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梦回大明春

乐读窝 > 历史军事 > 梦回大明春

第627页

书籍名:《梦回大明春》    作者:王梓钧

        瞬间就有几个家仆挤进去,史道等人边退边杀,手起剑落就全部刺死刺伤。
        “杀人啦!”
        前面的家仆惊恐欲退,后面的家仆继续前冲,连挥舞棍棒都已经忘了。
        片刻之后,上百家仆作鸟兽散,在大门口留下十多具尸体。
        “没用的废物!”
        孔闻礼已经骑虎难下,他已经下令动手,若不能杀掉史道,今天这事儿没法收场。
        可是,家仆们太过没用,一百多人竟被六人杀溃。
        再看几处偏门和窗户,同样没有战果,不能再继续拖下去了!
        孔闻礼的脸色阴晴不定,突然咬牙说:“放火!”
        这厮是真的豁出去了,竟要放火烧孔庙,把史道活生生烧死在里头。今后若朝廷追查,便说盗贼畏罪,打死不承认山东右布政使来过。
        史道站在正殿大门后,见外头堆积柴草,难以置信道:“孔家失心疯了吗?连自己老祖宗的庙堂都烧!”
        “师兄,杀出去吧。”追随史道的济世派弟子说。
        史道说道:“捉奸捉双,捉贼拿脏。此时冲出去,正中对方下怀。我们离开之后,他们就能趁机换回牌位,朝廷追查起来孔家完全可以不认账。”
        济世派弟子问:“那就等着他们放火?”
        史道说道:“再等等,我就不信他们真敢烧孔庙大殿!”
        孔闻礼真敢烧!
        就算烧不死史道,也要烧掉里面的证据,今后就能打扯皮官司。
        “点火!”
        外头点火的一瞬间,史道就带人出去,对着放火的家仆一阵砍杀,再用长剑拨开燃烧的柴草。
        突然,曲阜知县带着数十衙役赶来。
        孔闻礼说:“孔知县,有盗贼惊扰圣庙,快快将他们全部杀死!”
        曲阜知县立即下令:“杀贼!”
        为啥知县那么听话?
        因为从元代开始,曲阜知县就由衍圣公兼任,或者由衍圣公指派孔氏族人担任。
        孔家不仅享受各种优惠政策,更是直接统治曲阜地方,从县令到佐官、差役,上上下下全是孔家的人。
        甚至,中央朝廷、山东三司和地方御史,都没资格考核曲阜知县。没有皇帝命令,各级官员不能插手曲阜事务,顶多风闻奏事去告孔家的状。
        说得更直白一些,在没有接到中央命令的情况,这次来的无论是张璁还是史道,都属于越权干涉孔府事务!
        如此解释,就可知孔家为何那么大胆,敢抗旨不遵继续沿用元代封号。也可以理解,历史上的孔家,一直到明末还这样玩,却没受到朝廷处罚的原因。
        孔家,就是曲阜的天!
        曲阜并非朱家之天下,而是孔家之天下!
        历史上,张璁成功削去孔子的王号,把孔子从王爷变成老师。但他以首辅之权势,也无法扭转孔氏世袭曲阜知县的局面,只能说以后的曲阜知县也要接受朝廷考核。
        可是,即便考核为劣等,也无非再换一个孔家人。
        如此考核有屁用啊?
        还不是走一个过场。就连负责考核之人,都懒得去管什么情况,随便胡乱评优便是。
        孔家的知县,带着数十衙役冲来,这些人的武力值好歹比家仆高些。
        但也高得极为有限。
        他们平时作威作福惯了,拿一根水火棍就横行无阻,自然不可能准备弓弩等物。
        双方刚刚接战,数十衙役就立即崩溃,因为冲前面的见血了。
        “放火!”
        孔闻礼命令家仆,绕到两侧去放火。
        史道这边只有十二人,还不敢分散杀敌,只能眼睁睁看着孔庙正殿起火。他满腔怒火道:“尔等欺师灭祖之辈,等着被朝廷问罪吧!”
        孔闻礼大喊:“围杀这些冒充官差的强盗!”
        “冲杀出去!”
        史道带人挥剑冲锋,衙役、家仆纷纷避让,很快就被他们冲出孔庙大门。
        孔闻礼也没法追赶,就是追上了也打不赢。他冷笑道:“快救火!”
        救火的同时,把孔庙正殿里的牌位换回来。
        今后朝廷怎么追查?
        我孔家啥都没干,只是围捕一些强盗而已。这伙强盗胆大妄为,竟敢自称朝廷命官!
        什么?
        你真是山东右布政使?
        哎呀,误会,都是误会。
        没有朝廷命令,山东官员不得插手曲阜事务,你这突然越权行事,我哪里知道是真是假?
        请陛下治山东右布政使史道越权之罪!

617【不查而查】
        史道与孔家的奏疏,几乎同时送到京城。
        史道上疏禀明事情原委,弹劾曲阜孔氏以下罪名:供奉旧朝神主,图谋不轨;袭杀朝廷命官,目无王法;烧毁孔庙正殿,欺师灭祖。
        孔家的奏疏就很有意思,说是曲阜来了一群强盗,被孔家带人围追堵截,最后慌不择路逃进孔庙。这些强盗为了逃命,竟然放火烧毁孔庙正殿,趁着孔家救火而逃之夭夭。虽然孔氏救火及时,但孔庙正殿还是被烧毁大半,请求朝廷拨银子修缮孔庙。
        看完这两封奏疏,包括王渊在内,五位阁臣都傻了。
        “嗙!”
        汪鋐的脾气最暴躁,怒得直接拍桌子大吼:“这曲阜孔氏究竟意欲何为,且不论供奉旧朝神主、袭杀朝廷命官,他们竟连自己老祖宗的庙田都敢烧。不为人子也!”
        汪鋐这人很有意思,朱厚照提拔的帝党,以前夹在王渊、杨廷和之间,很难发展出自己的党羽,一直都夹着尾巴当官。
        杨廷和致仕以后,汪鋐彻底投靠王渊,全力鼓吹、支持改革,多次在朝堂为王渊冲锋陷阵。
        但是,汪鋐的器量有些狭窄,喜欢搞以前得罪过他的人。动辄借机生事,总是斗争扩大化,他若做首辅必然形成党争。
        “唉,孔家糊涂啊!”毛纪叹息说。
        毛纪这个曾经的铁杆杨党,如今过得还算凑合。他身为次辅,只要不阻碍变法,王渊也不会找他麻烦,平时为政给予足够的尊重。
        王琼摇头说道:“此事难办。查无可查,不查又令朝廷颜面尽丧。”
        能做内阁大臣的,自然不会是傻瓜。
        两封奏疏往桌上一放,立即就能猜到事情真相。但就如王琼所言,这事儿根本就没法去查,孔家明摆着死不认账,甚至可以反告史道栽污孔氏。可是不查也不行,孔庙莫名其妙被烧,山东右布政使被打伤,不严肃查处的话,朝廷和皇帝颜面何在?
        众人看向王渊。
        王渊笑着对王宪说:“维纲何不发言?你是兖州东平人,老家紧挨着曲阜,便说孔家往日如何。”
        五位阁臣当中,王宪纯属挂件摆设,论能力、论资历都不够入阁。但他又没犯啥错误,王渊不能胡乱撵人,只能将其弄进内阁,腾出兵部尚书的位子给自己人。
        王宪苦笑:“曲阜一地,国中之国,还能怎么说?”
        毛纪以前还想维护孔家,就算孔氏供奉前朝封号,他都觉得可以约束改正。但是,毛纪这次被激怒了,曲阜孔氏竟然敢放火烧孔庙!
        毛纪愤然道:“当派三法司会审曲阜,把此案查个水落石出!”
        王琼叹息:“查不出来的。孔氏不承认便可,无论查出什么结果,都说你是屈打成招。一旦严惩孔家,此事散播出去,朝廷有理都变成没理。”
        众人无言,不能反驳。
        就拿当代衍圣公孔闻韶的父亲举例,其父名叫孔弘绪,史书记载一堆他如何受皇帝宠爱。
        突然笔锋一转:“多过举……夺爵为庶人。”
        如果你只读正史,估计会看得一头雾水。刚说这人从小跟着皇帝长大,还成了内阁首辅的女婿,怎么突然就废为庶人了,而且连个具体罪名都不说清楚。
        必须结合明代官员的私人著作,才能搞明白孔弘绪干了什么——坐奸妇女四十多人,亲手勒死无辜四人。
        犯下如此大罪,史书只用“多过举”三字概括。而且贬为庶人之后,换个皇帝又恢复衍圣公冠服,只是没有衍圣公爵位而已,一切待遇全部复原如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