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梦回大明春

乐读窝 > 历史军事 > 梦回大明春

第615页

书籍名:《梦回大明春》    作者:王梓钧

        王慎中问道:“蔚兄聂豹如何处置的?”
        詹荣说道:“任凭蔚兄如何苦劝,这些百姓都不听从,只能借调卫所官兵弹压。济南卫的官兵,竟也心向德王,因为他们也有家人在给德王做佃户,依托德王庇护来逃脱军官的盘剥。”
        臧贤苦笑:“本来全力清田的蔚兄,如今正在招募训练乡勇。而且只能招矿工为乡勇,因为这些矿工,没有受过德王好处,反而遭受王府属官和太监的虐待欺压。”
        “一百够吗?”王慎中问。
        “足够了。”詹荣说。
        臧贤是兖州府通判,负责清查鲁王田地;王慎中是兖州府同知,负责清查孔家土地;詹荣是山东巡按御史,这次要前往济南帮助聂豹。
        三人各带一百物理门徒,浩浩荡荡杀去清田前线。
        王渊身为首辅,派一堆猛人来山东清田,竟然还得再掉三百门徒做事。想想没有王渊,没有这么多狂信徒,在山东清田会有多么艰难!
        陈雍在江西清田好几年,遭遇了几次刺杀和暴乱,都只能清一个大概而已,细节根本没法拿出来看。
        却说詹荣带着一百物理门徒,日夜兼程赶往济南府。
        济南知府聂豹,已经全面停止清田工作,正在亲自训练五百乡勇。借口很简单,备盗防贼,还有防止民乱,毕竟前些日子有几千“暴民”汇聚。
        “你们总算来了,今日且先休息,明日便跟我出城!”聂豹大喜。
        第二天,聂豹召集书办皂吏,在几位附郭知县的陪同下,再次出城清查田亩。
        一百物理门徒,个个能写会算。他们腰悬长剑,背负弓尺和绳尺,各自带领书办皂吏分开清田。
        在他们出城之前,已经有人出去报信。
        仅清田半天,又是数千佃户聚来,举着锄头、扁担等农具阻挠办公。
        聂豹一边派人聚集兵力,一边跟这些佃户说话拖时间:“本府再说一遍,你们投献的土地,就算拿不出田契,只要能找来五户作保,清田之后也会还给你们。别想着再逃徭役,德王今后绝对不可能荫蔽尔等。德王这种做法,属于隐匿人口、隐匿田亩、逃税避役,朝廷已派三法司审查此事!”
        数千佃农不说话,只默默站在那里,有些甚至全家出动。
        突然,一个佃户跪下,嚎啕大哭:“知府老爷,你就给我们留一条活路吧!”
        “知府老爷饶命!”一片挨一片跪下。
        这些佃户,并非心向德王,而是德王和士绅,占据了太多土地和人口,导致剩余百姓难以承担赋役。他们投献之后,才能逃脱赋役,不愿再回到以前朝不保夕的日子。
        聂豹脸色铁青,面对跪地哭嚎的百姓,仿佛他才是那个贪婪残暴的恶官。
        一直僵持到下午,五百乡勇、一百物理门徒,还有两百多个衙役集结完毕。
        一百物理门徒负责冲阵,五百乡勇跟随掩杀,两百多衙役负责抓人捆绑。
        聂豹怒喝道:“违法投效,隐匿户籍,阻挠清田,按律可流放充军。再给你们最后一次机会,立即回家等着,本府会发还你们的田产,若再抗法全都抓起来流放!”
        几百武装往那里一摆,一些佃户被吓到了,不由自主的开始退缩。
        突然,佃户当中有十几人大喊:“不要害怕,咱们人多势众,这昏官不敢拿咱们怎样!一旦怕了退了,地肯定没有了,今后还要破家服徭役!”
        一阵呼喊,数千佃户意志逐渐坚定,死死堵在那里不让清田。
        聂豹喝道:“暴力抗法者,杀无赦!”
        “锵!”
        “踏前!”
        巡按御史詹荣,拔出腰间长剑。
        “锵锵锵锵锵锵!”
        身后一百物理门徒,齐刷刷拔剑跟随,三人一组结成剑阵,朝着数千佃户踏步而去。
        五百矿工乡勇,由于训练日短,还没有形成战斗力,只能跟在他们后边掩杀。
        双方的距离,越来越近。
        至少三分之一的佃户,下意识转身逃跑,其余三分之二也惊疑不定。
        “跟这些贪官污吏拼了!”人群中又传出喊声。
        “杀!”
        还真有一些佃户被鼓动,举起锄头扁担往前冲,但大多数都愣在原地不知所措。
        一百物理门徒,手里拿的可不是短巧士剑,而是用于战场拼杀的双手长剑。他们三人一组,各自结成三才剑阵,以小组为单位寻找敌人并杀上去。
        巡按御史詹荣冲锋在前,他一剑劈开佃户的锄头,身边两个队友立即挥剑刺出。
        一人刺喉,一人扎心,佃户当场毙命。
        交战不足半分钟,就有十多个佃户,死在物理门徒剑下。
        “杀人啦!”
        数千闹事的佃户,惊恐大叫着逃跑,转瞬之间作鸟兽散。
        聂豹下令:“抓人!”
        两百多衙役,带着绳子和烧火棍往前冲,当场抓住三百多逃得慢的佃户。
        没抓住的就算了,抓住的全部流放南洋,而且是举家流放南洋,王策那边还等着接收移民呢。

605【王孔联姻如何?】
        北京。
        王渊问道:“西峰先生为何请辞?”
        工部尚书赵璜说:“身体抱恙,难堪重任。”
        王渊笑道:“咱们讲实话。”
        赵璜沉默数秒,直言道:“吾与当代衍圣公有旧,前两日收到他的私信,左右为难干脆致仕算了。”
        “就这种小事?”王渊问道。
        赵璜说道:“老朽的身体确实也不好,再不赶紧致仕归乡,恐怕就不能活着回去了。”
        “如此,甚是遗憾。”王渊也不便强行挽留。
        赵璜忍不住说道:“衍圣公既然有所托,老朽也不妨转达一二。”
        王渊笑道:“但讲便是。”
        赵璜说道:“衍圣公欲与王相皆为亲家。”
        “他的孙女?”王渊问道。
        赵璜点头:“正是。”
        王渊冷笑:“我怕污了王家的门风。”
        当代衍圣公,正是李东阳的女婿,但李东阳之女嫁过去没几年便死了。而衍圣公的孙女,则是建昌候张延龄的外孙女,也即小皇帝朱载堻的远房表妹,孔家想把这个孙女嫁给王渊的庶出子。
        这是孔家的一贯做法,喜欢跟首辅结亲,喜欢跟外戚结亲。
        王渊一口回绝,赵璜也不多劝,反正他就要辞官了。
        赵璜属于改革派的核心之一,多年来执掌工部,从没有出过乱子,工部在他手里运转良好。可惜啊,终究年龄大了,身体也不是很好,留在京城也活不了几年。
        赵璜提醒说:“王相,老朽致仕之后,便是让宋伯清(宋沧)掌工部印,也不能把秦国声(秦金)召回来。”
        “我明白了。”王渊点头道。
        秦金和宋沧,都是杨廷和的党羽。
        秦金年龄更大、资格更老、声望更高,在南京当了好几年尚书。诸多老臣,包括王党在内,都请求把秦金召回北京。
        王渊还没主持开海的时候,秦金就已在广东悄悄“开海”,允许各国商船在广州湾自由贸易。但此人绝非真正的改革派!
        历史上,秦金“两京五部尚书,九转三朝太保”,才干、学问和人品备受赞誉。但是,此人出身贫寒,却能在老家建大宅子,贪污的银子可不止一点点。他那大宅子,名叫秦园,即后世跟拙政园齐名的寄畅园。
        一旦把秦金召回北京,以其资历和名望,必然成为反对改革派的首领。
        事实上,姚镆和秦金,已经在南京搅一起了,经常私下攻击王渊的改革政策。以两人为核心,南京渐渐形成反对派,还组建文会搞反向宣传。
        这年冬天,内阁大臣汪俊、廖纪,兵部尚书李承勋、工部尚书赵璜,皆以身体原因致仕归乡。
        两位阁臣辞职,王渊没有补上,内阁只剩五人:王渊、毛纪、王琼、王宪、汪鋐。
        兵部左侍郎凌相,擢升兵部尚书。
        工部左侍郎宋沧,代掌工部大印,尚书位子要留给张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