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种田之小夫郎发家记

乐读窝 > 都市言情 > 种田之小夫郎发家记

第138章 你们决定买还是不买?

书籍名:《种田之小夫郎发家记》    作者:邓糖那

  “君,我又不傻,放着这么大好的财路不去做干啥子?
  而且那些在我们制衣坊做活的大婶大嫂们,正眼巴巴等着我们揽活回去做呢。
  为了我们自己,也为了她们就跟他签吧。”
  何君得到景文肯定地回答后,心里舒了一口气。
  何君当时询问景文意见的时候,心里非常忐忑。
  他知道景文不太喜欢自己跟苏林、周老爷他们过多接触。
  因此他也就非常害怕景文会拒绝这好事。
  现在他心里相当的高兴。
  本来以为制衣坊已经走到尾声了,以后衣服也卖不动了,没想到又有了一条新路子,这真是件让人非常开心的事。
  于是何君挺兴奋地上前轻轻拥了一下景文,然后转过身。
  当然他俩人的亲密小动作没能逃过苏林的眼睛。
  苏林只是在嘴边露出一抹高深莫测的笑容。
  等何君走过来,苏林已经知道大局在握了,他笑眯眯地问:“何公子,考虑得怎么样?
  要不要跟我们签契约?”
  何君微笑地点点头。
  “听你这么说,这玉昆城这么繁华,衣服送到那里去卖,应该是很有前景的。
  我觉得可行,我同意。
  咱们就签一年。”
  “行嘞,就等你这句话了。”
  “那要不现在就去找周掌柜,跟他签这契约。”
  苏林却向站在旁边的一个下人招招手。
  那下人走上前,递上两份契约和纸笔。
  “我早就备好了,这两份契约上,早就被周老爷签了名字,按了手印了。
  就等着你签上名,再按上你的手印了。”
  何君见这苏林将一切都准备妥当了,不由得睁大了眼睛……这啥都布置好了,敢情就是“请君入瓮”了,幸好这是好瓮,还是一口发财瓮呢。
  何君不由地摇摇头笑了。
  “看来你家周老爷料事如神,知道我何君一定会签下契约,所以你就早早地备好了吧?”
  “呵呵,这种好事,别人求都求不来。
  况且你们都是聪明的人,怎么会放弃这么好的一条路子呢?
  按我苏林粗人的话来说,谁会拒绝这好事,那谁就跟钱过意不去了。
  何公子,我没说错吧。
  既然你已经签好了,按照契约上来说,若要把衣服运到玉昆城去卖,这衣服的数要加很多。
  你们可要加紧啊!
  每个月月底送一批衣服过来。
  咱三个月结一次账。
  我已将周老爷的话带到,我现在要回府了,就不耽搁你们了。
  不过我还要再唠叨一句,那衣服一定得做精美了,而且衣服数要做的比以前多很多。”
  何君心里有一些小兴奋,当即回应。
  “好的,一定不会耽误的,你还不相信我们家人的手艺么?
  到时候等着接货就行了。”
  苏林把周老爷交代的事情办好,便施施然地走了。
  何君一想到又接了比以往更大的衣服生意,心里真是抑制不住的高兴。
  因为他想着那些大婶大嫂们,又可以做活挣着比以前更多的工钱了,想想都替她们高兴。
  景文看着自己小媳妇那脸上笑得流光溢彩的,特别的耀眼。
  他自己心里也挺高兴,但又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滋味。
  于是他宠溺地笑笑。
  “君,眼见着衣服越来越不好卖,没想到这柳暗花明又一村,现在衣服件数要比以前做的还要多很多,你为了那些做活的大婶大嫂们高兴吧?”
  何君笑得一脸灿烂,使劲点头“嗯”了一声。
  景文还是把心里的那点酸楚的水给倒出来了。
  “不过,你夫君心里有点酸。
  虽然这周老爷跟我们签了契约,让我们这做衣服的生意又起死回生了。
  但我可得嘱咐你,你不许被这周老爷给感动了。
  我们跟他就只是生意上的伙伴,其他的什么都不是,我的宝贝媳妇记住了不?”
  何君一听就知自己的夫君又开始吃醋了,这醋味还挺大。
  他好笑的轻轻捶了景文一拳,说话的声音也越来越小。
  “景文,你可把心放在肚子里吧。
  我……我何君这辈子除了你,我心里也装不进别人。
  我这辈子都会跟你在一起的,我……非你不嫁。”
  何君说到最后一句,简直就像蚊子在哼哼。
  这话听在景文耳里,就像是吃了一颗“定心丸”。
  此时景文心里真的比吃了蜜还甜。
  浑身上下就用一个字来形容,那就是“爽”。
  他抑制不住脸上的笑容,稍微低下了头,在何君耳边轻轻地问:“媳妇,你说话声音这么小,夫君可没听到,你最后一句说得是什么?
  再重复一遍,让我听听。”
  何君脸色“唰”的变红了,他知道这是景文在故意撩他呢,想逗他再说一句听在耳里非常受用的一句话。
  何君只得又轻轻地重复了一遍。
  “我……非你不嫁。”
  景文心里的那种欢喜,无法用言语表达。
  他兀自嘿嘿地笑个不停……
  第二日,何君、景文、童涛他们送果蔬、蜜饯、青果鲜到阳岗县。
  景文让他们那些人把果蔬带去卖了。
  而景文则驾马车带何君直接把蜜饯跟青果鲜送到铺子里。
  刚到铺子下了马车,那晨阳就过来对他们说:“二位掌柜,刚才这铺子的东家过来找你们说有事。
  但他俩等了一会儿就先回去了,让你们得空就到他家去一趟。”
  景文与何君听了赶紧驾马车去了龙门街,到了那对夫妇的家里。
  那对夫妇见他俩过来了,开门见山的就说:“我是想跟你们知会一声。
  我俩过几日就要去玉昆城长住了。
  我儿子在玉昆城的衙门里做事。
  我身体一直不好,我儿子跟儿媳都不放心。
  他们早就叫我们把这边房子卖掉,搬过去跟他们一起住。
  所以现在这个铺子我想转卖掉。
  你们现在是这里的租客,于情于理,我要先给你们知会一声,就看你们有没有这个意思把它买下来,那我就不卖给别人了。
  不怕告诉你俩,我这铺面是很抢手的。
  如果我把这转卖的告示贴出去,不出两天就会被买走的。
  所以你俩可得早下决定,买还是不买?”
  景文跟何君觉得有些突然,两个人对视了一眼。
  何君将景文拉到旁边商量着,何君是非常心动的。
  因为这条街距离最繁华的榆林街不远,以后没准这一块地方也会变得很繁华。
  如果把它买下来的话,以后这铺子会更加的值钱。
  而且这铺面位置非常的好,铺子里又大又宽敞,而且它还是两层楼。
  一楼拿来做铺面,二楼里面是可以住一大家子人的。
  以后若想在这阳岗县做生意,老是跑来跑去也不方便。
  这铺子买下来之后,可以把家人都带到这里住下了。
  何君越想越觉得心动不已。
  他于是暗下了决心,一定得把这二层铺面给买下来。
  景文见何君一直在思虑着,知道他定是在想买不买的事。
  景文其实也有些心动,他就不知道何君心里是不是跟自己一样想,便问他:“君,你咋考虑?
  咱要买吗?”
  何君坚定地点点头。
  “景文,这铺面位置不错,而且它是两层楼。
  这里边又宽敞,楼上还可以住人。
  就算不住人,二楼也可以把它布置成铺面。
  我觉得把它买下来很划算。”
  “我其实也是这么想的,咱就把它买下来,先问问他俩多少钱?”
  二人达成一致共识,便过去问那对夫妇这铺面要多少银子。
  夫妇俩说要五百两。
  他俩解释道,如果就一间铺子确实不需要这么贵,但是他的儿子说这个地段好,铺面又大,就一定要这个价。
  说以后这边只会越来越热闹,房子铺面还会卖得更贵呢。
  加上这间铺面是上下两层,而且非常的宽敞,就算住个七八口人都不成问题。
  所以会卖得稍贵一些。
  夫妇俩这一通话说下来,就毫不给人讲价的意思。
  景文看了看何君,何君朝他点点头,景文便对这夫妇说:“我们既然铺子开在这,就不打算挪窝了。
  你这铺面,我们决定买了。
  但我们要回去跟家人再说一下,然后明天把银票带来,请您二位就不要在外面贴告示了,也不要把铺子卖给别人。”
  夫妇俩见何君与景文很有诚心的说要买,便也笑着点头答应了。
  景文与何君回到鹅湾村,便跟徐慧芝与琴儿说想把那铺子买下来的事。
  琴儿也是很赞同,而徐慧芝却觉得铺子卖的有些贵。
  “我以前听别人说,那最繁华的地方也不过三四百两银子,为啥他这铺面就要五百两银子?
  我觉得有点贵。”
  何君便开导徐慧芝。
  “娘,这铺面虽然看上去贵了些,但我觉得还是挺值得的。
  首先他这位置落得好,以后这里绝对会越来越热闹。
  以后这铺面会卖得更贵。
  还有这铺子是两层的,以后咱们还可以住到二楼去呢,就算不住过去,以后那二楼也可以改做铺面的。”
  徐慧芝听何君这么一说,便觉得挺在理的。
  她去房内取了银票过来交给了何君。
  “行,你俩都更有眼光。
  听你这样说,我觉得买下来也不错。
  这银票是前几次做生意赚的,你们全部都交到我手上来保管了。
  你俩拿去就把这铺子早点买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