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明末之兴汉

乐读窝 > 历史军事 > 明末之兴汉

第703页

书籍名:《明末之兴汉》    作者:猪哥老腰

        “你有什么好办法?”鲁若麟皱眉问道。
        “下官的意思是,不如从朝廷着手。”吴朝杰答道。
        “怎么说?”鲁若麟来了兴趣。
        “李倧原为朝廷册封的朝鲜国王,后来与我朝断绝关系,认满清为主,严格说起来与我朝已经没有什么关系了。后来其国都失陷、国土被占,其本人更是被满清掳走,李氏朝鲜已经名存实亡。”
        “李氏朝鲜既然已经叛出我大明,我大明自然没有为其复国的道理。相反,朝廷应该严厉斥责他当初背叛大明的行为,李氏朝鲜之所以灭亡完全是他咎由自取。”
        吴朝杰的话让鲁若麟眼睛一亮。
        自己出手的话确实会有很多顾虑,但是通过朝廷出手的话别人就无话可说了,而且自己还不用背负什么责任,简直完美。
        至于朝廷会不会配合,这不过是一句话的事情,相信朝廷和朱慈烺不会在这种不关乎大明切身利益的事情上与自己做对。
        “马上去与内阁沟通一下,我们需要朝廷正式下旨剥夺李倧的朝鲜国王头衔,并令其终生不得踏入朝鲜半步。”事关朝鲜的稳定,鲁若麟对于昔日名义上的主君毫不留情。
        其实这已经非常仁慈了,要不是鲁若麟太顾及脸面,完全可以让李倧非正常死亡,以绝后患。
        “是,大都督。”吴朝杰马上领命。
        如今南京百官们面对安时都有一种瑟瑟发抖的感觉,不知道鲁若麟下一步想要干什么。以安如今的强势,即使鲁若麟把朱慈烺废掉自己当皇帝都不会有什么难度。
        朱慈烺蜗居在皇宫之中,整日提心吊胆,害怕身边的安随时会将自己杀掉,让自己连坐傀儡皇帝的机会都没有。
        当然,说是傀儡皇帝也不尽然。鲁若麟并没有限制朱慈烺与大臣接触,也没有强迫朱慈烺做什么难堪的事情。名义上大明朝的大事小事还是朱慈烺通过内阁在管理,安并不做过多的干涉。
        但是,只要军权掌握在鲁若麟手里,任何一个皇帝都不能安心睡觉的。
        当吴朝杰将鲁若麟的要求传达到内阁的时候,内阁果然如鲁若麟所料并没有拒绝。
        对于李倧这个二五仔,朝廷也不大看得上眼。何况朝鲜已经被安占领,事实上成为安的地盘,为了李倧得罪鲁若麟,无论怎么看都不是一件明智的事情。
        而且从理论上来说,朝鲜是被满清灭掉的,安是从满清手中夺取的朝鲜,断然没有还给李倧的道理。
        当然,对于李氏朝鲜这个昔日最亲近的小弟,朝廷也没有赶尽杀绝,一道圣旨将李倧贬为安乐侯,由鲁若麟安置在辽东,算是为他留了最后一点体面。同时正式任命鲁若麟为朝鲜总督,算是将朝鲜纳入了华夏的版图。
        朝廷这样安排,或许是有一点心心相惜、同病相怜的意思在里面。毕竟如今朱慈烺的处境不过是比李倧强一些,但是依然有身死国灭的危险。通过对李倧的处置,也有暗示鲁若麟不要把事情做绝的一点味道。
        不过这层意思只能揣摩,谁也没有公开说过一个字。
        拿到了朝廷的这把尚方宝剑,李倧的事情就不需要鲁若麟去操心了,自然会有下面的人把事情办妥当。
        安援军到达江南后的第一件事情并不是如百官们所猜测的那样对权贵们进行清算,而是出人意料的进行剿匪。
        每逢乱世,都是山贼、土匪们横行的时候,特别是经历过大战之后,大量的溃兵逃亡山林水泽,成为为祸一方的土匪。
        原本大明朝廷对于各地的土匪就清剿不利,甚至很多土匪本身就是权贵们的黑手套,严重影响到了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安想要发展江南,一个安定的社会环境是必要的条件。
        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人很难想象土匪对百姓的生活造成了多大的威胁和伤害,面对土匪们的抢劫、绑架、勒索,一般的百姓基本是无力抵抗的。稍有不从,甚至会有屠村灭寨的事情发生。
        剿匪不但能获得百姓的好感和支持,还可以通过缴获土匪的财物增加收入。
        鲁若麟作为大都督,拥有指挥大军作战的权力,所以鲁若麟下达了剿匪令,要求各地官府无条件配合。
        以往官兵剿匪不力,除了官兵的战斗力奇差无比,甚至不是土匪的对手之外,土匪与当地势力勾结,有暗线为其通风报信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安不管其中的各种道道,只需要以强横的实力按照鲁若麟的要求,将江南地域的土匪在最短的时间内剿灭。
        第一期目标,安将剿匪的重点放在了南京和太湖周边,这一带将是安未来的重点经营地段。这两个地方都是土匪最为严重的区域,特别是太湖,上面的水匪已经存在了几百年,从来没有清剿干净过。
        南京周边主要是溃兵造成了大量土匪冒头,这些土匪根基浅薄,相对来说还比较好清理。相对麻烦一些的是太湖,那里是水匪们的天堂。
        千里太湖广阔无边,其中岛屿无数,为水匪们藏身创造了绝佳的条件。太湖周边的渔民,有太多水匪的成员和眼线,可谓群众基础牢固,清剿难度是最大的。
        偏偏太湖周边是江南经济最发达的区域,苏州、松江、湖州、无锡都属于太湖经济圈,无论如何,鲁若麟也不想看到那些水匪们影响未来的经济发展。
        安为了清剿太湖水匪,直接派出了两万大军,可谓重拳出击。而且安还有朝廷官军所不具备的一个优势,那就是水军战斗力所向无敌。
        指挥这次太湖剿匪的是水师二师师长何海,他进入太湖后,并没有冒然发起进攻,而是先通知太湖周边府县发出通告,要求所有水匪在一个月之内投降。如果投降还可以从轻发落,一旦负隅顽抗,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杀无赦。
        同时,他还持大都督府命令,要求苏州、湖州、无锡为大军提供船只和粮饷,并组织民夫帮助处理后勤工作。
        此次剿匪大军的大本营就设在了苏州,另外在无锡和湖州也布置了两路人马。一旦作战启动,安会从三个方向对太湖做全面的清理,务必使太湖水匪们无路可逃。
        早在大军进入太湖之前,针对水匪们的情报工作就已展开。耕耘江南多年的镇远镖局为这次的剿匪行动提供了详尽的情报,特别是那些大型的水匪帮派,更是被重点标记。
        不过太湖内大小水匪多如牛毛,今日兴旺明日消失的事情时有发生,就是镇远镖局也不能搞清楚太湖内究竟有多少水匪。
        “何师长,太湖内共有大型水匪帮派七个,每个帮派至少有水匪上千人,船只数百。不过他们的船只最大的也不过是那种百料船,而且数量较少,绝大多数都是小型快船。战斗力或许不强,但是非常灵活。”
        “这些水匪平时占据湖中岛屿为据点,在岸上也有自己的地盘。一旦遇到官兵清剿,他们就会快速转移,绝不正面应战。而太湖周边河网密布,沼泽密林众多,水匪们逃进去后绝难发现。更令人头痛的是,这些水匪上岸之后摇身一变就成了渔民,极难分辨真伪。所以历年来的清剿都是雷声大、雨点小,收效甚微。”
        镇远镖局如今的总镖头付路军亲自到苏州为河海介绍情况,并带领手下协助何海剿匪。
        “这个你尽管放心,我自有办法。”何海胸有成竹的说道。

第484章  江南发展大会
        虽然鲁若麟要求尽快完成剿匪任务,但是何海并没有急于求成,而是准备稳扎稳打,一步步的来。
        何海的剿匪行动开始的地方并不是在太湖,而是太湖周边地区。何海知道不把这些水匪的陆地联系斩断,水匪们就不会被清剿干净。所以何海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组织民兵,否则仅凭安的两万人马想要控制住太湖周边地区完全是痴心妄想。
        有了在南京组建民兵的经验,在太湖周边组建民兵就比较驾轻就熟了。特别是各地其实也有自己组建的民兵队伍,不过一般这种队伍都是地方乡绅组建的,目的也只是保护本族或者本地域的安全。本身的训练水平和战斗力比较低,是一种纯防御性质的准军事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