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明末之兴汉

乐读窝 > 历史军事 > 明末之兴汉

第166页

书籍名:《明末之兴汉》    作者:猪哥老腰

        至于为什么按照1:15的比例进行配对,是为了保证这些花费巨大代价引进的准新娘们能够都嫁出去。毕竟这些女子们不是个个都美若天仙,也有一些相貌不佳的,总要有人能够接手不是。不过这年头普通老百姓娶老婆的观念与后世也不一样,有很多人喜欢找五大三粗好生养的,或者踏实肯干的,实际的很,并不一定会选漂亮的。除非自己能力很强,完全不用在意老婆是否能干,找个好皮囊的看着舒服。
        鲁若麟也曾到移民营去看望过这些准新娘们,勉励她们好好学习,安心生活。按照鲁若麟的眼光来看,这批新娘子外貌真不咋的,除了少数几个入得了眼,其他的都只能算普通,个别的相貌确实不佳。难怪后世韩国的美容行业如此发达,原来是因为历史遗留问题啊。
        民政司还承诺,这次的相亲只是第一次,以后还会陆续有很多女子来到济州岛与岛上的男子组建家庭,这次没有轮到以后一样有机会。
        五两银子看起来很多,但是对于那些高收入的,或者大家庭,都是能够拿出来的。即使是单身一人的,省吃俭用一些,几个月下来也可以攒得到,所以对于那些渴望娶老婆的人来说,这个门槛并不高。参与报名的男子很快就达到了几万人,场面甚是吓人。最后民政司从这些人里面抽取了一千五百人作为参与相亲的幸运儿,一个月之后在移民营举行集体相亲。
        这次的抽签活动成了济州岛的热门话题,鲁若麟有意将这种活动娱乐化,一来展示兴汉军一直在为老百姓办实事,二来可以通过这次活动丰富民众的娱乐生活。没错,鲁若麟将这次的大型相亲变成了一场大众化的选秀节目,为民众们匮乏的精神世界注入了一股滚滚浊流,好不好先不说,至少不干枯是不。
        民政司司长黄临山感觉自己跟不上鲁若麟的节奏了。鲁若麟的要求实在太奇葩了,普普通通的一个相亲被他硬是玩出花来了。有太多地方不明白,黄临山不得不再次找鲁若麟请教。
        “你不可能让每个人都把对面的相亲对象过一遍,上千人啊,看得过来吗?即使有人想看也不可能有时间给他看,真当自己是皇帝选妃子啊,美不死他。分组,每组50个女人配对75个男人,全部用抽签来决定。分组的时候抽签,组与组配对的时候抽签,选中哪组与自己的组配对全凭老天,谁也怨不了谁。”有着后世丰富电视相亲节目观看经验的鲁老爷非常恶趣的说道。
        “把场面搞大一点,可以允许亲友在一旁观看,毕竟是喜事嘛。这次我们以那些女子为主,先由她们来选。要是有看对眼的,成一对先走一对,手快有、手慢无,看剩下的急不急。”
        “让会化妆的女子们帮那些准新娘们好好打扮一下,特别是那些样貌不佳的更是要多花点功夫,七分天生,三分打扮,好看点被选走的机会也高啊。”
        “大人,何必搞得这么麻烦,直接让他们自己选不就行了吗?”黄临山本来就很忙,平白的被鲁若麟增加了这么多工作,心中很是有些怨念。
        “我们要让每个人都是自己选择的,哪怕选的不好,那也是自己的问题。临山啊,月老不是那么好当的,没问题还好,日子过的不好肯定会埋怨我们的。所以,尽量把事情做的完美些,少些抱怨,哪怕多花费点功夫也是值得的。”鲁若麟见多了后世日子过的不好抱怨媒婆的,所以想尽量减少这方面的麻烦。自己选的老婆,含着泪也要过下去。
        “让那些家属也参与进来,把声势搞大点,这人一多,生意就来了。以前大家穷惯了,舍不得花钱,但是婚丧嫁娶可是人生大事,再怎么舍不得,该花的还是要花的。衣服、首饰、家具、布匹、肉食、酒,哪个少的了。这么多人结婚,对市场的刺激作用有多明显你知道吗?交易多了,税收不就来了。”对于鲁若麟用大规模婚事来刺激经济的想法,黄临山表示自己看不懂。
        “会场可以搞大点,时间可以拖长点,比如一天安排十组,也可以持续进行十天。这十天里大量人群都会来到会场,会场周边可以安排一些摊位,卖些吃的、玩的、用的,绝对不比过节的时候差。想想去年过节的时候有多热闹,你就能知道这次相亲绝对差不了。这可都是生意啊。”鲁若麟回想起了以前在城市里大型会展中心的情景,那可是一个产业,养活了一批人。
        “这么一想也确实是这样啊,去年庙会的时候广场上的摊位可是收了不少租金的,如果这次相亲也这样操作,摊位费也可以收一些,也不至于贴钱。”黄临山觉得出租摊位是个不错的注意,要是以后这样的活动很多的话,可以考虑在会场周边建设一批门面,这可是一大笔财源。
        济州城可以说是鲁若麟的私产,所有的东西都是鲁若麟的,只是具体的运作交给了属下的各个部门,其中民政司就有一些门面。这些门面的所有权是鲁若麟的,租金的收入一部分上交鲁若麟,一部分交给了民政司,是民政司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门面这个东西非常挑地段,热闹的地方租金就很高,偏僻的地方就要差很多。如果操作的好,把相亲的会场安排在偏僻点的地方,一旦人气起来了,民政司就会多一批繁华地段的门面,很有搞头啊。
        黄临山一想到这样的情况,心头就立马热了起来。
        “大人,民政司想出钱把城东那边的玻璃作坊买下来,会场就设置在那里,您看怎么样?”黄临山舔着脸说道。
        “怎么,看到有财路了,想要吃独食吗?”鲁若麟自然知道黄临山打的什么主意,无非是不想给鲁若麟分红,想要独自吃下来。
        “大人,民政司很难啊,到处都要用钱,特别是移民安置,那是再多的钱都不经花啊。光靠财政司的拨款,那里够用啊。”黄临山开始叫苦。
        “是财政司的钱没有给足吗?联席会议的时候可以提嘛。”民政司的经费肯定是足额按时支付了的,只是哪个部门不想给自己留个小金库,用起来方便,鲁若麟对此心知肚明。
        “你民政司有钱买地吗?玻璃厂虽然搬出去了,那个位置可不差,稍微整理一下,无论是盖小区还是做商业,都非常有前景,有很多人都想要那块地,你确定买的起吗?”玻璃厂最开始出于安全考虑是放在城内的,后来规模扩大,再在城内就不合适了,只要加强安保,城外一样合适。所以玻璃厂搬到了城外,厂区更是大了不少,原来城内的厂区就成了香馍馍,被很多人都盯上了。
        “这不是有大人您吗?反正卖地的钱也是给您,您又不差这点钱。您先把地给我们民政司,等后面赚到钱了我们分期还给您,无非就是晚些时候,绝对差不了您的。”黄临山嘿嘿的笑着说。
        “我不差那点钱?我是差很多钱!你是不当家不知道柴米油盐贵是吧,造船要花钱、养军队要花钱、官员要俸禄,还有修路、开荒、移民,哪个地方能少了,就是这些准新娘都是我花钱运过来的。我容易吗我?要不是我花心思到处赚钱,大家都要喝西北风了。”虽然鲁若麟赚钱的手段很高明,但是花钱的地方同样非常多,要不是有工商业做支撑,兴汉军早破产了。
        “民政司有钱了又不是进了我自己的口袋,还不是花在了公务上。说到底还不是帮大人您做事,您也应该体谅一下下面的实际情况,什么事情都等财政司批款很耽搁事情的啊。”黄临山是最早来兴汉军的文人,与鲁若麟已经非常熟悉了,知道他对待下属是非常平易近人的,所以说话也比较随意。其实只要是兴汉军的老人,都知道鲁若麟的秉性,有时候非常严肃,但是平时都是一副笑嘻嘻的面容,甚至会有些逗逼,完全不像位高权重的大都督。
        “不是我说你们,老想着从我这里抹油水,你们也要自己想办法生财。多动动脑子,赚钱的地方多的是。你只看到了门面的事情,还有没有其他地方可以赚钱的?”鲁若麟恨铁不成钢的说道。
        黄临山想了会,讪讪的说:“收门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