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明末之兴汉

乐读窝 > 历史军事 > 明末之兴汉

第484页

书籍名:《明末之兴汉》    作者:猪哥老腰

        华夏以往所推崇的男耕女织生活模式在金州军内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高节奏、高强度的工厂化劳作模式使得普通百姓的剩余时间越来越少,再花费大量时间自己制作衣物已经变得得不偿失。
        加上金州军纺织行业异常发达,生产出来的成品衣物又好又便宜,而且款式还多种多样。既然有了更好的选择干嘛还要自己熬夜做衣服,直接买反而更加实惠和方便。
        所以济州城内开始出现专门的成衣铺子,不仅有款式多样的女装,还有各种新式男装出现。
        这些男装的出现完全是受到了女官职业装的启发,人们发现这样的款式非常适合生产工作,比起以往的宽衣大袖方便多了,很快就受到了百姓们的欢迎。
        眼见成衣铺子生意火爆,越来越多的私人制衣作坊开始出现,大大的增加了市场多样性。
        最令人惊奇的是女性内衣店铺的出现,即使是在风气开放的金州军依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经济的发展以及生产力的提升,不光是服饰不再适应生产的需求,连女性内衣也不例外。
        在鲁若麟的提点下,由李雪晴和雪梅几个人创建的内衣品牌“芳蕴”正式上线,专门为广大女性生产新式的高档内衣,一经推出立马受到市场热捧。
        比起传统的女式内衣,新式内衣使得女性穿戴起来更加方便、舒适,几乎每个女性都希望能够拥有一套“芳蕴”。
        “芳蕴”不仅在金州军内热卖,大明更是成了出口的主要市场,非常受富贵女性们的欢迎。
        金州军不仅在经济上改变了大明,生活上也开始显现出自己的影响力。
        所以当柳如是她们以全新的装扮出现在上海的时候,立马吸引了所有人的眼球。
        本来就是一群青春靓丽的女性,加上奇特的服饰,即显得怪异又特别的英姿煞爽,走到哪里都是众人关注的焦点。
        比起大明的女性,柳如是她们经过在金州军的几年生活,早就练就了足够的自信,对于周围的关注与指指点点毫不在意。目不斜视,连走路都夹风带雨,非常霸气。
        谭明仲亲自到码头来迎接柳如是一行,顺便还带了足足上百人的镇远镖局镖师护卫柳如是她们的安全。
        柳如是她们不光有二十几人的女官,还有更多的男性官员以及文宣司下属的文艺工作者。
        开展宣传工作所需要的物资和装备也带了一大堆,这还是一再精减的结果。为了保证柳如是她们的安全,护卫队是非常必要的,而且会伴随着她们在上海的整个工作过程。
        不光是上海的百姓对这伙突然出现的女官们好奇,镇远镖局的镖师们同样好奇。他们当中能够到济州岛接受培训的毕竟是少数,更多人是第一次见到女官这个群体。
        镖师们都是热血的青壮,如此近距离的接触女官们让他们非常的兴奋,几乎都在用目光偷偷的打量着女官,偶尔遇到女官们看过来的视线还会面红耳赤很不好意思。
        谭明仲面对柳如是时虽然也为柳如是的美貌所惊艳,但是毕竟他在金州军的时间很长,早就形成了抵抗力,很快就恢复了正常。
        “下官谭明仲见过柳司长。”谭明仲恭恭敬敬的向柳如是问好。
        “谭科长好。”柳如是点点头。
        见到这样的情形,镖师们全都在心中咋舌。
        要知道谭明仲现在在上海可是风云人物,想要巴结他的人不少。但是谭明仲在面对柳如是时却低头做小,乖巧得很。特别是柳如是是个青春靓丽的美女,这种反差就更大了。
        “柳司长一路辛苦了,下官已经安排好休息场所,请柳司长稍事休息,林总镖头再为文宣司同僚们接风洗尘。”谭明仲伸手做了个请的手势。
        “如此就有劳了。”柳如是也需要和林镇远和谭明仲沟通一下后面的行动计划。
        对于林镇远的师长身份,金州军是秘而不宣的,只有部分高层知道,对外的时候都是以总镖头称呼。
        柳如是也没有见过这位在江南为金州军打下基础的军中高层,正好趁此机会见一见。
        柳如是的到来如此高调,自然瞒不过城内众人的耳目,东林党也通过他们的渠道知道了这个事情,而且还了解到柳如是她们是过来和东林党打擂台的。
        对于金州军的文宣司,东林党人了解的并不多,大多以为是和朝廷太常寺一样的机构,就是个管戏班子的。至于文宣司的司长柳如是,大家对她更熟悉的是她曾经在大明风月界的偌大名头。
        柳如是的能力如何,东林党人并不关心,或者说直接无视了。在他们口中,柳如是不过是鲁若麟的玩物,正是因为傍上了鲁若麟,柳如是才获得如今的位置。
        甚至在某些恶毒的文人嘴里,鲁若麟是世所罕见的大色魔,金州军的女官都是他的禁脔和玩物。为此他们甚至编排了大量鲁若麟的香艳故事,用来抹黑鲁若麟,其中表现得最积极的就是曾经抛弃过李雪晴的杜君默。
        杜君默本身还是有些才华的,前几年他在南直隶的秋闱中得中举人,光荣的成为大明官僚阶级的预备成员。
        中了举人之后杜君默的地位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使得他更加的志得意满。不过他的这点成就放在李雪晴面前的话,那就什么都不是了。
        李雪晴从一个被抛弃的清倌人短短几年的时间就变成了金州军的女主人,更是随着鲁若麟被封爵,成为了伯爵夫人,身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因为金州军与江南的交流非常频繁,李雪晴的故事自然很快就传到了江南。那些权贵们在嘲笑鲁若麟竟然找一个青楼女子做正妻的同时,对于李雪晴咸鱼大翻身的故事也是津津乐道。
        只是每次说到李雪晴的时候,作为重要配角的杜君默难免要被拿出来说道一番,而且基本都是嘲笑、调侃的居多。什么忘恩负义、鼠目寸光、始乱终弃全都往杜君默的脑袋上扣,使得杜君默的名声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要知道大明的文人视名声如生命,一旦某个人在士林中的名声坏掉了,他将永无出头之日。所以杜君默也是着急上火,四处宣扬编造出来的鲁若麟和李雪晴恶行,试图挽回自己的名声。
        这次杜君默也来到了上海,并加入东林党,积极的冲锋陷阵,大肆抹黑金州军。
        同样也有很多江南大族因为金州军的崛起而利益受损,他们也加入到了抹黑金州军的行列,与杜君默可谓是志同道合。
        当然,来到上海的权贵中有金州军的敌人,也有金州军的朋友。这些人在与金州军的往来中获得了大量的利益,也看好金州军在上海的发展,非常乐意借展销会的机会向金州军示好。
        只是因为东林党的声势弄得太大,这些人为了不得罪整个江南士林,不好出声反对,只能在一旁默默观察,视情况而动。

第336章  恶有恶报
        因为上海不是金州军的地盘,所以文宣司能够动用的手段并不多,主要还是在音乐和话剧上。再加上一些辅助手段开展舆论宣传,将东林党的攻击压下去。
        经过柳如是、谭明仲和林镇远的商讨,决定在上海开几场歌唱会,表演几场话剧,将百姓们吸引过来,再趁机开展宣传。在宣扬金州军的正面形象时,借机抹黑那些东林党徒。从底层的百姓开始,依靠庞大的百姓数量,一步步的将东林党的攻击瓦解,再伺机予以反击。
        随着东林党表现出对金州军的敌视,那些原本被谭明仲惩处和打压的上海本地势力又开始不安分起来,蠢蠢欲动,似乎想要找回场子。
        就连上海的衙门也似乎有了底气,个别看不清楚形势的官员频频发声,显然不想做行道会的傀儡。
        一些嚣张惯了的衙役们在上官的暗示下再次出现在了街头,想要再抖一抖威风,敲诈一些钱财。
        这些衙役们刚刚得手了几家,就在光天化日、朗朗乾坤之下,被一群蒙面歹徒当街袭击了。所有人都被打断了四肢,钱财也被抢走,嚣张至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