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葬元

乐读窝 > 历史军事 > 葬元

第621页

书籍名:《葬元》    作者:武猎

        不过,他们仍然坚信,最后赢的一定是自己元军。
        因为这边有十万骑兵,光重骑兵就有两万。
        没有火药的叛军,怎么抗衡?
        这一仗虽然不好打,但也没有悬念了。
        直到现在,他们还坚信汪渭带来的情报。特别是看见联军阵前布置了大量和石炮和床弩以及盾车之后,他们就更加坚信唐军没火药了。
        不然带这么石炮,床弩,盾车干什么?
        他们哪里知道,唐军的火器就藏在军阵中,伪装成了粮草辎重?
        就是元军探马,也没有发现唐军带了火炮。
        叛军连火炮都没带,当然是没火药了。
        联军大阵周围,是豺狼一般的元军探马,上空是盘旋的海东青。
        没过多久,也先帖木儿等人终于搞清楚联军的大概数量。
        李庭说道:“贼军的品字犄角阵,乃是常用的防守型大阵,这说明李洛的确信心不足。此阵虽然不错,但也有闲置兵力的缺点。”
        “贼兵虽然比我军多,但骑兵比我们少得多,他们又没了火药,这一仗就用老办法!”云南王说道。
        “两翼,正面,后面各派轻骑围攻削皮,重骑兵和步兵缓缓压上。等到贼军大阵不支,再用重骑兵破阵!”
        李庭道:“贼军有三个大阵,互为犄角,我军先攻那个阵?无论攻打那个大阵,其他两个大阵都会靠拢压缩我军骑兵。”
        博罗欢也道:“没错,所以不能四面围攻其中一个阵,而是三阵齐攻,只攻每阵一面,让三阵各自为战,无法相互支援。”
        云南王顿时明白了,觉得自己想的简单了些。
        “好!那就一军攻打贼军中央后阵,一军攻打左阵正面,一军攻打右军右侧!”
        博罗欢笑道:“大王如此打法,让贼军首尾难以兼顾,相互难以支援,好得很!”
        李庭补充道:“等轻骑缠上贼军,就用大象突击,重骑兵跟在大象之后破阵。贼军也有一些大象,却是拉辎重的驮象,不足为虑。”
        元军这次带了数百头战象,但战象用来破阵效果其实不好,因为大像胆小,不敢冲击布满长矛的盾车。往往会被盾车挡住,被盾车后面的守兵放火箭吓走。
        叛臣李洛曾经征讨国安南,屡破象兵,他不可能不知道这点。贼军带着这么多盾车,战象要想破阵就很难了。
        可要是敌阵在轻骑打击下凌乱,战象就能趁机冲阵了,然后重骑兵压上。
        如此一来万无一失。贼军根本没有法子破解,只能被动的列阵防守,直到崩溃。
        三人商量了一下,就定下了这个战策。平心而论,这个打法的确是最好的,既能充分发挥骑兵优势,又能利用战象破阵,而联军虽然兵多,却很难有力反击。
        因为很多联军士卒根本无法接触到元军,只能呆在阵中,眼睁睁看着外围的士卒苦战,他们就是想帮忙,也无法打击到元军。
        等于说元军士卒几乎都能输出打击,而联军士卒大部分处在闲置状态,空有兵力优势。
        问题是,这本来就是李洛想要的。他和文天祥等人商议了很久,才想到故意摆出这个阵法,来诱导元军采用这种战术。
        为啥要这么干?
        因为能让元军将攻击力量最大限度的压上。元军一次压上的兵马越多,他给元军的首次打击就越重。等到元军发现他有大量火药,已经遭到重创了。
        特察局强大的情报能力,加上李洛本身的奸诈性格,足以让他把几个元军名将送进精心策划的战略战术圈套。
        但让李洛焦虑的是,虽然他张网以待,但元军并没有进攻。
        “大王勿忧,元军依仗十万铁骑,骄横自大,一定会进攻。”文天祥道,指指地面,“就是现在的雪有些深,元军应该是等雪化了些再战。”
        雪太深的话影响骑兵速度。
        文天祥没有猜错,元军虽然拟定好了战术,也恨不得立刻进攻,可还是想等天晴雪化。根据经验,天晴就是这两天。
        李洛没有办法,因为元军以骑兵为主,掌握进攻主动权。元军不攻,他也不好进攻。
        果然,到黄昏的时候,元军干脆撤入了后方的大营。
        李洛也只能下令撤入后方大营。
        晚上,一匹快马突然来到联军大营,带来崔秀宁的亲笔信。
        “大王,王后大人已经亲率五万乡勇到了临安。”来人禀报道。
        什么?秀宁率五万乡勇回临安了?
        他已经在之前的信中得知崔秀宁在苦训乡勇,可他想不到崔秀宁直接率领乡勇来临安。
        她应该是不放心,怕兵力不够用。
        李洛打开崔秀宁的信,看到崔秀宁的怀疑,越看越不对劲。
        秀宁说,她觉得乃颜等部在河南大肆征粮很古怪。
        乃颜所部全部是骑兵,按照蒙古军队的出征和饮食习惯,为了机动性,一般是不会携带粮食的,他们主要是携带羊群和牛群。
        塞外种族本来就是出色的牧人,他们驱赶羊群牛群赶路,就像汉人农民种地那么简单,根本不怕畜群逃走。
        史书记载,蒙古军队一次西征,就带着百万只规模的羊群,能吃光几十里范围的草。蒙古军队除了用牛羊做粮食,必须的时候还驱赶畜群殿后阻挡敌军追击。
        畜群就是蒙古大军会移动的军粮,奶和肉全部解决了。一支纯粹由塞外种族组成的兵马,为何多此一举的携带粮食长途跋涉?
        他们本来就带了很多畜群啊,不就是杀了吃的?
        崔秀宁说,她觉得奇怪。但是,她得不出结论,不知道为什么。
        李洛看到这里,忽然心中一跳,一身冷汗就出来了。
        他之前忽略了李扬情报中的细节。可崔秀宁发现了疑点,却得不出结论。李洛没有发现疑点,却能根据崔秀宁发现的疑点得出结论。
        因为,他的史学知识远超崔秀宁!
        “请文先生来!”李洛说道,他虽然得出了结论,却不敢断定,只能请文天祥来参详一下。
        等文天祥进来,李洛把这个疑点说了一遍,“寡人想到一个可能,想听听先生是不是也这么认为。”
        文天祥思索了一会儿,脸色也变了,“大王想到的,是不是当年忽必烈革囊渡江攻灭大理的旧事?大王担忧忽必烈会再用这招横渡长江?”
        李洛点点头,“寡人担心的就是这个。先生觉得,有无可能?”
        他和文天祥都想到了结论,但他还是觉得忽必烈此举太大胆了。
        当年忽必烈灭大理,要渡过金沙江,没有船。忽必烈就令十万元军宰杀牛羊,剥下皮吹成大大的气囊,让十万大军一下子渡过金沙江,出其不意的攻到羊苴咩城。
        这件事,其实知道的人并不多,又过去了三十多年,更不会有多少人知道了。
        文天祥道:“长江可不比金沙江啊。臣虽然没去过金沙江,却也知道金沙江远没有长江宽广。不过,长江却没有金沙江湍急。要说革囊渡过长江,也不是不可能。臣认为,此举虽然风险很大,但不是不可能实现。”
        “大王,长江虽然被我军封锁,可水师对付敌船容易,对付浮在水里的人,就不容易了。”
        长江上有两三万唐军水师,由韩韶统带,大小战船上千艘,几乎每隔一里多,就有水师战船巡弋,将宜昌到松江的江面封锁的严严实实。
        元军一艘小船,都难以过江。
        可问题是,毕竟还有一里多的空隙,倘若元军再来一次“革囊渡江”,水师战船还真未必能拦截的住。
        别忘了,南下的十几万骑兵,很多是水达达,骨鬼等渔猎民族,真正的蒙古兵反而很少。
        这些部族生活在黑龙江,松花江,鸭绿江,西拉木伦河等一带,真的是“水中如獭”啊。
        而且他们是苦寒地带出来的,根本不怕冷啊。这天气在长江游泳,根本不是考验。
        就是后世那位伟人,不也在七十高龄游过长江对岸么?
        何况这些人还利用了革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