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梦回大明春

乐读窝 > 历史军事 > 梦回大明春

第601页

书籍名:《梦回大明春》    作者:王梓钧

        至于民间新娘子的凤冠霞帔,都只是翟冠霞帔的吉利说法,且霞帔的纹饰还分好多种。女子死后画像或陪葬品,也经常出现七翟冠,但那都是逾制的。新娘子或者死人违制,朝廷一般不会去管,除非政斗激烈到刨祖坟的程度。
        另外,明代一品夫人的礼服,并没有带莽纹,那是从清中期开始乱来的。
        前些日子,黄峨跟着其他命妇一起学习礼仪,穿着常服也没显出有太大不同。此刻七翟冠一出,数十位命妇齐刷刷行礼:“夫人万福!”
        黄峨微笑回礼:“诸位夫人妆安。”
        黄峨说完便站在那里,身后数十命妇乖乖排队,看向她的眼神全是羡慕嫉妒恨。
        这才三十多岁啊,不但受封一品诰命,而且还特别赏赐七翟冠。根本不用刻意装逼,也不用摆什么架子,只那七翟冠就压得命妇们不敢喘大气。
        不知过了多久,皇后的礼舆和龙亭,被锦衣卫、太监抬进来。沿御道过大明门、端门、午门进紫禁城,又经太和门到乾清门,太监、宫女们加到欢迎。
        礼乐声中,礼部尚书罗钦顺,奉皇后金册、宝印,交给內官带去乾清宫后的交泰殿陈列。
        仪式完毕,黄峨率命妇过去,扶着皇后说:“娘娘请入内。”
        “多谢夫人。”皇后低声道。
        太监立即大喊:“起舆!”
        轿子是空的,皇后没有继续乘坐,而是被黄峨扶着往里走。
        前方有宫中女官引路,黄峨负责搀扶皇后,命妇、太监和宫女跟随,一起护送皇后去坤宁宫拜天地。
        一番折腾得够呛,黄峨终于完成任务,跟命妇们一起去吃酒赴宴,宴席之间全程被阿谀奉承。甚至有命妇,打听黄峨所生嫡子的婚配,年仅四岁的王铮都被盯上了。
        却说坤宁宫中,朱载堻终于看到皇后真容,那娇俏模样还算让他比较满意。
        把宫女太监都轰出去,朱载堻问道:“你叫张喜颜?”
        张皇后怯生生说:“回陛下,臣妾闺名正是张喜颜。祖父当年罹患面瘫,臣妾出生那日,祖父高兴得把面瘫都笑好了,遂取此名。”
        朱载堻笑道:“好名字,好彩头。”
        “多谢陛下褒奖。”张皇后说道。
        “不必拘束,”朱载堻说,“你我已是夫妻,可以随意一些。你可曾读过诗书?”
        张皇后道:“臣妾读过《女四书》。”
        “还有呢?”朱载堻又问。
        张皇后道:“读过一些唐诗宋词元曲。”
        朱载堻问:“你是军户出身,兵书呢?”
        张皇后道:“父亲让臣妾恪守妇道,未曾习过兵书。”
        朱载堻有些失望:“那你知道算学吗?”
        张皇后说:“知道有算学十经,也学过一些,但未曾深研。”
        朱载堻再次追问:“新算学、物理学呢?”
        张皇后摇头:“不知。”
        朱载堻继续问道:“你会些什么?”
        张皇后道:“妾身会女工、抚琴、围棋,书法也还算写得周正。”
        按照传统观念,这位皇后琴棋书画皆知,还懂得算术和女工,已经算得上大家闺秀了。
        可朱载堻却非常失望,因为参照目标太高,他依照生母的样子来评判皇后。
        顾太后会骑马、会舞剑,读过兵书,知晓阵法。为了迎合朱厚照,甚至学会了玩火枪,还对新算学和物理学有所涉猎。
        皇后哪比得了?
        也不算厌恶吧,就是没啥共同语言。
        随后几日,朱载堻又临幸了监生之女吕惠妃,以及商贾之女宋淑妃。
        论模样,吕惠妃长得最漂亮,但也最拘谨死板,相处起来比皇后还无聊。
        宋淑妃却大讨皇帝欢心,其父乃秀才出身,中途转而经商,家业不大不小。宋淑妃当然也不读兵书,甚至不会女工,诗词书法也不如皇后,但她谈吐大方,会逗皇帝开心,甚至跟在兄长身边,照书本做过一些物理小实验。
        半月之后,礼部议给国丈封伯,两位皇妃的父亲录锦衣卫千户。
        这属于正常待遇,国丈一般三五年后封侯,皇妃之父的官职也是渐渐提升。
        朱载堻对礼部尚书罗钦顺说:“淑妃之父,亦可封伯也。”
        罗钦顺明显一愣,拱手道:“陛下,此事还需再议。”
        满朝文武很快得知,皇帝似乎更宠爱淑妃,阁部重臣更是害怕搞出什么后宫之争。

592【打开天窗】
        豹房。
        朱厚照驾崩之后,王渊已大半年没来过这里,如今重游故地难免有些感慨。
        顾太后亲自给王渊沏茶,又让人端来瓜子:“这向日葵果然是好物事,不但可种在园中观赏,花籽还能炒制为食。也多亏先生妙思,否则这宫中还在暴殄天物。”
        王渊笑道:“太后谬赞了,臣也是贪口腹之欲,才弄出辣椒油、炒瓜子这些东西。”
        顾太后问道:“殷州最近可有传来新事物?”
        王渊说道:“有一种桃花木,虽然不适于建屋造房,但南洋已经有人用来做家具。改天,臣让人打造一尾桃花木琴,特来进献给太后。”
        顾太后问:“为何叫桃花木?”
        王渊解释:“将此树破开,树心为桃花色。”
        顾太后问:“颇为贵重吧?”
        王渊笑道:“也不算贵重,殷州那边很多,有时用来压船舱。”
        桃花心木自动传到东方,可橡胶树却还不见影子。因为那玩意儿原产亚马逊流域,大明和西班牙都没有开始殖民,反而是葡萄牙已经派出远征队。热带雨林很难殖民,葡萄牙至少还得花二十年,才能在巴西初步建立殖民体系。
        王渊和顾太后,有一句没一句聊着,反而是小皇帝被晾在一边。
        故意的。
        朱载堻终于忍不住,出声道:“母后,老师,你们怎还不训斥我?”
        顾太后反问:“为何要训斥?”
        朱载堻说:“我想给淑妃的父亲封伯。”
        顾太后笑道:“这又没违制,皇妃之父确实可以封伯。”
        朱载堻说:“可文臣皆反对此事,最近几日我收到许多劝谏奏章。”
        王渊问道:“文臣反对的理由是什么?”
        朱载堻道:“他们劝谏说,皇帝不应偏宠,否则必生后宫之乱。”
        王渊说道:“人非圣贤,自有偏爱。”
        朱载堻喜道:“那我的做法没错?”
        王渊摇头:“陛下错了。可知错在哪里?”
        朱载堻就像以前上课一样,连忙坐直身体,问道:“请先生解惑。”
        王渊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讲起别的事情:
        “河套之役,臣代先皇出征,兵分五路而出。东路、西路、南路皆为偏师,而偏师也有主有次。东路三千骑,死死卡住土默特部,不让其救援蒙古副汗,且此路骑兵随时可以撤退。西路、南路偏师多步卒,如果蒙古副汗想个个击破,必然选择攻击这两路。”
        “但无所谓,一旦蒙古副汗这么做,那无非偏师变诱饵而已。便让他吃掉诱饵又如何?届时我军主力已经堵死北方,将蒙古人彻底困死在河套。”
        “而我军主力,从东南方出发。在此臣又分兵,一路号称三十万,缓慢行军引诱敌人;一路臣亲率精兵直取要地,彻底奠定胜局。”
        “此战,兵分五路,三路诱饵偏师,一路精锐偏师,一路真正主力。最后,西路军由诱饵变成尖刀,完全堵死阴山出口。东路偏师打出主力战果,彻底打残土默特部。而我军主力出其不意,首先攻克战略要地,逼得蒙古副汗被迫疲师决战。”
        “兵法就是这般,虚虚实实,可虚可实,虚实转换。”
        朱载堻有些懵逼,说道:“先生,我没听明白。”
        王渊详细解释道:“陛下宠爱淑妃,不该暴露太早,以致内外朝皆知陛下心意。做任何事都是如此,自身露底太早,往往就缺乏回旋余地。陛下只大婚数日,便欲册封淑妃之父为伯爵,与国丈平起平坐。这就好比两军大战,一方把作战意图直接讲明,大摇大摆往前冲,能讨得了好吗?陛下太过急躁了,缺乏为君者应有的城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