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明末之兴汉

乐读窝 > 历史军事 > 明末之兴汉

第728页

书籍名:《明末之兴汉》    作者:猪哥老腰

        “大治?先生认为江南算得上大治吗?学生出身贫苦人家,家中甚至没有一亩薄田,全靠租种村中大户土地为生。为了供学生读书,家母和家姐除了在田间劳作,还要日夜不停的纺纱织线才能勉强维持下来。”
        “学生家中没有一亩田产,但是朝廷的赋税却从来没有少过。辛苦劳作一年,所得大半都被大户和朝廷拿走了,自己还要忍饥挨饿。一旦家中有人生病,那就是灭顶之灾。”
        “而那些大户们呢?坐拥万亩甚至几十万亩的良田,不用下地就可以每年收取大量的粮食,还不用交一文钱的赋税。这些有钱人还不满足,只要学生这样的穷苦人家遭遇到一点困难,就通过高利贷将我们死死的攥住。高利贷啊,那是多么恐怖的东西,一旦沾上了,家破人亡就为期不远了。”
        “先生只看到了权贵之家灯红酒绿、富可敌国,就称之为大治。难道不知道除了他们,江南的百姓完全是在苟延残喘,犹如行走在地狱之中?他们之所以能够享受荣华富贵,是因为他们的每一文钱上面都是我们这些穷苦百姓的斑斑血泪!读书就可以读出万亩良田?那不过是当上官的读书人残民之所得!”
        “北方乱而南方安,真是我们这些读书人的功劳?只怕未必吧。要不是南方还算风调雨顺,百姓又吃苦耐劳,能多赚一份糊口的活计勉强维持生计,北方百姓揭竿而起、杀尽权贵的事情早在江南上演了。”
        “我原本以为我们受穷受苦是命该如此,只要考上举人进士就可以改变命运。现在我才明白,我们这些穷人之所以活得如此痛苦,这一切都是因为不公平。凭什么权贵们锦衣玉食不用交一文钱,反而要我们这些随时可能饿死的穷苦人承担所有赋税?”
        “富者越富,贫者恒贫。朝廷的眼里只有权贵富户,哪里又把我们这些穷人放在眼里。想当初,权贵之家拥田不过几千上万亩,而且数量极其稀少。而今呢?家中田产数万亩甚至几十万亩者比比皆是。这些田产难道真是祖辈积攒所得?还不是利用自身权势巧取豪夺来的。”
        “没有制衡的权贵是洪水猛兽,是祸乱天下之源。天欲其亡,必令其狂。别看权贵们今日风光无限,其实在其肆无忌惮之时就是在为自己挖掘墓穴。不信就看北方大地,那些被满门杀绝的权贵们,有多少是死在了他们当初肆意欺压的穷苦百姓手上。”
        “朝廷一日不惩治权贵富户,朝廷就永远没有希望。你们口口声声诋毁安国公为乱臣贼子,但是安来江南半年多,为百姓所做的事情比朝廷一百年做的都多得多!安国公做的越多,越显得满朝权贵们的昏庸无能、自私自利!”
        “祭酒大人说我疯了,是的,我是被这个腐朽无能的朝廷逼疯的。投靠安国公就是不忠不义?笑话,得民心者得天下,民心即正义,民心即正统。谁能让百姓过上好日子,百姓就认谁为主。”
        “天下从来就没有长盛不衰之王朝,既然朱明无法庇护百姓安居乐业,就应该退位让贤,让有能力者当担此任。”
        这个学子如此明目张胆的话让在场的众人全都惊呆了,这是在公然鼓吹谋反啊。
        刘宗周后悔了,他就不应该继续和这个学子辩论,使得他的歪理邪说得以公开宣扬。
        “你这个逆贼!读书人中的败类!”刘宗周气急败坏的呵斥道。
        “逆贼!休得猖狂,诸位兄台,除魔卫道就在此时,大家合诛此僚!”一个权贵人家出身的学生站出来高呼道。
        “尔敢!你们这些卑鄙无耻之徒,这大明的天下就是被你们祸害的,今日还想作威作福吗?诸位,除暴安良、报仇雪恨的日子就在今日,打倒这些腐朽的权贵之家,还天下百姓一个朗朗乾坤!”刚才那个贫寒学子也不是没有支持者,当然不会看着他被打死,立马冲出来针锋相对。
        很快双方就从谩骂到动手,场面立马就失控了。昔日彬彬有礼的君子们,开始拳脚相加,打得是不亦乐乎。

第501章  安国军包围网
        一辈子见识过不少大风大浪的刘宗周这个时候也被吓到了。
        国子监学生互殴,而且几乎是全员参与,这样的事情古往今来何时发生过,简直是大明的耻辱。
        刘宗周的弟子们慌忙中护着他往外跑,一行人惶惶如丧家之犬。
        好在国子监的学生虽然打得火热,但是并没有为难刘宗周这个老人,让他得以安然离开。
        国子监出了这么大的事情,已经不是通过说服就可以安抚下来了,这个时候只有出动军队才能制止住这场斗殴。
        而南京城中朝廷早就没有军队可以调动了,只能求助于安。维护南京城的稳定是安的责任,安自然不能不管。
        随着一队队安士兵进入国子监,在安士兵的强力镇压之下,这场大型斗殴终于被制止了。
        好在这些学生们的战斗力太弱鸡,又是赤手空拳,所以没有人死亡,只是有不少人受伤。
        鉴于国子监的局势比较紧张,为免再次发生冲突,安进驻国子监负责维持秩序。国子监的学生们刚刚从军营里出来,就再次受到了安的管制,不过地点发生了变化而已。
        国子监学生的这次斗殴,影响甚至比当初他们游行被安扣押还要严重。毕竟这次他们公然反对朝廷,鼓吹安国公上位,已经突破了朝廷的底线。
        这一刻,朝廷与安的矛盾彻底公开化了。
        朱慈烺和朝廷已经没有退路了,如果这次再退让,那朱慈烺和朝廷的威信将荡然无存。
        国子监迅速行动,将这次参与斗殴,并对朝廷持反对意见的学生全部开除学籍。刑部和锦衣卫也接到命令,对这些造反的学生进行抓捕,务必杀一儆百,震慑住那些蠢蠢欲动的人。
        锦衣卫都督冯可宗在接到命令的第一时间就将消息传给了鲁若麟,然后才开始慢慢的调集人手准备前往国子监实施抓捕。
        没有锦衣卫的配合,刑部的那些兵丁们可不敢去国子监。作为目前唯一一支掌握在朝廷手里的武装力量,虽然实力孱弱,但锦衣卫依然被大家给予了全部希望。
        可惜的是如今的锦衣卫早就不是那个让人闻风丧胆的恐怖特务机构了,当他们来到国子监的时候,被在国子监守卫的安士兵坚决的拒之门外。连门都进不了,就更不用说抓人了。
        随行而来的刑部官员见到此情景,连屁都不敢放一个,站在远处甚至不敢靠近。
        几番交涉无果之后,锦衣卫和刑部的人只能灰溜溜的退走了。
        面对安的拒不配合,朝中百官恼羞成怒,纷纷要鲁若麟给一个说法。钱谦益甚至不惜以首辅之尊亲自到鲁若麟府上前往拜访,但是此时的安国公府已经开始闭门谢客了,至于原因吗,鲁若麟生病了自然不能见客。
        谁都知道在这个节骨眼上鲁若麟生病八成是装出来的,但是谁也没有胆子去质疑。
        第二天,那些被国子监开革的学生就在安的保护下离开了国子监,这次的地点依然是军营,但是性质已经变了,不在是囚禁看押,而是为了保护他们。
        而且这次进军营,他们将受到安的系统培训,为正式成为安的一员做准备。
        经过这次风波,这些学生与朝廷算是彻底决裂了,安是他们目前唯一的出路,基本不可能三心二意了。
        这样的处理结果算是彻底暴露了朝廷的无能,以及在面对安时的束手无策。
        人心开始悄然发生变化,看好安的人也越来越多。
        这个时候朝廷必须有所行动,以证明自己的价值,并聚拢离散的人心。在这样的背景下,朝廷的税收行动终于开始了。
        为了使这次的收税行动显得更加高尚一些,朝廷不惜从自己身上割肉,严令没有任何人有免税特权,都要交税。而且普通百姓的税额定得非常低,以证明自己心向百姓,不畏权贵的高大形象。
        不得不如此啊,朝廷已经被逼上了绝路,再不想办法大家都要完蛋。不说会不会有性命之忧,至少鲁若麟上位的话,大家别说荣华富贵了,肯定没有好日子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