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梦回大明春

乐读窝 > 历史军事 > 梦回大明春

第451页

书籍名:《梦回大明春》    作者:王梓钧

        他们连人带马,都没经历过火器齐射。
        先不说士兵,且谈战马。
        战马不经过特殊训练,第一次听到火枪齐射的巨响,瞬间就受惊失去控制。一时间人仰马翻,在河滩上乱做一团,部队彻底陷入混乱当中。
        “杀!”
        袁达收起火枪,挥刀带队冲锋,根本不理侧方山坡林中射来的箭矢。
        那些女真步兵,多为山中猎户、农民。有些体格好的跑得快,有些体格差的还没赶到战场,箭矢齐射都没形成,只躲在林中抽冷子放箭。怕个屁啊,袁达率领的五百骑兵,虽然说是轻骑,可都是穿着棉甲的。
        “杀!”
        五百骑兵拍成三列纵队,朝着已经混乱的女真骑兵冲去。装备碾压,士气碾压,阵型碾压,冲锋时犹如砍瓜切菜,无数女真骑兵跳入河中逃生,也有一些逃上山坡躲入林中。
        仅几分钟时间,女真骑兵就被袁达给杀穿了。
        而那些从山上赶来的女真步卒,此时才勉强完成集结。他们整队冲到河滩,正好位于袁达的骑兵、崔贤的溃兵中间。
        “吹号,吹号!”袁达催促道。
        这边号声响起,奔逃当中的崔贤,立即勒马止步。他回头一看,顿时大呼:“赵将军胜了,快随我杀回去!”
        袁达和崔贤,同时调头冲锋,女真步卒瞬间被前后夹击。
        还打个屁啊,都不需要首领下令撤退,女真步卒自己就跑了。哪儿来的回哪儿去,遁入山林消失不见,明军骑兵也不方便上山入林追赶。
        崔贤笑道:“赵将军真是骁勇,这些首级,兄弟只要五十颗。如何?”
        “都归你,”袁达懒得再给面子,对麾下骑兵说,“儿郎们,随我直趋古勒寨,把那建州右卫女真的老窝给端了!”
        崔贤慌忙阻止:“赵将军,我们是开路先锋,还是等着陛下大军为好。”
        袁达冷笑道:“还等个屁。等女真步兵逃回去,等女真骑兵游回去,再整军跟我们打仗吗?兵贵神速,如此良机,该当直取敌军要害!”
        说完,袁达连辎重都不带,只带上三天口粮,以及每人几囊弹药,便纵马朝敌军老巢古勒寨杀去。
        崔贤愣了愣,看着河滩上的尸首,突然咬牙说:“老子也拼一把。留下一千辅兵打扫战场、押运辎重,其余军士都随我去杀敌!儿郎们,封妻荫子,就在今日!”

446【背叛】
        多勒的运气很好,作为建州右卫酋长,他一直骑马冲在最前方。
        面对三轮火铳齐射,多勒都没有受伤。他还想继续冲锋,因为双方距离很近,已经快要短兵相接了。
        但是,多勒胯下的战马,却突然失去控制。
        任凭多勒如何鞭打,战马都不敢再前进,而是自动变向冲往河中。这匹战马表现不俗,因为还有更不堪的,原地来个急刹车,直接把主人掀翻在阵前。
        多勒入水的瞬间,便舍弃战马,疯狂朝对岸游去。
        苏子河自东南流向西北,多勒不可能游回老窝,因为回家属于逆流而上。他只能在河对岸登陆,就地收拢泅水过河的部众,大概过了三刻钟,只有两百多骑兵归队,一个个冷得直哆嗦。
        而这幸存的两百多骑兵,只剩下十多匹战马。
        其余战马,要么留在对岸,要么顺着河水飘向下游。
        当然,还有三百女真骑兵,因为位置靠着山坡,直接骑马遁入山林,跟那些女真步兵一起逃走了。
        一败涂地!
        多勒甚至都没搞明白,自己究竟是怎么败的。他精心挑选设伏地点,按照以前打仗的经验,明军遇到这种情况肯定溃败。
        确实大部分都溃了,谁知突然冒出五百骑,不但沉着列阵,居然还骑马射击。
        明军的火铳,什么时候可以骑在马背上发射?
        而且,咋没看到他们点火?
        还有那火铳的射程,怎么比印象中打得更远?
        多勒带着二百余残兵,顺着河岸快速回军。一路上,他脑子都乱糟糟的,思考着该如何应付这场灭顶之灾。
        多勒在史书上并不出名,甚至很少有他的相关记载。但他却给儿子打下根基,让儿子王杲能迅速统一周边各部,甚至实质上统一西建州各部。
        多勒,便是努尔哈赤的外曾祖父,也是努尔哈赤的曾曾祖伯父!
        不要计较辈分,前者从母系而论,后者从父系而论。可以各论各的,否则就很尴尬,努尔哈赤必须喊自己的母亲一声“姑婆”。
        也不算太乱,只岔了一辈而已,多勒这一系生育都比较晚。
        但如果再加一桩婚事,那就彻底乱了。
        努尔哈赤的堂姐,被嫁给努尔哈赤的舅舅。他若跟着堂姐论辈分,应该喊自己的母亲一声“小姑子”。
        呃……是不是有点晕?
        (注:许多正史记载,努尔哈赤的外公是阿台。但年龄对不上,因为这样算的话,努尔哈赤只比自己的外曾祖父小21岁,连续三代七岁产子才能实现。而且伦理更加不堪,他堂姐被嫁给他外公了。因此,作者采用另一种说法,阿台是努尔哈赤的舅舅,并非是其外公。)
        若现在杀死多勒,王杲就不会出生,努尔哈赤的母亲自然也没啦。
        “呼呼呼!”
        多勒一边奔跑,一边喘息,感觉肺都要吐出来。他先是设伏,接着冲锋,然后跳河,又穿着湿衣赶路,便是铁人都难以扛住啊。
        眼见就快回到古勒寨,突然有部下惊呼:“明军在过河!”
        “杀!”多勒立即下令进攻。
        虽然没读过书,不懂半渡而击的典故,但多勒却知道如何抓住战机。
        可是,多勒身边的士卒,体力消耗实在太严重。有的见到古勒寨,直接就瘫坐于地,怎么怒斥都不肯再起来。
        多勒带着仅有的十几个死忠,来到河边开始放箭。
        此时的女真,只能勉强制作复合弓,而且只有贵族才有资格使用。普通女真士兵,用的全是些单体弓,却多为骨箭和石箭,跟贵州山里的那些蛮夷没啥两样。
        多勒就有一把复合弓,主材是牛角和桑木。他拿起弓箭射击,却悲哀的发现,弓弦已被河水泡胀了。
        “渡河,渡河,杀回去!”
        多勒只得收回弓箭,抽刀跳入河中,带着士卒朝古勒寨游去。
        古勒寨易守难攻,背靠古勒山,且三面临水,位于苏子河与上夹河的交汇处。历史上,王杲扩建古勒寨为古勒城,多次把前来讨伐的明军搞得没脾气。
        幸好,现在还只是个土寨子。
        若筑石为城,别说一千前锋骑兵,便是数万大军都难以啃动。
        袁达、崔贤想要攻打古勒寨,必须渡过苏子河。
        而多勒想要回古勒寨,也必须渡过上夹河。
        多勒只能游回去,袁达则让士卒伐木。
        根本等不及制做木筏,袁达直接脱掉棉甲,带着部队就那样渡河。他将战马留在河边,把火枪、弹药、战刀捆起来,这些武器都横绑在后肩,然后抱着木头就那样朝对岸游去。
        多勒来到三岔河口时,袁达都已经快要过河了。
        辽阳副总兵崔贤,如今还在犹豫不决,一直嘀咕道:“疯子,这厮是个疯子!”
        袁达真的很疯狂,他就带着五百骑兵而已,居然把战马和棉甲都舍弃了。便是成功渡河,还得光着膀子攻打土寨,鬼知道那寨子有多少守军。
        而且,他们背后的山林,还逃进去了一两百女真骑兵,以及不知道多少数量的女真步兵。若是这些溃兵赶来战场,都不用渡河帮寨中友军作战,直接在河那边打仗抢马,就能彻底堵死袁达的退路。
        袁达敢弃马渡河,当然是看到崔贤带兵来了。他也没别的想法,只求崔贤别一触即溃,能帮忙挡住山林中的敌人一个时辰便可。
        终于游上岸,袁达解下肩上的武器,对向导说:“按我教你的喊话。”
        为了预防水灾,古勒寨没有挨着河水,寨墙与苏子河之间,还有很宽的一段河滩。河滩上甚至有菜地,种着一些果树和蔬菜,若非寨子规模挺大的,倒更像是来了哪个土匪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