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文唐

乐读窝 > 历史军事 > 文唐

第298页

书籍名:《文唐》    作者:步兵长

        “喏。”所有人包括于克训、田学臣都起身应是。
        “也别说我不讲情面,今天是咱们棣州成立后大家第一次见面,喊打喊杀的不吉利。所以我给大家个机会,觉得自己不干净的下去后找田别驾自首坦白,有人命案的罪减一等,没有人命案的就此揭过。”
        “如果不肯坦白后面被查出来,罪加一等。”
        “喏。”这下原德州六县的官吏心终于放进了肚子,回话的声音都大了许多,因为之前他们已经报备过了。与之相反的是新三县的官吏一个个如丧考妣。
        坐在一旁的李道彦看向岳山的目光里多了几分敬佩和恍然大悟。
        又是杀人抄家又是自首坦白的,要多苛刻有多苛刻,可这些人不但没有丝毫的不满,反而对他充满了感激。
        一个十二岁的少年轻描淡写间就把数十位官吏搓扁揉圆,这其中蕴含的智慧够他琢磨很久了。
        果然不愧是神仙子弟啊,李道彦感慨道。
        如果岳山知道了他的想法,肚皮都会笑破。这有什么琢磨的?红枣加大棒,后世的小学生都知道。
        这些人怕他不是他的手段有多高,而是害怕他背后的朝廷,后怕他手中的刀,一句话这些人被杀怕了。
        本来以为要死,现在有了一条活路,他们不会怪岳山狠,只会感恩戴德。
        敲打过这些人之后,岳山终于开始进入主题。
        “今天把大家叫过来是有一个重要的决议宣布。提前声明,这条决议已经取得圣人和宰辅们的同意,你们只有两个选择,一个辞官一个全力支持。”岳山说道。
        听岳山说的这么郑重,众人都知道不是小事儿,马上坐直身躯,竖起耳朵。
        “此事就是衙门革新,在棣州府衙和县衙增设新的部门和官吏。”
        增设新部门和官吏?众人面面相觑,清水候这是要搞改革啊。同时也有些不舍,增设新部门和官吏,也就意味着大家的权利要被分薄。
        可这时候就是给他们十个胆子也不敢反对,只能祈祷被分走的不是自己的权。
        “增设的命官为提刑官,意为提点刑狱公事,也就是说从今往后县令、刺史将不在负责审案断案之事。”
        提刑官?提点刑狱公事?县令们脸色一苦,这是他们权威中最重要的一部分,被划走后权利起码少了一半啊。
        岳山没有理会他们,自顾自说道:“县级提刑官为九品下,州府级为八品下。县级提刑官接受县令和州府提刑司双重管理……”
        命官就是皇帝直接任命的官员,简称命官。县一级只有三个官吏是皇帝任命的命官,分别是县令、县丞和主簿。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元朝时期,朝廷增设了掌管刑狱的典史。
        典史位备而权重,虽然也是不入流的官,但依然由皇帝亲自任命,属于品级最低的命官,明清两朝延续了这个规矩。
        也就是说,偌大的县衙只有四个是命官,其他的都归属于吏。
        科举制大兴之前吏转官是很常见的事情,科举制成主流后基本断绝了吏转官的可能。
        这是退步也是进步,退步是当官的路途变窄了,一部分有能力没有学问的人失去了做官的资格。
        进步的地方在于,彻底断绝了世家贵族的根基,以一个比较公平的方式选拔官吏,打通了阶层的流通。
        言归正传。
        典史属于县令的佐官,县令让他审案他才有资格审案,县令要是看他不顺眼,完全可以把他的工作接过来自己做,架空他。
        再说说提刑官,原本的历史上提刑官是宋朝特有的官职,主要是审理疑案难案为县令查漏补缺。
        一般来说,县令束手无策或者有冤情的案子他们才会接手,平时审理案件还是县令的责任。
        岳山设立的提刑官就是借用了宋朝那个提刑官的名字,但实际权力是提刑官和典史的结合。
        而且权力比两者都大,直接把断案之权从县令手中给分走了。
        也就是说,从今往后棣州所有的县令都没有审案断案的资格了,这个权利转移到了提刑官的手里。
        但为了防止提刑官贪污受贿草菅人命什么的,岳山还是保留了县令监督的权利,州府一级的提刑司也同样拥有监督审查之权。
        在岳山的计划里,未来还会对案件进行分级。需要判一年以上监禁、流放、杀头的案件,县级的提刑司审结之后要报给府一级提刑司复核;十年以上监禁、流放、杀头的罪名必须上报中央级提刑司复核。
        只不过眼下提刑司制度还处在验证阶段,只有棣州有设立,没有中央级别的机构,重大案件还是要报刑部审批。
        至于为什么要设立提刑司……一是为了分县令的权,二是为了日后的科举做准备。
        分权很好理解,县令的权利实在太大了,抄家的知府,灭门的县令,可不是开玩笑的,分他们的权有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
        为科举做准备就比较复杂了。
        科举制就是读书考取功名,那些皓首穷经的读书人有几个懂律法的?有几个懂断案的?
        后世曾经出现过某些官吏不懂律法,用论语用伦理道德来断案的情况,结果闹出了大笑话。
        既然知道将来会出现这样的问题,自然要提前做出预防。直接从根子上断了县令断案的权利,分权给提刑司。
        想当提刑司就必须懂得律法,考专门的刑名科。考不上刑名科的,绝对不让担任提刑官。
        如此一来,术业有专攻能少闹一些笑话,少一些冤假错案,而且还提高了法家的地位,一举多得。
        “第二点革新,衙门增设六房。”
      

358  市政管理体系
      
        县令的权力有多大?换个大家更能理解的说法,县为(错别字?)一把手的权力有多大?
        某辞职书记陈行甲接受采访的时候说:有人以开玩笑的口吻和他说,昨晚做的那个梦,早上起来感觉都有办法让它实现。
        这还是二十一世纪各种监督各种分权之后的情况,在古代集权政府时期县令的权利更大。
        一县之内他们就是天,他们的话就是铁律,县内大大小小的事务他们一言而决。
        绝对的权力带来绝对的贪腐这样老生常谈的话就不说了,但把一县的事务寄托在一个人身上,效率太低了。
        再小的县也有几万人口,东家长西家短的事情都能把他烦死。想提高效率,最好的办法就是把专门的事情交给专门的人去做,定岗定业。
        元朝之前县内大小事务都给县令管理,元朝时期设置典史把刑事诉讼分拆给特定的官吏,既分了县令的权,也提高了办事效率。
        明朝仿照六部设立六房,即:
        吏房掌官吏的任免、考绩、升降等;
        户房掌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等;
        礼房掌典礼、科举、学校等;
        兵房掌军政;
        刑房掌刑法、狱讼等;
        工房掌工程、营造、屯田、水利等。
        除了六房还有三班衙役,皂班主管内勤,壮班和快班共同负责缉捕和警卫。
        两者合起来统称三班六房,在明清之际也往往用三班六房指代衙门。
        虽然新世纪我们把三班六房视为封建专制的象征进行唾弃,但这个制度放在同时期绝对是最先进最完善的市政管理机构。
        新中国刚建立之初,我们请国外的专家过来给我们讲市政管理。国外的专家一听也纳闷了,全世界的市政管理体系都是模仿你们中国的制度建立的,怎么现在你们反倒过来找我们学习了?
        听起来很可笑,但不得不承认,百年屈辱时期我们把太多祖宗留下的财富给弄丢了,然后不得不去国外学习原本属于我们的东西。
        政治学还有一个词叫央地矛盾,简单点说就是如何处理中央和地方关系。全世界国土面积稍微大一点的国家都在面临这个问题,而对这个问题处理最好的就是中国。
        为什么?
        因为从秦始皇时期我们就开始处理这方面的问题了,两千多年历史,我们的老祖宗早就总结出了一套最接近完美的处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