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明末之兴汉

乐读窝 > 历史军事 > 明末之兴汉

第725页

书籍名:《明末之兴汉》    作者:猪哥老腰

        按照朱元璋的规定,宗室子弟不能做官、经商,只能由朝廷的俸禄养着。更坑人的是,宗室的爵位是一层不变的。
        亲王的继承人依然是亲王,甚至除了继承人继承亲王的爵位之外,其他的儿子还可以被封为郡王。要是这个亲王能生,两代人就可以创造十几甚至二十几个郡王出来。
        偏偏那些宗室们因为规定不得从事其他行业,甚至不能离开自己的封地和城市,除了生娃也没有什么别的爱好了。
        别看皇帝一系子嗣艰难,但是其他宗室可是非常能生的。从朱元璋开始,皇室只有几十人,到后来崇祯年间,宗室子弟已经有上百万人了。
        这么多人不事生产,全由朝廷奉养,再多钱也不够花啊。何况那些宗室的俸禄还特别高,朝廷早就撑不住了。
        基本上在大明中后期,宗室的俸禄就已经发不出来了。而那些宗室家产丰厚的还好说,可以从其他地方赚取钱财供自己花销,那些中下层的宗室就比较惨了。
        因为不能做官和经商,朝廷的俸禄又发不下来。很多宗室子弟穷苦潦倒,完全靠族中大户救济为生。运气不好的,甚至被活活饿死。
        所以整个大明宗室,除了那些顶级的亲王、王爷之流,大部分的日子其实都不好过。
        但是改革宗室安置办法又是个非常敏感而危险的事情,所以就一直这样拖着、放着。如果没有白倩华这个事情,朝廷依然会继续装作不知道宗室的事情。
        别看百官们对白倩华的事情义愤填膺,其实心里指不定非常认同白倩华的话,正暗自爽着呢。
        “宗室的事情确实需要解决。北地被李贼占据,众多宗室子弟南渡江南,急需朝廷赈济。若是朝廷再不出手,只怕就会有宗室子弟饿死街头了,到时候朝廷的脸就丢光了。”张慎言点点头算是认可了陈新甲的话。
        朝廷还没有任命新的宗正,宗室的事情由礼部代管。宗室子弟没有饭吃,自然就找到礼部去了,作为分管礼部的张慎言也是非常头痛。
        “朝廷处境艰难,作为宗室子弟,还是要多多忍耐。”马士英叹道。
        朱慈烺看了马士英一眼,心中多有不屑。
        马士英家产丰厚,自然不用操心衣食住行,但是那些宗室子弟毫无收入来源,怎么忍耐?吃土吗?
        “安国公既然对宗室有意见,可有什么处置办法?”高弘图试图转移矛盾。
        陈新甲摇摇头,“这个暂时还未知。”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书吏从远处急忙跑来,来到值日官面前,低声说着什么。
        值日官原本准备将他轰走,但是在听到他的话之后,连忙跨入殿中,对朱慈烺说道:“启禀皇上,安国公有紧急奏折上呈。”
        “哦,呈上来。”鲁若麟很少上奏折,现在又正在谈论安的事情,朱慈烺自然不敢怠慢。
        鲁若麟的奏折很快就送到了朱慈烺的手中,朱慈烺仔细看过之后,将奏折转给了钱谦益。
        “钱阁老看一看吧。”
        “遵旨。”
        钱谦益快速看完,又转给了内阁其他人过了一遍。
        殿中百官虽然好奇鲁若麟到底写的什么,但是都耐心等待内阁大佬们发表意见。
        鲁若麟的奏折中,对白倩华侮辱宗室的事情进行了道歉,并表示已经对她进行了惩罚,保证不会再犯,其中还大概解释了一下白倩华为何如此行事的原因。
        原来白倩华的父母就是被宗室害死的,家中田产也被宗室侵占,可谓是家破人亡。连她本人也被宗室卖入青楼,所以白倩华与宗室可谓苦大仇深。
        当然,这都不是重点,无非是给双方一个台阶下。鲁若麟的意思非常明显,白倩华的事情就这样了,别死抓着不放。否则安想要找那些宗室的麻烦,简直不要太简单。
        后面的才是大家关注的重点,鲁若麟果然要对宗室下手了。
        对于目前的宗室制度,鲁若麟认为是必须改变的。国家不养闲人,哪怕是宗室也不例外。何况君子之泽,三世而衰,五世而斩,难道朱慈烺还真把一百多万宗室都当亲戚不成?
        所以鲁若麟的意思是放开对宗室的限制,让他们自谋生路。当然,既然是自谋生路,那么朝廷的俸禄肯定是不用给了。
        同时建议朝廷采用爵位递减承袭制度,抑制宗室数量。甚至对于那些与朱慈烺关系比较远的宗室,鲁若麟认为完全没有必要保留他们的爵位,应该全部收回。
        说起来,大明的宗室封地多在北方,李自成席卷北方,将绝大部分的宗室一扫而空,间接的为朝廷解决了一大难题。

第499章  陈新甲的阳谋
        对于鲁若麟处置宗室的办法,不同位置的人有不同的看法。
        朱慈烺从心底里是不愿意。
        随着京师陷落,崇祯自杀身亡,大明的皇权已经完全衰落。大家之所以还要朱家人做皇帝,完全是因为还没有人可以做到让绝大部分人心服口服,需要朱家的皇帝来维持局面。一旦有人做大,朱慈烺的皇位还能不能保住就难说了。
        这个时候,每一份助力对朱慈烺来说都非常重要。虽然那些宗室们都不是什么好东西,甚至有些人还觊觎他的皇位,但是对于皇权来说,他们是朱慈烺最铁杆的盟友。毕竟都是朱家人,肯定不希望改朝换代的。
        鲁若麟希望剥夺那些远支皇室的爵位,对朝廷和百姓来说肯定是好事。如果是太平年间,朱慈烺或许会赞同。但是这个时候,皇权风雨飘摇,朱慈烺肯定是不会同意的。
        对皇族的每一分削弱,最终还是要反应到朱慈烺身上的。
        对于朝廷来说,鲁若麟的想法可谓正中下怀。
        那些大明宗室,除了消耗朝廷的钱粮,引发百姓对朝廷和皇室的不满,基本没有什么太大的作用。
        要是这些宗室手里有兵权,还可以借用过来对抗鲁若麟的压力,但是他们没有。养猪还可以等长肥了之后再杀,这些宗室却是属貔貅的,完完全全的只进不出,还特别能生。对朝廷来说,用养猪来比喻奉养宗室其实还抬举了他们。
        其实鲁若麟的办法对朝廷来说也是一种解脱,朝廷早就停发了宗室的俸禄,却没有放开对宗室的从业限制,这原本就是不合理的。
        宗室改革从来都是非常敏感的,毕竟涉及到皇权,没有人愿意当这个出头鸟,做吃亏不讨好的事情。现在既然鲁若麟主动跳出来把这个事情揽过去了,朝廷自然乐得顺水推舟。
        “陛下,臣认为安国公的这个办法还是不错的。”陈新甲带头发表了意见。
        “只是将宗室爵位收回,会不会让天下人觉得太过苛待族人了?”朱慈烺有些不乐意了。
        真要是把那些远支宗室的爵位收回了,最后锅还不是得让朱慈烺背了。作为皇帝不能维护宗室利益,对原本就没有什么声望的朱慈烺来说是个不小的打击。
        “这个也不必一步到位,我们完全可以慢慢来。我们可以让宗室自由选择,如果放弃宗室身份,就不必再受到各种从业限制。”张慎言巴不得马上甩掉宗室这个包袱,所以对于鲁若麟的建议是举双手赞成。
        但是朱慈烺明显不愿意就范,皱着眉头说道:“此事关系重大,还需从长计议。”
        百官也看出了朱慈烺的态度,也需要时间消化这个重大消息,所以知趣的没有继续讨论。
        面对改革宗室制度这种大议题,白倩华的那点事情已经没有人关注了,何况鲁若麟不是已经道歉了吗,还能怎么样呢。
        难得糊涂,太较真谁都不好过。
        “安在南京城公然收取商税,此举明显是僭越,还请皇上下旨让安停止收税,由户部代为征收。”户部尚书王铎站出来说道。
        宗室的那些事情看起来很严重,但是与朝廷的关系其实并不是很大。除了皇帝是真心在意之外,百官们不过是出于维护皇权的需要而在那里叫嚣,典型的雷声大、雨点小。但是收税的事情就不一样了,这可关系到朝廷的生死存亡,这才是顶顶重要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