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梦回大明春

乐读窝 > 历史军事 > 梦回大明春

第488页

书籍名:《梦回大明春》    作者:王梓钧

        至于两边的明军,被山壁挡住,蒙古骑兵根本无法瞄准。
        火勺儿惊呼:“父亲,当心有埋伏!”
        只儿挨顿时警醒,连忙吹号收兵。可加速冲锋之下,一时间难以收住,等所有骑兵都停下来,已经快接近谷口处了。
        王渊本来想利用三岔口地形,分散自己的部队,等敌军冲出山谷的瞬间,呈扇形对这些蒙古骑兵进行三面火枪齐射。谁曾想,敌人居然不上当,硬生生在即将出谷的时候停住了。
        “呜呜呜!”
        王渊让司号手吹号集结,趁着谷中敌人阵型混乱,抓住时机发动反冲锋。
        这号声响起,顿时把只儿挨吓坏了,大喊道:“敌人在谷外有伏兵,快撤!”
        纯属误会,这家伙自行脑补,以为王渊埋伏了大军在谷外。
        一千八百蒙古骑兵,就这样调头逃窜,而王渊领着一千京骑在后面狂追。
        追出数里,王渊勒令停止。他的部队狂奔数十里,人马俱疲,不能一直任性下去,必须停下来恢复体力,士卒需要吃东西,马儿也需要喂盐水。
        “父亲,明军停下了。”火勺儿说。
        只儿挨勒令部队缓慢马速,笑着说道:“明军都是懦夫,他们仗着在谷外埋伏大军,才敢冲过来引诱咱们。现在远离了大军,哪还敢跟咱们硬碰硬?”
        火勺儿问:“那现在怎么打?”
        只儿挨说:“不打,一打他们就逃,何必浪费马力?护着族人加速赶路就是。”
        王渊给马儿围着豆子和盐水,目送这些蒙古骑兵离开。一直休息三十分钟,王渊才翻身上马:“追敌!”
        没有全速追击,始终节省马力,但总比蒙古部族拖家带口更快。
        再次追上敌军,已经接近傍晚,而那里的地形更开阔,能够容纳上万大军展开阵型打仗,并且有另一个朵颜卫部族在此驻牧。
        部族之间互相沟通,蒙古骑兵再次增员,加起来大概二千五百骑。
        只儿挨顿时放松下来,他们的兵力,已经远远超过明军“前锋部队”。只需夜里小心,防止敌人夜袭,其余时候根本不怕打仗。
        四个蒙古部族,为了防备明军突袭,开始动员族人搬石抬木,想在大路中央设置拒马障碍物。而且那些蒙古骑兵,还仗着人多挡在前面,生怕明军冲击正在设置拒马的族人。
        王渊没有等待夜袭,而是趁机冲锋。
        “上马!”
        蒙古骑兵吓了一跳,见到明军冲来,纷纷跨上马背,也朝着明军冲去。
        王渊带队冲到一半,突然减速停止,下马举起火铳进行瞄准。
        马弓比步弓的射程近很多,蒙古骑射有效距离为50米左右,但至少得25米才能变得精准。而燧发枪的有效射程是八十米,精确射程为50米,实战时会把敌人放到50米以内。
        “轰!”
        蒙古骑兵刚刚举弓,大明骑兵就是一轮射击,顿时打翻冲在前方的十余骑。
        “轰!”
        第二排齐射,打翻四十余骑。
        “轰!”
        第三轮齐射,直接打翻百余骑。
        第一轮射击的三百骑兵,在放铳之后立即上马,等友军第三轮齐射结束,便挥舞着马刀冲上去。
        二千五百蒙古骑兵,哪遇到过这种战法?
        虽然他们只有不到两百伤亡,但阵型已经局部混乱。有些胆小的受到惊吓,下意识就开始收束马速,连锁反应之下阵型混乱不堪,而且整体冲锋速度已经降下来。
        大部分蒙古骑兵,都在胡乱射箭。而冲上去的三百京骑,见面就是一轮手弩问候,这玩意儿的射程跟马弓差不多。
        只儿挨举着弯刀大呼:“不要慌乱,杀过去!他们的火铳不顶用了……啊!”
        “父亲!”火勺儿大喊。
        王渊收起犀照弓,率领剩余骑兵,挥刀猛冲过去。
        四个蒙古部族,其中两个有血缘关系,最后一个还是临时加入战斗的。他们哪会齐心啊?
        在被三轮火枪齐射之后,最后加入的部族骑兵,全都故意放缓速度。他们的想法很简单,让其他部族去冲锋厮杀,自己留在后边保存实力。
        王渊又一箭射死只儿挨,此人的部众慌乱不堪。剩下两个部族各怀异心,人数最少部族首领孛来罕,直接带着部众开溜了——只要比友军跑得快,就能避免最大的损失。
        阿黑已经留在辽东苑马寺养老,王渊现在骑乘的,是阿黑的儿子乌云。
        虽然比阿黑要逊色一些,但乌云依旧是一匹宝马,很快追上冲在最前面的三百京骑。接着,王渊一马当先,挥刀闯入敌阵,当面连续斩翻数人,更是把冲在前面的部族首领满都砍死。
        四个部族的联军瞬间崩溃,逃窜时甚至不顾正在设置拒马的族人,活生生将自己人踩死撞死无数。
        大概逃了四百余骑,剩下的要么投降,要么当场被斩杀。
        俘虏全都被捆起来,青壮加老幼有数千,还有将近三千汉人农奴,另有许多牲畜和粮食。
        王渊只有一千骑兵,大军尚在百里之外,而且他还要继续扫荡,可腾不出手照看这么许多俘虏。
        命人前来一头牛犊,王渊闭眼缓了口气,指着小牛说:“汉人留下,妇女留下,高过牛背者皆斩!”
        哭喊声四起。
        王二郎,罪孽滔天。

483【绝户计】
        这些兀良哈(朵颜三卫)骑兵,战力着实弱鸡得很,战马质量也良莠不齐。
        王渊麾下那一千京骑,南征北战硬仗无数,可不是历史上的样子货。无数胜利堆出的精锐骑兵,又有皇帝一直亲自关照,平时就没怎么被克扣过军饷。
        即便没有燧发枪,这一千大明精骑,照样能冲溃二千五百兀良哈骑兵。
        王渊从汉人农奴当中,选出三个“千夫长”。又把蒙古妇女和幼童,分配给他们做妻儿。再从战利品当中,分些牲畜和粮食,让这些汉人农奴自己就地圈田,每人最高可得一百亩地。
        一时间,那些汉民热情高涨。他们以前是奴隶,现在可以睡女主人,还能圈占主人的田地,简直就跟做白日梦般美滋滋。
        带不走的战利品,王渊交给三个“千夫长”保管,量这些汉民也不敢悄悄侵占。
        休整一夜,王渊挥师向东南,在后世承德市附近,迅速扫平三个部落。接着又折道向西南,在后世兴隆县境内,迅速扫平五个部落。
        这些部落非常好找,因为四处皆山,适合耕种、放牧的地方不多。顺着山谷与河谷进发,水草丰美、土壤肥沃之地,必然有蒙古部落驻牧耕种。
        特别是兴隆县境内的蒙古部族,数量少的才几十人,数量多的也就几百人。他们南迁至此,仅二三十年,还没有繁衍壮大,直接被王渊扼杀在摇篮当中。
        如此半月有余,古北口附近的蒙古人,被王渊驱逐杀戮殆尽,共解救出汉人农奴六千多。
        当然,成功逃跑的蒙古骑兵,加起来也有上千之数。他们仓皇北逃,在大兴州遇到朱奋的大军,一箭未发便又继续遁走,最终下场肯定是被别的部族吞并。
        王渊在连续扫荡各部之后,也带兵前往大兴州,跟自己的主力部队汇合。
        大兴州在金国统治时,才升级为县,元朝再升级为州,城墙还是元朝修筑的。由于荒废日久,朵颜卫和泰宁卫部族迁来,也没能力去修缮城池,只在城外各地聚居繁衍。
        王渊望着那多处倒塌的城墙,又用千里镜观察山势,对朱奋说:“此城扼住南北咽喉,只需充实人口、恢复城池,便能防护后方五百里之地。”
        朱奋拍马屁道:“王侍郎真乃知兵之人!”
        王渊笑道:“国朝初年,冯将军(冯国胜)北击蒙古,一路都捷报连连,却在这大兴州吃了败仗。小兴州那边的城池,便是因久攻大兴州不克,才被迫撤军回去修筑的。这些兀良哈人(朵颜三卫),居宝地而不自知,竟然连城池都要,只知道在城外放牧种地!”
        朱奋附和道:“蒙古蛮子,哪知城池的好处?便是让他们守城,也不晓得如何守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