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梦回大明春

乐读窝 > 历史军事 > 梦回大明春

第487页

书籍名:《梦回大明春》    作者:王梓钧

        蒙古守军大骇,贵族纷纷弃城而逃,坐船渡河往北边去了。剩下没走的蒙古人,直接开城投降,迎接本该嗣位的质子伯革。
        没法打,此城的朵颜族人不多,撑死了能有两三千青壮,哪敢面对带着大炮的数万敌军?这是蒙古人的老传统,打不过立即开溜,寻找良机再杀回来,汉人大军总不可能一直留在这里。
        一个朵颜贵族,但数百族人,跪迎朱厚照入城,麻着胆子问:“大明圣天子陛下,请问老都督之子伯革何在?”
        朱厚照早学会了蒙古语,笑着说:“伯革,过来吧。”
        伯革只能骑马过去,对那朵颜贵族说:“我是伯革。阿札木里弑父篡位,又胆敢自立为都督,谁归顺他就是乱臣贼子。”
        那朵颜贵族明知此话鬼扯,却义愤填膺道:“我早就看出阿札木里狼子野心,这次定要为老都督报仇!”
        朱厚照说:“伯革,这几百投降之人,就交给你来统领。”
        伯革连忙下马跪地:“臣不敢,请陛下亲领之。”
        朱厚照说:“那好,便归入萧参将麾下。”
        辽东参将萧滓,全程参与应州之战,跟着皇帝一起对付蒙古小王子。他现在虽然还是参将,但品级却提升了,地盘也变大了,整个辽东东路都属萧滓辖地,是仅次于辽东总兵、副总兵的实权人物。
        攻下宽河城之后,朱厚照立即渡河北征,同时把此城交给文官。
        此次出征,军事占领只是其一,更重要的是移民实边。否则的话,汉人大军一旦撤走,那些朵颜卫的蒙古人又会回来。
        移民所需的物资,比打仗还多得多,文官们都快要炸了。
        幸好内库和国库银子够多,粮食不够可以商买,无数商贾这次闻风而动,都想在移民的事情上分一杯羹。
        朱厚照率兵过了宽河之后,发现沿途的蒙古人都跑光了,留下无数草场和耕地,田地里还有刚刚破土的绿油油麦苗。这些良田和麦苗,现在归大明所有,文官们立即分配民夫伺候庄稼。
        前方便是会州城(河北平泉市以南),城墙为正方形,每边长九百米,夯土而建,只有四门。
        城,是空的!
        只有少量蒙古和汉人百姓,朵颜卫青壮全部提前撤走。
        这次袁达也带了五百骑兵出征,就跟随在皇帝左右,他皱眉道:“陛下,朵颜卫这是在诱敌深入啊。”
        “有点意思。”朱厚照笑起来。
        数万大军北征,就喜欢蒙古人死守城池,那样逐个击破非常轻松。可朵颜卫居然主动收缩兵力,不在山间平地跟明军作战,似乎想聚集骑兵跟皇帝决战于大宁城。
        不管是之前的宽河城,还是眼前被撤空的会州城,都位于夹在群山之间的平地,非常不利于骑兵纵横奔袭。
        至于更远的大宁城,虽然地处燕山山脉东段边缘,但整体而言还是比较平坦的。
        这个刚刚自立的朵颜都督,看样子脑袋非常清醒,知道什么叫做扬长辟短。
        此时此刻,咱们的王侍郎,正在带兵扫荡小兴州。

482【慈不掌兵】
        小兴州本为大明故土,此地设有兴州五卫,军民全被朱棣下令内迁,并且大部分内迁到保定府。
        如果有河北保定的朋友,传说祖上来自“山西小兴州”,那么你的祖籍肯定是河北滦平县。
        兴州五卫内迁数十年,那里都还是一片荒芜,接着朵颜卫和泰宁卫便来了。
        目前,驻牧于小兴州的蒙古部族,一支首领叫只儿挨(泰宁卫),一支首领叫满都(泰宁卫),一支首领叫孛来罕(朵颜卫)。虽然这里是朵颜卫的地盘,但小兴州的泰宁卫部族反而更多。
        他们刚迁来小兴州时,三个部族加起来,也只有三百人左右。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有部众数千人,还有两三千汉人农奴——只靠自己生,肯定发展没这么快,陆陆续续又加入了其他部族的牧民。
        “王总制,看来敌寇已经跑了。”朱奋高兴道。
        朱奋是个随军太监,跟着朱厚照打过仗,也勉强算得上知兵之人。
        王渊却不开心:“就怕他们跑啊。”
        王渊来到小兴州之后,才知道朱棣为啥放弃此地。到处都是山岭,只有河谷和山谷适合成规模居住,散居在山中的百姓很难管理和收税。在面对异族威胁的情况下,中央必须持续往这里输血,而且物资运输非常不方便。
        王渊突然说道:“朱监军,你率大军驻守兴州城,等待文官领民夫接管兴州。十日之后,你再率军前往大兴州(河北隆化县境内),如遇敌军骚扰,不可追击,只许防御!”
        朱奋问道:“王侍郎要去哪儿?”
        王渊解释说:“大军走得太慢,我只带骑兵追击。”
        朱奋惊道:“可咱们只有一千骑!”
        “一千骑就够了。”王渊笑道。
        小兴州的三个蒙古部族,加起来也只有千余骑兵。将近一比一的敌我比例,王渊怕个屁啊,只怕慢了会被敌人溜走。
        王渊手里的骑兵,全是带火铳的京骑,带上干粮饮水立即开始追击。
        根本不怕追迷路,因为两边全是山,就那条宽阔平坦的谷地可以走。
        苦追大半日,突然出现岔道,斥候仔细辨别痕迹,敌人是往东边那条道走的。再追二十多里,又出现岔道,敌人折向西南,留下许多马蹄印和人脚印。
        又追十里,终于追上。
        在宽阔平坦的谷地间,三个部落分成两堆,泰宁卫一堆,朵颜卫一堆,正在那里生火做饭。
        男女老幼皆在,甚至还有汉人农奴,他们并非诱敌深入,而是真正的举族搬迁——我打不过你,我走就是。等你大军撤了,我再举族杀回来。
        “父亲,前面可是别家牧场,他们会接纳我们吗?”火勺儿问道。
        只儿挨说:“实在不行,只能依附他们。”
        这些蒙古人只求生存,谁强就依附谁。他们一边依附大明,一边依附朵颜卫,还一边依附右翼蒙古,只要能活下去什么都肯干。
        火勺儿说:“父亲,大明这次出兵,到底是想做什么?”
        只儿挨道:“可能是报复吧。我们经常越过古北口,去劫掠大明的农民为奴,大明的皇帝面子挂不住。希望明军别待太久,若是冬天还不撤军,今年咱们要冻死很多族人和牲畜。”
        突然,几个哨骑本来,纵马大呼:“明军来了!”
        只儿挨连忙咽下手里的奶酪,翻身上马道:“族众青壮,上马迎敌!”
        三个部族自动聚集兵力,加起来大概一千八百骑。他们骑马阻住道路,族人和农奴立即收拾铁锅,牵着牲畜、驮着物资往前方逃跑。
        另一个部族首领满都,是只儿挨的亲兄弟,目露凶光道:“敌人兵少,可能是前锋,我三族勇士可以一举破之!”
        “灭掉这支明军前锋,说不定还能趁机杀回去。”第三个部族首领孛来罕笑道。
        这里的山谷非常宽阔,足够一千八百蒙古骑兵展开阵型。他们等王渊接近到一定距离,立即举着弓箭开始冲锋。受地形所限,用不出什么骑兵战术,只能骑射之后举弯刀冲阵。
        “撤!”王渊笑道。
        一千火铳京骑,看到旗令立即转身,装作不敢接敌的怯懦模样。
        只儿挨大笑:“明军便是这般没胆,每次出口(古北口)劫掠,他们都是见到咱们就逃。”
        “杀光明军前锋!”孛来罕狂呼。
        一千八百蒙古骑兵,猛然间士气高涨,他们以为明军在遁逃,一个个加速追击,渐渐把阵型都撤散了。
        一追一逃,便是十里,前方为三角岔道。
        “散!”
        在王渊的指挥下,旗令兵挥舞令旗,一千京骑立即散开,呈扇形分布在三岔口地带。
        如此做法,阵型松散。
        只儿挨大笑:“这个明军前锋大将,根本就不懂马战。勇士们,别管两边,只冲正面,冲溃他们!”
        一千八百蒙古骑兵,准备借着马速射出一箭。可他们还没举弓,正面之敌又跑了,直接遁入一条岔道山谷中。这种玩法,只有精锐骑兵能做到,掐着蒙古弓箭射程提前开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