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穿越三国之韩信后人

乐读窝 > 历史军事 > 穿越三国之韩信后人

第340章 韦曜监国 邀请蔡邕

书籍名:《穿越三国之韩信后人》    作者:梦回往事

  韦曜见众位王公大臣戚戚然的样子,开口说道:“诸位放心,本王攻打长安就是为少帝报仇,也为了洗刷董卓的诬陷之言。如今长安事了,本王定会退回并州。
  至于朝堂之事,众位大人可有何计能解决啊!”
  一众唯唯诺诺的大臣齐声说道:“全凭武韩王做主,我等定然全力支持,不敢违背!”
  韦曜苦笑一声,说道:“本王刚刚是恨那丁宫表里不一,欺软怕硬;并未有杀鸡儆猴的意思,你等有何言,但说无妨,本王都会慎重考虑。”
  董承和身边几人对望一眼,抱拳说道:“我等之意,乃是请武韩王监国;常言道:天不可无日,国不可无君;我等恳求武韩王暂时监理国政,统御群臣。”
  随着董承话落,其他群臣同时说道:“我等恳求武韩王监理国政,统御群臣!”
  韦曜说道:“此事重大,我等不妨日后再议。”
  董承等人以为这不过是韦曜的推脱之词,只有三推三让才能名言正顺的监国。
  董承和吴子兰几人再次出列拜倒说道:“在下再次恳求武韩王监国!”
  如此三次,使得韦曜哭笑不得;
  这时候的郭嘉也同岳飞等人一起拜倒,口中说道:“请武韩王升任监国之位!”
  韦曜开口道:“奉孝……你!”
  郭嘉向韦曜打了一个眼色,韦曜虽然不明白什么意思,只能说道:“既然群臣如此相劝,本王就暂时监国了!等明君出世,本王定然退下监国之位,辅助明君。”
  韦曜开口说道:“既然众位王公大臣推举本王监国,本王现在提出第一个决意;就是离开长安,迁都晋龙城;
  这长安之地陨落了无数帝王,龙气不兴,才使得有董卓这等权臣,如今之计唯有迁都才能再次延续我大汉龙脉,再次诞生明君;不知众位爱卿可有异议?”
  谁敢有异议,你比董卓老贼还要厉害几分;
  至少那董卓的喜怒哀乐大家都能看的出来,你倒好,笑嘻嘻的就把尚书丁宫给办了。谁要是有了异议,估计比丁宫还惨。
  这些早被董卓打断脊梁骨的群臣毫无异议,纷纷附和韦曜的决意。同意迁都晋龙城,反正都是混吃等死,哪里不一样?
  韦曜见群臣如此好说话也有些吃惊;他接着说道:“如今长安城内被董卓等人祸害的民不聊生,可传令其他几州运来米粮救济;另外董卓所有的抄家之物全部接济百姓。”
  众人高呼韦曜圣明。众人再次商议一些事情,就吩咐散朝,各自回家准备迁都之事。
  韦曜出了宫门,见广场之上的董卓等人的尸首收拾的干干净净;才想起了蔡邕此人;
  嗯,想起来的是蔡邕不是蔡琰……
  韦曜依旧带着赵云和太史虎还有一些亲兵,向蔡邕家走去。
  蔡府门口的侍卫见韦曜几人向着蔡家走来,赶紧跑回府内通风报信。只因为他蔡邕在家里给董卓设置了祭台。
  韦曜来到门前,剩下的侍卫正要想办法阻拦,这时候蔡邕走了出来;他向韦曜深深一礼,开口说道:“老夫见过武韩王,只因家中不便,今日恐怕不能招待武韩王了,还请大王恕罪!”
  韦曜疑惑的说道:“既然如此,本王就先回去了,本王来此也没什么要事,只是想告诉蔡大家,既然收敛了董卓,就好好安葬,天下人没有人胆敢责怪蔡大家,反而还会夸赞蔡大家一声仁义。”
  蔡邕本来以为韦曜是前来兴师问罪的,却不想韦曜竟然还夸赞了他;一时之间愣在了原地。
  这时候蔡琰跑了出来,拉着父亲的衣袖说道:“女儿就说武韩王不会如此小气,爹爹还不相信;现在如何?”
  蔡邕瞪了女儿一眼,上前两步抱拳说道:“大王,是老夫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刚刚老夫拦住大王,是老夫斗胆给那董卓设了祭台。如今见大王不计前嫌,老夫甚是汗颜;大王快快里面请!”
  韦曜也是哈哈一笑,跟着蔡邕进了府门。
  两人到了厅内,分主宾落座;
  蔡琰也大大方方的坐在了父亲之后。
  蔡邕向韦曜一抱拳说道:“大王,当初是董卓征辟老夫入朝为官,他对老夫甚是礼遇;如今董卓身死,老夫也念及旧情,才收敛于他。
  如今听说大王做了监国之位;老夫也是垂垂老矣,想向大王辞去官职,离开长安,回家安心养老。”
  韦曜笑道:“既然蔡大家要离开长安这个伤心之地,也是巧了,本王和众臣商议迁都晋龙城!
  蔡大家若是不想继续为官,本王可以请蔡大家入我并州学院;如今并州学院日益壮大,老师和孔融先生难以支撑,还望大家莫要推辞!”
  蔡邕摇摇头说道:“大王的好意,老夫心领了,老夫眼花耳聋,当不得大任了,倒是让大王失望了。”
  “其实也只是坐镇学院就好,最主要的是对于并州学院的老师,我并州大力支持著书立说;
  老师已经有好几本大作面世了。
  蔡大家若想自己所学有人继承,可入了并州学院,著书立说。”
  韦曜说完,看向蔡琰,继续说道:“本王听闻蔡小姐,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到时候也能为蔡小姐印制一本她写的歌曲和诗词。”
  蔡琰一听,眼神顿时亮了起来;
  她并不是像其他女子一般,她的思想还算比较前卫,一直认为男女平等。否则她也不会出来见韦曜了。
  韦曜看到蔡琰神色,就知道蔡邕跑不了了;
  即使自己不邀请,蔡邕也会被自己的女儿逼着去不可。
  韦曜笑着说道:“本王之言,还请蔡大家考虑一二,本王这就告辞了,静候蔡大家佳音!”
  韦曜等人出了蔡府;
  他和赵云等人并未回住的地方,而是在街头缓步而行;
  现在天早就黑了下来,整个长安的酒馆饭店全部爆满;
  都是那些出来庆祝董卓伏诛的。
  甚至有不少没钱去酒馆的老百姓,几家合在一起,凑几个菜就在街头之上庆祝起来。
  可见董卓的民愤真的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