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种田之小夫郎发家记

乐读窝 > 都市言情 > 种田之小夫郎发家记

第137章 我要跟你们商量一件正事

书籍名:《种田之小夫郎发家记》    作者:邓糖那

  “那啥破徐府,不做就不做呗!
  我就看那人拽得跟个烂公鸡似的,不做拉倒,咱家倒落的清静。”
  何君听谷清说话挺不文雅,便暗暗地拉了拉他的衣服,让他住嘴。
  秀兰这才看到那说话的小哥,见他神态倨傲,一脸满不在乎的表情。
  秀兰想……搞不好就是这个人跟老爷起冲突的呢。
  景文:“秀兰姑娘,我们是元宵节那天,在雁落塔不小心碰上了徐老爷,然后就因为一个小孩起了争执。
  如果这件事让徐老爷心里不满,我们也无可奈何。
  我们也早就猜到这做衣服的事定是黄了。
  没事,不做就不做吧。”
  徐慧芝心里倒是觉得挺惋惜的。
  本来这世道生意就难做,出去游玩一趟,却莫名其妙得罪了徐老爷,还把这么好的一桩长期生意给弄没了。
  她不由地叹了口气。
  “秀兰,既然徐老爷这么说,我们也无法,不做就不做吧。”
  只不过以前这生意还是秀兰姑娘牵线搭桥的,我们辜负你的好意了。”
  谷清一想起上次元宵节在雁落塔的那件事,心里就愤愤不平。
  他又插了一嘴。
  “我看那徐老爷也不是啥好人。
  元宵节是团圆的节,大家就应该在家里欢聚一堂。
  我听说他家娘们多的很,却还在外边包一个戏子,连过节都不回去,还在那游山玩水的。
  我就是看不惯那阳奉阴违的男戏子,他竟然让下人狠踢可怜的小男孩。
  我骂了他,也打了他几下,这就跟你们老爷结下梁子了。
  你们要怪就怪我谷清一人。
  是我惹下这事的,跟景文、何君他们没关系。”
  何君没想到谷清嘴瓢说了这么多,立即把他拉走了,省的他等下又会秃噜出啥话来,就容易把气氛给弄僵了。
  秀兰原来问苏林的时候,苏林只是说徐老爷陪一个客商在那里说事的。
  却没曾想他刻意隐瞒了这件事,原来老爷陪的是一个男戏子。
  她顿时替自己的主子不值。
  她想到四奶奶把饭菜热了又热,又打扮的齐齐整整,望眼欲穿地等着徐老爷。
  徐老爷倒好,跑出去会小情儿了。
  秀兰不知道该不该把这件事告诉四奶奶,她说了几句话之后就告辞了。
  琴儿听了这个信说:“不做就不做吧,反正我看他们家那德性,我心里也不舒服。”
  徐慧芝想到前段时间衣服又不太好卖,现在徐府的长期生意也没了,便有些忧心。
  “这段时间,我觉得生意越来越难做。
  现在大家日子都不好过,咱制衣坊做的衣服数是越来越少。
  那些个做活的妇人都没有以前赚的多。
  如今这徐府的生意也弄没了,唉。”
  景文劝慰着她。
  “娘,你就把心放宽些吧。
  衣服我跟何君早料到会有卖不动的那一天。
  因为大家买的差不多了,再加上其他裁缝铺也学我们这样做,这很正常。
  而现在我们有心把其他生意做好,也争取做得红火起来。
  等其他生意做得很好了,我们再雇这些人来帮忙也是一样的。”
  徐慧芝听了点点头。
  “这样是最好不过了。
  这边制衣坊生意清淡,咱再努力把其它生意搞上来。
  好了,已经很晚了,你们都早点歇息吧。
  明天你们凌晨就要赶去月鸣岭摘菜摘果子的,都去休息吧。”
  翌日,景文带着大家把摘好的果蔬,鱼,还有果蔬制作坊制作出新一批的青果鲜和蜜饯去了阳岗县。
  等他们到达榆林街天才刚亮,街上人也不多。何君及景文,还有一个帮工开始把果蔬摆好准备做生意时,苏林笑吟吟地走了过来。
  何君想起他跟周老爷在蜜饯铺子里,买了很多的青果鲜和蜜饯,说是要去别的地方送人的,于是何君便问。
  “元宵节在雁落塔碰见你跟周老爷,你们不是去了那个玉昆城吗?
  蜜饯跟青果鲜,周老爷已经送给那些人了吧,他们对这蜜饯跟青果鲜反应如何?”
  “那还用说,全部送完了,一罐都不剩。
  而且他们还问是哪里买的。
  要不是那玉昆城离咱这远了些,我保准你那个店铺都要被这些想买的人挤得水泄不通。”
  何君虽然知道苏林说话有些夸张,但是不得不承认,自己心里还是挺受用的。
  景文虽然不太乐意见着这苏林,但是不可否认,上次在雁落塔,如果不是他跟周老爷出面调解,估计是要跟徐家打得不可开交。
  于是景文冲苏林一点头说:“上次在雁落塔那事替我谢谢你家周老爷。
  若不是他解围,估计就要打起来了。”
  苏林不以为意地笑笑。
  “这对我们老爷来说就是举手之劳。
  你们先忙吧,等你们忙完,我还有正事跟你们商量呢。”
  苏林说完就走到旁边去了,何君很是好奇,苏林会跟他们商量啥事呢?
  何君正想着,就有很多百姓围过来买菜了。
  景文,何君还有帮工,就开始忙碌起来,也就顾不上苏林了。
  待过了一个时辰,等马车上的果蔬、鱼全部卖光了,苏林才走过来。
  何君还一直惦记着苏林说跟他商量啥事呢,这会见他走过来便好奇地一直看着他。
  “苏林,你想说啥事?”
  景文一直在旁边整理着马车,但是却留意着苏林,他心里也觉得奇怪,苏林会跟他们谈什么正事。
  苏林:“你们不是跟我们周记绸缎庄签了半年契约吗?
  眼看着这契约就要到期了,我们家老爷让我来问问你们还续约吗?
  我们家老爷的意思是你们这衣服做的很好,很有前途,还想继续跟你们签契约。”
  景文听闻是衣服续约的事,便也走了过来。
  他以前听何君说就签半年,是为了以后能去开自己的成衣铺。
  景文就直接说出想法。
  “我们不想续约了,麻烦你转告你们家老爷。
  况且这段时间阳岗县的乡亲对咱这衣服也买的差不多了,可能没有多少需求了。
  现在衣服也没以前卖得好了,我们就不续约了。”
  何君本来要开口的,但听景文先说了,他说得也正是自己的想法,当下就没吱声。
  景文就觉得本来这事不是全权交给周掌柜处理的吗?
  这周老爷家大业大的管的事又多,怎么就对这档子小事上起心来,还特意让自己的心腹苏林来问要不要签契约?
  ……一看就知这周老爷居心不良,肯定还是惦记自己宝贝的小媳妇呢。
  苏林嘴角又露出一丝意味不明的笑容。
  “先不要那么急地拒绝嘛,听我把话先说完。
  是的,近段时间世道确实不好,衣服也卖的不好。
  但阳岗县这地方也不太大,人不算多。
  百姓们买呀买呀,家里都有了,就不会再去买了。
  但咱们阳岗县离玉昆城不远。
  玉昆城可是国都,那是要有多繁华就有多繁华。
  我们家老爷在玉昆城也有很多的铺面。
  他做的行业有很多,象这绸缎铺、成衣铺在玉昆城,他都有好多家。
  玉昆城里的富商,有钱人可多了去了。
  他们最爱攀比的就是这新奇的、拔尖的东西。
  玉昆城还没有这种刺绣很漂亮,款式又新颖的衣服,若你跟我们签了契约,我们再把你这些衣服带到玉昆城去卖,你想一想这得多红火,这阳岗县怎么能比的了?
  所以我说你俩别急着拒绝,好好考虑一会儿吧。”
  苏林说完嘴角便噙着一丝笑意,自得其乐地站在一旁,就等着景文与何君表态呢。
  本来景文与何君都不太赞同再续约的。
  可听苏林这么一说,两个人都沉默不语了。
  因为若真象苏林所说的,周老爷在玉昆城有那么多的铺面,这衣服能够送到玉昆城去卖,那确实是一条大大的生财之道。
  景文其实是最不愿意何君跟周老爷家里任何人有接触的。
  但此时苏林所说的这个条件太丰厚了。
  他看了看何君,他的小媳妇也正在那儿有滋有味地琢磨着,景文知道何君铁定是心动了。
  果然何君将景文拉过来跟他商量着。
  “景文,我原先想着签半年契约之后自己手上有了闲钱,在阳岗县再开一个成衣铺。
  但是按现在衣服不太好卖来看,再开个成衣铺卖这些衣服也没有多少赚头了。
  苏林说的玉昆城那多繁华呀,如果衣服真的放过去卖,那真的会很红火的。
  你看这段时间,这衣服生意清淡了之后,在我们家那些做活的大婶大嫂们都愁眉苦脸的。
  本来多做些衣服,可多赚些钱,她们日子也好过些,现在好像又回到原来那样艰难的生活当中去了。
  我看着心里也不是滋味。
  要不咱们再跟他签一年?
  景文,你咋说?
  若你不同意,我们就不签。”
  景文瞅见何君说这番话,脸上那生动的表情,还有他那双眼睛,煜煜发光非常的灵动。
  景文若说不愿意,觉得自己实在是打击了何君的信心。
  况且连自己都心动,就别说何君了。
  不可否认,这确实是一条生财之路。
  既可解了那些做活妇人的困顿,也可开拓玉昆城那繁华之地的生意,其实这是件双喜临门的事。
  于是景文轻轻地刮了下何君的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