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文唐

乐读窝 > 历史军事 > 文唐

第667页

书籍名:《文唐》    作者:步兵长

        这句话说到他心坎里去了,这不正是他孜孜以求的东西吗。努力了半辈子都没有头绪,却被人家一句话给道尽了。
        这让他备受打击,但同时也觉得很兴奋。不管这条路是谁走通的,总比一直堵着好不是吗。
        把全书看完之后,他马上就起身收拾行李,去渭水书院亲自向岳大师请教。
        和他做出同样决定的还有很多人。
        王绩自然也没有忘记书院的学生,把那些热衷于争吵的人叫到一起,直接把书甩在他们脸上。
        连那些学有所成的名宿都被征服了,更何况是他们。
        前一秒还挽袖子和对方‘不死不休’,下一秒就成了异父异母的亲兄弟。原来我们儒法两家有这这样的联系,可以说是同生共死啊。那还争执个啥,以后咱们就是自己人了。
        不光是我们,还有道家也一样是好兄弟。
        然后,原本站在一旁看笑话的道家很懵逼的发现,儒法两家的学生和善的走过来,和他们勾肩搭背……
        这……
        当然他们看到三家治世的时候,就明白了一切,对岳山更是佩服。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看过这本书,里面的内容也逐渐流传出去。尤其是扉页那两句话,简直到了家喻户晓的地步。大家更加迫切的希望看到这部书的真面目。
        就在这个时候,龙首山印书馆的首批书籍终于问世,第一批次一万册投入市场的第一天就被抢购一空。
        大多数都被来自各地的二道贩子书商给买走了,只有少部分被京中的读书人买到。
        但不管怎么说,这部书总算是大批量出版了,让更多的人看到了它的内容。反正也就三万来字,没买到的找朋友借过来手抄一本就可以了。
        三家治世的新闻很快就盖过了所有事情,成为当下最为人关注的事情。
        这个时候渭水学报来凑热闹,专门为它加印了一版,上面全是名宿对这本书的解读。
        有了这些名人的认证,让这本书的思想变得更加火爆。读书人聚会的时候必讨论这方面的问题,谁要是说不出个一二三来都不好意思参加。
        这段时间岳山一边忙着整理材料为即将到来的公开课做准备,一边和国子监对接长乐图书馆的事情。
        图书馆的事情牵挂着不知道多少人的心,岳家的延续和强盛也同样关系着很多人的未来,但凡和他沾点关系的都在帮忙提供方便。
        比如长孙无忌,李丽质是他亲外甥女,她的孩子和长孙家也是有血缘关系的。
        将来不说孩子之间能成为盟友啥的,起码这份香火情分在不容易成为敌人,关键时刻还能相互拉一把。
        所以虽然他很眼红岳山的超然地位,但在这件事情上很上心,暗中让自己派系的人尽可能的提供便利。
        在这种情况下,朝廷命令才下去没几天,关中地区的各书院就已经做出反应:藏书楼已经在修建中……
        然后就是关中附近地区……逐渐扩散往全国。岳家钱库里也瞬间空了一个角落……
        又过了一周,三家治世的思想传播到整个中原地区以及江南的各大名城重镇,引起了更广泛的讨论。
        就算是古学派面对这部书的时候也实在无法挑刺。
        一方面它确实是至今为止在道儒法三家合流方面做的最完善的理论。
        二是抛开新古学术之争,用古学派的思想也可以完美套进这本书里,他们舍不得这个三家合流的机会。
        三就是来自道和法两家的威胁了。老生常谈的问题,此时道家才是第一等的显学,儒家还要排在佛家之后是老三。法家也因为提刑司体系的创立话语权越来越重。
        在这种情况下儒家古学派也不愿意轻易站出来,这一站出来就是得罪两家啊。
        至于道家,无为思想决定了他们无所谓的态度,爱合不合,反正我道家的老子已经被封为道圣至圣先师了。
        在这种情况下,大多数古学派对三家治世思想保持了沉默。只有极少数站出来指指点点,但已经无人理会了。
        还有很多原本的古学派因为这本书改旗易帜,摇身一变成为了新学一份子。
        而更多的名宿动身前往京师求教。毕竟短短三万字不足以把所有的东西都讲清楚,很多问题都只是阐明了观点,并没有进行细致的论证。
        他们想听岳山亲自讲解这本书的内容。
        在这种情况下,岳山的公开课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开始了。
        第一节公开课在书院最大的一间会议室举行,本来能装三百人的房间里挤了五百余人。
        站在讲台上往下看去,密密麻麻的全是人,过道里坐的都是人。
        看着下面的人岳山非常的骄傲,这些都是被他的思想吸引过来的人。还不是一般人,都是时代名宿。
        关键是他的作品虽然借鉴了很多前世的思想,但是他一点点把这些思想融合在一起,整合成完整的适合大唐环境的理论体系。
        那种成就感是单纯的搬运党无法体会的。
        “咳咳。”在众人的注视下他干咳一声道:“欢迎诸位同道的到来。辩经的规矩大家都懂我就不多说了,咱们直奔主题。”
        其他人都安静的听着不发一言,甚至连稍大一点的动作都不敢做,生怕发出声响吵到了大家。整个会场只有岳山一个人的声音。
        所谓辩经的规矩,就是主讲人讲述自己理念的时候其他人不得出声打断,就算有问题也要留到他讲完之后再说。
        要是能随便提问,恐怕他一辈子都别想讲完。
        “我先讲一讲为什么是三家治世不是一家也不是四家五家,这三家为什么是道儒法而不是墨家、阴阳家之类的。”
        “先秦时期道儒墨为三大显学,又有非儒即墨的说法。为什么道儒墨是三大显学?我私以为它们三家的思想体系最为完善,又最切合实际,比较适合用来构建社会道德体系。”
        “但墨家子弟自己不争气,墨圣去世不久就分裂为三支自相厮杀,活生生的把自己杀出了显学行列。”
        “墨家学问的精髓也在这场旷日持久的厮杀中渐渐遗失,到汉朝时期就已经残缺不全,在那个时候他们就失去了参与治世的资格。”
        “法家先后产生了商鞅、申不害、韩非子、李斯等代表人物,进一步完善了思想体系,渐渐取代了墨家的地位成为显学之一。”
        “后来更是帮助秦国一统天下,证明了自己有那个能力构建一个完整的社会体系。”
        “至于阴阳家、纵横家、杂家等等都存在巨大的缺陷,无法构建出完整适合所有人的道德体系。”
        “又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到今天先秦百家也只剩下几家存活。所以我才说三家治世,才说这三家是道儒法……”
        “既然道儒法三家都能构建社会道德体系,为什么还要另外两家呢?只用一家不行吗?我研究之后得出的结论是,还真不行。”
        “三家思想的完善只是相对而言的,并不是真的完美无缺。道家失之于宽,儒家失之于情,法家失之于严。”
        “什么意思呢,道家的无为太过于宽泛了,有时候就是不作为。儒家太过于看重人情世故和礼仪,而枉顾道理。法家太过于苛责。”
        “如果单独使用任何一家的思想,短期内还好,长期必然出现无法解决的问题。就以法家为例,秦因法强,亦因法亡。”
        “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道儒法三家一起治世,求同存异才不至于让整个社会体系变得僵硬。”
        “更让我感到惊叹的是,三家的思想居然可以完美的互补……”
        “道家的无为之治,教会我们不要随意干涉万民的生活,要给他们一定的自由发展空间……”
        “可绝对的自由必然会带来混乱,我们要给万民画一个框约束他们。只要他们不出这个框,就可以自由活动,而儒家就是用来画这个框的……”
        “但并不是所有人都会遵守规矩,总有一些人想要出框干扰他人的生活。这时候就需要法家来维护这个框,谁出框就惩罚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