为:
        “创业以武,守成以文。但兵农一致,文武同方,文武的作用究竟有什么区别?纵观先秦与汉唐宋,英主都是文武兼备。天下虽安,忘战必危险,治兵与治民之道有何差异?”
        “我朝太祖皇帝非常牛逼,啥都制定得非常好,于是有了一百五十年的安定繁荣。但现在士子失业、百姓饿肚子、流民化为盗贼;如今赋税不足、民力枯竭、军饷不够、兵力欠缺、反贼未除,是文武百官哪里做错了吗?”
        “如何才能避免文恬武嬉,如何才能让天下安定,如何保我大明长治久安,请士子们来说说。”
        士子们拿到题目之后,都感到有些惊讶,今天的殿试内容太实在了,以前都什么王道啊、礼教啊这些虚言,哪里会问如何治兵与治民?
        但仔细想想,早在半个月前,反贼就打到京南一百里,如今还在河南、山东流窜,这道策问题目明显是切中时弊的!
        三百多个中式举人,此时此刻,集体抓瞎。
        王渊也在挠头,这道题出得太大了,根本不是一天时间能写好的。
        好在王渊穿越之后,也非只看四书五经。《千字文》和《小四书》就有各种历史故事,而在龙岗山,王渊也向王阳明请教过时事弊病,同时还看了几本乱七八糟的史学杂书。
        《礼记》的许多内容也能引用,反正论及历代兵农事,再结合穿越前的中学历史书来答便可。
        确定好自己的答题内容,搜肠刮肚瞎写一阵,时间已经快到中午。
        皇帝派人赏赐宫饼一包,就着茶水便是午饭。
        殿外丹陛内有茶水,士子随时可以去喝,也随时可以去上厕所。只要别看其他人的卷子,别大声喧哗吵闹,是没人来管你在干啥的,搁厕所里睡一觉都可以。
        朱厚照赖着性子,一直在奉天殿坐到中午,便打着哈欠溜去豹房玩耍。
        王渊上个厕所回来,发现金台上的皇帝不见了。他闭眼在考桌上趴了一阵,再次整理思路,然后坐直身体继续瞎写一通。
        傍晚,夜色降下。
        殿试不给蜡烛的,你若生有神眼,那也可以摸黑继续。但咱这不是仙侠文,黑灯瞎火的,考生们陆陆续续交卷,然后哀鸿一片结伴出宫。
        金罍哭丧着脸,对王渊说:“策试题太难了,怕是只能排进三榜。”
        “我也瞎写的。”王渊笑道。
        废话,苦读四书五经的士子,遇到这种策题谁不瞎写?

108【科举舞弊案】
        殿试阅卷工作还没开始,暗恋金罍的那个靳岚,其父亲靳贵便摊上事儿了。
        这次会试,有舞弊案发生!
        起因是一个叫王谦的宜兴人,在礼部贡院工作,他跟同乡应考举人吴仕有仇,举报吴仕作弊。会试填榜之际,外帘官(考试监察官)全都进来,彻查舞弊案件,因此这届会试填榜很晚,比往届晚了一个时辰出榜。
        结果查来查去,吴仕没有问题,反而是江阴举人陈哲,被查出向靳贵(副主考)的家童靳可勤行贿买题。
        陈哲直接被剥夺中试资格,靳可勤则携款逃跑。
        王谦坚持说同乡吴仕也买题了,于是外帘官分成两派。一派认为应该取消吴仕的进士资格(已经中试),一派认为应先把靳可勤抓回来,当面与吴仕进行对峙。
        闹来闹去,吴仕都已经去参加殿试了,还是被莫名其妙剥夺功名。
        而靳可勤早已潜逃,副主考靳贵和中试举人吴仕,都黄泥巴掉裤裆里,不是屎也是屎。殿试结束之后,这个消息传遍京城,二人有理都说不清楚。
        最倒霉的是工科左给事中马卿,他身为吴仕的房官,推荐了吴仕的卷子,也因此事被连累,外调去大名府担任知府——纯属躺枪。
        所以,正德六年的会试录取三百五十人,但进士只有三百四十九个,吴仕被罢免了。
        “若虚,你听说了吗?这次会试有人作弊!”金罍快步跑进王渊房中。
        王渊问道:“怎么回事?”
        金罍焦躁道:“一个朋友告诉我的。副主考靳贵,就是上巳节踏青,那个靳小姐的父亲。他的家童受贿卖题,早就携款潜逃了,已经参加殿试的吴仕被夺去功名!”
        “还有这等事?”王渊惊讶道。
        “谁说不是呢,”金罍摇头感慨,“现在京城都在疯传,说副主考靳贵卖题无数,暗得贿银数万两。还有,你也被人造谣了!”
        王渊无语道:“关我屁事啊。”
        金罍说:“谁让你是贵州士子?贵州已有十多年不出进士,你不但中试了,而且还是会试第三。那些造谣者到处宣扬,说你贿赂靳贵白银三千两,提前拿到了会试题目,所以才能考得第三名!”
        “草!”王渊忍不住爆粗口,而且还是上辈子的粗口。
        金罍懊恼道:“上巳节就不该出门,我们跟靳家小姐结伴春游的事情,已经被人捅出来了。就连我都被质疑买题,我一个云南士子,会试考中第二十八名,在他们看来肯定买题了。”
        王渊刚开始还不在意,此刻却表情严肃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