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葬元

乐读窝 > 历史军事 > 葬元

第622页

书籍名:《葬元》    作者:武猎

        李洛看看地图,“就算再来一次革囊过江,那么战马呢?马虽然天生会游泳,可游泳距离有限,最多也就一里,根本游不过来。”
        马是靠强大的心肺功能游泳。因为马的密度比人体大,所以会沉入水中,在水中游。它们能一次性吸足了氧气入水,却最多只能坚持十分钟时间。这点时间,不可能游过长江。
        后世澳洲有一匹叫rr的马,能在海里游一个小时,但那毕竟是个例。绝大部分的马根本做不到。
        文天祥道:“倘若马也用革囊呢?那就能过江了。据说大宋高宗,当年就是一匹马驮着游过长江的。”
        泥马渡康王!
        李洛眼皮子一跳,他眼前忽然出现一幅画面:宽阔的长江上,数以万计的蛮族骑着马在江上游,马的两侧绑着两个革囊,只露出马头。他们还像在陆地上那样,骑在马背上弯弓搭箭,射杀船上的唐军水兵。
        这一幕是不是太荒谬了?
        可是,难道当年的大理君臣,听到蒙古大军革囊渡江的消息,就不觉得荒谬吗?
        然而,大理国亡了。
        可是,为何当年忽必烈征宋,没有使用这招?金国南征为何也没有使用这招?
        李洛现在明白了。征宋之所以没有用这招,是因为宋军在江岸上布置了大量沿江军镇,江岸守军数十万。北军就算革囊渡江成功,也无法登陆,会被岸上的守军堵在江中。
        而金沙江岸,当年并没有大理军重兵防守。倘若有,蒙古军就是渡过来,也会被岸上的大理军击杀在水中。
        革囊渡江,只不过是丧失水师后的无奈之举罢了。
        “看来,应该就是如此了。”李洛脸色阴沉的说道,“忽必烈选择了一个很好的时机,他知道我军南下决战,长江南岸空虚,根本没有陆师防守,这才冒险。”
        李洛说到这里,赶紧写了一份书信,交给一个侍卫,“六百里加急,送到临安给王后!”
        “诺!”侍卫飞奔而出,离开大营。
        文天祥看到信送出,也松了口气,“幸亏王后心细,发现了古怪之处。不然,就危险了。难怪乃颜要征粮,因为他带的牛羊根本不能提前杀,只能吃粮食。”
        提前大量宰杀牛羊,疑点太明显了,容易让唐国想到。可是要征粮,这疑点就很不明显了。
        “但愿,还来得及。”李洛道,“武岩的五万兵马去了湖广堵住吕文焕。江南很是空虚,只有两万兵马留守,还很分散。主要靠王后的五万乡勇了。”
        文天祥道:“如今两军对峙,我军无法撤军回援江南。就是派偏师都不行,而且也来不及了。”
        为何派出偏师救援江南也不行?因为对面就是元军骑兵主力。任何一支唐军偏师撤离战场,都会受到元军骑兵追击。
        竟是骑虎难下之势!
        “大王放心,王后女中豪杰,收到信后起码能做出准备,不让江南被偷袭到。等打败也先帖木儿,再派骑兵回援。最坏的结果,无非是江南陷入战火罢了。有王后在,乃颜不可能攻下临安。”
        李洛点点头,如今也只能如此了。
        媳妇儿,你一定要小心,哪怕江南丢了,你也不能有事。
        他在信中说的很明白,真要是发现大量元军革囊渡江,事不可为时就果断带孩子和重要人员出海,不要坚守江南。
        ps:今晚就到这了,蟹蟹大家支持,求订阅投票书评!大战场很不好写,我写的不快,因为不想敷衍。蟹蟹!晚安!

第580、581节  血战祁阳,敌我为邻
        第二天,虽然天晴,但元军还是没有出营。李洛也只好等待。第三天雪化了很多,元军终于出营列队,联军也出营列队。
        上午辰时,两军再次遥遥相对,剑拔弩张。
        也先帖木儿和李洛各自站在大纛前的高车山,望着对方的阵势。
        “呜呜呜—呜呜呜—”
        元军中苍凉雄壮的号角声响起,云南王一声令下,巨大的骑兵集群开始缓缓逼近,后面的五万段氏步军和大量奴隶也跟着前进,如同一片铺天盖地的黑云。
        这是拉近距离,调整骑兵最佳的攻击空间。
        而联军三个大阵也严阵以待,岿然不动。李洛一身黑的耀眼的玄甲,眯着眼睛望着潮水般压过来的元军大队,心中一片肃然。
        他的确成功的调动了元军,占据了局部兵力优势。可要想战而胜之,势必要拿大量的伤亡去换取。
        这可是十万铁骑!
        联军大将们也有点紧张,他们可从来没有面对过五万以上的敌军骑兵。不用想,十万敌骑一旦发动,那就是山呼海啸般的攻势。
        最前面的元军轻骑兵,终于进入五里地范围。五里,是骑兵攻击的最佳距离,能让马速达到最高,战马的状态也最好。
        也先帖木儿骑着一匹高大的大食黑马,单骑独出的来到骑兵大阵之前,开始了巡视。
        这也是黄金家族的传统了。其实是一种礼节。因为参战的骑士每人都可能回到长生天的怀抱,所以统帅会策马阵前,用目光一一和骑士们交流,算是鼓励,致敬,诀别。
        长达数里的骑兵阵前,战马打着响鼻,甩着鬃毛,骑士和马都在寒风中喷着白色的雾气。哪怕是冬天,鼻端也能闻到一股浓郁的汗酸味和腥膻味。
        多少万不知多久没洗澡、而又经常出汗的男人聚集在一起,想想就知道了。
        也先帖木儿缓缓的,默默的策马从巨大的队伍前经过,目光扫过一双双满含战意的眼睛。很多蒙古色目骑士,都无声的点头致敬。
        神色坚毅的云南王,这个冷酷的男人,目中也有些湿润了。
        足足用了小半个时辰,也先帖木儿才完成战前的巡视仪式。
        元军轻骑兵虽然有八万,但并不是混编的,任务也不同。
        五万擅长骑射的蒙古色目骑兵在后,他们将用弓箭对付联军步阵。而三万段氏和南蛮骑兵并不擅长骑射,他们将在蒙古色目骑兵掩护下,用骑枪和长矛发动传统骑兵冲锋。
        两者结合,能将骑兵的威力发挥得淋漓尽致。
        之后,就是象群攻击,再是两万重骑,最后是五万步兵。攻击层次分明,一浪接一浪的叠加攻击。也先帖木儿等人相信,如此凌厉的攻势,反贼联军必定会崩溃。
        不会有试探,不会打成添油战术,而是全力一击,彻底击溃步兵为主的贼军大阵。
        一旦贼军崩溃,所有骑兵就会大肆掩杀,一场大胜就能收入囊中了。
        而李洛明白,没有强大的火器,那么元军最坏的结果也能保存实力撤退。
        “莫尔道嘎。”云南王轻轻说道。
        “莫尔道嘎!”亲兵们一起大喝,战鼓顿时“咚咚”的雨点般敲响。
        元军骑兵发出一阵令人头皮发麻的恐怖吆喝,就各自催动马速小跑起来,段氏和南蛮骑兵平端着枪矛,蒙古色目骑兵则是纷纷摘下骑弓。
        马蹄声越来越响,从开始时的海潮声变成惊天动地的雷鸣,整个大地都在颤抖。
        “轰隆隆”的马蹄声伴随着战马的嘶鸣,
        八万战马奔腾之下,李洛的高车也在微微颤抖。
        “轰隆隆—”转眼间,元军骑兵就消灭了两三里距离,然后开始分流,转向,包抄。
        “放!”得到命令的联军将领,也下令发射石炮和床弩。
        大片的石弹和床弩呼啸而出,轰向元军骑兵,可造成的伤亡几乎可以忽略,很多石头还够不到距离,就落了下来。
        床弩和石炮要是真能克制骑兵,那宋朝也不会亡了。
        联军无力的远程反击,让元军骑兵更加疯狂,更加有峙无恐的冲上来。
        后方的也先帖木儿看到这一幕,也露出一丝讥讽的微笑。
        李洛,兵多有什么用?骑兵多,那才真的有用。你没了火药,这一仗本王看你能坚持多久。
        “轰隆—”元军骑兵狂飙一般席卷而来,气势简直令风云色变。很多蒙古色目骑兵,已经动作娴熟的抽出羽箭,准备借着马速射箭。