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文唐

乐读窝 > 历史军事 > 文唐

第685页

书籍名:《文唐》    作者:步兵长

        还是那句话,钢铁产量不足,这点产量早就被预定好了。铁路光听名字就吃钢铁大户,他上哪弄那么多去。可他也知道这东西的重要性,不敢拒绝。
        李世民又道:“还有,不惜一切代价扩大钢铁产量,三年后我要大唐的钢铁产量达到十万吨。”
        “喏。”张亮肃然领命。
        岳山心中一咯噔,李世民话说的轻巧,可这个年代是纯人力开矿,他这‘不惜一切代价’就意味着不知道多少人会死在矿坑里。
        如果是战俘之类的也就算了,如果是大唐百姓因为这件事情死亡,他内心难安。
        但此时劝说李世民已经不现实,最好的办法是提高开矿的效率,降低工人的危险。
        而蒸汽机恰好是这方面的利器,于是对张亮说道:“张尚书,蒸汽机车能提高矿场好几倍的效率,过段时间我让人去矿场给你们安装几台。”
        张亮一听顿时露出惊喜的表情,道:“那真是太好,谢岳候相助。”
        今年大唐的钢铁产量预估能达到三万吨,如果蒸汽机真的能提高几倍的产量,那不用开新的矿场就能轻松完成李世民定的目标。
        不过当他看到李世民脸上的表情的时候,笑容顿时僵在了脸上,犹如变脸一般,沮丧的道:
        “若蒸汽机能如岳候所言提高铁厂几倍的产量,臣保证三年后钢铁产量可以达到二十万吨。”
        “只有二十万吨?”李世民拉着脸问道。
        “我……我……”张亮想反驳,可看到李世民的脸色顿时就怂了。但要让他说出更高的数字又觉得难以完成,期期艾艾半天说不出话。
        岳山也是很无语,怕真把张**急了用人命堆产量,连忙替他说话道:“二十万吨已经不少了,欲速则不达呀。”
        李世民不满的瞪了他一眼,但也没有在强逼张亮,而是道:“既然翠岚替你说话,那我就不给你定产量了,你自己看着办吧。”
        张亮擦了把汗,连忙回道:“明白,臣一定尽全力生产钢铁。”说完还感激的朝岳山拱了拱手。
        岳山给了他一个不用客气的眼神。
        然后就听李世民又问道:“还有什么要求?”
        “工匠,需要大量的工匠,还有修建制造工厂的场地。”岳山道。
        “场地好说,这周围还有大片的荒地,你随便占,用多少就占多少。工匠……一百名够不够?”李世民道。
        “五百,至少五百。而且明年需要的数量还要再翻好几翻……你别急,三年之后钢铁产量上来全国修铁路需要大量的熟练工匠。”岳山说道:
        “且蒸汽机不光可以用来造车,还可以安装在船上,还可以用在各行各业。整个大唐的需求数以万计,必须要足够多的匠人才能满足需求。”
        李世民这才满意的道:“行,工匠我让工部给你调拨。场地有了,工匠有了,铁我也许给你了,三年后我要这蒸汽车在大唐跑起来。”
        “圣人放心,三年后我保证大唐第一条正式铁路可以开工修筑。”岳山派胸脯道。
        其实不用等那么久,现在就可以规划路线打地基铺垫碎石子,准备枕木什么的。等火车技术成熟,钢铁产量上来了,可以直接开工修建。
        只是大唐马上就要发动对高句丽的战争,尽管岳山对这一场战争胸有成竹,但也不想节外生枝。
        还是等战争结束后李世民还朝再说吧。
        谈论完未来规划后,众人又欣赏了一会儿蒸汽机车,然后李世民亲自接见并表扬了十几名参与人员。
        把田顺谷等人激动的热泪盈眶,直呼光宗耀祖。
        之后李世民又顺势考察了一番军校,鼓励了一下这群未来大唐的军官们,才带着群臣回宫。
        本来岳山还想让人把火车模型给收起来带回家,结果就发现赵蒙正指挥几名侍卫小心翼翼的抬着一口箱子往回走。
        而且那口箱子怎么看怎么眼熟。
        把他气的不行,但又拿自己老丈人没办法。
        本来想回家在他女儿身上‘撒气’,刚踏进门口才想起,现在这姑娘就是保护动物,谁敢惹她会被大卸八块的,顿时就蔫了。
        张亮的动作很快,当天下午就亲自带着一群工匠过来,不光把需要的工匠送了过来,还免费帮忙修建火车制造工厂。
        岳山自然没和他客气,在一片空旷处圈了一片达百亩的土地,工厂就修在这里。
        张亮很不解什么样的工厂需要这么大,但也没多问,二话不说就组织工匠动员民夫过来开工。
        同时田顺谷等人也变成了师傅,手把手教那些工匠制作蒸汽机。
        大家很快就进入了状态。
        就在这个时候,李世民正式对高句丽宣战。
        (.)文唐

第705章  出征
        大唐要在东北方向动兵,大多数势力都很担心。
        尽管知道目标是高句丽,可谁知道会不会被搂草打兔子一起给灭了,契丹、靺鞨、百济等等势力都一日三惊。
        但唯独一个国家和他们不同,大唐要动高句丽的消息传回后可谓是举国欢腾,这个国家就是新罗。
        新罗王是个懂事的人,深知大唐做什么事情都讲究一个名正言顺。即便和高句丽是世仇,也必须要有合适的理由才能出兵。
        他生怕大唐找不到合适的理由,或者内部有人作祟阻挠出兵。
        就派遣了使节团,称百济在高句丽的支持下攻占了他们数座城池侵占他们土地,希望大唐主持公道。
        大唐确实在商量用什么借口合适。
        主要是高建武这个人很清楚干不过大唐,一直表现的很恭谨,暗中积蓄力量。还真不好随便拿他动刀,要不然别的藩属国会怎么想?
        岳山觉得无所谓,大家都不傻,你找的借口再好别人也清楚是怎么回事儿,随便找个理由出兵就行了。
        可其他人不这么想,他们还是想来个名正言顺。
        岳山也懒得和他们争执,随便他们怎么着去吧,反正箭已经在弦上,谁也阻止不住大唐这辆战车。
        起争执的是别人,都觉得对方的理由不合适,用自己的更好。
        恰在这个时候,新罗的使节团进京,呈上了新罗王的国书。
        得,谁也别争了,最好的理由上门了。
        虽然大家都知道百济占领新罗的城池是好几年前的事情了,可那又怎么样,大唐需要的就是这个理由。
        于是朝廷正式下达诏令,斥责高句丽和百济不仁不义欺辱他国不尊大唐……反正罗列了几十条罪状,并宣布大唐将出兵为新罗讨回公道。
        这个消息传出,大唐国内就是一片沸腾。前隋炀帝三征高句丽亡国才过去几十年,曾经凄惨的场景还历历在目。
        高句丽是很多人心目中的噩梦,但他们的忌惮还要超过突厥。
        尽管大唐活捉颉利灭亡东突厥,百姓的自信心已经提高了许多,可面对高句丽的时候依然信心不足。
        难道大唐要重蹈前隋覆辙吗?
        有这种想法一点都,大唐确实很强,可当年的隋朝表现的也强势啊,吊打一切,把突厥调教的和儿子一样。
        杨广雄才大略,年轻的时候南征北战为隋朝的统一立下汗马功劳。当上皇帝之后雄心勃勃非常有作为,百姓们着实过了许多年的好日子。
        一切都在三征高句丽之后改变了。
        现在的大唐和当年的隋朝太相似了……当然,这话没人敢当众说,但这层意思大家都懂。年轻一辈还好,老一辈可谓是惶恐不安。
        对这种情况朝中上下早有预料,高句丽带来的耻辱只有用血才能洗刷。也只有彻底灭亡高句丽,大唐人的心气才能再次回到巅峰。
        但面对这种情况朝廷也不能什么都不做,否则被有心人利用就不好了。
        这时候渭水学报和黄鹤学报的口舌作用就体现出来了。
        两家报社拿出了早已准备好的特刊,半个版面介绍高句丽的历史。并强调这个国家狼子野心必须要灭掉,否则会反噬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