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明末之兴汉

乐读窝 > 历史军事 > 明末之兴汉

第167页

书籍名:《明末之兴汉》    作者:猪哥老腰

        “简直是榆木脑袋,收门票怎么聚拢人气?广告!广告!!要有商业意识,合理的赚钱,实现双赢。那些与结婚相关的商品马上就会迎来爆发,哪家的质量好名气大,卖的肯定就多。怎么提高名气?打广告啊。会场外面最大最显眼的地方把招牌打起来,找最好的画工来制作宣传画,相亲的时候主持人帮忙说几句话,这都是来钱的地方啊。”想想后世的那些套路,真的是不放过任何赚钱的机会。
        “独家冠名的商家只有一位,比如啊,可以叫‘金凤楼鹊桥会’,金凤楼是做首饰的,首饰这东西结婚就少不了,或多或少会买一点的。用它来冠名你觉得金凤楼应该给你民政司多少钱?这是做首饰的,还有做布匹的、做家具的,有多少行当可以做广告。这些可以是特约赞助商嘛,在会场内外给他们竖牌子,只要他们给钱。”鲁若麟的话让黄临山呆若木鸡,脑袋里嗡嗡的,好像有好多银子在飞舞。
        “而且这种相亲不是只有一场,以后还有很多场,越往后广告的效果越大,就看谁有魄力拿下这些广告位了。你要是不知道该收多少钱,完全可以进行招标嘛,时间也可以定的短一点,方便以后调整。我觉得吧,要是操作的好,这种相亲会不但不会亏钱,而且可以大赚特赚。”后世的热门综艺广告费有多贵是众所周知的,兴汉军的相亲会完全有成为济州城最热综艺的潜质嘛。
        “比如明镜斋就可以给每组最先配对成功的五对和最后配对成功的五对新人一块小型梳妆镜,既可以打广告,也可以促使那些人尽快选择新人,不会造成新娘无人问津的局面。就凭相亲送镜子的事情,你觉得会造成多大的轰动效应。那些胭脂水粉之类的完全也可以这样做啊,商家得了名气,新人得了实惠,相亲会的影响得以扩大,几方都受益,何乐而不为啊。”黄临山已经被鲁若麟的骚操作完全震惊了,原来还可以这样玩啊。
        “所以啊,到处都是生意啊,只看你能不能够想的到了。回去后你组织你们民政司的人好好开会商议一下,尽快拿出一个成熟的方案出来,搞得好就是一个长久的买卖。所以玻璃厂那块地可以给你们,我也不是既要马儿跑,又想马儿不吃草的人。既然你们费心费力,那里的收益可以给你们六成,就算是民政司和都督府合伙的买卖,怎么样?”鲁若麟就像狼外婆一样诱惑着黄临山。
        黄临山已经被美好的“钱景”冲晕了头,幻想着这到底可以赚多少钱,毫不犹豫的答应了下来,扭头立马回民政司开会去了。

第123章  独家冠名商
        黄临山回到民政司后,立马将所有高层领导召集起来开会,而且特意让一些头脑灵光的职员参加会议一起讨论。
        本来民政司的职员们对于操办相亲会是非常抗拒的,本来就人手不足,还要长期举办这样的大型活动,大家都是心有怨言的。
        但是当黄临山将在鲁若麟那里取回来的“真金”在会上一说,会场立马就炸了锅。
        大家完全顾不上会场纪律了,纷纷在那里交头接耳,满脸都是兴奋。
        “肃静!”黄临山不得不出言打断属下的议论,重新开始讨论。
        “这是我们民政司难得的机会,是吃肉喝汤还是萝卜青菜就看这一回了。大的框架都督已经告诉我们了,现在我们的任务就是将方案尽量完善,把所有遗漏的问题都考虑清楚。只有得到了都督的认可,才能执行得了。时间紧迫,大家集思广益,不管意见能否采纳,尽管提出来。”黄临山开了个头,底下的人开始纷纷发言。
        “大人,按照您说的这是个长期的事情,即使有都督大人提供原来玻璃厂的场地,但是后续的改造花费也不小,财政司是否会批这个款项,后续的收益又怎么分配?还有人员问题,如果这个事情定下来了,司里的人手肯定不够,必须申请增加人员。”副司长曾翁倩提出了几个具体问题。
        曾翁倩是江南青楼出身,经过这几年的努力,升到了民政司副司长的位置,算是位高权重了。
        “经费问题可以提前借支,这个问题不大。我估摸着一旦开始盈利,除了分给都督府的利润,财政司也要上交部分,不可能都留给我们。既然想要收益,必要的投入财政司还是要出的,否则哪有这样的好事情。至于人手问题,可以临时招聘一些,如果收益好,可以将他们招进司里来。”黄临山刚开始还想独吞鲁若麟承诺的六成收益,后来一寻思,根本做不到,财政司绝对不会开这个口子,要分润是必然的。
        “还要分给财政司吗?都留下来不行吗?”听到又多了一个分肉的部门,众人都是心有不甘。
        “怎么可能,都像你们这样想拿财政司的钱干私活,岂不乱套了。记住我们是衙门,不是商号。不上交财政司利润,那还不如让商人办,起码商人还交税呢。”另一位副司长何佳婉立马反驳道。
        不要奇怪衙门里面女人多,民政司里一多半的官员都是女人,毕竟前期够资格当官的只有鲁若麟培训的那批青楼女子。先发优势太明显,各个衙门都是女人居多,而且这种趋势没有减弱的势头,除非学校的学生学成毕业,否则从江南青楼出来的预备官员只会越来越多。
        其实鲁若麟也比较满意当前的局面,这些女官对鲁若麟和兴汉军的忠诚度是非常高的。满世界都找不到这样一个可以让女人实现理想和抱负的地方,离开了兴汉军和鲁若麟,她们只是社会的最底层,甚至是别人的玩物。
        随着移民的增多,以及济州岛声名在外,渐渐有一些不得意的文人到兴汉军寻找机会,丰富了兴汉军管理层的多样性,也在逐渐改变兴汉军娘子军的形象。
        “这只是我们民政司额外的收入,其他的经费还是需要财政司正常拨款的,所以不用纠结分成的问题了。现在要想的是如何将这件事情做好,将利润做到最多,大家要多从这些方面想办法,盘子越大,我们才能吃的越多。”黄临山将基调定下来,让大家都出出主意。
        按照鲁若麟的思路,大家不断的将方案进行完善和扩充。套路还是鲁若麟的那些,只是将具体的行动进行了细化。实在是不能要求太多了,毕竟大家的思维还没有完全打开,想要跟上鲁若麟的节奏是非常困难的。
        放下手上的报告,鲁若麟签署了同意执行的意见,民政司开始接手原来的玻璃厂,进行改造,由副司长何佳婉负责。相关的招商工作也开始启动,由副司长曾翁倩具体负责。
        曾翁倩还真直接找上了济州城最大的首饰店铺金凤楼,能开的起金铺的当然实力不容小觑。金凤楼背后的东家是江南的士绅联合体,松江徐家在里面占有最大的股份。对于金铺这种传统的行业,世家大族是有非常丰富的经验和人才的。特别是一些手艺高超的首饰匠人,都是各家的珍贵人才,是支撑起店铺的基础。
        金铺的利润是非常大的,特别是济州岛这个经济繁荣的地方,普通老百姓都有一定的消费能力。鲁若麟自己不愿意花精力去经营金铺,但是他可以针对金铺收取高额的赋税。即便如此,作为济州岛最大的首饰店,金凤楼的生意依然非常好。
        但是生意好并不代表着垄断,济州城还有许多其他的大小金铺、银楼,共同瓜分着这块肥美的蛋糕。当曾翁倩找到金凤楼的大掌柜徐之杰,邀请他作为相亲会的独家冠名商时,他整个人都是懵的。
        “独家冠名商?这是什么东西?”对于在济州岛炒的沸沸扬扬的相亲会徐之杰是知道的,他们金凤楼的嗅觉非常灵敏,已经开始大量的囤积货源,准备在这波结婚热潮中大赚一笔。
        “按照都督大人的意思,这次的相亲会将会举办的非常隆重,形式也会与以往截然不同。场地就安排在原来的玻璃厂,现在那里正在进行改造,以后所有的相亲都会放在那里。你也知道,都督大人比较关心百姓成家立业的问题,这次来的新娘子只是第一批,以后还会有大量的朝鲜、日本女子送过来,相亲会将会持续非常长的时间。”曾翁倩慢悠悠的说道,一点都不担心徐之杰不上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