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梦回大明春

乐读窝 > 历史军事 > 梦回大明春

第304页

书籍名:《梦回大明春》    作者:王梓钧

        王渊说道:“因为满朝皆收其贿赂,少数几人说话没用啊。”
        唐伯虎叹息道:“唉,宵小盈朝,还是跟当年一样。”
        王渊说道:“你若愿留下,以后就替我撰写来往文书,顺便为我出谋划策。或许,我能还你功名也说不定。”
        “真的?”唐伯虎眼睛突然明亮起来,仿佛整个人都焕发新生。
        王渊笑道:“当今陛下,有什么做不出来的?还你功名,只是小事一桩。”
        出谋划策什么的,纯属扯淡。
        王渊缺一个文吏,妙笔生花那种,唐伯虎就很适合。
        突然,袁达走进来,在王渊耳边嘀咕几句。
        王渊起身说:“子畏先生,走吧,看看我是如何做官的。”
        唐伯虎立即跟随,袁达那匹马也借给他骑。
        却见王渊召集十多个读书人打扮的属下(弟子),又带着数百军士出营,绕着城墙直往北关杀去。
        唐伯虎问道:“王总制要去剿匪?”
        王渊哈哈大笑:“剿匪带兵就够了,我还带这么多弟子?带去给匪寇写墓志铭吗?”
        唐伯虎被这话逗乐了,跟着莞尔一笑。
        众人直奔北关而去,惊得沿途鸡飞狗跳,暗中监视王渊的帮闲,也连忙跑去报告自己的主子。
        王渊只向皇帝要了南关职务,却故意留着油水更丰厚的北关不动,自然有原因的。
        五百神机营将钞关三面包围,只留下靠河的一边。很快,靠河的一边也被接管,所有钞关办事员都被火枪指着脑袋。
        浙江户曹兼钞关主事喻智,慌忙跑出来问:“王总制,为何带兵包围钞关?”
        王渊说道:“查账!吾奉皇命总督浙江,临行之前,受户部尚书邦秀公(石玠)所托,让我一定要好生查查浙江北关!”
        “查……查查查账?”喻智两腿发软,直接一屁股坐到地上。
        喻智是正德九年进士,加上观政(实习)岁月,也不过才当官两年而已。实在是浙江北关油水太厚,只用今科进士执掌,而且一年一换。即便如此,也挡不住贪污。
        不贪不行,喻智上任之初,也想做个清官。但上任仅一个月,他就被拉下水了,实在是做清官压力太大,而做贪官又可以捞得太多!
        这家伙,历史上官至右副都御使,如今还在新手期就被王渊逮到。
        “王先生,有劳了!”王渊对王文素抱拳道。
        王文素虽然对王渊执弟子礼,但并非真正的弟子。他这个人形计算器,带着十多个数学尖子生,绝逼能把浙江北关的账目给查爆。
        等待通关的商船上,此时甲板站满了人。
        王渊对袁达说:“告诉那些商贾,此事跟他们无关,该如何过关还是如何过关!”
        话虽如此,在火枪的威胁下,关检人员一个个都打起精神,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公务员责任心。
        没过多久就闹起来,因为一艘官船被拦下。
        一个官员模样的家伙喊道:“胡闹,这是官船,怎容得你等搜查?”
        关检人员说:“官船更要搜查,严防官员携带私货!”
        因为官船免税,往往有官员携带私货,或者帮着商贾携带货物。这种行为是违法的,轻则降职,重则丢官。
        那官员下得船来,跑到王渊跟前哀求:“王总制,你就放下官一马吧,下官只带了几百匹布而已。”
        “你现为何职?”王渊问道。
        那官员道:“刚刚迁为余姚知县,正欲前往赴任。”
        王渊叹道:“可惜不是定海知县。”
        “啊?”那官员没听明白。
        定海县是浙江海上走私重灾区,那里的走私海港,占了整个浙江的三分之二。
        不过嘛,余姚知县也行,因为余姚同样有走私活动。
        王渊笑道:“把此人记下来,船上货物扣下,让他在关检文书上签字。”
        “王总制,你给条活路吧!”那官员哀嚎。
        王渊拍拍对方的肩膀:“放心,包裹北关户曹在内,我都只是记录在案,并不会立即揭发。只要你们好生配合开海,自然能够相安无事。”
        唐伯虎在旁边看着,若有所思,心想当官的果然没一个好东西。
        钞关这边被王渊搞得鸡飞狗跳,城内的官员同样惊慌失措。从浙江三司到杭州知府,一个个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飞快聚在一起商量对策。
        这王二不是开海吗?
        怎么跑来钞关查账?还他娘的突然带兵包围,连放火的机会都不给。
        王总督在钞关查账的消息,瞬间传遍整个杭州城。
        一家客栈里,张璁听到消息,顿时哈哈大笑:“王总制果真奇男子也,大明开国百余年,他是第一个敢在浙江北关查账的!”

297【一天八十两税银?】
        王绍,山东曹州人,弘治六年进士。
        去年,王绍担任陕西右布政使,年底回京述职,年初升为浙江左布政使。接到调令之后,他中途还回家省亲一趟,然后慢悠悠来到浙江赴任,他只比王渊早到半个多月。
        仅上任一个月的布政使,能贪得了多少?
        王绍一分钱没贪,也就某士绅上门求字,给了一千两润笔费而已。
        他怕个鸟啊?
        嗯,还真有点怕!
        浙江其他官员不知王二郎的威名,王绍却清楚得很。
        王渊在西域灭国时,王绍在陕西。甚至,王渊、朱英、张伟等人回京,他还在西安城外接待过,听到不少关于西域灭国的细节。那他娘几千上万的杀人,听说杀了好几万,简直就是个活阎王。
        王绍年初回山东老家省亲,又听说王渊在山东治河时,把七品以下官员砍了好几个。当场就砍死,根本不经三法司,事后还有功无过,巡按御史都不敢弹劾。
        惹不起,惹不起!
        王绍连续写了好几副字,换来家仆说:“给陈员外送去,就说本官书法拙劣,一幅字不值一千两,再写几幅给他补上。”
        好了,完事儿了,浙江北关的事情,从此便与王绍无关。
        真正着急的,是浙江右布政使任鉴。这位老兄在杭州为官数年,还有一个月就要卸任了,关键时候居然碰到这档子事。
        “任方伯不必担心,再让他查一年,也查不出什么问题来。”浙江按察使原轩说。
        任鉴焦急道:“怎么可能查不出问题?就算账目肯定没问题,但人有问题啊!他王二只需接管北关一个月,税银那么一对比,什么都清楚了!”
        钞关的官吏,自然不会傻到直接贪污税银。他们的主要进项,是敲诈勒索来往客商,虚报瞒报过关税额,这些东西都不用走账的。
        堂堂大明五大钞关之一,浙江北关一年的税收,居然还不足三万两银子。
        而清代康熙年间是多少?
        一百二十多万两!
        等到雍正狠抓贪污,改革税制之后就更多!
        浙江地方官员,绝对不敢吃独食,来往御史必定有好处,甚至户部大佬们也有好处。包括曾经担任户部尚书的王琼,也多半被利益输送过,户部浙江清吏司的官员也肯定吃得脑满肠肥。
        王渊敢在浙江北关查账,户部和都察院的官员肯定被他得罪一大堆。
        ……
        第二日。
        王渊坐在运河边上晒太阳,让人把宝朝珍叫来,问道:“昨日巳时到今日巳时,一天的水银是多少?”
        “一千六百九十六两七钱银子。”宝朝珍说。
        王渊又问:“去年北关的税银是多少?”
        宝朝珍说:“两万八千六百三十两白银。”
        王渊笑道:“也就是说,咱们在这里收税一个月,就抵得上去年一年的关税了?”
        宝朝珍道:“不用一个月,十六七天就够了。”
        “厉害呀,”王渊唏嘘不已,“把钞关主事喻智带来!”
        不多时,喻智就被军士叉来。这货一脸憔悴,站都站不稳,被军士放下之后,直接瘫坐在王渊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