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穿越三国之韩信后人

乐读窝 > 历史军事 > 穿越三国之韩信后人

第341章 迁都晋龙 刺史人选

书籍名:《穿越三国之韩信后人》    作者:梦回往事

  韦曜等人在长安待了五六日的时间,才算将整个长安的事务安置妥当。
  只是董卓一家的财宝粮草就够长安百姓吃用半月了;
  还有后续运来的粮草,如今长安百姓算是过上了好日子。
  那些王公大臣也都准备妥当,这次韦曜迁都并不像董卓那般,需要众多百姓迁移;
  他是一个百姓都不想带,就是那些想跟着走的百姓,他也会好言相劝,尽量劝他们留下。
  对于不走的王公大臣更好办了,正好长安的官员不足,留下还能维持长安的日常运转。
  韦曜也留下魏延在此镇守,还有两万精兵;如今长安算是韦曜的边界了。
  这一日是韦曜回转晋龙城的日子,前方是岳飞和张颌二人带一万兵马开道;
  关羽和关胜兄弟二人也是统领一万兵马断后;
  中间是韦曜,郭嘉,赵云和太史虎统领五万人马为中军;
  当然还有一些王公大臣的车队。其中就有蔡府的车队,那蔡琰用一块纱巾蒙着小脸,前前后后的来回看热闹;
  她哪有见过如此多的军队?兴奋的小脸通红。
  大军因为有众多大臣家眷的原因,不能急行;
  一直走了近十日才到达晋龙城。
  蔡琰早就失去了一开始的欢快,小脸一副病怏怏的样子,什么都吸引不了她的兴趣。
  “快看!前面莫非是晋龙城?怎地如此雄伟?”不知是哪位大臣的家人惊呼一声。
  蔡琰也在车窗伸出小脑袋去看,只见眼前的城墙一眼看不到边;
  城墙高大,城前的大路竟然一点都不颠簸了,而且还非常的宽广,能容下七八辆马车同行。
  到了城门口,那一排排的守城士兵,个个都是双目犀利,全是精锐。
  这时候刘伯温、杜如晦等人早就等在城门口,迎接韦曜进城。
  众人在城门口见礼之后,一同去了武韩王府……不对,现在改成了皇宫大殿,韦曜决定迁都的时候,就派快马给杜如晦等人送了信。
  其实如今的武韩王府,也就是以前的大将军府;比长安的皇宫大殿只大不小。
  房玄龄等人也就是将府门的门匾换了一下;
  然后将议事厅改成了大殿,仅此而已。就连住在后院的丁嫣都没有搬出去。
  在他们这些谋臣武将眼里,主公现在不过是过渡一下,迟早会走到那一步;现在用不得大费周章。
  韦曜吩咐群臣还是各司其职;
  其实他们也就是一个摆设罢了,如今就是白白的拿韦曜给的俸禄;
  韦曜的管辖内,他们插不上手;
  韦曜管不到的管辖内,他们更插不上手。类似于后世某个喜欢拍小视频岛国的天皇幕僚一样。嗯……就是这个意思。
  韦曜回到晋龙城没几天,李靖和贾诩也带大军返回了晋龙城。
  李靖带出去了太史慈、甘宁、张辽、周仓、管亥几人,还有镇守青州的高览和冀州的秦琼,并十万兵马攻打曹操;
  如今兖州和徐州同时拿下,他留下了周仓镇守兖州,张辽镇守徐州;
  甘宁和太史慈去了刘晔处,随时准备出海。就带着管亥一人返回。
  韦曜同李靖和贾诩问起兖州和徐州的情况。
  贾诩抱拳说道:“主公,如今徐州有陈登主动献城,未曾遭受兵乱;那陶谦虽然昏庸不堪,但也是爱民的好官,徐州百姓也算是衣食无忧。
  只是兖州被曹操的穷兵黩武害的民不聊生,人口凋零;
  也幸亏杜别驾紧急运了不少粮草,才算是安定了民心;
  只是这两州的刺史还需主公快快任命,免得日久生乱!”
  韦曜点头说道:“文和所言极是!两位在两州可发现什么大才没有,最好如同冀州和青州一般,任命本地人为刺史。”
  贾诩笑道:“属下在兖州看好的,就是主公经常提起的荀彧,属下观此人也不是死心塌地的跟随曹操,但他对主公的态度也算不上抵抗;
  此人乃是真正为民之人,胸怀百姓,坚持正理;
  主公若是有心,不妨对他提拔一二。
  徐州方面,属下看好的乃是陈登;
  此人胸有丘壑,明事理,善帷幄;
  更难得的是,他当时一直反对徐州出兵;
  到后来更是雷厉风行,将陶谦拿下,免了徐州一场兵祸,属下认为此人可当大任。”
  韦曜听了,点点头;
  这贾诩的评价也算中肯,历史中这二人就是如此;
  那荀彧到了晚年为了一个正理,被曹操毒杀。
  陈登更是略施小计,就将吕布玩弄股掌。
  韦曜说道:“可命人将这二人请来,某亲自和这两人谈论一番才是。”
  贾诩抱拳称是,下去后就派出快马,前去请这二人去了。
  韦曜处理完所有事务,天色也黑了下来;
  他如同以往一般先去看看怀孕的甄宓,然后再去丁嫣房中安歇。
  韦曜出征青州的时候,甄宓就有了身孕,如今韦曜夺下青州之后;
  又夺取了兖州徐州,还有司隶与长安等地。
  时间也过去了半年多了,甄宓也就是这十天半月的就会生产。
  剩下的这段时间,就是天塌下来,韦曜都不会再出去了。至少要到甄宓生完孩子为止。
  韦曜到了甄宓房内,伏在她肚子上仔细的听了一下;
  她肚子里的孩子甚是活跃,都能在甄宓的肚皮上看到孩子手舞足蹈的小脚印或者小拳头。
  二人说了一会话,甄宓拿出一封书信,向韦曜说道:“这封信乃是徐州糜家的糜贞妹子派人送来的;糜家妹子就怕战乱波及到她的家族,才写信向我们求助。”
  韦曜接过书信,看完后笑道:“那糜贞倒是多虑了,如今徐州未动一兵一卒就被拿下,她担心的战乱不会有了,你可回信让她放宽心便是。”
  甄宓又说道:“夫君上次在长安救回来的貂蝉妹子,以往总是闷闷不乐,任我和丁姐姐如何劝解,也不怎么见笑容。
  这几日她的心情变好了,只因为蔡大家的千金这几天经常来寻她玩耍;瑾儿也颇喜欢这两人,每日总喜欢让她俩抱着。”
  韦曜点点头说道:“如此也好,本王也算完成了王允大人的嘱托,也对得起他在天之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