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做个武侠梦

乐读窝 > 武侠小说 > 做个武侠梦

第91页

书籍名:《做个武侠梦》    作者:索肥丫

        是投子还是继续支撑,袁承志麻了。
        洪熙官的暗箭又来:“前辈,当前晚辈的谋算就像这一局棋,在外积累厚势,积粮积口众,利用不对等的优势给满清制造麻烦,满清坐了龙庭,看似比晚辈更具优势,但他们背负的包袱也远大于晚辈,晚辈每得一子,满清就需多出两倍甚至更多的力气,长此以往大龙堪忧。”
        袁承志也放下了君子棋的作风,开始向着洪熙官的边角施压,想救大龙就必须围魏救赵。
        可洪熙官却丝毫不让,马上与袁承志短兵相接寸土不让,不但打劫连连,甚至就算是用交换手来脱先也不惜。
        洪熙官说的杀力体现出来了,袁承志就从来没有下过这样的棋,以前他下棋就是讲谋略讲布局,如此睚眦必较的下法还是超出了他的理解。
        于是缓手就不免出现了,袁承志想着已经明朗了没必要胡搅蛮缠,却冷不忙洪熙官宁愿送子给他吃,也要让每一眼的争夺增加手数。
        这是什么道理?
        在围棋中争杀的一方,先手是主动。
        整个棋盘就相当于一个综合的运动战,谁先脱先,谁就能带着对手绕圈子。
        一个小小的打入,围杀起来可需要耗费好多倍的力量,不理对方就成活了,应手又因为手数趋劣而拱手让出主动。
        于是又几十手后,袁承志的大龙真就奄奄一息,眼看着就要被绞杀了。
        袁承志想投子认负:“气数已尽,如之奈何!”
        洪熙官却拦了下来:“前辈不忙,非是晚辈得势不饶人,而是官子更见力量。”
        官子是收尾,在这个时代非势均力敌的棋局官子一般是没有必要下的。
        盘算起来,袁承志已经落后了近十子,怎么看都是必输的局。
        他刚想摇头,洪熙官就跟他换了棋罐:“这样,晚辈与前辈换手,晚辈执白收子,前辈执黑应手,如何?”
        这里面洪熙官偷了机,他虽然跟袁承志对调黑白,但他却多要了一个先手。
        他算过了,官子阶段如果收得好,即便被绞杀了大龙,也不是没有机会。
        有了先手洪熙官就能在被提子的大空里重新做活,而且袁承志收官子的手法一定会有大量的漏洞,这样的君子棋风比武还行,分生死是不够看的。
        袁承志点头同意了,他也想看看洪熙官能玩出什么花来,于是他欣然跟洪熙官对调。
        可洪熙官并没有去救大龙,而是逆收官子,每一步都抢袁承志最不顺心的交换。
        同时洪熙官又有先手,那么他总能在被绞杀提子的大空里抢占先机。
        这些逆收官子其实是洪熙官有意留下的,他从一开始就想跟袁承志这么玩,主要是这位袁前辈下棋太君子范了,处处光明正大,也就处处是漏洞。
        以有心算无心,洪熙官早就埋好了雷,一经对调他就可以利用自己给自己留下的后门,让袁承志郁闷得直想吐血。
        又几十手之后,洪熙官不但在大空成活了两块,还通过逆收官子得了三倍有余的官子气势。
        白棋将将比黑棋多了一目,以当前的座子还棋头数,白棋还胜了。
        这一局下完,袁承志嗒啦一下将手中的棋子扔回棋罐,眼神却还有棋盘上,久思不得其解。
        洪熙官则抬起了茶盏润了润嗓子,然后继续自己的心理攻势:“前辈能想清楚问题在那里吗?”
        其实洪熙官也不清楚这样调换之后为什么局势会产生大逆转。
        他也是在现实里看了深度学习算法机器人下赢人类棋手之后专家做的分析才明白,座子制其实并不固定先手必占优的理论。
        将棋盘变大变小或者分割,人工智能应对起来就是两回事。
        空白棋盘分先贴目,相当于人为计算一个先后顺序的优势差距。
        这个差距靠人脑计算不精确,深度学习算法让机器人有远超有人脑的判断速度和机械运算能力。
        人类棋手与它对弈就相当于跟古往今来所有的棋手下棋,等于机器一直在翻书作弊,所以人类才下不赢。
        当棋规改变时,机器人应对起来就不那么有优势了,因为没有那么多棋谱可以学,机器人可不会像人脑一样做主动分析,它只会基于已有数据来推演选择最优解。
        所以洪熙官与袁承志下座子棋,又换了手,就相当于改变了规则,限制了来自后世的经验这部“机器”,机会就出来了。
        袁承志有些语气不定:“是交换对调时你要的那个先手?”
        洪熙官点头又摇头:“不仅仅如此,还因为座子,座子先天地划小了棋盘,约束了棋局走势,加剧了中盘搏杀,却因此而遗留了大量的漏洞,这样的漏洞在官子阶段是两可之数,只不过以前大家都不愿意下官子,只以点数作决。”
        袁承志几十年的棋艺没白费劲,洪熙官一提他就明朗了:“中盘决胜之后,大家都认为是赢者通吃,其实还有许多余味,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洪熙官的目的达到了:“凡事不到最后都不应该绝望,更不应该以势论局,而应该坚持到最后,座子虽然约束了棋势,但座子可能生变,就像晚辈和前辈交换了黑白,座子的作用就天翻地覆。”
        剩下的不须说袁承志无师自通:“如果把座子视作闯军、蒙古、高原、吴三桂、郑成功、南明等势力,当时其实是有很多变数的,只不过大明的皇帝坐在中枢,看不到四方余子。”
        洪熙官点头:“是啊,大明的皇帝没有要求那个先手,拱手让出了主动权,别说当时,就是换成了现在这些座子仍然不能定论,实不相瞒,晚辈亦对这些座子上下其手,别看它们现在是清廷的座子,可说不准什么时候他们就转变了颜色。”
        袁承志频频点头:“最关键是中间的大龙,不管前后或者生死,大龙的空间犹在,只要还有空棋局就没死,还能继续下。”
        洪熙官又帮袁承志续上了茶水:“所以晚辈才求先手,跳出棋盘,只有这样才能看清楚棋局,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晚辈也是如此才知道下这一棋盘缺的那一口气是什么,又如何备足它们。”
        梦境的秘密不能说,只能强行的凑足理由,好在古人可以欺之以方。
        袁承志长叹而起负手而立,看着棋盘不断地摇头:“就是一口粮食啊,本就快绝收了却九边布局连年战乱,没有人想一想问题到底在哪里,唉。”
        刚感叹吃的,朱红枚就端着个托盘进来了,当啷一声放下,托盘里的碗筷盘碟碰撞激起了余音。
        朱红枚肯定还对袁承志没好脸,但别人上门做客,饭点到了肚子饿得咕咕叫都敲锣打鼓了,朱红枚也做不出赶人的举动来。
        所以她就用重手重脚来表明态度,但礼数却一点都不缺,不但打好饭菜摆好碗筷,就连退出去时也恭恭敬敬。
        不能要求更多,好歹人家也是个堂堂的公主,袁承志眼神闪烁了两下,终于在朱红枚快走出大帐时开了口。
        “那个,我答应过阿九一年就回中原,可那时我已经与青青成了亲,还有了孩子,所以……”
        老渣男算是隐晦地道了歉,可朱红枚却越发地生气,她也没回转身,而是背身应了一句:“那何铁手算什么?”
        袁承志脸色变白,可能是这话刺到了心里,可他还是吐出了一口气:“惕守一直是我弟子,我们二人从不逾越,此心天日可表。”
        朱红枚的语气更冷了:“你也可以将九姐收作弟子啊,反正她当了尼姑也没办法嫁人,离开中原这个是非之地有人照顾也总好过漂泊无定朝不保夕,可你愣了三十年都没有回来找过她。”
        袁承志被朱红枚堵得难于启齿,终于还是憋出了声:“青青不许……”
        “所以说男人就是贱,给不出承诺还要招惹别人,脚踏几条船又不负责任,胡乱空头许诺,完全不管顾女子的死活。”
        洪熙官可不想让朱红枚继续捣乱,忙过去揽着朱红枚往外架。
        可朱红枚硬是高声快嘴说完了:“不回来找她也就罢了,明明你还跟金蛇营的人有联络,送封信很难么,九难神尼在中原大名鼎鼎,我就不信你找不着,空耗别人几十年青春,渣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