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明末之兴汉

乐读窝 > 历史军事 > 明末之兴汉

第670页

书籍名:《明末之兴汉》    作者:猪哥老腰

        只是东林大佬钱谦益、吏部尚书张慎言、庐凤总督马士英、兵部尚书史可法、户部尚书高弘图、兵部右侍郎吕大器、掌南京翰林院事姜曰广等神色不变,目光只盯着远处太子所在的船只,好像对金州军的行动毫无察觉一般。
        阮大铖讨了个没趣,暗骂一声:“一群老狐狸!”马上变成和他们一样的表情。
        码头上的明军不敢有丝毫反对就交出了自己的地盘,南京城门上的守军就要顽固得多。
        因为城外都是江南的贵人,太子殿下又即将入城,所以此时的南京城门大开,只有一队队身着华丽铠甲的士兵在那里做迎接状。
        只是他们没有迎来朱慈烺,却看到了大量金州军士兵凶神恶煞一般的跑了过来。
        眼见金州军士兵就要冲进城门,城门官大着胆子让守城士兵结阵将城门封锁,阻拦了金州军的前进。
        “你们是什么人?未得魏国公许可,任何人不得入内!”城门官把徐弘基搬出来,希望金州军士兵能够有所顾忌。
        可惜金州军士兵不为所动,直接端起火枪指向守城士兵,大声呵斥道:“金州军奉太子之命接管南京城,不想死的都给老子滚开!”
        “本官奉命值守城门,未得魏国公命令,不得放任何人进城!”城门官色厉内敛的坚持着,两条腿却在打颤。
        “少废话,再不让开以抵抗军令处置!给你们十息时间,否则休怪我们不留情面。预备!十、九、八……”金州军的带队官非常果决,马上下令士兵们做起了战斗准备。
        随着金州军带队官的命令下达,金州军马上做出了战斗反应,枪口直直的对准了守城的明军。
        随着倒数的数字越来越小,城门官顿时被吓出了一身的冷汗,看着对面的金州军一点都不像是在做样子,这些从来没有上过战场的守城士兵们开始慌乱了。
        当“三”的声音传来,城门官再也抗不住了,大声命令道:“让开!让开!快把城门让开!”
        守城士兵如蒙大赦,连忙向两边后退,生怕晚了一步就会被金州军枪毙一般。
        “一群怂货。”金州军带队官不屑的瘪瘪嘴,“将他们缴械看管起来,其他人立马进城!”
        面对强势围过来的金州军士兵,已经退让一次的明军士兵更加不可能强势起来,乖乖的交出了手中的武器,被带到一旁看管起来,连屁都不敢放一个。
        只有城门官叫嚣了几句:“你们等着被魏国公治罪吧!”想要找回一点面子,被金州军士兵砸了两枪托之后,彻底的老实了。

第461章  南京严打
        金州军进了南京城之后,后面的事情就更加简单了,皇宫、军营、仓库、官衙、主要街道,马上都布满了金州军士兵的身影,整个南京城彻底的落入了金州军的掌控之中。
        当完成这一切之后,朱慈烺才在陈新甲和鲁若麟的安排下走下了船,迎接南京百官的叩拜。
        “臣等参见太子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诸位大人快快请起,慈烺何德何能让诸位大人劳烦至此,实在是折煞孤了。”朱慈烺已经进入了角色,快步上前,象征性的扶起了几位老臣,一脸的惶恐状。
        朱慈烺的这番表演马上就打动了在场的南京高官们,一脸激动的看着朱慈烺,满怀感激的说道:“谢太子殿下。”
        “父皇不幸蒙难,慈烺无能,不能为父皇报仇。此番南下,慈烺希望能够得到诸位支持,消灭李贼,还请诸位大人鼎力相助。”朱慈烺长长的鞠了一躬。
        “太子殿下言重了,为先帝报仇是我等义不容辞的责任,时刻不敢遗忘。只是此等大事必须最尊贵的人来主持才名正言顺,否则何以服众。太子殿下众望所归,是主持此事的不二人选,我等盼太子殿下久矣。”吏部尚书张慎言年纪最大,地位也比较高,代表众人与朱慈烺应答。
        “慈烺得诸位大人相助,实在是感激不尽。”朱慈烺此时姿态放得非常低,毕竟他现在只是太子,还不是皇帝。
        “太子殿下一路辛苦了,还请入城暂且歇息,再商议讨贼之事不迟。”徐弘基代表勋贵也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臣等恭迎太子殿下入城!”百官齐声高呼道。
        随着朱慈烺进入南京城,并入住南京皇宫,代表着朱慈烺正式成为了南京城的主人。
        因为金州军的强势,整个南京城牢牢的被鲁若麟掌控,自然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满。
        当初为了抗衡鲁若麟的大军,不至于使自己毫无还手之力,在徐弘基以及南京百官的默许下,凤阳总督马士英带着麾下最精锐的兵马来到了南京,总兵黄得功、刘良佐就是马士英的得力干将。
        黄得功、刘良佐原本与福王朱由崧勾勾搭搭的,想要拥立朱由崧为帝。只是在得知朱慈烺尚在人世,并得到金州军支持之后,无奈放弃了原本的打算。
        此番黄得功与刘良佐带兵来到南京,也是想在朱慈烺面前表现一下,获得新皇帝的认可。只是鲁若麟的强势使得他们的兵马被隔绝在南京城外,一点表现的机会都没有,这让他们十分不甘。
        桀骜不驯的黄得功和刘良佐很想给鲁若麟一点颜色看看,但是在看到金州军的军容之后,果断的退缩了,当起了乖乖宝宝,这让一些希望看到鲁若麟吃瘪的人大失所望。
        给予厚望的淮北精兵都不敢吱声,南京城里的留守部队就更加不用说了。这群银样镴枪头被金州军从城里赶出去,居然连屁都不敢放一个,丢人现眼四个字就是用来形容他们的。
        南京皇宫虽然年久失修,但是架子仍在,规模比京师的皇城还要大。
        在朱慈烺来南京之前,官府已经出钱简单的修缮了一下,住人还是没有问题的。
        如今负责皇城守卫工作的是金州军第八师,他们将皇城里里外外仔细清查了一遍,才正式让朱慈烺入住。
        南京皇宫在朱棣迁都北京之后,再一次迎来了自己的主人。
        朱慈烺来到南京后,所需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将大义名分确定下来,否则大家都不会安心。
        还有就是论功行赏,将空缺的位置尽快确定下来,不要让翘首以盼的人等得着急了。
        第二天,朱慈烺就收到了不下百封的奏折,内容大同小异,都是恳请朱慈烺登基的。
        朱慈烺肯定不能这么轻易的答应了,否则显得太急切、太难看了。所以朱慈烺的回复是自己德才不够,不足以继承大统,还不能登基。
        对于这些上奏折的人,朱慈烺好生劝慰了一番,对他们一心为国的态度还是非常赞赏的。
        其实这个事情就是明摆着的,能够继承皇位的只有朱慈烺,没有第二个人选,但是三请三辞的流程还是要走的。
        所以接下来更多的人参与到劝进之中,仿佛朱慈烺不当皇帝天就要塌下来一样。
        到了第三次,南京城的十数万百姓更是在皇宫正门前跪请朱慈烺登基,朱慈烺感动于百姓的信任和支持,决定勉为其难的担起皇帝这个辛苦的职位。
        很快礼部就选定了黄道吉日,就等着为朱慈烺加冕了。
        鲁若麟并没有参与劝进,鲁若麟已经用行动证明了对朱慈烺当皇帝的支持,无需再用那些官样文章表明自己的态度。
        只要南京的金州军还在,该鲁若麟得到的东西,没有人敢忽视,这才是鲁若麟最大的底气。
        在劝进期间,金州军除了护卫南京城,并没有进行其他活动,一度让人感觉不到金州军的存在。鲁若麟更是深居浅出,没有参与其他的任何活动,让那些对他提防的人非常惊讶。
        金州军和鲁若麟这样的举动得到了不少社会名流的夸奖,给金州军戴高帽子说这才是武人该有的模样,堪为国之表率。
        不过,在朱慈烺的登基日期选定之后,鲁若麟立马上了一道奏折,希望在登基日之前将南京城里的治安整肃一遍,以免影响到朱慈烺的加冕。
        对于鲁若麟整肃治安的要求,朱慈烺和陈新甲也觉得很有必要,很快就点头同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