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梦回大明春

乐读窝 > 历史军事 > 梦回大明春

第245页

书籍名:《梦回大明春》    作者:王梓钧

        必须快刀斩乱麻!
        王渊走到两个路姓皂吏面前,叹息道:“唉,只怪你们命不好。”
        两人惊恐万分,还没来得及求饶,只见两道剑光闪过,已经被王渊抹了脖子。
        其中一人还没当场死透,捂着喉咙不断挣扎,嘴巴和指缝间不断冒出汩汩鲜血。
        王渊翻身上马,对两百运军说:“随我去抄家!”
        所有人都愣在当场,傻傻看着将死之人,犹如一只没有被杀透的鸡!
        数千闹事百姓,开始有人退却,不多时居然全走了。
        王渊带兵来到路家祖宅,发现那居然是一座土楼,相当于坞堡的缩小简化版。
        路家先祖曾在元朝做过大官,元末乱世,山东乱得一匹,估计也是靠这种土楼保住家业。
        王渊大喝道:“土楼中人,一刻钟之内全部出来,若有不听令者,按谋反罪论处!”
        王渊是全速赶来的,路家人还没接到消息,但看这阵仗也不敢直接开门。
        一个中年人悬筐而下,问道:“王学士为何带兵至此?”
        王渊笑道:“数日之前,我带着好意前来,跟你们商量占地赔偿之事。既然你们不接受好意,敬酒不吃吃罚酒,那我就只能带兵来了!回去跟你的家主说一声,今天若不开门,明日便是大军攻楼,全部以谋反罪论处。夷三族!”
        那中年人赔笑道:“王学士言重了,我们路家怎么可能谋反。”
        王渊说道:“那可说不定。我接到举报,说去年反贼过境之时,你们给反贼送了粮食。否则的话,为何山东许多县城都被反贼攻破,你们这路家土楼还好端端的?”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中年人只得回去,不片刻,土楼大门开启,路家族长亲自拄着拐杖出来迎接。
        “不要开门,他们要抄家!”后方有人赶回来大喊。
        王渊本来不想再杀人,听得此言,一剑将路氏族长砍死,喝道:“全部束手就擒,若有反抗,格杀勿论!”
        二百运军,面对反贼只能逃跑,此刻却如狼似虎的冲入土楼。
        这些运军的军纪实在不堪,趁机私藏财物且不说,居然还有人想侮辱妇女,被王渊提剑砍死两个才算规矩。
        从元代便兴盛至今的临西路家,就此覆灭。
        男的被发配戍边,女的打入教坊司。有劣迹的家奴,陪主人一起流放,其他家奴却能分到路家留下的土地田产。
        各种产业加起来,折合白银三万多两,这还不算王渊分给那些家奴的土地。
        可以省下不少工程款了。
        科道言官会因此弹劾王渊吗?
        不会!
        因为王渊是为了漕运工程,漕运乃国本,谁敢胡乱说话?
        别说王渊只抄一家,便是把邢家和柳家一起抄了,那也是有功无罪的!

237【杀不尽的贪官污吏】
        清晨,水库工地。
        各处火把渐渐熄灭,又到了换班时间。
        一个吏员趁着换班的间隙,扯开嗓门儿大喊:“昨夜之工程,一组评为最优,组长赏银五钱,各小组长赏银二钱,全体组员加餐加肉!四组虽工程速度不快,但因土质坚硬、颇多石砾,诸位尽心尽责,实属不易,四组全体组员加餐加肉!”
        获得赏赐的两个工程组,个个喜笑颜开。
        特别是能拿钱的组长、小组长们,更是把王渊视为再生父母。除了组长是临清州吏员,小组长全是在灾民中挑选的,如果能多得几次奖赏,开春回家的耕种银子都够了。
        说完奖赏,便是惩罚。
        “六组,已经连续三次考核倒数第一、第二。组长肖常贵就地免职,各小组长全部重新推选,全体组员今天餐食减半!”
        无人敢质疑,全都垂头丧气,被免职的吏员也灰溜溜离开。
        王渊是真的心狠手辣,不但将路氏抄家,随后还惩罚那些阳奉阴违、吃拿卡要的皂吏。
        因为克扣伙食经费,知州马纶的师爷,已经被逮捕下狱,等待他的将是剥夺秀才功名之后再流放。其他涉事官吏,临清州主簿被王渊一刀砍了,其工作由王渊的弟子宝朝相接手。好几个吏员被勒令戴罪立功,一旦再出差错,可以陪那位师爷一起去边疆当兵。
        漕运参将梁玺派人送来的粮食,莫名其妙缺了两千石。负责押送粮食的百户,也被王渊一刀砍了,顺便让人将其头颅带回去给梁玺看看。
        负责征地赔偿的临清州书吏,暗中侵占百姓良田,把征地范围之外的土地也悄悄弄走。涉事官吏全部被砍头,之前那位临清州主簿,也是因此被杀掉的,否则王渊多半会令其戴罪立功。
        前前后后,王渊砍了二十多颗脑袋,吏员不够怎么办?
        呵呵,王渊不是刚收了个弟子叫刑泰吗?刑家虽然只出了一个州判,但读过书的子孙却不少,不管秀才还是童生,临时征用过来做吏员即可,甚至刑家的账房先生都在工地上帮忙!
        而且刑家还是地头蛇,很多事情让他们办,用起来非常顺手。
        朱厚照已经派了十个年轻御史过来,交叉轮换着监督各地情况,各种捕风捉影的消息都往王渊面前奏报。贪污消息实在太多,而且分不清真假,王渊只能慢慢查验,一经查实,要么流放,要么杀头!
        仅仅二十天,东昌、临清、济宁等地,各级官员简直闻风色变,听到王渊的名字就两腿发软。
        当然,弹劾王渊的奏章也不少。
        这些官吏或豪绅,多少在朝中有点关系,疯狂写信去京城揭露王渊的劣迹。不少言官被轻易蛊惑,历数王渊三大罪状:无故查抄良民之家、动辄滥杀官吏、贪污工程款无数!
        而王渊,每三天给皇帝写一封信,消息阐述自己的工程进度和所杀官吏。
        ……
        黄崇德跪在地上说:“王学士,在下不负重托,所需工程材料已陆续运至。”
        “起来吧,你办得不错。”王渊笑道。
        黄崇德本来就在山东做生意,王渊所需的山东棉花,都由此人经手购运。再加上黄崇德的儿子,已经拜王渊为师,自然就选择黄崇德作为招商总负责人。
        肯定会让黄崇德赚钱,也肯定会让供应商赚钱,但别想把王渊当傻子哄骗。谁敢坐地起价,那纯粹是嫌王二郎的刀不够快!
        此时正值冬季枯水期,上游河道直接被凿冰截断,部分河水被挖渠引流至下游。
        王渊来到滚水坝工程处,问道:“李公,地基挖好了吗?”
        老太监李兴说:“已经挖好了。”
        王渊点头道:“石灰等物也运到了,从明天开始打三合土。”
        李兴问道:“真用三合土筑堤?我以前没试过,不知是否可行。”
        “层层夯实,硬若坚石,年份越久,就越是坚固!”王渊笑道。
        李兴拥有修筑各种堤坝的经验,二十年前,他跟刘大夏、陈锐一起修黄陵冈堤坝。不但在北岸筑起三道高愈城墙的防水坝,还修了一道滚水坝,用于防沙和减缓水势。
        当年,仅是黄陵冈那道滚水坝,就耗费巨石三万多块,巨木三千、小木四万五,生铁一万一千斤。
        这老太监有经验得很!
        王渊问道:“此坝何时能竣工?”
        李兴笑道:“两个月。若非夯三合土太麻烦,一个月就足矣。”
        黄陵冈那道滚水坝,劳工一万六千人,用时四个月完成。但临清的滚水坝,规模要小得多,施工难度也小得多,前期已经做了一个月的准备工作,两个月时间是完全可以搞完的。
        “二哥,柳家人来了!”袁达突然骑马来报。
        不但人来了,还送东西来了。
        柳氏族长已经七十多岁,亲自拄着拐杖带队,身后是十多车酒肉粮食。
        “草民柳德贵,见过青天大老爷!”柳老头子带着族人,在冰冷的河岸土地下跪磕头。
        王渊笑着将其扶起:“柳老丈,何来青天一说啊。”
        柳德贵捋着胡子,朗声道:“王学士刚正无私、清廉如水,可称青天。王学士为国为民、兴修水利,可称青天。王学士为民除害,将那路氏恶贼抄家,可称青天。有此三大功绩,自是我临清百姓的青天大老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